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徐鉉順時保身中的儒教堅守及其詩學思想

2018-02-10 00:26
關(guān)鍵詞:生平儒學

(安徽科技學院中文系 安徽滁州 233100)

論徐鉉順時保身中的儒教堅守及其詩學思想

汪國林

(安徽科技學院中文系 安徽滁州 233100)

【摘要】徐鉉既是南唐入宋著名宗白詩人,又是“以儒術(shù)名一時”的儒學名臣。這使他的詩學思想既有重視詩歌自適緣情的一面,又有濃厚儒道詩教的另一面。詩歌功能上,崇儒重教與緣情清麗并舉;詩美標準:格高氣逸與自然成文齊美。徐鉉詩學思想對五代宋初詩壇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此外,他還是把五代宗白詩風攜入北宋的第一人,對宋初白體的興盛有重要推動作用。

【關(guān)鍵詞】徐鉉;儒學;生平;詩學思想

徐鉉(917-992),字鼎臣,廣陵(今揚州)人,出生在南北分裂,群雄紛爭,武人亂政,禮樂崩壞的五代十國時期。長期戰(zhàn)亂割據(jù)深刻影響了世人的人格與心態(tài),對此,張興武先生論述道:“在近一個世紀的亂世的震蕩中,當代作家,尤其是仕宦作家的群體人格發(fā)生了劇烈的質(zhì)變。譬如說他們對王權(quán)政治所持的變通態(tài)度,順乎時勢和淡化是非標準的普遍作法,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不定的心態(tài),以及自我人格在名利驅(qū)使下的世俗化傾向等,都是與‘修’‘齊’‘治’‘平’的傳統(tǒng)士人人格相背離的。”[1]82

而陳師錫感嘆儒家之道不濟時說:“甚哉!五代不仁之極也,其禍敗之復,殄滅剝喪之威,亦其效耳?!盵2]1無法脫身的文士們或巴結(jié)逢迎、或混世度日、或沉溺花間。如后唐宰相馬胤孫“臨事多不能決,當時號為‘三不開’,謂其不開口以論議,不開印以行事,不開門以延士大夫也?!盵3]629;連仕四朝六君的政壇不倒翁馮道,本毫無氣節(jié)、盡職忠君可言,而卒時,“時人皆共稱嘆,以謂與孔子同壽,其喜為之稱譽蓋如此?!盵3]615可見,士風淪喪。歐陽修無不慨嘆地說:“嗚呼甚哉!自開平訖于顯德,終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時,欲全其節(jié)而不二者,固鮮矣?!盵3]355五代南唐名臣徐鉉既有順時保身、阿諛委順的一面,也有堅守儒家人格,不避權(quán)貴,為民請命的另一面,而這對他的詩學觀點有明顯的影響。

一、順時保身中的儒教堅守

亂世文人的順時保身、混世逐利與荒縱之習在南唐君臣中普遍存在,即使是負才自傲的名士潘佑,也有順時保身的思想,他在《贈別》中對友人說:“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盵4]458重臣張洎,深受后主信任與寵愛,但他在南唐政權(quán)危及存亡的關(guān)頭,卻心懷鬼胎、丑態(tài)百出,實無盡忠之心與守節(jié)之義。此外,亂世文人的荒縱聲色,十分突出。

徐鉉是南唐政權(quán)由建立到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的歷史見證人。面對世風日薄,國事日非,徐鉉奮斗過也彷徨過。他既深受恩寵,文譽江左,又秉性率直,為民請命,因而屢遭排擠,有志難伸。他宦海沉浮數(shù)十年,最終在年近六旬時成了新興王朝的“降臣”,步履維艱地度過余生。其所經(jīng)歷的心靈的劇痛與悲涼非常人所能及,其三遭貶謫的經(jīng)歷更折射出亂世文人的多難與對儒教不屈于道的堅守,并對徐鉉的思想影響頗大。

徐鉉為官初期,不避權(quán)貴,因此遭遇泰州之貶。對此《徐公行狀》記載道:“初拜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后睹受命草詔者無所經(jīng)據(jù),不根事實,由是駁議,忤旨,左遷泰州幕職。”[5]261其弟徐鍇也受到牽連,《宋史》記載:“(徐鉉)與宰相宋齊丘不協(xié),時有得軍中書檄者,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檄乃湯悅所作,悅與齊丘誣鉉、鍇泄機事,鉉坐貶泰州司戶掾,鍇貶為烏江尉,俄復舊官?!盵6]13044湯悅即是殷崇義,徐氏兄弟被貶的內(nèi)在原因是得罪權(quán)臣宋齊丘之流,而招致誣陷。至于泰州之貶時間,金傳道先生考訂為“徐鉉被貶當在保大七年”[7]100,這是嚴密的。

