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灰機的搞機杰
上期,筆者簡單介紹了F3P航線機的用途,以及“小飛象”水平機身件的拼裝,本期繼續(xù)介紹其余部分的組裝。在裝機過程中,制作者務必注意每個步驟中的稱重環(huán)節(jié)。
上、下機身的安裝
機身下半部分的安裝,包括下機身和起落架等。
粘接下機身零件時,需用到Jade Team泡沫快干膠和同品牌加速劑。這種膠水隨用隨滴,確認零件粘接位置無誤后再用加速劑,此時粘接處的膠水會秒干、無需耗時等待。
“小飛象”航線機的起落架需自行制作。先截取兩根直徑1.5mm、長25cm的碳棒,然后以下機身為中軸面,把碳棒對稱地安裝好,并讓二者的交叉點正好穿過下機身上預留的孔洞。待膠干后,測試起落架是否可支撐航線機的機身立在地面,且左、右機翼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接下來制作主機翼的斜撐,材料是直徑1mm的碳棒。做加強時,主機翼的左右兩側(cè)各使用3根碳棒。水平機身與下機身間的斜撐同樣使用直徑1mm的碳棒,數(shù)量無限制,以能固定機身為宜。
除了斜撐,主機翼和下機身之間還需增加若干三角形的加強結(jié)構(gòu)。這一步驟在安裝完副翼舵機、舵角后進行。
動力及操縱系統(tǒng)
“小飛象”航線機的電動動力系統(tǒng)和操縱系統(tǒng)基本安裝在水平機身和下機身。出于減重等方面的考慮,安裝前需預處理動力系統(tǒng)中的零部件。
將Dualsky XM2202單軸版電機裝上電機座,總重10.35g。Hobbywing 6A電調(diào)原重4.9g,拆除多余的漆包線后減重至3.58g。Falcon 9×2.8碳纖槳重約2.7g。拆除多余包裝,Topgun 200mAh/2S鋰電池的重量為10.11g。
為了盡可能減輕操縱系統(tǒng)的重量,筆者選擇了超輕球頭作為鉸鏈。而航線機上用到的所有舵機搖臂、舵角等零件,加起來不超過2g。
操縱系統(tǒng)的安裝從副翼舵機開始。先為舵機做一番簡單處理,減重0.62g;然后在其上加裝長搖臂,并用泡沫快干膠將舵機粘接在主機翼與機頭的交接處。
接下來把球頭粘接在副翼舵角的孔洞中,再將副翼舵角裝至指定位置。在此特別提醒,只要涉及到粘接,務必用重物壓住已粘接好的模型機體,保證航線機的機體不扭曲變形且零部件不錯位。
裝升降舵時,先把舵角放在安裝位置,留出足夠的間隙;然后點上膠,將升降舵與機身尾部粘接在一起;待膠干后拆下舵角,并加固升降舵。
“小飛象”升降舵部位靠金字塔形結(jié)構(gòu)加固。操作時先用兩根直徑1mm的碳棒在升降舵正中間粘接1個三角形,然后以其為基準,堆疊其余碳棒。注意讓這些碳棒的一頭匯聚在三角形的頂點,另一頭與升降舵上需加強的點粘接,以泡沫快干膠定型。
在加強升降舵的過程中,仍要用重物壓住已粘接好的部位,保證升降舵平整。完成后繼續(xù)進行機身尾部的加強,用直徑1mm的碳棒做一個斜撐結(jié)構(gòu),再在其上安裝舵機。
安裝前,升降舵舵機需做預處理。筆者在操作中去除了舵機的部分外殼和漆包線,成功減重0.66g。之后在其上裝搖臂,然后給舵機接電、設置中立位,再裝在機尾上。
由于這是筆者初次嘗試組裝航線機,因此未能將零部件減重到極致。后來資深模友給了一些建議,如把舵機的底殼徹底去除,再把與之連接的漆包線直接焊在電路板上,減重效果更好。
下一步是安裝方向舵。裝前取一些寬3mm、厚0.2mm的碳片,用刀片將其對半劈開,埋入方向舵上預先開好的槽里。這一處理的目的是增加方向舵零件的剛性。之后將方向舵及其舵角、舵機安裝到位。
小翼的安裝
