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戰(zhàn)爭、真相與和解
——析論高蘭的《猴橋》

2018-02-09 20:44單德興
關(guān)鍵詞:越南人越南母親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臺灣 臺北 11578)

一、無窮的可能,無盡的躁動

“或許他真如我所擔心與想象的那般慘遭橫死”,十七歲的敘事者阮梅(Mai Nguyen)揣測為何1975年4月30日,外祖父關(guān)爸爸(Baba Quan)未能在西貢(現(xiàn)胡志明市)約定的地點和她母親清(Thanh)見面,那天正是美軍歷經(jīng)多年血戰(zhàn)后從越南撤軍的日子。她繼續(xù)猜想:“或許是我母親運氣不好,才會在約定會面的那天親眼目睹此事,以致棄他不顧?;蛟S她嚇壞了,所以才保持一段安全距離,不能或不愿冒險幫助她的父親抵擋危險??赡艿脑驘o窮無盡?!保–ao 1997c:213-214)高蘭(Lan Cao)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猴橋》(Monkey Bridge)接近尾聲時,讀者跟書中住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瀑布教堂(Falls Church)小西貢的敘事者一樣處于懸念之中。直到次章,也就是全書倒數(shù)第二章,清才在自殺前留下的遺書中將真相對女兒和盤托出。故事結(jié)束時,敘事者翻過家族史上艱辛困苦、糾纏不清的一章,期盼自己成為曼荷蓮學(xué)院(Mount Holyoke College)1983級的學(xué)生,在這所“女子大學(xué),挑戰(zhàn)卓越”(Cao 1997c:260),展開新生。這部作品仿佛指出,人必須以某種方式與過去周旋協(xié)商、整理安頓,才能有嶄新的開始,進而邁向更好的未來。而且,不同人心目中各有不同的過去,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來協(xié)商、處理、安頓。

對越裔美國人來說,過去與越戰(zhàn),也就是大多數(shù)美國人眼中的“敗戰(zhàn)”息息相關(guān)①高蘭與諾瓦思(Himilce Novas)合著的《亞美歷史須知》(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sian-American History)指出,“在1964年,據(jù)報有603個越南人在美國,大部分是學(xué)生、教師與外交官,他們只是暫時留在國外”(1996:207)。然而越戰(zhàn)突如其來的結(jié)束使得“越南人在1975年大舉前往美國,這在越南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其中許多人兩手空空地離開,“對他們要去的國家的語言、習俗、文化一無所知”(Tran 1992:274)。逾8.6萬名越南人在短短幾天抵達美國(Truong 1993:30)。根據(jù)但寧(Bruce B.Dunning)的說法,“到了1979年年底 (越戰(zhàn)結(jié)束后4年),幾近25萬越南人已在美國安身”(1989:55)。到了1985年,“64.32萬名越南人居住在美國”(Cao & Novas 1996:207),此后越裔美國人的數(shù)目持續(xù)增加?!秮喢罋v史須知》除了以問答方式提供關(guān)于亞裔美國人的史實之外,也可作為《猴橋》的潛文本。此外,但寧對越裔美國人于1975年到1979年在美國適應(yīng)情形之研究,也可視為這部長篇小說的社會學(xué)潛文本。。因此,長久以來“越南”一直是“戰(zhàn)爭”的同義詞,被視為戰(zhàn)場和異域,而在那里的越南人則“被視為無助的農(nóng)民、野蠻的戰(zhàn)士或廉價的妓女”(V?2003:ix)。有關(guān)越戰(zhàn)的故事和反省在美國起初受到壓抑,后來才逐漸出現(xiàn)。正如高蘭在接受伊藤海默(Susan Geller Ettenheim)訪談時所說的:

我于1975年抵達美國,多年來觀察美國人嘗試如何處理越南經(jīng)驗——起初是壓抑與遺忘經(jīng)驗,所以越南便成了禁忌,幾乎變成一種名為越南癥候群(Vietnam Syndrome)的疾?。恢筮x擇性地允許某些聲音被聽見,所以美國退伍軍人能夠開始訴說他們的故事;隨之而來的是其他的聲音,像是退伍軍人家屬的故事,以及他們?nèi)绾螒?yīng)用老兵與國家的經(jīng)驗。(Cao 2001:1)