此貶對仕途一貫平順、少年即風流得意的徐鉉來說,影響非常深遠。從其長篇七言古體詩《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二篇清絕不敢輕酬因為長歌聊以為報未竟復得子喬校書示問故兼寄陳君庶資一笑耳》,可窺其一斑: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劣嗒毞A狂狷性,褊量多言仍薄命。吞舟可漏豈無恩?負乘自貽非不幸。一朝削跡為遷客,旦暮青云千里隔。離鴻別雁各分飛,折柳攀花兩無色?!?游處當時靡不同,歡娛今日兩成空。天子尚應(yīng)憐賈誼,時人未要嘲揚雄。曲終筆閣緘封已,翩翩驛騎行塵起。寄向中朝謝故人,為說相思意如此。[8]82-84

此詩情感復雜,本來是喜慶的正月,在徐鉉筆下卻殘雪猶存,春寒料峭。形單影只的徐鉉獨上城樓,這是何等的冷清孤寂。伸頸遙望天邊的白銀闕,正流露出他此刻的心情——忠君戀闕。此時的京城應(yīng)是俊彥趨承明之時,而自己卻身處孤寂的海陵城(今泰州)。“一朝削跡為遷客,旦暮青云千里隔。離鴻別雁各分飛,折柳攀花兩無色。”貶謫前后的巨大反差,使詩人對自己因狂狷、多言而被貶,流露出一絲后悔之情。貶謫生活是謝客思過,即使賞游也是“暫似京華歡會處”,處處流露對京城的留戀?!疤熳由袘?yīng)憐賈誼,時人未要嘲揚雄。” 則直接表達期盼被召回的愿望,但直至三年后,元宗李璟才讓他官復原職。全詩籠罩著清冷、哀怨之氣,與貶謫前“時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閑”[8]62的清閑自在判若兩人。

保大十一年,耿直的徐鉉與中主李璟爭辯得失,不惜得罪權(quán)臣馮延巳、李德明及皇帝的親信車延規(guī)、董其役等人,又遭舒州之貶。對此,司馬光記載道:“唐祠部郎中、知制誥徐鉉言貢舉初設(shè),不宜遽罷,乃復行之。先是,楚州刺史田敬洙請修白水塘溉田以實邊,馮延巳以為便。李德明因請大辟曠土為屯田,修復所在渠塘堙廢者。吏因緣侵擾,大興力役,奪民田甚眾,民愁怨無訴。徐鉉以白唐主,唐主命鉉按視之,鉉籍民田悉歸其主。或譖鉉擅作威福,唐主怒,流鉉舒州?!盵9]9498由此說徐鉉“當官執(zhí)法,無所曲撓,奸邪為之側(cè)目,權(quán)貴因之斂手?!盵10]3并非溢美之詞。為民請命,秉公執(zhí)法的結(jié)果是誹謗接踵而至,差一點遭到沉江之禍,后長流舒州。稍后,其弟徐鍇又直言上奏馮延魯“無才多罪,舉措清淺,不宜奉使”,也于同年被貶,分司東都。在亂世之中,徐氏兄弟品行至正至剛,實屬希見。

此次流放舒州,徐鉉心態(tài)卻平和很多?!缎旃袪睢氛f他:“在同城三年,唯游覽勝境,披玩典籍,尤攻吟詠情性,未嘗以得喪蠆芥于方寸。”[5 ]264這種心態(tài)的微妙變化,在他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作中也有明顯的體現(xiàn),“三峰煙靄碧臨溪,中有騷人理釣絲”“清時淪放在山州, 邛竹紗巾處處游”之類數(shù)量有了明顯上升,對詩歌之美有了進一步的關(guān)注。

南唐滅亡后,徐鉉陷入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雖得到宋太祖、太宗的“優(yōu)待”,但其內(nèi)心劇痛與悲涼自不可消除。入宋前徐鉉是“今也儒宗,古之君子”[10]4“海內(nèi)才名重,儒宗學問高?!盵10]5雖兩度被貶,但始終不忍拂袖而去,在國家危急的關(guān)頭,挺身自薦,兩度出使,據(jù)理力爭,不卑不亢,是南唐難能可貴的忠貞之士。歸宋后,始終只是文士,任職多為閑職。又受到北方士人的排擠,內(nèi)心也糾纏于舊寵與新恩之中,加上年事已高,親人亡故,已無心于新朝。謹小慎微,唯求善終是其晚年真實心理,但還因耿直而數(shù)次處境兇險。

