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梅
(山西大同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巡幸是古代帝王巡視四方的政治性活動。春秋至秦漢時期,在儒家文化和思想的指導下,巡幸制度逐漸確立下來。秦漢以來,巡幸作為王朝承載思想文化的一種禮儀制度,貫穿歷朝歷代。遼代作為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其巡幸更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遼代帝王巡幸活動的多少,是其政權生命力強弱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查《遼史·游幸表》可知,太祖巡幸8次,太宗巡幸24次,世宗巡幸1次,穆宗巡幸51次,景宗巡幸29次,圣宗巡幸116次,興宗巡幸82次,道宗巡幸30次,天祚帝巡幸9次。遼代帝王對從漢人手中獲得的“幽云十六州”地區(qū)的巡幸活動更顯得特別。本文擬通過分析遼代皇帝對西京的巡幸,探究遼代政權的興衰。
(一)太祖云州會克用 遼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哆|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因深得當時執(zhí)掌政權的伯父釋魯?shù)男湃?,耶律阿保機組建起侍衛(wèi)親軍。憑藉這支精銳武裝,耶律阿保機迅速崛起。日益強大的契丹開始侵擾唐晉王李克用的代北地區(qū)。唐光化三年 (900年),“契丹犯塞,寇云中”。唐天復二年(902年)七月,阿保機“以兵四十萬伐河東,攻下九郡?!辈⒂诖文瓿蔀椴柯渎?lián)盟的實際操縱者。此時李克用處于汴州、幽州、契丹三面包圍之中,唐朝臨危。天祐二年(905年)冬十月,晉王李克用邀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到云州(今山西大同)相會,“太祖以騎兵七萬會李克用于云州,宴酣,克用借兵以報劉仁恭木瓜澗之役,太祖許之。易袍馬,約為兄弟”。[1](P2)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一》載,會盟時雙方約定共討梁王朱溫和盧龍軍節(jié)度使劉仁恭,但終因無利可圖,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沒有踐約。對李克用背盟后,遼太祖即派遣使者到朱梁,奉表稱臣,以求冊封。梁亦遣使至契丹,約共同舉兵滅晉,然后冊封為甥舅之國。耶律阿保機不能如約,朱梁也未嘗冊封。耶律阿保機與李克用會盟后朱全忠稱帝,此時耶律阿保機馬上把注意力轉向中原地區(qū)更有實力的割據(jù)者,并迫切需要得到后梁明正言順的冊封和政治上的聲援,以便提高聲望,鞏固其本人在契丹的統(tǒng)治地位。由此可知,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與李克用會盟云州,除了想逾越幽州障礙外,也想從政治上得到李克用的聲援,加強自己在契丹的統(tǒng)治地位,牢牢地控制契丹。
同年冬天,太祖耶律阿保機發(fā)兵南下攻擊后梁,獲得大量的人口和牲畜,經(jīng)濟實力大為增強。但這些財富“都被看作是耶律氏貴族的財富”。[2](P22)天祐三年(906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殂。第二年正月,耶律阿保機受群臣推舉,成為可汗。神策元年(916年),耶律阿保機采納漢族士大夫建議,推翻選舉可汗制度,即皇帝位進行改元,國號契丹。
(二)太宗大同降吳巒 遼太宗皇帝耶律德光,隨同太祖參加了一系列戰(zhàn)爭,尤其是在南征平州、幽州、鎮(zhèn)州、定州,西征吐谷渾、回鶻、黨項期間,曾俘虜趙思溫,大敗符存審,戰(zhàn)功卓著。天顯元年(926年),又隨同太祖滅渤海國,作為前鋒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這一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病逝。