然而,無論是右派或左派的故事與經(jīng)驗,幾乎無一不是從美國人的角度訴說,而“越南人這一面的聲音,不論是北越或南越,卻一直不為人所聽聞”。促使高蘭創(chuàng)作的動機,就是“渴望為這故事增添另一面”(Cao 2001: 1)②距離此小說出版21年后的2018年,高蘭在近文《越南不只是一場美國戰(zhàn)爭》(“Vietnam Wasn’t Just an American War”)第一段便指出“美國一直無能也不愿納入越南觀點”,并且感慨這“明顯印證了美國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關(guān)系。美國人要別人了解他們,卻罕于了解別人”(Cao 2018)。。因為,就像克里斯托弗(Renny Christopher)所感嘆的,“到 1990 年為止,在美國出版的7000多本有關(guān)美國在越南的戰(zhàn)爭的書籍中,只有10多本出自越南裔作家”(1995:25)。因此,高蘭撰寫這部小說的動機之一,就是要為越戰(zhàn)及其余波或“殘像”(after image),提供一個越南人,或者該說是越裔美國人的另類觀點。不可否認,這場戰(zhàn)爭是越裔美國人最主要的關(guān)懷③有關(guān)越裔美國文學(xué)的一般背景,參閱張(Monique T.D.Truong)的《越裔美國文學(xué)》(“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1997)與杰尼特(Michele Janette)2003 的《以英文書寫的越裔美國文學(xué),1963—1994》(“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English,1963-1994”),尤其是后者中的“Selected Chronological Bibliography of English-Language 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部分(2003: 280-283)及注 2(284)。,因此,越裔美國人對這一集體記憶與創(chuàng)傷的反省與敘事,構(gòu)成了越裔美國文學(xué)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不足為奇了。陳魁發(fā)(Qui-Phiet Tran)引用拉康(Jacques Lacan)對于文學(xué)的強調(diào),認為文學(xué)的獨特功能在于“揭開被壓抑的無意識,符征(signifiers)與真實語言的貯藏所”,他主張“要了解越裔美國人心靈的錯綜復(fù)雜,就應(yīng)該轉(zhuǎn)向他們的文學(xué)”(1992:273)。科沃特(David Cowart)則指出《猴橋》的重要意義在于,“這個故事比起大部分作品,都更有技巧地把美國的觀點整合、歸并或納入‘他者’的、被殖民者的觀點,而此‘他者’或被殖民的角色到頭來畢竟是鏡中的面孔”(2006:159)。

這部小說呈現(xiàn)了多種與過去協(xié)商的方式。對高蘭而言,撰寫這部帶有半自傳色彩的小說是她與自身過往的協(xié)商方式。高蘭1961年出生于越南西貢,1975年越南統(tǒng)一前兩天才搭機離開西貢,因此符合第1.5代越裔美國人(the 1.5 generation of Vietnamese Americans)的定義,即“出生于國外,但在美國受教育及社會化的移民……跨越兩個國家和兩個文化的世代”(Cao & Novas 1996:198)。這個世代的特點是急切地想融入美國的生活方式,并且疏離原本的文化和家庭結(jié)構(gòu)(Cao & Novas 1996:199)。他們往往等到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安穩(wěn)之后,才會開始回顧被自己拋在身后的國家和文化。許多訪談都印證了高蘭本人就是這個世代的典型人物。她于1987年取得耶魯法學(xué)院(Yale Law School)博士學(xué)位,1994年于紐約布魯克林法學(xué)院(Brooklyn Law School)取得教職,之后才開始認真思索自己的根源,并于1996年造訪越南。就像譚恩美(Amy Tan)那樣,高蘭是在母親罹患重病之際才萌生創(chuàng)作小說的念頭④高蘭在紐約工作,重病的母親則住在華盛頓,她于往返兩地的頻繁飛行中開始寫這部小說。她在與希娜德(Martha Cinader)的訪談中說:“情感上的沖動其實來自我母親的病,但越南的故事這部分……也變得有點嵌入母親/女兒的故事中?!保–ao 1997b:1)。譚恩美的首部長篇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1989)有如下的獻詞:

獻給我的母親

以及對她的母親的記憶

你有一次問我

我會記得什么。

這個,還有更多。

同樣地,《猴橋》也是一部女兒獻給母親的作品,而且可以解讀為一位作家在母親生命中的關(guān)鍵時刻,同時也是自己生命的轉(zhuǎn)折點,所進行的一種回憶行為(act of remembering)。正如巴巴(Homi Bhabha)所主張的:“記憶(remembering)從來不是一種安靜的內(nèi)省或回顧行為。它是痛苦的回憶/重組(re-membering),把肢解的過去重新組合,以理解現(xiàn)在的創(chuàng)傷?!保?994: 63)科索夫(Mirinda J.Kossoff)在探討高蘭的文章中寫道:“記憶有時是痛苦的,但高蘭說,‘我已經(jīng)變得善于區(qū)隔。每當某些回憶出現(xiàn),我就會做噩夢。接著我就處置它,并移向下一件差事’?!保?003:2)因此,這部半自傳性的小說是對她過去的記憶/回憶以及呈現(xiàn)/再現(xiàn),同時也探究越裔美國人個人和集體的記憶與創(chuàng)傷,并對這場戰(zhàn)爭及其后果,或者高蘭所理解的佛教的“業(yè)報”觀(karma)⑤“業(yè)報”一詞在書中反復(fù)出現(xiàn),科索夫觀察到高蘭所理解的是“作為后果的業(yè)”(2003:3)。,提供一個越南的觀點。但她絕不是以一種簡單、直截了當?shù)姆绞脚c過去協(xié)商。小說中處理了不同版本的過去,其中既有謊言,也有真相。因此,《猴橋》所再現(xiàn)的與其說是獨一無二的過去,不如說是多層次、多面貌的過去,必須以繁復(fù)多元的方式來斡旋與協(xié)商。

