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寶??
摘要:“讓學”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教學理念,就是教師把課堂讓位與學生的學習,使學生能在課堂上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享受學習。我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踐行“讓學”理念,把課堂的時間、場所、機會盡可能讓位于學生,立足知識的生長點,讓學生自主經(jīng)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把握知識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形成正確的知識概念。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生成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數(shù)學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平行四邊形;“木偶”;精心預設
【案例描述】
為了教學二年級上冊的《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知》這節(jié)課,我特地用圖釘和硬紙板做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教具。課間拿到班級后,幾個活潑好動的學生迫不及待地上來玩弄這個新“玩具”?!袄蠋?,你今天帶來的這個還會跳舞哦,就像‘木偶一樣?!保ㄟ呎f邊把這個“木偶”左右扭動)
我一聽樂了,“木偶”,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們起的這個名字真形象。
課堂上,孩子們忙碌起來,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拼出平行四邊形,又在紙上畫出平行四邊形,概括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相對的兩條邊的長度是一樣的,而且方向也是一致的之后,我便請出了這個“木偶”:“同學們都說它是木偶,的確,你看它一出場就跳了起來?!保ㄎ矣檬帜笞∑叫兴倪呅蔚纳舷聝蓚€頂點左右扭動)
孩子們看到上面優(yōu)美的舞姿,都開心地笑了。于是,我接著問:“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木偶在跳舞的過程中什么不變?”
小茹手舉得老高,還沒等我把“小茹,說說你的想法”這句話說完,“每條邊的長度不變?!彼突卮鸪鰜砹?。
“大家同意嗎?需要解釋嗎?”
“四條邊還是那四條邊,長度沒有改變?!?/p>
我順勢又問:“還是平行四邊形嗎?”
“是!”思維敏捷的紫芊還沒等我話音落下,就忍不住回答。
“需要解釋嗎?”
“不需要解釋,相對的兩條邊的長度還是相等的,方向還是一致的?!?/p>
這些孩子就是這樣,嘴說不需要解釋,其實每個人都解釋得明明白白。
課上到這里我想很多孩子和老師會有一種不謀而合的想法:“這個木偶該退場了。”
我想,既然這位木偶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我絕不會讓它草草收場的,我需要這些粉絲們親眼目睹最華麗的舞姿?!昂⒆觽冋堊⒁?,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哦!”(我一邊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一邊故意拖起音來)
“長方形!”快人快語的子堯都學會搶答了。
“是平行四邊形嗎?”我故作好奇地追問了一句。
“不是平行四邊形!”不輕易服輸?shù)淖訄蚶^續(xù)“還擊”著。
“也是平行四邊形!”善于思考的婉月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就有意思了,有的說是平行四邊形,有的說不是平行四邊形,亮出你們觀點吧?!?/p>
“老師,我先來!”這一定是子堯,他早就等不及了,一把奪過我手中的“舞女”,面向大家(當然主要還是看著婉月)說出自己的觀點,“大家請看,這是個長方形我想大家都同意,方方正正的(故意拖起音來),但是我們今天認識平行四邊形都是有點‘斜的(再次拖音的同時不忘用手指著黑板上的那幾個‘斜的平行四邊形),所以,長方形不是(加重了語氣)平行四邊形?!?/p>
經(jīng)他這么一說,不少學生紛紛點頭,是啊,長方形是方方正正的,黑板上的平行四邊形都是有點“斜”的。
“我同意子堯的,長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又有幾位學生若有所思地補充。
“有多少人同意子堯的說法?”
