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朝
2017年7月中旬,接到從山西移居香港的泰國歸僑黃華老先生從太原小店打來的電話,說他回山西已經半月有余了。聽到93歲的老僑友洪亮的聲音,判斷出他思維清晰、表達流暢,身體肯定不錯,我自然是很高興。我問他:此次蒞晉,是觀光旅游,還是會晤老友?他答:除了你提的兩點,我還想再考察考察山西,了解了解山西的經濟狀況,看看在經貿方面有什么事情可做。
一個在山西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的老歸僑,一個在改革開放以后不止一次在山西投資并且受挫的港商,在年逾米壽之后還關心第二故鄉(xiāng)的經濟發(fā)展,還想為山西“做點事情”。我在感到驚愕的同時,更多的欽佩和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一
黃華,1924年出生于南方著名的客家之鄉(xiāng)——廣東梅縣??图胰嗽仁侵性貐^(qū)的漢族居民,后來因戰(zhàn)亂等原因,數次大規(guī)模南遷,定居在華中、華南等地,繼而又走出國門,移居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流浪遷徙的艱苦生活的磨練,使他們養(yǎng)成了敢于冒險、勇于進取、刻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以及善于克敵制勝的本領。為了改善生存環(huán)境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和美好理想,勇于挺身而出,據理力爭。
在舊社會,客家人把出國謀生稱為“過番”。在家鄉(xiāng)難以生存,許多人就選擇“過番”??图胰它S華出生于貧困家庭。父親早年離妻別子赴暹羅(今泰國)謀生,因生活潦倒中斷了與家鄉(xiāng)的聯(lián)系。黃華從小與母親生活。他形容家里的窘境是“沒有一頭牛,沒有一只豬,連一條看門的狗也沒有?!?947年,黃華為了生存,同許多客家先輩那樣,選擇了“過番”。他懷著變革現(xiàn)實的迫切愿望,含淚告別慈母去了暹羅。
二
身為海外華僑,黃華的心仍時常牽掛祖國,赤子情懷不停在涌動。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黃華同全體華僑一樣,奔走相告,歡欣鼓舞!他還經常思考:如何為新中國做一點事情。
在曼谷,黃華先后當過打銀工人、縫衣工人,最后于1950年進入《全民報》工作。如果單純從謀生考慮,他還有其他職業(yè)崗位可供考慮,但他卻選擇了《全民報》。原來,《全民報》是泰國僑黨為適應二戰(zhàn)后的形勢而發(fā)行的一份進步報紙,1945年10月10日創(chuàng)刊于曼谷。創(chuàng)刊伊始,該報就提出了“實現(xiàn)民主、懲辦漢奸、中暹親善”的辦報宗旨,關注中國時局,力主爭取中國的獨立、和平、民主;后來,擁護新中國,致力促進僑社團結、中暹友好,成為泰國進步僑報的一面旗幟和東南亞華文報業(yè)的一個積極陣地 。朱德總司令為報社題詞:“加強華僑和各族人民間的團結?!倍匚涓敝飨}詞:“全體僑胞團結起來,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協(xié)助祖國的建設工作?!秉S華在這里如魚得水,游子情懷在不斷涌動,能為和平、民主事業(yè)出力,能為中暹友好做點貢獻,仿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無論再苦再累,他都覺得很有價值很有意義。
1952年12月23日,追隨美帝國主義反華反共的執(zhí)政獨裁的鑾披汶集團派大批軍警包圍《全民報》社,吊銷報紙的印刷執(zhí)照并封存印刷設備,將在報社內上班的所有男職工全部抓走。黃華和40多名同事落入魔爪。
中國新華社立即發(fā)表聲明抗議,“世界工聯(lián)”也發(fā)表聲明譴責。執(zhí)政獨裁的鑾披汶集團依然我行我素倒行逆施,當局的“政治部”采用車輪戰(zhàn)術,對被捕者連續(xù)審問三天三夜,給他們強加上“共黨嫌犯”“陰謀推翻現(xiàn)政府”的莫須有罪名,將黃華和同事們投入監(jiān)獄。經過一年吃沙子飯、喝臭魚湯的監(jiān)獄生活,黃華和難友于1953年冬被泰國當局驅逐出境,返回中國。