二、交迭的聲音,糾結(jié)的故事

正如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所指出的,亞裔美國文學(xué)集中于種族、性別、家庭等主題。她進一步說明:“親子關(guān)系不僅意指一整套主題,也成為敘事策略的模式——諸如敘事觀點、情節(jié)、角色、聲音和語言的選擇?!保?000:21)《猴橋》也不例外。小說中的母女關(guān)系固然頗為顯眼,然而傳奇性的外祖父關(guān)爸爸卻在事件的進展中扮演了關(guān)鍵性的角色。在希娜德的訪談中,高蘭指出:“外祖父……在故事中是個重要的催化劑,因為他推動故事往前發(fā)展……透過外祖父的故事,《猴橋》也成為一個關(guān)于身份認同的故事,他發(fā)生了什么事,他是誰,他為什么失蹤,以及在那背后的謎團。”(Cao 1997b:2)整篇小說圍繞著母親與女兒分別訴說的兩套敘事。全書十三章大半是女兒/敘事者的敘事,母親的敘事則以斜體字區(qū)隔開來,其形式不是日記(第四章和第九章的部分內(nèi)容),就是一封長信(第十二章全部)。兩套敘事分別代表了兩人都努力去理解造成自身當前處境的原因,而這的確是巴巴所說的 “痛苦的回憶/重組”,而放逐與家庭成為全書最凸顯的主題⑥根據(jù)陳魁發(fā)的觀察,在當代越裔美國女性書寫中,放逐與家庭構(gòu)成“兩個首要的主題”(1993:71)。。

就女兒而言,她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母親的中風與逐漸痊愈,自己努力在越南尋找并拯救外祖父,以及申請優(yōu)良的女子學(xué)院,讓自己有機會進一步融入美國社會。吊詭的是,這些努力既彼此密切相關(guān),又相互矛盾。她想要拯救外祖父,因為這樣才能解除母親內(nèi)心深處的罪惡感,使她從中風中早日痊愈。然而,母親對女兒的努力反應(yīng)冷淡。直到阮梅讀了母親的遺書后,始能一窺外祖父的復(fù)雜面貌,了解為何他未與母親會面,一塊搭機離開西貢。此外,大學(xué)能提供機會讓女兒離開家庭和越南社區(qū),接受良好教育,有機會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然而,上大學(xué)也意味著斬斷母女之間的緊密聯(lián)結(jié),而這絕非母親所樂見。

相對于女兒急欲找出真相、聯(lián)絡(luò)并營救外祖父、離家上大學(xué),母親則顯得很守舊、抗拒、落伍、迷信。她身體和心理的脆弱,加上不諳英語,使得她在美國這個新世界格外地依賴女兒。簡言之,這對母女之間的關(guān)系劇變,以致身病體弱、適應(yīng)不良的母親和具企圖心、能隨機應(yīng)變的女兒之間的角色互換。母親不再是發(fā)號施令的人,她必須接受現(xiàn)狀,并與女兒建立新的關(guān)系。然而,這樣的處境絲毫沒有減損她對梅的愛,她強烈的母愛在日記和最后的書信中表露無遺。直到讀了母親的遺書,梅才了解母親多年隱瞞的事情,是為了保護女兒免受家族史上一樁可怕悲劇的傷害。