天顯二年(927年)耶律德光即位,是為遼太宗。其后,更率軍南下上黨。天顯十一年(936年)七月,后唐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被李從珂征討,遣使者桑維翰向契丹告急求援,約定“割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偽、儒、武、云、應、寰、朔、蔚十六州以獻契丹,仍許歲輸帛三十萬匹。”[3](P14)八月,太宗親自率軍援助石敬瑭,大破后唐軍。十一月,太宗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會同元年(938年)十一月,“晉復遣趙瑩奉表來賀,以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偽、儒、武、云、應、寰、朔、蔚十六州并圖籍來獻”。[4](P45)自此,燕云十六州便歸契丹統(tǒng)治。日本學者堀敏一在《中國通史——問題史試探》中說:“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周邊的諸民族向中國王朝朝貢,像這樣中國王朝與異族的君臣關系發(fā)生逆轉,中國王朝反而是獻領土又是贈禮物等,史無前例”。[5](P230)可見遼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時,遼朝的地位已經(jīng)是十分顯赫了。
割取了后晉的燕云十六州之后,太宗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方式,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分治漢人和契丹。又改幽州為南京、云州為西京,將幽云十六州建設成為進一步南下的基地。天顯十二年(937年)春正月,“唐大同軍節(jié)度判官吳巒閉城拒命,遣崔廷勛圍其城。庚申,上親征,至城下諭之,巒降。辛酉,射鬼箭于云州北。”[46](P40)太宗過云州應是確有其事,只是時間上《遼史》和《契丹國志》相差一年。太宗在云州北射鬼箭,“射鬼箭”是遼朝的軍禮,用于出師、班師活動。從時間上來看,此次射鬼箭應屬班師之禮。自此次太宗親征后,云州正式歸契丹管轄。會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6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軍滅后晉。 會同十年正月初一 (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大同元年二月初一 (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東京皇宮下詔,將國號“大契丹國”改為“大遼”。
太宗作為遼朝第二任皇帝,不僅完善了太祖時期的政治體系,使其系統(tǒng)化,還使契丹領土進一步擴大,農業(yè)得到發(fā)展。
總之,太祖、太宗時期是遼朝建立初期,氣勢旺盛,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體系日漸完善,所以這時期是契丹走向強盛的時期。但是,由于太祖、太宗都是善戰(zhàn)之人,為了擴大領土,多次發(fā)動南侵戰(zhàn)爭,這時期的云州也是戰(zhàn)事頻發(fā)。太宗曾發(fā)兵圍云州“半歲不能下”,一萬戶的云州被太宗圍“半歲”,帶來的破壞是可想而知的。這時期云州雖劃入遼的版圖,但圍城之戰(zhàn)也使云州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
大同元年(947年)太宗皇帝耶律德光病逝,遼世宗即位。世宗在位期間,一直沒有丟棄占領中原的期望,多次對中原用兵。天祿五年(951年)九月,遼世宗協(xié)助北漢攻打后周,行軍至歸化(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時,由于其他部隊未到,先行駐扎在火神淀。其間喝酒、打人、打獵,眾將很是不滿。最后被耶律察割殺死于夢鄉(xiāng)中。遼世宗好酒色,喜愛打獵,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興封賞降殺,導致朝政不修,政治腐敗。
穆宗皇帝耶律璟,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子,天祿五年(951年)九月即帝位,成為大遼第四任皇帝。由此,帝位再次回歸遼太宗一脈?!哆|史·穆宗》載,穆宗一生有三大樂趣:即喝酒、狩獵、殺人。正所謂“穆宗荒耽于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為使狩獵愛好不被打擾,穆宗在應歷十六年(966年)七月詔諭有司:“凡行幸之所,必搞立標識,令民勿犯,違以死論”。[6](P84)可見穆宗的巡幸是在一種十分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的。應歷十八(968年)年,“是秋,獵于西京諸山”。[6](P86)穆宗嗜殺成性,狩獵成癮,晚上飲酒達旦,白天睡覺,有“睡王”之稱。所以這時期穆宗巡幸西京大多是為滿足個人的愛好而已。
