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羊肉是大部分國人的習慣性選擇,羊肉肉質(zhì)細嫩,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不過,羊肉雖好,但不可貪多哦。
羊肉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
羊肉歷來就是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之所以選擇羊肉來進補,主要是因為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的作用。
羊肉,古時候稱之為羖肉、羝肉、羯肉,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在《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羊肉有補體虛,祛寒冷,有溫補氣血;益腎氣,補形衰,開胃健力;補益產(chǎn)婦,通乳治帶,助元陽,益精血的功效。在《本草拾遺》中,則將羊肉與人參相提并論,認為它是溫補、強身、壯體的肉類品。
據(jù)專家介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能夠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等一切虛證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此外,研究顯示,羊肉的肉質(zhì)比豬肉細嫩,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且羊肉熱量比其他畜肉高,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質(zhì)13.3克,脂肪3 4 . 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鈣11毫克,磷129毫克,鐵2.0毫克,并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A、煙酸等多種微量元素。
如何吃更健康
羊肉性溫熱,多吃容易上火。中醫(y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
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fā)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冬天常吃羊肉,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一方面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人體熱量,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幫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營養(yǎng)豐富,對于治療一些虛寒病癥有很大的裨益,比如:肺結(jié)核、氣管炎、哮喘等。
吃羊肉的禁忌
羊肉雖是冬季良好的補益之品,但并非人人都適合吃。如果體內(nèi)原本有某些炎癥,吃羊肉就會加重炎癥反應。
肝臟病患者不適宜羊肉進補:因為羊肉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較高食后可能會造成肝臟不能完全代謝,可加重肝臟的負擔使肝臟病復發(fā),或加重病情。
腫瘤患者也應少吃羊肉:雖然羊肉的攝入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毫不相關,但對于在進行中醫(yī)治療的腫瘤患者能否吃羊肉,應聽取中醫(yī)生的建議。因為中藥可能要避免食藥的相克需要忌食牛、羊肉等有膻味刺激性的食物,否則會影響藥效。
忌吃完喝茶: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馬上飲茶,容易引發(fā)便秘。
忌與西瓜等寒涼食物同食:吃羊肉不僅不能喝茶,也不可以吃西瓜,因為羊肉性屬大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食物,冷熱積聚,不宜維護“正氣盛”。
忌與南瓜等辛溫燥熱之品同食:南瓜性屬溫熱,和羊肉同屬于溫熱的食物,所以不可以一起吃,同樣的道理,在烹調(diào)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醋等辛溫燥熱的調(diào)味品,以防上火。(編輯/起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