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已經(jīng)從原來封閉式的保管書籍的場所轉變?yōu)橐孕畔⒏叨染奂⒔粨Q為中心的樞紐。圖書館公共空間是社會化的行為場所,其作用是鏈接人與信息交互的紐帶,其設計應該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并應該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圖書館公共空間設計的要素主要包括光環(huán)境、材質與色彩等。北歐作為設計發(fā)達地區(qū),其高校的圖書館室內公共空間設計呈現(xiàn)出一些新趨勢。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university library has changed from a place where the books were kept in its original form to a hub with the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exchange as the center. Library public space is a socialized place of behavior, its role is to link the link between people and information, its design should be to maximize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eople and should reflect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concept. Library public spac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light environment, material and color. Nordic design as a developed region, its university library interior public space design presents some new trends.
關鍵詞: 北歐設計;圖書館空間;環(huán)境藝術設計
Key words: Nordic design;library space;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中圖分類號:J5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06-0214-02
0 引言
自從大學圖書館有獨立的建筑以來,圖書館的空間就不斷隨著管理方式和自身空間的改變而改變。大學的圖書館是一個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是大學的心臟。大學的圖書館,本來是用于書籍資料儲藏整理的地方,常用的區(qū)域包括樣本書、外借書庫、閱覽室等。隨著信息化和科技化的進步,計算機技術逐步引入到圖書館當中,館內的空間功能從原來儲存資源為主變?yōu)楝F(xiàn)在的多元化空間功能。北歐地區(qū)在1890年左右就受到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及歐洲新藝術運動的影響,之后形成了相對統(tǒng)一完善的設計風格[1]。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崇尚綠色、經(jīng)濟、又不功利的特色,究其原因,與其地理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以及當?shù)厝说纳盍晳T息息相關。北歐地處歐洲北部,常年日照充足,人口較少,同時,天然的礦物資源尤其是森林資源十分豐富,這就決定了這片土地的人們可以依靠這些天然資源自給自足。久而久之,這片土地的人們習慣了藍天白云,碧水青山,習慣了帶有泥土芬芳的空氣,習慣了利用這些可再生木材制作各種家具、生活器具、建筑等等。這種對于綠色可資源的應用,引導著人們崇尚節(jié)儉、環(huán)保、自然、簡潔、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們不是單純的崇拜金錢而是追求自身素質的提高,追求更加豐富的精神生活以及健康的娛樂方式[2]。應該說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理念是符合當前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的,北歐的設計是充滿人文關懷的人性化設計,源于自然、溶于自然的設計。北歐設計自始至終都帶有強烈的自然氣息,設計師用對自然的理解來詮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設計理念。北歐有許多世界頂級的設計學院,瑞典皇家藝術設計學院、芬蘭阿爾托大學設計學院等等高校都是享譽全球的優(yōu)秀高校,其學校的圖書館設計也帶有強烈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有很多新的設計理念值得我們本地高校在進行圖書館建設或者改建的時理念候參考借鑒。
1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節(jié)能環(huán)保
室內光直接影響到空間的形狀、大小、質地和色彩,可以形成、分割、破壞空間[3]。因此可以說,光環(huán)境設計是圖書館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北歐地理環(huán)境極具優(yōu)勢,在建筑設計上多采用大玻璃外墻來利用自然光采光,并且受芬蘭大師阿爾托的影響,在建筑上常常使用大尺寸的天窗,增加建筑室內彩光(圖1)。這樣的設計風格也自然得應用于各個高校圖書館的設計當中。比如赫爾辛基城市大學圖書館(如圖2),該圖書館坐落于赫爾辛基城市商業(yè)中心,外觀上看與普通商業(yè)樓并無明顯區(qū)別,但是設計師巧妙的空間布局,將圖書館與其他商業(yè)區(qū)域隔離開來。正所謂“大隱隱于市”,該圖書館的存在,正好說明了這樣的哲學道理。從空間布局上看,設計師改變了傳統(tǒng)圖書館將各個功能空間相對分離的設計,將休息區(qū),閱讀區(qū),書籍存放區(qū)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建筑中心自上而下以橢圓形的中空串通。每層的環(huán)形周圍都設計成可供讀者看書的小平臺,為讀者提供電源和上網(wǎng)接口,方便讀者使用。同時,在建筑頂部,布置一個巨大的天窗,以用來提供照明。圖書館室內使用柔性環(huán)形曲線的中空,這樣既改變了人們對于圖書館刻板單一的印象,也充分滿足室內光照要求,為讀者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閱讀空間。
