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昕
摘要:石榴作為一個古老樹種,在中國和西班牙都作為引進植物并廣為種植,隨著歷史的推移和文化的發(fā)展,兩國在千百年中均孕育出了各自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石榴文化。中國有諸多關(guān)于石榴的民俗傳說、詩句文章;西班牙自古以石榴為紋章,更將石榴花尊為國花。本文通過闡述兩國石榴的傳入、石榴審美特征、文化內(nèi)涵的形成和發(fā)展,分析其形成和發(fā)展的影響條件、因素,比較其在兩國文化傳播演變方面的異同,討論“石榴”這一文化符號在不同的歷史、宗教、文化背景下所形成和蘊含的象征意義。其中,宗教因素對于石榴象征意義內(nèi)容的確定具有較強的決定性作用,它不但影響人們對于石榴物象特征屬性的選擇和審美體驗,而且從根本上決定了石榴象征意義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文化 石榴 中國 西班牙 象征意義
一、引言
文化就是人們運用符號為生命、為事物賦予意義。在人類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因其自身需要,選擇一些植物種類進行利用,在此過程中,人們對植物的品性特點進行解釋和闡發(fā),使這些植物由單純的自然之物逐步向具有社會性的事物轉(zhuǎn)化,使其獲得了文化意義并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由此建立起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獲得人在世界上的位置感。在漫長的植物開發(fā)與利用的歷史過程中,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日趨緊密,積累了豐富的物質(zhì)與精神財富,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植物文化又以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其他許多文化門類發(fā)生廣泛的聯(lián)系,比如文學藝術(shù)、哲學宗教、園林建筑、醫(yī)藥以及民族心理都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同時,隨著世界不同區(qū)域、不同國家人民的交往,引種植物帶著其文化與其他文化相互影響及融合,衍生出了很多與植物相關(guān)的文化體系。因此,發(fā)掘植物文化豐富的內(nèi)涵及其產(chǎn)生淵源,對研究人類文化發(fā)展、促進各國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石榴(Pomegranate)是一個古老樹種,也是歷史上栽植較早的果樹。作為引進植物,石榴在中國和西班牙都是廣泛栽培的果樹,并且深受兩國人民的喜愛。在漫長的栽培利用過程中,石榴與兩國人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衍生出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石榴文化。在中國,有西安市(陜西?。?、新鄉(xiāng)市、駐馬店市(河南?。⑹呤?、黃石市、荊門市(湖北省)、合肥市(安徽?。?、棗莊市(山東省)、南澳縣(廣東省)、嘉興市(浙江?。┑榷鄠€市、縣將石榴花作為市花這樣標志性的文化符號,表明石榴已成為富有中國人文精神的植物名種。西班牙盾徽的底部繪有石榴.石榴花是西班牙的國花,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省的格拉納達市也是西班牙語中的石榴花(Granada)之意,說明石榴載有西班牙民族的傳統(tǒng)感情、特性,寄托了西班牙的民族理想。
二、石榴的生態(tài)和利用特性
石榴對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極強,耐干旱、耐瘠薄,無論平地、坡地、瘠地、沙土灘地均可栽培,以石灰質(zhì)壤土和質(zhì)地疏松的沙壤土為好。石榴的這種生態(tài)特性為其遍布溫帶、熱帶各個國家、成為全球廣泛栽培的果樹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石榴的枝、葉、花、果均有很好的觀賞價值。石榴樹冠矮小,枝干扭曲多姿,初春新葉紅嫩;入夏繁花似錦,花朵艷麗,花期長達數(shù)月,花色尤以火紅色的最多、給人印象最為深刻;仲秋碩果高掛,果實色澤艷麗,果皮內(nèi)百籽同房,籽粒晶瑩。石榴果實甘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普遍喜愛的水果之一。石榴的果實、種子、果皮、根皮、花、葉均可入藥。因此,石榴的觀賞、食用、藥用價值,使其獲得了各地人民的普遍喜愛、廣泛種植,并作為文化的媒介和載體,在漫長的種植、觀賞、食用、藥用過程中,積淀了各自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三、石榴的起源和傳入西班牙、中國
