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卓茗
摘要: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蓋斯凱爾以其對階級沖突和社會問題的深刻描寫而聞名,特別是其第一部小說《瑪麗·巴頓》不僅生動展現了在資本主義剝削壓迫下工人階級所遭受的悲慘境遇,還深刻描述了工人階級女性所遭受的來自資本主義和男權專制的雙重壓迫。從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來分析這部小說,可以更好地剖析工人階級女性在19世紀英國所處的社會地位,更清晰地揭示男權主義和資本主義雙重壓迫是如何排擠女性的,更深入地探討蓋斯凱爾對于女性力量的矛盾心理。
關鍵詞:《瑪麗·巴頓》;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資本主義;父權制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英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但同時,飛速的經濟發(fā)展掩蓋不了英國所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科技發(fā)明創(chuàng)新和快速積累的大量財富下隱藏著工人階級的貧窮與不幸。這一時期,很多作家以其對工業(yè)社會的現實主義描寫開始走紅,他們關心廣大民眾的生活與命運,批判社會存在的種種弊端。其中,伊麗莎白·克萊格亨·蓋斯凱爾(1810-1865)以其對階級沖突和社會問題的詳細再現而聞名于世。她在作品中寫實地呈現工人階級生活狀況和工人運動,揭露資本家的虛偽與罪惡,對英國社會狀況的深入觀察和思考使她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現實主義價值。特別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說《瑪麗·巴頓》中,蓋斯凱爾向世人生動地展現了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的剝削壓迫下所遭受的悲慘境遇,揭示了女性在男權主義和資本主義雙重壓迫下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一、分析《瑪麗·巴頓》的兩個常用視角
《瑪麗·巴頓》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英國經濟蕭條時期的棉紡中心曼徹斯特,一條故事主線的關鍵詞是“抗爭”,以老工人約翰·巴頓為代表的一批人挺身而出與資產階級作斗爭,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工人們爭權益,另一條故事主線的關鍵詞則是“蛻變”,約翰·巴頓女兒瑪麗·巴頓從一開始愛慕虛榮,到后來逐漸成長,找到真愛。
一直以來,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第一條故事主線。毋庸置疑,《瑪麗·巴頓》所描述的故事是19世紀英國社會的縮影,那時正值英國經濟蕭條時期,工廠停產,大批工人失業(yè),階級矛盾加劇,文章合為時而著,因而很多評論家從社會沖突的視角來分析這部小說。小說雖然在后半部分對瑪麗·巴頓成長的故事線濃墨重彩,但是在一些批評家眼中,社會矛盾問題比男女性別問題重要得多,他們認為瑪麗的故事是多余的,甚至有評論家認為文中的女性描寫是這部小說的敗筆,將蓋斯凱爾稱作一位保守的作家。
但是,把階級問題和性別問題完全割裂來看是不全面、不深刻的。一方面,一味關注階級矛盾卻忽略了其中暗藏的性別問題,導致這部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主義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作為這本小說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女性也參與勞動,但是她們在經濟、社會和政治中的作用卻都被忽視了,她們被賦予的世界是“家庭”,她們的問題似乎被排除在階級問題之外,處于階級矛盾之下。
另一方面,女性主義評論家開始重視這本小說時,雖然開始提起女性角色在小說中的作用,大篇幅的關注和分析她們所受到的男權壓迫,但卻又忽略了女性同時也受到了資本主義的壓迫,很少注意到男權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復雜關聯,因而無法深刻理解女性受壓迫的深層次原因。
二、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分析