這段特殊的經歷,磨練了黃華的革命意志,使他在日后的報國道路上更加堅定不移,百折不撓。
三
回國當年,黃華就報考了山西師范學院,從此與三晉大地結下不解之緣。
新中國成立初期,山西高等院校接收了一大批回國求學的華僑青年,主要分布在山西師范學院、山西醫(yī)學院(山西醫(yī)科大學前身)、山西農學院(山西農業(yè)大學前身)、太原工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前身)等。校方對華僑學生關愛有加,生活上專門供應大家愛吃的大米、副食;還成立僑聯(lián)小組,開展各種聯(lián)誼活動,使這些遠離親人的青年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年齡稍長的黃華,在泰國就已經參加愛國活動,本來就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一定的思想覺悟,在校園里自然成為僑生中活躍的中堅分子。
1957年,黃華從山西師范學院畢業(yè)。當年9月,太原市召開第二屆歸國華僑全體委員大會,享有良好聲望的黃華被推舉為僑聯(lián)副主席兼秘書長。1960年6月,在第三屆歸國華僑全體委員大會上,他又連任僑聯(lián)副主席兼秘書長。1964年4月,太原市召開第四屆歸國華僑全體委員大會,黃華被推舉為僑聯(lián)主席。
黃華常說自己“與僑務工作有緣”。在從事20多年僑務工作中,他勤于學習,勇于擔當,一如既往視僑胞為親人,堅決貫徹黨的僑務政策,真心誠意為僑胞服務;同時敢于理直氣壯地維護僑胞的正當權益。1959年9月底,他被推選為山西省的歸僑代表,赴京參加國慶十周年慶典,出席國宴,還應邀登上天安門西臺觀禮。他感慨地說:“一個舊社會的窮孩子,一個海外孤兒,今天也登上中國政治歷史的舞臺,這都是偉大祖國給予我的?。 ?/p>
1978年,黃華移居香港,創(chuàng)立了香港華泰投資公司,從一名內地的僑務干部,變成了“東方之珠”的企業(yè)老板。他以一種新的身份,積極投身山西的招商引資熱潮;用一種新的方式,服務山西,回報山西。他的許多重大舉措,幾乎都跟山西有關,都是考慮山西父老鄉(xiāng)親的需要。
黃華領導的香港華泰投資公司第一次在山西投資,是與太原古交市政府下屬機構合資創(chuàng)辦“太原龍城房地產公司”。港方投資250萬元,在杏花嶺區(qū)蓋了兩棟宿舍樓,在古交市蓋了一棟宿舍樓。
為推動太原以及全省的對外交往,發(fā)揮香港作為太原市政府對外聯(lián)絡窗口的作用,1987年12月,在香港成立了“港并聯(lián)誼會”(“并”是太原的簡稱)。其成員除了定居香港的山西籍同鄉(xiāng)、曾在太原學習工作而現(xiàn)在定居香港的人士以外,還擴展到一切關心太原建設、在太原已有投資或準備投資的香港人士,以及在太原有親友、愿為港并繁榮出力的各界港胞。時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王茂林參加了成立慶典,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當今世界上,香港地區(qū)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金融科技信息中心,處在溝通內地與海外聯(lián)系的重要位置上。因此,“港并聯(lián)誼會”的成立,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必將為進一步溝通香港與山西的交往,發(fā)展兩地的合作,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也必將為各屆人士大展宏圖提供更多的機會。在200多人參加的“港并聯(lián)誼會”成立大會上,黃華眾望所歸當選為“港并聯(lián)誼會”總干事,巫豐杰當選為主席。endprint
不少親朋前來勸說聯(lián)誼會的兩位領導:“咱們在商言商,不談政治,現(xiàn)在是一心一意做好生意的時候了!”黃華和巫豐杰說:“我們的根在中國,熱愛祖國,為祖國服務是天經地義的事。山西是咱們的第二故鄉(xiāng),跟第二故鄉(xiāng)打交道,總不能光想盈利賺錢啊?!?/p>