石榴原產(chǎn)于古波斯到印度西北部的喜馬拉雅山一帶,其中心為波斯及其附近地帶,即現(xiàn)在的伊朗、阿富汗等中亞地區(qū)。公元前2000年左右,迎太基人(Carthaginian)將石榴傳到了埃及和突尼斯,進而傳播到了希臘和土耳其西部,公元前100年左右石榴傳播到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由于缺乏石榴傳人中國的直接文獻記載,石榴引種到中國的歷史說法不一。著錄較早的記載唯有《西京雜記》(劉歆,約公元前50年一公元23年)記載的“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樹,安石榴十株”,后世之記載,西晉的《博物志》(張華,公元232-300年)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果樹,其他后世的《藝文類聚》《群芳譜》等大多因循張華之說。因此,一般認為,西漢公元前136-121年之間張騫出使西域的時期將石榴引入中國,即石榴是漢代經(jīng)絲綢之路引入中國的。
四、中國的石榴文化
在石榴引入中國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一方面不斷培育出新品種,目前有292個石榴品種、5個變種,按其用途分為觀賞石榴和食用石榴兩大類,另一方面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物,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花火紅艷麗,像烈火熊熊燃燒,象征著各項事業(yè)紅紅火火,并給人帶來憧憬未來、努力向上的力量;石榴果實飽滿圓潤,石榴籽晶瑩剔透,象征著人民的生活和睦和諧、幸福美滿;石榴樹健壯多枝,春華而秋實,象征著環(huán)境優(yōu)美、興旺發(fā)達、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等意義。
自古以來,眾多文人墨客廣為吟詠、贊美火紅的石榴花果,石榴文化被賦予大量的詩詞當中,如清代康熙皇帝的《詠御制盆景榴花》:“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攢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叢。”對石榴的描寫和贊美出神人化翻。在民間流傳著許多石榴民謠、民歌、楹聯(lián)、謎語等。
在漫長的栽培過程中,還編織了許多有關(guān)石榴的神話傳說,如石榴女神追隨張騫入漢的傳說、石榴花的花神傳說、石榴花神與花朝節(jié)的傳說、榴花洞的傳說等。
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之果,在民間形成了許多與石榴有關(guān)的鄉(xiāng)風民俗和獨具特色的民間石榴文化。農(nóng)歷的五月是石榴花開最艷的季節(jié),五月被雅稱“榴月”;洞房懸掛兩個大石榴預(yù)示子孫滿堂、富貴吉祥;石榴的榴原作“留”而被賦予“留”之意,因而有“折柳贈別”與“送榴傳誼”的民俗,老人過壽送石榴以祝老人幸福長壽;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石榴和月餅供在桌上再行賞月,以示闔家團聚、興旺發(fā)達;中國維吾爾族許多姑娘取名“阿娜爾古麗”“阿娜爾汗”,來自維語的石榴花。endprint
以石榴圖案祝子孫繁盛也是中國民間的習俗。人們常用《榴開百子》“連著枝葉,切開一角,露出累累籽粒的石榴”的圖案,作為新婚時窗花、帳幔、枕頭等新房陳設(shè)上的裝飾圖案,以象征多子多孫。再如《三多》圖案,由石榴、佛手、桃中國三大吉祥果組合而成,表達多子、多福、多壽的吉祥寓義。石榴圖案已經(jīng)滲透到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很多方面,如石榴門神、石榴年畫、石榴剪紙(窗花)等。
石榴與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中國古代女子愛戴石榴花,著裙多喜歡石榴紅色,因此人們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后來“石榴裙”就成年輕女子的代稱,人們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麗所征服,就稱其“拜倒在石榴裙下”。還有石榴兜肚、石榴發(fā)飾、石榴刺繡、石榴荷包、石榴鞋墊、石榴地毯、石榴印染等。
石榴的工藝品類有石榴盆景、石榴玉器、石榴雕塑、石榴瓷器、石榴磚雕、石榴建筑紋雕等。
五、西班牙的石榴文化
西班牙位于歐洲大陸西南端的伊比利亞半島,其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均適合種植石榴樹。西班牙是歐洲的主要石榴產(chǎn)區(qū),是歐盟最大的石榴出口國家。
摩爾人(北非的阿拉伯人),跨海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從八世紀起統(tǒng)治了安達盧西亞地區(qū)近八百年,后期在格拉納達建都,建立了延續(xù)兩個半世紀之久的格拉納達王國。阿拉伯人自古就將石榴視為“天堂里的圣果”,阿拉伯人在引入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帶去了家鄉(xiāng)的植物,其中就包括石榴。格林納達的市徽中有一只石榴,西班牙語里,石榴就叫“格拉納達”(Granada),因此格拉納達也被譽為“石榴城”。但時至今日,城中的石榴樹不算太多,只有石榴的形象、符號出現(xiàn)在各處雕刻中。