我這一問,班里舉手的孩子還真不少,崔碩、宇微、思銳、張揚、韻涵……這些平時在班級里可謂“數(shù)學家”級別的學生也紛紛舉手贊成。
這下把子堯樂得,站在前面信心十足地等著大家掌聲祝賀了。
婉月沒有舉手,從臉色上看一點也不輕松,估計是沒想到班級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心里在嘀咕。
“婉月,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認為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
“老師,我還是認為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p>
婉月聲音不大,話音未落,便被班內(nèi)“不是、不是”的聲音淹沒了。
婉月從子堯手中接過那個“木偶”,邊用手比劃著邊說:“你看,這個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的長度是一樣的,而且方向還是一樣的,左右兩條邊也是同樣如此,所以當然應該是平行四邊形了。”
班內(nèi)這時安靜下來了,大家想著婉月的話都若有所思,不一會班內(nèi)就炸開了鍋,“是的,是平行四邊形!”“還真是平行四邊形!”……
而就在那一剎那,雷鳴般掌聲響了起來。
“同學們,你們的掌聲不僅應該給婉月,也應該給子堯和自己,因為剛剛你們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當然也要給這個‘木偶”。
“老師,我判斷出正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p>
我一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此時,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
【感悟收獲】
1. 相信孩子,從教的藩籬中走出來。
基于新課標的理念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讓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由傳統(tǒng)專制的“獨奏者”轉變成了符合孩子的認知結構和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伴奏者”,艱難地從長滿荊棘的藩籬走了出來,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課堂學生“做主”。這個案例中,我舍棄“苦口婆心”地向學生灌輸“長方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結論,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在課堂上通過主動的觀察、思考、辯論等一系列有意義的互動,充分享受以生為本的“數(shù)學養(yǎng)分”的滋潤。如果孩子們長期浸潤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何愁看不到智慧火花的閃爍?
2. 精心預設,把讓學的精神融入設計。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缎W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傳統(tǒng)課堂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的收獲,那么“讓學”的課堂則把生成當成一種追求;如果說傳統(tǒng)課堂把處理好“生成”看成一種教學智慧,“讓學”的課堂則把生成當成彰顯課堂生命力的常態(tài)要求。這個案例中,當“料事如神”的我“幸災樂禍”地聽到“長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之后,我并沒有“及時”地奪過學生的“話筒”,而是悠閑自得地等待弦外之音——“長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悅耳的弦外之音的出現(xiàn),我也沒有及時地加冕,而是靜候高潮的到來。“料事如神”源自精心預設。精心的預設,動態(tài)的生成,何愁聽不到智慧生長拔節(jié)的聲音?
3. 展示思考,把求知的權利還給孩子。
史寧中教授認為:“智慧并不表現(xiàn)在經(jīng)驗的結果上,也不表現(xiàn)在思考的結果上,而是表現(xiàn)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的課堂中,學生為主角,教師要學會“少說”,學會“退讓”,學會“放權”,千萬不能“喧賓奪主”。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挖掘已有的認知,用自己的語言展示、辯論及完善自己的思考過程,真真切切地“行使”自己求知的權利,來提升數(shù)學思維的深刻性。
在這個狼煙四起、火藥味刺鼻的案例中,我把“軍權”交給了孩子,讓孩子們自己出謀劃策、排兵布陣、刀兵相見,最終“長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一方輸?shù)眯姆诜?,“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一方贏得實至名歸。在學生掌控自己求知權利的課堂中,何愁揭不開智慧那神秘的面紗?
4. 引領發(fā)現(xiàn),使數(shù)學的智慧開花結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播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沒有作為教學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教師的作用,沒有教師的適時介入和調(diào)控的課堂教學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讓學”的課堂教學應在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之間尋求平衡,從而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這個案例中,“心急手快”的子堯接住了我的第一個“繡球”,信心滿滿地向學生亮出了自己的觀點“長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班內(nèi)的“數(shù)學家”模仿子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接住了我的第二個“繡球”——“有多少人同意子堯的說法”;存在私心的我把第三個“繡球”拋向了婉月,“婉月,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認為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不負眾望的婉月接得實至名歸。猶如“墻頭草”似的孩子們在這三次拋“繡球”、接“繡球”的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何愁不能收獲智慧的果實?
作者簡介:張傳寶,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