“港并聯(lián)誼會”成立伊始,太原市政府做出決定,拿出一批大約能賺80萬元人民幣的熱銷商品讓利給“港并聯(lián)誼會”,作為初期啟動的活動經費??墒遣恢喂?,太原市外貿局竟然把這批熱銷商品轉給了廣州市的一位女商人,使“港并聯(lián)誼會”的活動經費成了鏡中花水中月。市領導和“港并聯(lián)誼會”同仁知道后非常生氣。為解決“港并聯(lián)誼會”的活動經費問題,同時也想做好招商引資的示范工作,黃華與巫豐杰身體力行,二人合伙于1988年先行投資150萬元,與太原市化工公司組建了中外合資的太原硅鐵廠,董事長為巫豐杰,黃華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由中方自己安排。
太原市硅鐵廠的廠址設在河西,采取的是全日制用電的“三班倒”制。投產初期,即面臨幾乎天天停電幾小時的嚴峻問題,結果是產量低、成本高。假若用電問題不能解決,不用二年工廠就要關門,投資就會血本無歸?!案鄄⒙?lián)誼會”的好多成員實在憋不住了,有的還叫嚷說:“政府說過的話不算數,政府的誠信在哪里?我們上當了,我們要討回公道!”
黃華和巫豐杰心里盡管也惱火,但一直持理智冷靜態(tài)度,規(guī)勸大家說:“招商引資是新生事物,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只得摸著石頭過河。硅鐵廠的用電是河西電網,屬于市供電局管理,副省長雖然答應滿負荷供電,但省政府不是河西電網直接的頂頭上司,我們得讓領導有時間去協(xié)調呀,大家千萬不要心急??!”后來,終于經過政府的多方努力和協(xié)商,硅鐵廠的用電問題終于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在1989年6月2日,黃華還在北京代表太原硅鐵廠與日本一家株式會社簽訂了硅鐵出口日本的協(xié)議。但由于爆發(fā)“六四”風波,西方借口對我國進行經濟制裁,硅鐵出口協(xié)議也就變成了一紙空文。
不死心的黃華又于1992年與大同中國銀行合資創(chuàng)辦“大同華云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港方華泰投資公司投資600萬元,中方投資400萬元,經過兩年的艱苦運作,終于在荒地上興建起28棟6層高的住宅小區(qū)。大同群眾紛紛議論說:華云公司蓋商業(yè)大樓賺大錢,而是為平民百姓蓋宿舍樓,給普通人辦好事,這樣的老板少有??!
據知,黃華在山西的投資雖然社會效益卓著,但由于種種原因,經濟效益微薄甚至嚴重虧損。換一個老板,吃虧一次,就應早跟山西說“拜拜”了。但黃華對山西卻是不離不棄。他坦誠地說:“我在山西學習和工作了25年,山西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對山西魂牽夢縈。我難忘汾河水,難忘老陳醋!”這是何等深厚的“三晉情結”?。?/p>
黃華還擔任香港散文詩社社長,利用一切機會,大力推介山西的名家名作,使海外華僑華人對山西文化優(yōu)美厚重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另外,他還以香港散文詩社為平臺,刊發(fā)了回顧和展望山西省僑聯(lián)工作的專頁《半世紀歷程,五十年芬芳》,借以凝聚僑胞的愛國之心,激發(fā)僑胞的報國之情。他認為,在海外竭力推介中華文化,展示內地的發(fā)展新貌,吸引海外人士多多關注,對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是有好處的。
93歲的泰國歸僑黃華,此次來晉考察能否取得成果,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什么是“赤子之心”,什么是“三晉情結”。我在電話里對黃華說:您這是丹心報國,壯志不減??!他回贈了如下幾句:“胸懷壯志,歸國求真理;興我中華,甘為孺子牛;經歷風雨,丹心依然在,老驥伏櫪;無愧對國人?!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