摘 要:新課標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提出的目標有:“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边@一目標的實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根據(jù)實驗內容結合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構建交流互動、合作探究、互相啟發(fā)的活力課堂,才能讓學生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關鍵詞:化學實驗;交流;探究;活力
化學課堂中的實驗是一項充滿奇趣的活動,實驗現(xiàn)象的奇異性和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能刺激學生,引起強有力的求知欲。而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實驗教學,常常將實驗原理、步驟、注意事項等面面俱到地講解,學生以“看熱鬧”的態(tài)度“聽知識”,沒有交流和互動。對于當代有個性的中學生來說,一成不變的課堂是枯燥低效的。只有在實驗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交流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才是高效有建設性的。
一、 情境實驗,激發(fā)交流熱情
在化學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很重要,它是學習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好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產生探究的動力,是學習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瘜W實驗是最形象、生動、直觀的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之一。通過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直面新、奇、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活動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熱情,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在《酸堿中和反應》的教學中,我在引入課題前演示一個情境實驗:在一支試管中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入稀鹽酸后振蕩。實驗中的“無現(xiàn)象”對學生的視角產生沖擊,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產生了與同學交流的欲望。這時抓住時機引導學生交流:氫氧化鈉和鹽酸發(fā)生了反應嗎?智慧的火花被點燃,教室里一下成了激烈的“辯論場”。
二、 分組實驗,促進交流合作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lián)系、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睘榱俗寣W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凡學生能做的實驗盡量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分組實驗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自己動手做實驗,在獲取信息的同時與同學、老師進行及時的交流,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好動是學生的天性,要提高分組實驗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放手讓學生做實驗,而且要控制好每個實驗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的知識層次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同,教師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交流和討論,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例如在探究酸的化學性質的分組實驗中,酸與金屬的反應、鹽酸與硝酸銀的反應等實驗在教師的演示中可見度不高,但在分組實驗中,學生不但能清楚地看到氣泡和沉淀,而且能觀察到反應速率的不同、氣泡的多少,感受到有些反應的溫度變化,從而進行交流和分析,很容易得出酸的化學性質,還加深了對沉淀和溶液顏色變化的印象。為了同時探究鹽酸、硫酸的性質,我將學生分成硫酸組和鹽酸組兩個大組,組中有組,既有合作的空間又有競爭的意識,加強了小組間的交流和合作。
三、 登臺實驗,增強交流自信
體驗是快樂有收獲的,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有機會登臺表演實驗,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讓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充滿活力與自信。例如在學生學習了實驗基本操作后,為了讓學生親身體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加交流,讓學生主動表演實驗。在表演結束后,引導學生相互進行評價和反思。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積極性更高了,大部分同學都敢于上臺表演,增強了自信心,而且作為觀眾的學生除了觀察實驗現(xiàn)象外,還千方百計找表演者的操作錯誤,這使表演者更加認真,充分體現(xiàn)了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
要相信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特別是在探究實驗的實驗設計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大膽設計和創(chuàng)新,并登臺展示實驗和解說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同學交流、反思,會發(fā)現(xiàn)學生有很多創(chuàng)意。對學生的登臺實驗要及時評價以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非常好”“你真棒”“你真聰明”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心里可是舉足輕重,使學生更加自信。
四、 改進實驗,讓交流暢通無阻
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使每個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安全快速、貼近生活,準確地達到認知、操作、育人各方面的目標。為了在實驗教學中達到最佳效果,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對教材中實驗作出改進,增加或補充一些實驗,使學生易于理解和討論,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中,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生很難判斷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變紅。如果直接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會給學生一個誤區(qū):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學生也失去了交流的空間。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將石蕊改成了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首先介紹紫色小花的制作方法,展示紫色小花遇鹽酸、硫酸、醋酸的變色現(xiàn)象,引導學生討論:什么能讓紫色小花變紅?學生得出結論后,通過干燥的紫色小花在二氧化碳中不變色、濕潤的紫色小花在二氧化碳中變紅的對比實驗產生交流和討論,在互相啟發(fā)中得出結論:二氧化碳和水不能使石蕊變紅,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產生的新物質使石蕊變紅,那新物質是什么呢?引發(fā)新一輪的思考和討論,讓交流暢通無阻,不再困難。
任何形式的實驗教學中,只有精心設計實驗探究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有機會交流和互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xiàn)知識技能目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交流在化學實驗課堂中綻放活力,讓學生對每次實驗課堂都充滿期待。
作者簡介:劉彬,四川省廣漢市宏華外國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