1492年,“天主教國王”(Los Reyes Catolicos)征服格拉納達,將其歸人當時的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版圖,并且將格拉納達的盾徽——只中間有紅色裂縫的金色石榴納入國徽中,石榴圖案成為皇室紋章的一部分。自此,西班牙的國徽在不同統(tǒng)治時期幾度更迭,但石榴的圖案一直得以保留,依然出現(xiàn)在現(xiàn)今的西班牙國徽上。同樣是在1492年,一枚印有新國徽的??怂谷麄愄亟饚牛‥xeeleme de la Granada),又稱杜卡多金幣(el ducado)出現(xiàn)了,象征著國家的統(tǒng)一。從此石榴圖案也出現(xiàn)在了西班牙的錢幣上,直到歐元流通前的通用貨幣比塞塔。
“石榴”因其圓潤的外形及其多籽的內(nèi)在,被當做是“包含(contener)”的象征,代表了容納著多樣性的一個整體,彼此之間聯(lián)系緊密,同時象征著秩序、富足和守護。這一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從古至今一直出現(xiàn)在西班牙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詩人用優(yōu)美的詩句贊頌石榴,有著名的畫師將石榴繪人作品中;石榴被印在全國發(fā)行的郵票上,石榴花點綴了各式飾品、布料;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紋章也是一顆盛大的石榴樹。
在西班牙,石榴花是富貴和吉祥的象征,并尊其為國花。石榴花成為西班牙國花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兩千年前,西班牙國王的女兒玉晶公主,愛上了一個平民小伙子。國王不接受,把小伙子判了罪并發(fā)配到遠方。第二年,玉晶公主因相思過度,悲痛而死。在她淚珠灑落的地方,長出一棵棵帶刺的花樹,結(jié)出一個個比拳頭大些的圓圓的果實。仆人呈報給國王說,御花園長出了一些奇樹,開的花像火一樣紅,結(jié)的果像球一樣圓。國王和大臣們感到很奇怪,每天來花園觀看一次。因為奇樹生長在石頭旁邊,又生長在玉晶公主站過的地方,故稱石榴花樹,象征著玉晶公主的形象。西班牙的姑娘同情玉晶公主,喜愛石榴花,在全國各地遍栽石榴樹。也是為了紀念玉晶公主,石榴花被命名為西班牙國花。
石榴花開紅勝火,鮮艷而多姿,象征著富貴吉祥和繁榮昌盛,也代表了西班牙人所喜歡的紅色和歡樂、熱情奔放的性格。西班牙的國土上,不論是高原山地、市鎮(zhèn)鄉(xiāng)村的房舍前后,還是海濱城市的公園、花園等園林綠地中,都栽植有石榴,充分發(fā)揮了石榴的觀賞與美化功能。
六、中國和西班牙石榴審美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
中國和西班牙雖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社會背景、文化傳統(tǒng)存在很大差異,但賦予石榴富貴吉祥和繁榮昌盛的象征意義是相同的。一方面是對石榴的食用、藥用、觀賞價值有共同的認識。另一方面其果實多、繁殖力強的特性會令人想到子孫的繁衍和后代的延續(xù)的象征意義而具有共同的聯(lián)想特性和情感認識。三是受到宗教文化中對石榴崇拜的影響。石榴的原產(chǎn)地古波斯專司人類繁衍的女神雅娜希塔、西傳地希臘主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赫拉、南傳地古印度佛經(jīng)中繁育子孫的保護神訶梨帝母,都以持石榴為其造像標志網(wǎng);古羅馬人相信,石榴是伊甸園中的生命之樹,象征著永生不死,可以說,石榴的宗教崇拜就是生育崇拜。石榴從原產(chǎn)地向外地傳播的過程中,在原產(chǎn)地所賦予的石榴崇拜和文化,以石榴為媒介和載體與引種俱來。因此,西班牙的石榴文化受到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以及伊斯蘭教的影響,中國的石榴花文化是受印度佛教神話傳說的影響,恰好東西方不同宗教的神話傳說中對石榴的崇拜是一致的。也正是上述三個原因,尤其是宗教因素對于石榴象征意義內(nèi)容的確定具有較強的決定性作用,它不但影響人們對于石榴物象特征屬性的選擇和審美體驗,而且從根本上決定了石榴象征意義的內(nèi)容。因此,人們不約而同地把關(guān)注點集中在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征上,讓人們接受石榴象征的共通性:豐饒、多子,一種生育的祝吉,造成了石榴富貴吉祥和繁榮昌盛的象征意義在世界上栽培石榴的民族中幾乎是相同的。
石榴引入中國后,再與中國的哲學、宗教信仰、價值觀、倫理道德等互相交流、融合,在石榴共同的象征意義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延伸,獲得了濃厚的、豐富的、獨特的象征意義。因此,中國文化對石榴所賦予的文化內(nèi)涵與西班牙文化不完全對等,石榴的象征意義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就中國來說,栽培石榴的不同地區(qū),所產(chǎn)生的石榴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方面也有所不同,即存在著石榴文化的本土化過程。
七、結(jié)語
人類最初因石榴的食用、藥用、觀賞價值和廣泛適應(yīng)性而對其產(chǎn)生生殖崇拜,賦予石榴神靈的色彩,編織神話傳說在民間傳承,再被宗教吸納、賦意和傳播,作為宗教文化不斷影響、強化和固定石榴的象征意義,逐步為人們廣泛接受。同時,石榴又被人們在各種文化活動中,不斷賦予新的象征意義,形成了富有濃厚民族性、地方性的石榴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