三、“翻譯者,反逆者也”?——文化翻譯者的角色

在美國母女的角色互換,這種處境在通篇故事中昭然若揭,而以換公寓這個插曲最為鮮明。這個事件可以說是以戲劇性的方式再現(xiàn)了跨文化的遭遇,其中女兒扮演了 “文化翻譯者”(cultural translator)的角色,宛如“翻譯者,背叛者也”(“Traduttore,traditore” “Translator,traitor”)此一意大利諺語活脫脫的例證。這對母女剛搬到弗吉尼亞州瀑布教堂的公寓住宅區(qū)時,清對她們承租的公寓極為不滿。在她看來,公寓對面大樓屋頂?shù)木薮筇炀€直指她們的客廳,而“長長的金屬尖端形成一把致命的劍,威脅著把我們的福氣與健康劈成兩半”(Cao 1997c:21),因此清要求租屋經(jīng)理為她們換一間公寓。盡管從亞洲的“風水”觀念來說,這個想法合情合理,至少是可理解的,但在她們必須打交道的美國經(jīng)理眼中,會顯得迷信、荒謬。梅接受過“十三年良好的儒家倫理教養(yǎng)”,也受過“家庭禮儀”和“幾近自動自發(fā)的順從”的教誨(Cao 1997c:21),她必須遵奉母命解決這個問題,卻又不能讓美國經(jīng)理感到荒唐無稽。

換言之,年僅十三歲的年輕移民女孩扮演著 “亞洲故鄉(xiāng)的女兒與美國社會的繼女之雙重角色”(Newton 2005:138),陷入對越南母親的職責與美式思維的兩難境地。梅深切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奇特夾縫位置:“我左右為難的窘境就是,看得到每件事情的兩面,卻不屬于任何一方。我成了居間的調(diào)停者……”(Cao 1997c:88)為了完成任務(wù),她想出下面的謊言來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有蛇在浴室出現(xiàn),引發(fā)了她母親的恐懼癥。她刻意將母親的訊息“誤譯”為流行的心理學(xué)術(shù)語,因為正如美國叔叔邁克爾告訴她的,“心理學(xué)是美國的新宗教”(Cao 1997c:22)。如此一來,梅既能達成母親對她的要求,也不致成為美國人眼中迷信又不理性的外國人。吊詭的是,在與美國經(jīng)理交涉成功后,達到目的的母親不無驕傲地在女兒耳邊輕聲道,“記住這次教訓(xùn):如果想在這個國家得到任何東西,就得挺身對抗美國人”(Cao 1997c: 23)。

雖然這只是個小插曲,但對于置身“機會國度”的年輕亞裔移民女子而言,所展現(xiàn)的不僅是她的生存策略,也是成功策略。橫跨兩個文化,面對彼此的不同要求,梅采取了她所謂的“新世界的把戲”(new world tricks)(Cao 1997c:21),以便能在新公寓里落戶安居。清驕傲地宣告凱旋時,并不知道梅為了實踐身為子女的孝道,不得不扮演翻譯者/反逆者的角色,才能達成母親交付的任務(wù)。使命必達的梅并未遵照母親的意思逐字翻譯,而是刻意扭曲訊息,采取她判斷當下最能達成母親愿望的方式⑦如同梅在其他地方所說的,“在我新的舌頭里,我真實的舌頭里,存在著一股驚人的新力量。對我母親和她的越南鄰居來說,我變成語言的守護者,是唯一能通達光明世界的人。如同亞當,我擁有上帝賜予的權(quán)力,能為空中飛鳥、野地走獸命名”(Cao 1997c:37)。然而,她當時并不了解,母親因為知道家族秘密,也有充分理由被稱為“語言的守護者”或“舊世界的守護者”,舊世界的資訊和秘密必須通過母親才能揭露。。這件事能順利完成,證明了對年輕越南移民來說,這是能在美國生存并成功的有效策略。諷刺的是,這個插曲也多少印證了母親對女兒的懷疑,認為她是個“善變而不可靠的人,知道內(nèi)在消息的局外人(an outsider with inside information)——一個必須永遠檢查與控制其言詞的人”(Cao 1997c:41)。然而,也正是借助這種“知道內(nèi)在消息的局外人”,或者該說是“知道外在消息的局內(nèi)人”⑧參閱 2012年圖昂(Bunkong Tuon)在《知道內(nèi)在消息的局外人:高蘭〈猴橋〉中的 1.5代》(“An Outsider with Inside Information:The 1.5 Generation in Lan Cao’s Monkey Bridge”)中對1.5代處境的說法。筆者則有意借“知道內(nèi)在消息的局外人”,以及由之引申而來的“知道外在消息的局內(nèi)人”的說法,強調(diào)這種內(nèi)/外夾縫之間既左支右絀又左右逢源的處境。,鼓起她不受檢查與控制的如簧之舌,這位孝順的女兒才能順利達成任務(wù),滿足母親的愿望。因此,這個插曲生動呈現(xiàn)了一個年輕移民女子的“跨文化位置”,以及她努力“借著探索及學(xué)習不同文化,形塑自己的跨文化認同”(Newton 2005: 128)⑨傅琦(Chi Vu)在《作為后殖民翻譯者的1.5代越裔美國作家》(“The 1.5 Generation Vietnamese-American Writer as Post-colonial Translator”)中指出梅所扮演的“文化翻譯者”的困境(2010:135),點明此類語言與文化翻譯者的角色來自其“雙語能力與雙文化性”,并說“翻譯者,反逆者也”的說法適用于1.5代的程度超過第一或第二代(144)。。