實際上,蓋斯凱爾在小說中生動地描述了工人階級女性在當時所遭受的來自資本主義和男權專制的雙重壓迫。鑒于此,運用對男權主義和資本主義持批判態(tài)度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來對小說進行分析,可以將勞資矛盾和性別矛盾結合起來,分析這些女性角色是如何在勞動力市場和家庭中屈從于男性的。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工人階級女性在19世紀英國所處的社會地位,更清晰地揭示那個時代女性受壓迫的根本原因是受資本主義和父權制之間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更深刻地探討蓋斯凱爾對于女性力量的矛盾心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边@一觀點強調了女性參加公共勞動的重要性,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不斷弱化對體力的強調,這似乎給女性帶來了平等工作的機會。但是,一味強調私有制對于工人階級女性的壓迫,相信只要消除了私有制就能完全解放女性,也是片面的。一旦忽略了工人階級女性同時遭受著來自父權社會的壓迫,是不可能真正解放女性達到男女平等的。
蓋斯凱爾在《瑪麗·巴頓》中意識到了女性參與勞動的重要性,她也試圖通過讓女性參加勞動來賦予她們更多話語權,但是她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父權社會對于女性的壓迫和束縛,未能實現女性真正的解放自由。
在小說開頭,蓋斯凱爾就描述了一群年輕工廠姑娘的形象,她們有著深色的眼睛和頭發(fā),吵吵嚷嚷連蹦帶跳,雖然稱不上絕色姿容,卻也綽約動人,在那些工廠男孩的屈意奉承中很有自己的主意,始終保持著淡漠的態(tài)度,似乎擁有了幾分獨立。不難看出,蓋斯凱爾希望女性通過參與公共勞動來為爭取話語權。小說中幾乎所有主要女性都外出工作,比如瑪麗當了女裝裁縫,艾莉絲當過傭人、做過洗衣婦女,瑪格麗特哪怕雙目失明也要利用天生好歌喉來謀生,寡婦達文波特夫人依靠做針線活來養(yǎng)活三個孩子等,她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維多利亞時代“家中的天使”這一女性定位形象。蓋斯凱爾甚至強調“瑪麗必須要工作”,這些工人階級女性走出家門去尋找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主動參與到社會、經濟、政治活動中去,才有可能改變其男性從屬地位。
小說中出現了不少對工人階級女性形象的詳細描寫,使得讀者對她們在工作中的現狀和困境一覽無遺。在工業(yè)資本主義條件下,為了維持生計,工人階級家庭必須全部參與勞動生產。盡管女性得以參與社會勞動,但是她們可選擇的工作種類往往都是一些報酬非常低的簡單工作,主要是做家務、洗衣、制鞋制衣等。實際上,工業(yè)化和機械化對于人的體力的要求有所降低,這原本應該為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提供便利,但無論是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男性聯合起來給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制造了各種障礙,他們仍希望女性留在家中為他們服務,成為他們的私有物,也擔心女性取得經濟獨立后會對他們的地位造成威脅。為了維護男性自身的經濟優(yōu)勢,資本主義和父權制聯合起來限制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的自由。將工人階級女性放到勞動力的底層,使她們無法獲取高工資,最終只能在經濟繼續(xù)上依附于男性,并還將女性工資低的部分原因歸結于女性的生理條件所限。
蓋斯凱爾在小說中詳細描述了瑪麗在西蒙斯小姐的服裝店里的待遇,頭兩年沒有報酬,以后是按每個季度發(fā)放薪水,因為要按每周發(fā)的話薪水實在是看起來少得可憐。而瑪麗的愛人杰姆·威爾遜可以選擇更多的工作,拿著較高的薪水,足以養(yǎng)活全家人。遭受著性別分工以及低工資,逼迫這些工人階級女性不得不通過嫁人、附屬于男人來過上更好的生活,從而永遠無法達到真正的獨立。
三、結語
小說的最后,蓋斯凱爾還是遵循父權社會的傳統,認為所有女性必須得履行她們天生職責,該回到家中完成家務,保持家庭的完整。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蓋斯凱爾為爭取工人階級女性權利而付出的努力以及她對于女性獨立和自由的追求,但是與此同時,在一個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中,蓋斯凱爾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女性的地位。她一方面想要在資本社會中尋求女性的獨立,而另一方面卻又忽略了男權對于女性的壓迫,只關注資本主義對整個工人階級的迫害。實際上,資本主義和男權聯合起來壓迫苦苦掙扎的女性。在批判資本主義時忽略了男權主義,蓋斯凱爾想要解放工人階級女性的努力最終是失敗的,也是注定會失敗的。
參考文獻:
[1][英]伊麗莎白·蓋斯凱爾.瑪麗·巴頓[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2]秦美珠.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