與赫爾辛基大學城市校區(qū)圖書館相類似的,芬蘭另一所著名高校阿爾托大學的圖書館也大量使用樓頂天窗設計增加室內采光。與此同時,配以黃色暖光,營造出一種自然親切的感覺。見圖3、4。
2 功能空間布置合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使用者對圖書館空間環(huán)境設計產(chǎn)生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的視覺要求從單一平面轉向立體化層次化的空間。以往我們的圖書館環(huán)境設計注重空間平面的分割、各功能區(qū)域的劃分、書籍分類保存的方式等,這雖滿足了功能需要但缺少設計感時代感。北歐高校圖書館環(huán)境設計通過聚積、打散、截斷、重疊、異構等設計方式力求變化,通過垂直方向的交錯、覆蓋或水平方向的穿插、交替,形成了各空間的融合,營造出豐富且有序的空間,使讀者在圖書館環(huán)境中豐富的視覺變化而充滿好奇[4]。這種更加合理的空間布局設置,滿足了人們在圖書館使用中共享、交流、互動的需求。在赫爾辛基大學城市圖書館的室內設計中,一改以往圖書館單一的閱讀區(qū)、書籍借閱處等獨立劃分,把大面積的書籍存放空間打散,在很多節(jié)點上設置閱讀區(qū)散布在書籍旁邊。這些閱讀臺都配有筆記本供電電源以及網(wǎng)絡接入鏈接服務,讀者可以一邊看書一邊運用網(wǎng)絡手段查找信息。同時,在固定區(qū)域也有獨立的小工作室讓研究者或某項課題的相關成員進行小組討論。endprint
3 重視人性化細節(jié)設計,提高閱讀舒適度
北歐設計重視突出人文主義關懷,設計師信奉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情感,立足人類根本需求和利益,將對生活的熱愛、大然的親近融合于設計中同時又結合人體工程學、環(huán)境心理學、生態(tài)理論等各領域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科學、合理、舒適的優(yōu)秀設計,將浪漫與理性有機得結合到一起[5]。在北歐芬蘭的拉赫迪學院圖書館,設計師放置了很多紅色的、類似輪胎的墊子,整齊的擺放在書架旁邊。讀者在參看書籍的時候,就可以隨意的坐在上面休息。在北歐很多院校的圖書館,都有極具人文關懷的布置。
最具革新代表的就是阿爾托大學的圖書館,幾乎顛覆了傳統(tǒng)圖書館的形象,變?yōu)槟贻p一代學生的迪斯尼樂園。芬蘭阿爾托大學的圖書館是一棟獨立的建筑物,建筑外圍墻是三層樓高的各個研究室、討論室等?;刈中沃锌沾髲d,作為圖書館。在這個大廳當中,有用木條搭起來的小木屋,里面可以單獨作為某些項目小組進行討論的空間;有用彩色柔軟墊子布置起來的休閑區(qū),讀者可以隨意躺在角落里細細品味、休閑閱讀;甚至有一個區(qū)域專門設置了茶點,讓流連忘返的讀者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潛心閱讀。這樣的布置完全革新了圖書館的傳統(tǒng)定位,大大豐富了圖書館的功能,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求。
赫爾辛基大學的圖書館,將這樣的休閑區(qū)布置在U型玻璃幕墻的內部,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欣賞街道兩旁繁華中心的風景,同時,在圖書館頂層也設置有露臺,可讓讀者充分享受陽光的溫暖。這種柔性線條的大窗、白色的內部裝飾以及彩色的座椅,如何和諧的布置,著實讓真體會到北歐浪漫人文主義情懷。
4 貼近自然,崇尚自然
北歐高校的現(xiàn)代圖書館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環(huán)保理念,崇尚自然。在美化館舍、節(jié)約能源的同時,向讀者傳達環(huán)保信息,發(fā)揮圖書館的示范效益。在實踐設計中,設計師大量使用木材進行創(chuàng)作,營造出舒適的自然氣息。北歐的設計師把藝術感和實用性有機結合到一起,可以稱之為實用藝術。形式、功能、造價、材料、色彩、機理等達到和諧統(tǒng)一,所以我們在圖書館里看到的,是將自然的材料、豐富的色彩、人性化的功能相結合。木質文理的座椅板凳,實木書架,造型獨特的垃圾分類處理箱,都帶有典型的北歐設計特色。
5 結語
一說起北歐,給人們最直接的感覺往往是遼闊的森林、純凈的湖水、金色的陽光和那田園般的生活。在這片寧靜安詳?shù)耐恋厣?,孕育出的設計更是以自然、和諧、人性化、典雅的特點享譽世界。北歐的設計師始終立足于自身地域文化,注重采用有機造型語言和天然材質的運用,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實際作為設計出發(fā)點出發(fā),積極探索新的設計表現(xiàn)形式。設計不單要為提高生活素質服務,更要為社會進步服務。北歐在圖書館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上已經(jīng)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學習國外的先進設計經(jīng)驗,不應該盲從設計潮流,應該立足于我們自身特點,保持平常心,冷靜思考哪些是我們應該借鑒的,哪些是我們應該堅守的,只有將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本地特色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發(fā)展和振興本土設計,在這一點上,北歐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
參考文獻:
[1]馮媛.淺析北歐設計風格及其形成原因[J].藝術與設計,2009,07.
[2]馮碩.公共空間的建設[J].世界博覽,2010,02.
[3]于沛,馮東.現(xiàn)代圖書館空間布局發(fā)展趨勢[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2,05.
[4]易曉.北歐設計的風格與歷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80.
[5]王佳,高恩澤.從北歐設計談好設計[J].藝術與設計,20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