然而這并不意味清和她那一代的越南人不知如何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盡管他們適應(yīng)的方式比不上年輕一代。“如果想在這個國家得到任何東西,就得挺身對抗美國人”,這種說法正顯示了老一輩省悟到自己身處的情境,也的確努力運用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以及新世界的環(huán)境。例如,清的老友貝太太(Mrs.Bay)建議同胞好好利用“這個真正一干二凈的開始,完全沒有身份認同,沒有歷史”,因為許多人在戰(zhàn)爭期間遺失了身份證明文件,那就依靠他們的“騙徒智慧”,在新世界重新開始(Cao 1997c:41)。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指出,這種欠缺反而“賦予他們重新創(chuàng)造自我的能力”(1997:C13)。此外,越南傳統(tǒng)的“會”(hui),讓社區(qū)成員可以聚集資金應(yīng)付急用;想要申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的執(zhí)照,開創(chuàng)制造和配銷腌制蔬菜的新事業(yè)——顯示了他們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有如儀式般定期舉行的餐會也為這些移民補充了新力量,以面對在美國的命運。換言之,這些離散海外的越南長者本身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文化翻譯者/協(xié)商者。

在某種程度上,高蘭本人在這部宣稱是第一部由越南觀點書寫的越戰(zhàn)小說中,已然成為一位文化翻譯者。身為越南與美國文化中介者的她,可根據(jù)不同的角度被視為“知道內(nèi)在消息的局外人”或“知道外在消息的局內(nèi)人”。她和書中的梅一樣,是第1.5代越裔美國女子,試圖達成兩個文化之間傳遞者的使命,其中很可能也不無扭曲⑩巴納瑞恩(James Banerian)在書評中就提醒美國讀者,不要“把這本小說當成越南教科書”(1998:692)。。因此,《猴橋》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它有如“當?shù)刭Y訊提供者”(native informant)所提供的民族志式的訊息。書中呈現(xiàn)的越南新年(Tet),各種不同的宗教儀式、傳說、神話、食物、景色等等,便是明顯的例子?這種情形類似弱勢族裔居住區(qū)的導(dǎo)覽,而高蘭對越南食物的描繪幾乎到了趙健秀 (Frank Chin)所稱的 “食品春官”(food pornography)的地步。黃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將此詞定義為“借著剝削自己民族具‘異國情調(diào)’的飲食方式來謀生”。她進一步將之轉(zhuǎn)譯為文化術(shù)語,指的是“將眾所周知的文化差異加以具體化,并夸大自己的差異性,以便在白人宰制的社會體系中占得一席之地”(1993: 55)。。這些描述增添了豐富的地方色彩,使得故事更為活潑生動,同時強化了作者以文化中介者自許的角色。如同一位書評者所指出的,“越南帶著此地(美國)諸多小說中罕見的美麗和神秘活了過來”(Steinberg 1997:64)。簡言之,高蘭積極涉入越裔美國人論述,并通過自己的中介者角色,以文學(xué)重新形塑了越戰(zhàn)及其后果?杰尼特強調(diào)高蘭的“游擊反諷法”(guerrilla irony)策略,質(zhì)疑將《猴橋》當成“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讀法(2001:50)。雖然杰尼特反對真實性(authenticity)的主張有幾分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高蘭本人都宣稱她是從越南觀點來書寫越戰(zhàn),因此多多少少扮演了“當?shù)刭Y訊提供者”的角色。換言之,有關(guān)真實性和本質(zhì)主義的宣稱和看法,應(yīng)以暫時的、可變的方式看待或檢視,但不宜完全忽略。否則,類似“越南人”或“越裔美國人”的稱號就會自我解構(gòu)。杰尼特的文章《以英文書寫的越裔美國文學(xué),1963—1994》開宗明義的說法,就是最佳印證:“幸運的是,現(xiàn)在不用說我們也知道,為了了解美國與越南的牽連,或越裔美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必須傾聽越南人和越裔美國人自己的聲音”(2003:267,粗體字標示為筆者所加)。。

四、不同的觀點,多重的過去

清和梅母女倆之所以來到美國,是由于她們過去的個人與集體的作為。她們必須以各自的方式面對過去,因為如果她們想在新世界獲得心靈的寧靜,不僅要了解過去,并且要與之和解。在個人層次上,梅與清必須分別面對與處理自己的過去。在集體層次上,她們的過去是宏觀歷史的一小部分,而這個歷史就是美國人眼中的“越南戰(zhàn)爭”(the‘Vietnam War’),但對越南人來說,則是“美國戰(zhàn)爭”(the‘American War’)或“第二次印度支那戰(zhàn)爭”(the ‘Second Indochina War’)(Cao 1997c: 126-127)。