經(jīng)過以上幾步,“小飛象”航線機的機體組裝基本已完成,動力及操縱系統(tǒng)也都安裝到位,只剩機背、機腹兩片小翼未安裝。
裝小翼前,先對已組裝部分再做一次整體加強。其中水平機身件與下機身間靠斜撐、主翼與副翼間靠金字塔形結(jié)構(gòu)加強。
接下來對兩片小翼做預處理。先取機腹小翼,用直徑1mm的碳棒在其“機身-機尾”方向的材料上搭建3個小三角形結(jié)構(gòu);然后用兩根碳棒分別連接3個小三角形的頂點;最后以這3個頂點為匯聚點,逐個搭建金字塔形加強結(jié)構(gòu)。這些直徑1mm的碳棒加強件不會使模型飛機的機體重量增加很多。根據(jù)測量,加強后的機腹小翼僅增重0.5g,且達到了預期的加強效果。機背小翼的處理方法類似。
安裝機腹小翼時,先將已組裝好的機體部分放在水平工作面上,用鋼尺測量主機翼的左、右兩邊相對工作面的高度,調(diào)整使其一致;然后在安裝處涂抹UHU POR膠,粘接小翼零件;之后再用鋼尺測量機腹小翼左、右兩邊相對工作面的高度,確保安裝水平,最后再固定小翼與主機翼的相對位置。
待膠干后,用碳棒為機腹小翼與機身間的空間做一次加強。該結(jié)構(gòu)由4根碳棒組成,用處是將機腹小翼的受力傳遞到主機翼上。由于主機翼采用了埋碳片的方法增加強度,所以機腹小翼的斜撐碳棒應一頭粘在小翼受力點上,另一頭粘在主機翼的碳片加強處。從側(cè)面看,機腹小翼后緣與主機翼后緣連接在一起。如果將機腹小翼的金字塔形結(jié)構(gòu)頂點與斜撐碳棒連接,還可保證航線機做俯仰動作時,小翼不易變形。
粘接機背小翼時,同樣用鋼尺確認翼面水平后在小翼與機身間空隙以及上機身與水平機身間空隙處加斜撐,穩(wěn)固機體結(jié)構(gòu)。最后安裝剩余的鉸鏈、舵機搖臂、連桿等零件,“小飛象”航線機就組裝好了。
裝好的航線機(包含電動動力系統(tǒng))重約84.8g。如果在零部件減重上做到極致,大約還可輕3-4g。
F3P模型試飛經(jīng)驗
在組裝“小飛象”航線機的過程中,筆者不僅查閱了國外相關(guān)資料,還特意請教了國內(nèi)的F3P高手。在此結(jié)合自己的飛行感受,給出幾點F3P模型試飛的建議。
1.小心保護模型飛機
取用模型飛機時,操縱者可抓住機頭部位,這樣不易損壞模型。如果抓取了不合適的位置,極易損壞模型。
雖然F3P屬于室內(nèi)模型,但仍建議模友為它定制模型箱,方便攜帶機體、鋰電池、遙控器等裝備。
2.定期檢查模型
如果F3P模型飛機的閑置時間較久,那么再次遙控其飛行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其上所有的加固點,看是否結(jié)實。
3.重心位置
一架標準航線機,其重心位置大約在距機頭280mm處。若因機尾過重導致航線機重心后移,可為該部位減重。
4.遙控器舵面設置
設置遙控器時,建議選擇Dual Rate模式。如果操縱航線機做常規(guī)飛行,可調(diào)節(jié)升降舵(90%)和方向舵(50%);如果做失速倒轉(zhuǎn)等大機動飛行,可調(diào)節(jié)升降舵(90%)和方向舵(100%)。
筆者不建議選擇0 Expo模式。若想用該模式,那么操縱航線機做常規(guī)飛行時,調(diào)節(jié)副翼(40%)、升降舵(30%)和方向舵(20%);做失速倒轉(zhuǎn)等大機動飛行時,調(diào)節(jié)副翼(40%)、升降舵(30%)和方向舵(70%)。
5.遙控器油門設置
設置油門的最好方式是多做側(cè)飛練習。當航線機做各個方向的側(cè)飛,需要遙控器給出的方向舵量相同時,表明遙控器的油門設置正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