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摘 要:在離散的歷史命運、孤島的隔絕環(huán)境面前,對原鄉(xiāng)文化的追尋自然而然成為臺灣作家的時代使命。作為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余光中在離開大陸二十多年后,以臺灣的雨勾起中國古典文化的情思,觸動游子鄉(xiāng)愁的敏感神經,創(chuàng)作了富含鄉(xiāng)愁美學特質的散文《聽聽那冷雨》,借助一系列具有文化意味的古典表達和意象組合,對大陸故土作了一次深情回望。本文試圖以《聽聽那冷雨》的古典意蘊為切入點,從土地和文化的深情眷戀、古典詩詞意象的承衍、古典韻律的賡續(xù)三個方面體味余光中臺灣鄉(xiāng)愁美學中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歸屬感。
關鍵詞:聽聽那冷雨;古典意蘊;鄉(xiāng)愁美學;文化歸屬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6-0-01
在離散的歷史命運、孤島的隔絕環(huán)境面前,對原鄉(xiāng)文化的追尋自然而然成為臺灣作家的時代使命。作為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余光中在離開大陸二十多年后,創(chuàng)作了飽含鄉(xiāng)愁氣息的散文《聽聽那冷雨》,借助一系列具有文化意味的古典表達和意象組合,對大陸故土作了一次深情回望。他的鄉(xiāng)愁,不僅流露著游子漂泊在外的游離感,孕育著思鄉(xiāng)的千愁萬緒,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鄉(xiāng)愁,是遠離大陸后對中國古典文化雋永綿長的回味。從《聽聽那冷雨》中的古典意蘊而言,字里行間皆是鄉(xiāng)愁美學古典意蘊磅礴的流溢,余光中對土地和文字的深情眷戀、對古典詩詞意象的運用把握以及對古典韻律的敏銳感知皆傳遞了他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熟稔與熱愛,醞釀著他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
其鄉(xiāng)愁美學的文化歸屬感,首先蘊藏于對土地和文字這兩個文化載體的深情眷戀中。這種鄉(xiāng)愁美學的文化歸屬感,從《聽聽那冷雨》中粼粼千瓣的瓦上傾瀉而下,“仿佛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在真切的觸感中漾起對故土的記憶余溫。余光中的文化鄉(xiāng)愁,不是紙間片刻的駐留,而是對土地和文字這兩個文化載體的深情眷戀?!靶踊?、煙雨、江南”[1]六個方塊字經歷了二十五年的流轉,政權更迭,土地卻未移改,植根于江南故土的文化豐碑更是巋然不動。此外,中式的韻律,配以古典的節(jié)奏,使這六個字的視覺美感毫不遜色于“rain”和“pluie”[2],反而葆有鄉(xiāng)心不衰的文化力量。杏花微雨的熟悉光景與鄉(xiāng)音親切的記憶倉儲暗契密合,流露了作者濃郁的鄉(xiāng)愁味道。作者認為“美麗的中文不老”[3],這既是感時觀物下鄉(xiāng)愁美學的眷戀和頌嘆,更飽含了對江南杏花煙雨精神原鄉(xiāng)的文化寄托。
鄉(xiāng)愁美學的文化歸屬感,其次依附在對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承衍中?!笆幮厣鷮釉啤?、“商略黃昏雨”[4]等古典詩詞的直接引用,“杏花春雨”、“劍門細雨”、“渭城輕塵”[5]等古典意象的排列組合,看似是在觀雨、聽雨、嗅雨,實則是作者對古典文化的悠長回味,他從一開始便懷抱古典文化的婉約意蘊,將其酣暢淋漓地力透紙背。結尾“沒有受故鄉(xiāng)白雨的祝福”[6]運用典故,借用蘇東坡古典意境中的“白雨”意象賦予了雨以鄉(xiāng)愁的文化內涵,從古典詩詞的意象中開展了對故土文化的探尋。
除了對文化內容的拳拳求索,《聽聽那冷雨》中鄉(xiāng)愁美學的文化歸屬感還附著在對古典韻律的賡續(xù)上?!扒迩逅滦隆?、“輕輕重重輕輕”[7]化用李清照《聲聲慢》的平仄韻律,整齊流暢,極富古典詩詞的音韻美感,看似是對冷雨情狀的動態(tài)描摹,實則賦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古典文化傳統(tǒng)自成一脈,為如泣如訴的鄉(xiāng)愁注入了中國古典主義抒情的含蓄蘊藉,將思鄉(xiāng)的愁緒寄托在凄婉哀涼的文化意境中,使情感有了文化上的歸屬。在作者的私人感知里,七十年代的臺北只是一張黑白默片,“要聽雞叫,只有去詩經的韻里去找”[8],暗示了歷史進程中大陸和臺灣產生的文化隔閡,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想到《詩經》中的“風雨凄凄,雞鳴喈喈……風雨瀟瀟,雞鳴膠膠”[9],低回婉轉,韻腳和諧,流露了作者追本溯源的文化執(zhí)迷,充滿了游子文化回歸的希冀。
臺灣人的鄉(xiāng)愁,是一種文化鄉(xiāng)愁。在歷史的滄桑更迭下,無常的命運讓他們的漂泊和流亡充滿了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斷裂的傷感和無奈,成為他們孜孜不倦探尋文化歸屬感的動力。這種文化歸屬感,當他們與異域環(huán)境交疊碰撞便會顯現(xiàn)出來,成為鄉(xiāng)愁美學的文化內涵?!堵犅犇抢溆辍分械墓诺湟馓N恰恰成為建構在原鄉(xiāng)與愁思之間的文化紐帶,展現(xiàn)了臺灣鄉(xiāng)愁美學中強烈的文化歸屬感。
注釋:
[1]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29.
[2]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29.
[3]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29.
[4]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13.30.
[5]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29.
[6]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35.
[7]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30.
[8]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34.
[9]向熹.《詩經譯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 122.
參考文獻:
[1]余光中.《聽聽那冷雨》[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
[2]向熹.《詩經譯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