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 馮一強 劉 曉 邵春雷 賈俊楊
(1.臨沂市畜牧站,山東臨沂 276000;2.臨沂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山東臨沂 276000;3.臨沂市畜牧獸醫(yī)檢測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糧改飼”全株青貯玉米,是用鮮嫩的玉米莖葉和果穗利用微生物的厭氧發(fā)酵制作而成的,相比傳統(tǒng)飼喂方式提供的營養(yǎng)物質總量和生產效率都有很大提高,可長期保存,品質優(yōu)良,營養(yǎng)損失少,適口性好,可長年供應,節(jié)省飼料用糧,降低飼養(yǎng)成本,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特別是養(yǎng)牛業(yè)的基礎飼料,可以有效減少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優(yōu)質飼草料供需缺口,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開展適合本地青貯專用玉米品種的生物性狀分析,推廣適栽青貯專用玉米品種2000畝,研究播種密度、肥料配比、灌溉等高產栽培技術,確定青貯專用玉米最佳收獲時期和留茬高度。
根據測定的最佳收獲時間、留茬高度統(tǒng)一收獲,每次刈割時,隨機抽取36株玉米,測量其綠葉數、黃葉數、株高、葉寬、葉長、穗高。全株用青貯粉碎機打碎,取1 kg粉碎樣,烘干后稱干重,并根據干物質率換算成每公頃干物質產量。干物質及部分營養(yǎng)成分檢測:取40目篩粉碎過的風干樣品,用飼料概略養(yǎng)分分析法測定其粗蛋白(DM)含量,然后測定風干樣的中性洗滌纖維(NDF)與酸性洗滌纖維(ADF)的含量。青貯玉米品控技術:采用霉菌毒素連續(xù)監(jiān)測法,在青貯過程中,分別加入乳酸菌、纖維素酶(CF)及二者混合物,在青貯完成后結束后當天和90d、140d檢測霉菌毒素含量變化。
由表1可知,豫青貯23青貯玉米在乳熟中后期進行刈割,收割長10m,寬5m的玉米,計算每公頃玉米鮮物質量63.6t,干物質量15.15t,選取36株玉米,清點有綠葉17.1,黃葉0.09,株高2.73m,葉寬9.73cm,葉長71.7cm,惠高92.3cm,生產性狀符合青貯玉米品種要求。
隨著刈割時間的增加,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都呈增加趨勢,而粗蛋白含量在乳熟中后期最高為9.3%,蠟熟期含量最低。
表1 青貯玉米生物性狀分析
表2 不同收割時間玉米營養(yǎng)成分分析(%)
表3 黃曲霉素含量分析(μg/kg)
由表3可知,全株玉米青貯47d后,對照組黃曲霉素含量15.6μg/kg,而添加乳酸菌組6.8μg/kg,隨著時間的增加各組黃曲霉素含量顯著增加,其中到第140d對照組黃曲霉素含量51.8μg/kg,超過國家飼料黃曲霉素含量標準50μg/kg,而加入乳酸菌組和乳酸菌+纖維素酶組的黃曲霉素含量分別為30.6μg/kg,26.1μg/kg,顯著降低了黃曲霉素的含量。
表4 嘔吐毒素含量分析(ug/kg)
由表4嘔吐毒素含量分析表明,加入乳酸菌組和乳酸菌+纖維素酶組顯著降低嘔吐毒素的含量,隨著時間的增加,到140d后毒素含量為460.2μg/kg,低于國家標準500μg/kg,其中乳酸菌+纖維素酶組的毒素含量最低為398.8μg/kg。
表5 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分析(ug/kg)
由表5可知,玉米赤霉烯酮在第47d后,毒素含量521ug/kg,已經超過了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500ug/kg,在加入乳酸菌,乳酸菌+纖維素酶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顯著降低,在140d時,分別降低了51.8%和52.3%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也低于國家標準的上限。
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時間的延長,毒素含量增加,在不添加乳酸菌、纖維素酶時140d時,毒素含量都超標,而加入乳酸菌、纖維素酶后毒素含量顯著降低,通過上述研究建議青貯飼料時加入乳酸菌+纖維素酶,并且應該根據養(yǎng)殖量適當設計青貯窖規(guī)模,控制在140d內飼喂完。
在青貯過程中,添加乳酸菌、纖維素酶,有效降低了霉菌毒素含量變化,其中黃曲霉素含量降低了49.6%,嘔吐毒素降低了13.3%,玉米赤霉烯酮降低了54.1%。顯著提高青貯飼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