梅的關(guān)懷基本上是雙重的。她從移居美國的年輕越南人的觀點來看,想要知道外祖父在與她母親約定會合的那天發(fā)生了什么事,試圖把他接來美國,并且自由自在地追尋一位未來的美國大學(xué)生可能會有的理想。換言之,她的過去絕不是與現(xiàn)在和未來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前塵往事,而是三者息息相關(guān)。身為移居美國的越南青少女,梅現(xiàn)在所有的努力,既是在回顧并照應(yīng)一場漫長苦戰(zhàn)中的過去,也是在展望和諧光明的未來,屆時所有健在的家族成員都能擺脫戰(zhàn)爭的陰影,而她也能順利上大學(xué)并展開新生。

相形之下,母親對過去的探索則復(fù)雜得多。梅就宛如來自現(xiàn)在的提醒,召喚出母親被壓抑的痛苦往事,并通過書寫傳達給下一代。其實,清必須面對與處理的是縱橫糾葛的多重過去:在她出生前就被壓抑、隱瞞的往事;她孩提時期先為貧農(nóng)之女,后來有幸被當?shù)刈罡挥杏肿钇蹓恨r(nóng)民的大地主康(Khan)收為養(yǎng)女;在養(yǎng)父的資助下,成為少數(shù)能上法國寄宿學(xué)校的特權(quán)女孩,享受了短暫的快樂時光;嫁給來自另一個富家豪門的哲學(xué)教授,一開始對身為進步的知識分子之妻的生活充滿了憧憬,日后卻淪入越南父權(quán)社會的傳統(tǒng)主婦角色;無助地陷入一場大戰(zhàn)中交戰(zhàn)的雙方,也陷入佃農(nóng)父親與地主養(yǎng)父之間長久的家族恩怨;最后,到了美國,她身受中風與夢魘不斷之苦,努力試圖恢復(fù)身心平安與健康。

為了幫助母親,梅熱切地想知道外祖父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目前身在何方,如何才能使他離開越南。盡管她努力探尋過去,換來的卻是身體已明顯康復(fù)的母親的冷淡回應(yīng)。清出于母愛,希望保護女兒免受殘酷、難以承受的過去的傷害,試圖隱瞞家族歷史中的秘密創(chuàng)傷,直到在遺書中才向女兒披露所有的秘密。真相使得關(guān)爸爸原先的“英雄”形象頓時冰消瓦解,他先前被視為“英勇的越南佃農(nóng)”,因為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一支受困地雷區(qū)的美國特遣部隊逃脫,而獲得美國官方頒贈的勛章。

整個家族的秘密和國家悲劇具體而微地表征于清的傷疤,也銘記于有關(guān)這個無法忘懷的創(chuàng)傷的兩個不同版本。這個明顯的傷疤不斷提醒著一段悲慘的過去,可有兩種不同詮釋:一個是 “隱藏”(covering)或“再隱藏”(re-covering);另一個是“揭露”(uncovering)和“恢復(fù)”(recovering)。第一種詮釋或故事把傷疤視為清的心理創(chuàng)傷之表征:她在廚房“準備焦糖豬肉”時,突然起火,“燒到她頸上的絲巾”(Cao 1997c:3)。然而清對這傷疤的反應(yīng)令女兒感到不解,因為“她似乎毫無疑問地接受它(這個永遠的傷害)”(Cao 1997c:3)。對于這不幸事件的“家庭式”詮釋和淡然的反應(yīng)其實是清的偽裝,以便隱藏傷疤背后的真相,并降低對梅的沖擊。換言之,為了保護女兒,母親不斷隱瞞這“意外”(Cao 1997c:3)的真相。

然而,正如清的母親臨終前告訴清的,她的生父其實就是康地主,以及這個家族秘密背后的理由——“你盡一切所能拯救自己的家庭”(Cao 1997c:234),清也決定在自殺前留下遺書,把傷疤的真相告訴梅。對清來說,揭露真相是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去,并從前后兩代的創(chuàng)傷中恢復(fù)的必要步驟。正是由這個揭露之舉,梅才得知母親身體和心理上的傷疤背后的真相。真相大白之后,梅才能擺脫自己對關(guān)爸爸的執(zhí)著,帶著“尚待探索的未來的種種契機,以及在其庇護下的安全感”(Cao 1997c:260),展望美國大學(xué)的新生活。