穆宗晚期,遼政權“政昏兵弱”,國力大不如太祖、太宗時期。當時南方許多國家請求契丹幫助,但是穆宗均以國家政治混亂、兵力不足為由加以拒絕。[3](P44)比起太宗援晉,此時遼朝可謂是“中衰”局面。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穆宗被人殺害,在位共約18年,遼穆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他統(tǒng)治期間,國內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契丹貴族奪權活動頻繁,社會秩序極不穩(wěn)定。這18年是遼朝政治極其黑暗的時期。
(一)景宗崩道于焦山 景宗皇帝耶律賢,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即位。景宗自幼得疾,因身體原因,國家大事大多由皇后決策,因而景宗也就有更多的時間“游獵”,甚至是“恣意游獵”。為此郭襲《上景宗諫獵書》[7](P75),希望景宗能收斂打獵的愛好,以國家社稷為重。景宗只是“覽而稱善”[8](P1274)并沒有采納。保寧四年(972年)“秋七月,如云州”。[9](P92)乾亨四年(982年)“八月,如西京。九月庚子,幸云州。獵于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帝不豫。壬子,次焦山(今大同市西北),崩于行在”。[9](P105)由上文可知,景宗在位時,至少三次巡幸云州,最后竟病死在焦山。景宗三次幸云州,可見云州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乾亨四年(982年)兩次幸云州,雖說是滿足其打獵的愛好,但不能不說與北宋意圖收復燕云,發(fā)動幾次戰(zhàn)爭(高粱河之戰(zhàn)、滿城之戰(zhàn)、瓦橋關之戰(zhàn))有關,特別是乾亨元年(979年)的高粱河之戰(zhàn),北宋陷太原直逼南京(今北京),遼甚至有放棄南京,退守長城一線的考慮。雖說遼勝,但也使景宗不得不重新審視云州等燕云地區(qū)的地位,不得不考慮改革朝政快速扭轉黑暗動蕩的社會局面。
景宗在位時,為應對“保寧而來,人人望治”[9](P105)的喧囂局面,進行了“任人不疑”、重用漢官;改革吏治、“信賞必罰”等一系列改革?!半m然收效不是很大,但它是圣宗時期遼朝全面封建化改革的開端”,[2](P108)是遼朝“中興”的轉機。
(二)圣宗駐蹕得勝口 圣宗皇帝耶律隆緒,乾亨四年(982年)即位。圣宗是遼代皇帝巡幸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據(jù)《游幸表》統(tǒng)計,圣宗有116次游幸。統(tǒng)和十六年(998年)“九月丁巳朔,駐蹕得勝口”(今山西大同市)。[10](P154)圣宗此次巡游云州,發(fā)現(xiàn)了圣宗及其后興宗兩朝公認的“賢相”張儉?!哆|史·張儉傳》載:“統(tǒng)和十四年(996年),(張儉)舉進士第一,調云州幕官。故事,車駕經(jīng)行,長吏當有所獻。圣宗獵云中,節(jié)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chǎn),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愿以為獻?!僖?,容止樸野;訪及世務,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顧遇特異,踐歷清華,號稱明干”。[11](P1277)“以獄調范陽令”。[12](P266)從時間上來看,圣宗在得勝口暫住期間,張儉已在云州當了兩年幕僚,憑其“履珠以觀民風。鵬翼張以彌天,摶扶搖而直上,牛刃倳之余地。投肯綮以皆虛”[12](P266)的能力,“有政績,見治于節(jié)度使”[13](P244)應不是難事。張儉得圣宗知遇,又憑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晉升,圣宗時歷任樞密使、節(jié)度使、左丞相要職,又受詔輔立興宗。興宗時“拜太師、中書令,加尚父,徙王陳?!盵11](P1277-1278)《張儉傳》論曰“功著兩朝,世稱賢相”。[11](P1282)圣宗巡幸西京駐蹕得勝口,雖沒有資料說明是因為軍事原因,但是得勝口在第一次幽州之戰(zhàn)中,與清沙河、幽州成犄角之勢,“并保持幽州同山后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了幽州遼軍堅守的決心”。[14](P186)除此之外,他還發(fā)現(xiàn)了大同節(jié)度使舉薦的人才張儉并予以提拔重用。如若不是圣宗較早發(fā)現(xiàn)張儉的才干,那么張儉可能就沒有兩代“賢相”的美譽,當然張儉被提拔也使遼朝“裨益為多”。
