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國
(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
在“支架式教學”中學生是整個教學的重點,教師的作用就是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的探究與學習。教師在應用“支架式教學”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整合,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構建完善的知識系統(tǒng),進而讓學生逐漸的提升學習能力,可以說,在高中生活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
支架式教學,就是一種基于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理論基礎之上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現(xiàn)有的發(fā)展能力以及水平之上,基于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為基礎內容,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教學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就是“教學要走在
學生發(fā)展的前面”的教學理念。對此,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支架式教學”必須要合理的設置學習的支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構建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教師必須要深入的了解“支架式教學”的理念,設置科學的教學模式與系統(tǒng),綜合學的實際狀況,讓學生在教師的支架搭設過程中,有針對的進行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各種知識,進而強化理解。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方式,其主要的流程具體如下:
第一,支架的構建與搭設,基于特定的學習內容與主題,基于學生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的進行框架的構建;第二,合理地進行情景的設置,適當?shù)匾虢虒W知識內容;第三,獨立探究分析,讓學生對各種知識內容的屬性進行分析,基于不同的屬性特征合理分析。教師要強化引導,讓學生主動分析探究,通過問題的設置系統(tǒng)討論,進而強化認知;第四,協(xié)作學習,通過小組協(xié)商、討論分析,明確各種知識概念中的內在關系、矛盾問題,及時梳理,對其進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合理解釋,進而掌握知識內容;第五,效果評級分析,教師可以通過自我評價以及小組評級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以及最終的成果等進行系統(tǒng)分析。
第一,搭設生活知識支架,量化指標內容。
在進行高中生活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應用“支架式教學”的基礎就是支架的搭設。因為高中生物知識相對較為抽象,學生無法直觀的了解,而通過“支架式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基于不同的生物知識將進行層次劃分,然后進行針對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以及支架的梳理與搭設過程中就會有效的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支架的搭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實際狀況的分析,精準定位,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有針對的教學內容的設置,精準地掌握不同的生物知識內容,對其進行深入拓展,學生也要綜合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系統(tǒng),對各種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基于現(xiàn)有的生物知識為基礎,進行系統(tǒng)學習;同時,教師要綜合學生的問題與不足,合理設置,綜合分析,科學搭設各種支架,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第二,模擬生物知識情景,有效導入“支架式教學”模式。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化導入教學的重視,對此可以通過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合理的進行“支架式教學”的應用。這樣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分析與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必須要保障情景的真實性、生動性以及簡潔性,要綜合學生的實際知識系統(tǒng)、既定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認識能力對其進行系統(tǒng)梳理,合理地進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然后讓學生基于自己的好奇與興趣主動的進行探究學習,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及事件為基礎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將生活知識與生活實踐進行充分地整合,通過各種生活信息內容進行情景分析,進而讓學生強化對各種生活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教師可以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合理的進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綜合課文內容以及問題,合理地探究分析。例如,教師在進行《其他植物激素》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蘇軾的“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引入課程,讓學生探究這里面所說的“氣”是什么?引出乙烯知識,然后讓學生思考問題“在植物中乙烯的作用?在生活中都有哪些類似的做法呢?”學生在這種情景中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然后教師在通過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通過情景的探究分析,通過自己獨立的分析與探究,利用與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在實踐中就會加強對各種知識的理解,在這種知識架構過程中會有效地提升學習效果。
第三,小組合作,強化協(xié)作學習。
在進行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因為個體差異的影響,會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問題,而教師則可以通過生物學習小組、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個性特征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讓學生基于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有效設置,通過在小組中進行問題的設置,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系統(tǒng)討論,在完成之后通過問題匯報的方式闡述理解,在整個過程中,就會將一些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清晰,學生就會了解不同的問題矛盾以及成因,進而梳理知識,充分認知各種生物知識與概念,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第四,系統(tǒng)評價,全面分析。
在“支架式教學”中而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充分的認可學生的努力,及時解決學生的不足,這樣才可以充分地凸顯“支架式教學”的教學價值,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對此,在實踐中可以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小組評價等方式對其學生的各項表現(xiàn)、努力進行綜合評價,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想法與觀念,對于創(chuàng)新之處必須要積極表揚,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問題,通過教師、個人以及小組的系統(tǒng)評價這樣才可以真正地完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支架式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對各種生活知識與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合理地應用“支架式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