五、聯(lián)結(jié)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

高蘭在與紐頓(Pauline T.Newton)的訪談中指出,自己“一向?qū)蛄焊信d趣得多(相對于固定的立足點)”,而且“不論身在何方,更感興趣于制造聯(lián)結(jié)”(Cao 2005:176)。她對橋梁的興趣表現(xiàn)于《猴橋》中。敘事者一開始并非從家人或其他越南人那里得知關(guān)于猴橋和她家族的故事,而是從邁克爾叔叔這位由她外祖父拯救而與她父母結(jié)交的前美國大兵?;旧希c梅的家族直接相關(guān)的猴橋故事有兩個。根據(jù)邁克爾的說法,猴橋是:

一排排細長的天橋,高懸在網(wǎng)狀的運河上三十公尺左右,像是熱帶的威尼斯。村民稱之為“猴橋”,因為這橋是根細細的竹竿,不比一個成人的腳掌寬,以藤蔓和水筆仔的根綁在一起。一邊綁了個扶手,這樣至少你能像猴子般扶著前進。(Cao 1997c:109)

按照邁克爾的說法,“只有最大膽、最靈巧的人,才會想到使用這個稱作橋的虛懸物”(Cao 1997c:110)。然而梅的父親正是在此首度與她母親相遇,她當時看起來像個“身著‘白色寬褲的幽靈’,……異常輕盈地飄過橋”(Cao 1997c:110)。換言之,就在這猴橋上,這對背景迥異的男女初次相遇并彼此吸引(Cao 1997c:179)。相對于這橋浪漫、脫俗的一面,它也有傳奇、驚險的一面。當邁克爾的特遣部隊被困在地雷區(qū)時,關(guān)爸爸越過猴橋,把他們帶出地雷區(qū)。猴橋是聯(lián)系與相會之處——猴橋聯(lián)結(jié)了兩岸,梅的父母在此初次相遇,關(guān)爸爸也借由它幫助了邁克爾。

梅的父母在猴橋上的相遇將他們聯(lián)結(jié)在一起,這對清來說 “永遠改變了我的命運”(Cao 1997c:180)。后來在婚禮當天,清才意外發(fā)現(xiàn)關(guān)爸爸、她母親與康地主之間的秘密。這發(fā)現(xiàn)啟動了一連串揪心的事件,從此不斷縈繞心頭,困擾不已。關(guān)爸爸與邁克爾的相遇也顯示出命運的神秘難測:正由于救了他的美國敵人,關(guān)爸爸也一并救了她的女兒和外孫女。關(guān)爸爸的正確與錯誤之舉,在不知不覺間永遠改變了清與梅的命運。

由于親眼目睹關(guān)爸爸謀殺康地主,清把恐懼和罪惡感從舊世界帶到新世界。她說:“我害怕我們那充滿罪惡、報復(fù)和謀殺的家族歷史,也怕它會在我們孩子的生命中留下痕跡;它扯穿了一個世代,又撕裂了下一代?!保–ao 1997c:252)這多少說明了小說伊始引自《荒原》的題詞:

(來吧,走進這紅巖石的陰影下)

而我要讓你看的東西既不同于

早晨時在你身后昂首闊步的陰影

也不同于黃昏時起身與你相迎的陰影;

我要讓你在一掬塵土中看見恐懼。

當這五行詩抽離原詩的脈絡(luò),而重置于《猴橋》的脈絡(luò)時,其恐懼與陰影的弦外之音聯(lián)結(jié)了過去與未來。人究竟要如何面對周遭的恐懼與陰影?其實,人對待過去與未來的恐懼與陰影的態(tài)度,取決于他們面對現(xiàn)在的態(tài)度。換言之,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無法分割。這就是清從自己的痛苦經(jīng)驗中學(xué)來的教訓(xùn):“業(yè)報正是如此,一直存在,就像關(guān)爸爸的執(zhí)念般持續(xù)不斷,就像我們對時間的觀念般無可分割。你瞧,我們的真實同時存在于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保–ao 1997c:252)

已經(jīng)做了的事,無論好壞對錯,都無法取消,也各有其后果。然而雖然無法逃避后果,卻總存在著更新與轉(zhuǎn)化的機會。因此必須發(fā)掘過去,與之協(xié)商——這不只是為了過去本身,也是為了現(xiàn)在與未來。這也就是為什么巴納瑞恩把這故事解讀為“一個移民的精神探索,追究自己的身世,希望能與過去和現(xiàn)在和解,并能得到未來的解脫”(1998:693)。因此,清沉思觀照并寫下自己身為女兒/妻子/母親的個人創(chuàng)傷,以及家族和國家的集體創(chuàng)傷,她的心目中不僅帶著“道德責任與義務(wù)”,也帶著母愛、“懺悔與贖罪”(Cao 1997c:56)。通過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去與現(xiàn)在,清希望為她女兒在新世界引進一個更美好、不受牽累的未來?在與賴登(Jacki Lyden)的訪談中,高蘭對于本書的題詞及其意義有如下的說法:“不管發(fā)生何事,不管個人承接的荒原如何……最終總會有和解的希望。而這希望其實存在于第二代身上?!保–ao 1997a)。