統(tǒng)和二十三年(1005年)十一月“辛亥,觀漁桑干河”。[10](P162)《遼史·游幸表》也載:“二十三年十一月獵于桑干河”。[15](P1055-1056)《大同縣志》把圣宗此次觀漁桑干河記錄在巡幸中,[16](P15)可見這次圣宗“觀漁”應是在近大同的桑干河河段,且饒有興致。
從上文可知,由于景宗、圣宗的治理改革,遼代逐漸進入全盛時期。景宗雖然體弱多病,但是勤于政事,知人善用,又有蕭太后輔政,為遼代進入盛世奠定了基礎。圣宗是遼代巡幸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他在位49年有116次游幸,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契丹社會完成了封建化改革,遼朝達到了鼎盛時代”。[2](P126)圣宗因而成為“遼朝盛主”。
(一)興宗升云州為西京 興宗皇帝耶律宗真,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即位?!哆|史·刑法志》載:“自興宗時,遽起大獄,仁德皇后戕于幽所,遼政始衰”。[17](P947)重熙六年(1037年)“夏四月,獵野狐嶺”。[18](P218)《遼史·游幸表》又載:“二月,獵于野狐嶺”。表后三、四月皆是空白。如果不是史料缺失,那么興宗很有可能是在野狐嶺待了兩個月。如果僅是滿足其狩獵和游玩,野狐嶺的“重山嶐崛,峻嶺險巘”環(huán)境,并不能吸引興宗待這么長時間。那么是什么理由讓興宗這么留戀野狐嶺呢?頊麗娟把興宗獵野狐嶺和觀音堂的建立與石窟寺大膽的聯(lián)系起來,認為:“興宗在重熙六年(1037年)飛(野)狐嶺打獵之時極有可能是去游覽了云岡石窟寺,而觀音堂就在石窟寺附近三公里左右,因此觀音堂有可能是為了迎接興宗而建或者就是興宗下詔敕建的”。[19](P30)興宗在位時十分崇佛,并在“重熙七年(1038年)十二月,幸佛寺受戒?!盵15](P1064-1065)《大同縣志》載:“觀音堂在城西十五里佛子灣。遼重熙六年建,……”[16](P145)《云中郡志》載:“觀音堂城西十五里。遼重熙間建。傳有一尊飛來佛”。[13](P244)從時間和距離來看,頊麗娟如此猜想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重熙十三年(1044年)五月,興宗“詔征諸道兵會西南邊以討元昊”,[18](P230)準備大舉進攻西夏。九月,興宗親征西夏,冬十月,“李元昊上表謝罪?!盵18](P231)群臣“皆以大軍即成,宜加討伐?!盵18](P231)向西夏出兵,殺數(shù)千人,但是駙馬被俘,遼夏和談,互相交換人質。十一月班師,“改云州為西京”。[18](P231)十二月乙丑,幸西京。”[18](P231)云州升為西京的下月,西京就受到興宗的巡幸,足見遼朝對西京地位的重視。西京的設置是出于軍事層面的考慮,其戰(zhàn)略意義不僅是針對西夏,也有阻止北宋北侵的考慮。重熙十五年(1046年),北宋包拯使遼回來報告道:“自創(chuàng)云州做西京以來,不輟添置營寨,召集兵馬,兵糧集聚不少,但以西討為名,其意殊不可測”。[20]因而唐天統(tǒng)說“西京是遼王朝控中原,西南扼制西夏及西南諸部族的政治、軍事重鎮(zhèn),也是遼代西南部的經(jīng)濟、文化重鎮(zhèn)”。[21](P142)如此看來,興宗幸西京可謂深謀遠慮,云州的地位也上升到“非親王不得主之”。此舉不僅扼制了來自西夏的威脅,還緩和了遼夏之間的矛盾。
總而言之,興宗時期,西京大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興宗雖然在政治上沿襲了圣宗制定的政策,但無實質性建樹。加之連年征戰(zhàn),多次征伐西夏,導致遼朝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遼朝統(tǒng)治開始走向衰弱。
(二)道宗禮佛華嚴寺 道宗皇帝耶律洪基,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即位, 清寧八年(1062年)十二月“癸未,幸西京。”[22](P262)并“以皇太后行再生禮,曲赦西京囚”。[22](P262)道宗此時巡幸西京的目的極有可能是為了去華嚴寺禮佛?!哆|史·地理志》載:“清寧八年建(上)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23](P506)道宗皇帝佞佛,對佛經(jīng)研究也特別有造詣,不僅自身講授佛經(jīng),而且還大力倡導,曾“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發(fā)三千”。[22](P314)從時間上看,道宗十二月幸西京,此時(上)華嚴寺應已建成,不然不會有“奉安諸帝石像、銅像”之說。即使沒完工,(下)華嚴寺(亦稱薄伽教藏殿)早已在重熙七年(1038年)就已建成,道宗本對華嚴經(jīng)造詣頗深,華嚴寺是遼境內有名的佛剎,道宗自然是會去的。咸雍九年(1073年)“冬十月,幸陰山,遂入西京”。[22](P275)本紀載:道宗九月在遼境南處的獨盧金[24]暫住,十月去巡幸陰山,按:《契丹國志》的《晉獻契丹全燕之圖》中,陰山在云中府的西北方向,此次“幸陰山”后就去了西京,且十二月也在西京。[25](P148)這次巡幸,道宗應該十分開心,不然不會“十一月戊午,詔行幸之地免租一年”。[22](P275)租稅是遼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是什么高興的事讓道宗可以免租稅呢?《遼史》中并沒有打獵大獲的記載,也沒有用兵大勝的捷報,以其佞佛的愛好來看,極有可能是在西京受佛影響,因而下達了“免租”的“仁政”。大康五年(1079年)十二月“乙卯,幸西京”,[22](P284)并會見宋使畢仲衍,[25](P149)受宋使賀。道宗兩次在西京接待宋使,可見西京已成為道宗皇帝接待外國使者的重要場所。
興宗、道宗時期是遼朝衰落時期,興宗在重熙十三年(1044年)打敗黨項西夏并升云州為西京,同年十二月便巡幸西京,使西京的地位迅速上升,成為遼朝五京之一。后來,興宗又幾次巡幸西京,大多是滿足個人禮佛的愛好,同時也在西京接見宋朝來的賀使,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興宗晚年因迷信佛教,奸佞當權,又窮兵黷武,百姓怨聲載道,社會動蕩不安。道宗即位初還能勵精圖治,“求直言,訪治道,勸農興學,救災恤患,粲然可觀”。[22](P314)但在耶律乙辛專權后,道宗便聽信讒言,日益昏庸,沉迷酒色,由信佛而佞佛,導致遼朝社會江河日下,人民運動不斷,遼朝統(tǒng)治岌岌可危。道宗在位46年卻只有30次巡幸,不及圣宗的三分之一,由此也可看出,道宗在位時遼朝逐漸走向了衰落。
天祚帝耶律延禧,壽昌七年(1011年)即位。
天祚帝巡幸西京大多因局勢所逼,因“西京多邊防官”。[26](P801)面對金人的威脅和國內人民不斷的運動,西京成為天祚帝避難或是最后堅守的堡壘。天祚帝在天慶九年(1119年)“九月,至西京”。[27](P338)在此前一個月,“以趙王習泥烈為西京留守”。[27](P338)習泥烈是天祚帝的兒子,雖然西京有“非親王不得主之”的祖訓,但以往從沒有以皇子為西京留守的記載,可見天祚帝對西京是十分的重視。天慶十年(1120年)五月,金太祖親自攻上京,上京留守撻不也率眾投降,天祚帝被迫于“冬,復至西京”。[27](P339)由此看來,天祚帝只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把西京當作其避難的地方。
保大二年(1122年)春正月,金軍攻下遼中京,天祚帝十分恐慌,于是跑到鴛鴦泊(今河北張北縣西北)。聽信蕭奉先殺了晉王,以為可以絕耶律余睹的追趕,沒想到適得其反,天祚帝只好又“率衛(wèi)兵五千余騎幸云中,遺傳國璽于桑干河”。[27](P342)可知,天祚帝又一次避難于西京,逃跑時甚至丟失傳國玉璽于桑干河一帶,可見其狀之狼狽。三月,金兵又逼近西京,天祚帝沒辦法,只好“乘輕騎入夾山”(今內蒙薩拉齊西北)。[27](P343)保大四年(1124年)七月,天祚帝得耶律大石所領的軍隊和陰山室韋謨葛的兵,自以為有天相助,不聽耶律大石之言,率軍出夾山,又被金兵打敗。五年,“二月,至應州新城東六十里,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獲”。[27](P351)天祚帝雖多次去西京,但大多是不風光巡幸。西京也僅僅是天祚帝的一個避難場所,一旦西京不能提供安全保護,天祚帝就會另覓他處。
天祚帝統(tǒng)治時期,遼朝政治極度腐敗,內外矛盾不斷,天祚帝又信奸臣聽讒言,無所作為。可以說其巡幸西京是無奈的避難之舉,對西京的重視只是為求自保而已。這時,女真族崛起并在完顏阿骨打帶領下,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反遼運動,遼朝在內外交迫下終于走向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