猴橋除了聯(lián)結(jié)兩岸并象征“從戰(zhàn)爭到和平的行動”之外,也聯(lián)結(jié)了男人和女人,自我和他者,朋友和仇敵,以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虛懸于空中的猴橋有如一條渠道,各種差異和區(qū)隔都能通過它來溝通、跨越、聯(lián)結(jié),尤其是當移民努力試圖在舊世界與新世界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時。身為有過去“包袱”的移民,高蘭說自己“看一個事件……幾乎都是同時透過兩種不同的文化透鏡”,因為“過去和現(xiàn)在同時出現(xiàn)在我眼前”(Cao 2005: 174)。高蘭在接受《書女》(Bookgirl)訪談時,對于《猴橋》有如下的說法:“整體而言,這本書的感性是個人的演化,從戰(zhàn)爭的荒原(因而以艾略特的詩句為題詞)走向和平的空間,不管就身體或隱喻上都是由一個邊界走到另一個邊界,從移民到成為美國人”(Cao 2001:2)。

清和梅兩人都經(jīng)歷了背井離鄉(xiāng)的命運,根據(jù)薩義德(Edward W.Said)的說法,這種命運“想象起來出奇地吸引人,但體驗起來卻很可怖”(2000:173)。薩義德以二戰(zhàn)時從納粹統(tǒng)治下的歐洲逃出的著名猶太裔知識分子奧爾巴哈(Erich Auerbach)為例,主張正是因為寫作的可能,使得他免于“淪為具體的流亡危險的受害者:喪失文本、傳統(tǒng)、持續(xù),這些構(gòu)成文化網(wǎng)絡(luò)的要素”(1983:6)。意義深遠的是,正是透過清的書寫,才保存并揭露了有關(guān)傷疤/創(chuàng)傷的真相,而女兒也不再受制于對關(guān)爸爸和想象的家族史的執(zhí)念。進一步說,正是通過像《猴橋》這類的作品,才提供了關(guān)于“那場戰(zhàn)爭”的另類版本與看法,賦予重塑自我的機會?高蘭在與賴登的訪談中指出:“整個國家試著要遺忘那場戰(zhàn)爭,但我們卻提醒。”(Cao 1997a)因此,《猴橋》含蓄地要求美國人以不同的視角來面對這個不名譽的過去,特別是這場造成“美國巨大的心理傷痕的戰(zhàn)爭”(Cao 1997b)。。在與母校曼荷蓮學(xué)院的人進行訪談時,以優(yōu)等成績畢業(yè)的高蘭表達了自己對寫作的感受與著迷:“通過寫作,我……發(fā)現(xiàn),注視我們的人生是多么令人振奮的事,我們所見、所經(jīng)歷的人生,現(xiàn)在與過去,在我們的想象中重新形塑。我發(fā)覺重新想象、虛構(gòu)一個事件,讓我能夠誠實地、不受限制地剖析它,因而使它成為一個很有感受的經(jīng)驗。”(Cao 2003:2)借著跨越這些文字之橋,人們得以明了隱藏與壓抑了什么。隨著這種新的知見與體悟,嶄新的現(xiàn)在與未來將會出現(xiàn),帶來更美好的希望與和解。

本文系根據(jù)筆者“Crossing Bridges into the Pasts:Reading Lan Cao’sMonkey Bridge” (Chang Gu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1[April 2010]:19-44)補充資料并改寫而成。承蒙程愛民教授邀稿,謹此致謝。

猜你喜歡
越南人越南母親
讀圖
越南Vedana餐廳
一聲嘆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越南百里“銀灘”
給母親的信
越南人愛看中國電視劇
悲慘世界
“凱薩娜”侵襲越南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越南人身材苗條的秘密
琼海市| 巨鹿县| 洞头县| 余庆县| 静宁县| 花垣县| 留坝县| 阿拉尔市| 翁源县| 佛坪县| 商都县| 邢台县| 成武县| 仪征市| 虹口区| 贵南县| 山东省| 兴和县| 高州市| 穆棱市| 吴忠市| 九江市| 河北区| 威海市| 克什克腾旗| 鄯善县| 洪泽县| 昂仁县| 嘉祥县| 张家川| 桃江县| 丰宁| 临安市| 茶陵县| 开江县| 全椒县| 常宁市| 郁南县| 南阳市| 乐陵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