譬如淳化二年秋,七十五歲高齡的徐鉉身遭誣陷被貶邠州靜難行軍司馬。飛來的橫禍,徐鉉無從辯解,《宋會要輯稿》對之記載最詳:“……左散騎常侍徐鉉,開封府判官、左諫議大夫張去華,皆免所居官,仍削一任;續(xù)責禹偁商州團練副使、湜均州團練副使、鉉靜難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去華安遠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坐廬州尼道安嘗請開封府訟兄蕭獻臣、嫂姜氏不養(yǎng)母姑,府不為理,械系道安送本郡。至是,道安復擊登聞鼓,自言嘗訴兄嫂不孝,嫂姜氏徐鉉妻之兄女,鉉以尺牘請托張去華,故不為治,且誣鉉與姜奸。帝頗駭其事,以道安、獻臣、姜氏及鉉、去華屬吏。獄具大理寺,以鉉之奸罪無實。刑部詳覆,議與大理寺同,尼道安當反坐。帝疑其未實,盡捕三司官吏系獄,而有是命?!盵11]3824

突遭無妄之災(zāi),徐鉉只有醉心老莊,才能了解透徹一切。次年因冷疾,冷清而從容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李昉無不動情地說:“明年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時,方冠帶,遽命筆硯,語左右曰:‘吾疾作矣?!謺环?,約束后事,又別書一幅:‘道者天地之母?!瘯櫠K,年七十六?!盵12] 173

徐鉉在亂世之中對儒家人格的堅守,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情求真對他的詩學思想有明顯的影響。對此,羅宗強先生在論及南唐主緣情的文學思想時,對徐鉉的緣情理論予以較高的評價。張毅先生認為徐鉉是宋初文學思想的代表人物。而金傳道先生也認為:“徐鉉是五代最后一個,也是宋代第一個文論家?!盵13]26-29

二、詩歌功能上:崇儒重教與緣情清麗并舉

(一)南唐崇儒與崇道重教的詩用說

相對于武人統(tǒng)治導致儒道式微,權(quán)霸橫行,忠信孝悌、仁義廉恥喪失的北方,南方統(tǒng)治者相對重視儒士的培養(yǎng),尤其是南唐,早在李昪時期就設(shè)太學,興書院,延儒臣,復科舉使崇儒之風能得以延續(xù)。這使得徐鉉從小沐浴南唐儒學世風,加上個人努力而“以儒術(shù)名一時”,這使他的詩學觀念具有濃郁的儒家詩教明道的成分。

他認為文學要言之“志”即傳統(tǒng)儒家之道,只有這樣才能“澤及四海,化成天下”。他在《御制春雪詩序》中說:“臣聞堯尚文思,《書》有詠言之目,漢崇儒學,史稱好道之名,所以澤及四海,化成天下?!盵12]180文學的功用就是要有利于儒家教化,他在《送武進龔明府之官序》中說:“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時。道之所存,其人乃貴;功名寵祿,何足算哉! 茍澤及于民,教被于物,則百里之廣,千室之富,斯可矣。與夫楊、孟之徒,坎坷閭巷,垂空言于后世者,不猶愈乎!”[14]174徐鉉將“道”置于功名寵祿之上,批評揚雄、班固的文章是“空言”,不能“澤及于民,教被于物”,可以說這是“不關(guān)風化體,縱好也徒然”的先河。徐鉉還認為詞臣的職責就在于“將順致美,鋪陳耿光,布堯言于萬邦,稱漢德于殊俗。”[14]184徐鉉這一文學思想是一貫的,他作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 六月的《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仍然要求文章要發(fā)揮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其文為:

君子之道,發(fā)于身而被于物,由于中而極于外。其所以行之者言也,行之所以遠者文也,然則文之貴于世也尚矣。雖復古今異體,南北殊風,其要在乎敷王澤,達下情,不悖圣人之道,以成天下之務(wù),如斯而已矣。至于格高氣逸,詞約義微,音韻調(diào)暢,華采繁縟,皆其余力也。[14]196

相類似的表述還有,如“詩之旨遠矣,詩之用大矣,先王所以通政教、察風俗,故有采詩之官、陳詩之職,物情上達,王澤下流?!盵13]189徐鉉崇道明教的理論不只是停留在口頭闡述之中,其詩文創(chuàng)作也實踐這一主張。他在詩文中說:“時危道喪無才術(shù),空手徘徊不忍歸”[8] 88“羈游白社身雖屈,高步辭場道不卑”[8]88等等,看出其對儒家之道的向往與追求。

徐鉉崇道明教的文學思想雖然有脫離當時現(xiàn)實政治的成分,并隨著偏安一隅的南唐王朝走向沒落和自己因董道直行而屢遭打擊,崇道明教思想的空泛性日益突出。但這一思想反映了作為傳統(tǒng)文人對儒道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晚唐五代以來綺靡文風的不滿,也對宋代文論的儒學重振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二)緣情自適與徐鉉的緣情觀

五代亂世,儒家倫理日喪,傳統(tǒng)士大夫追求明道事功的濟世理想逐漸退縮至個人狹小天地,這使得文學思想發(fā)生轉(zhuǎn)變。對此,羅宗強先生說:“社會思想的這種不知不覺的變化影響到文學思想上來,便是重功利的文學觀如詩教說和明道說的失去現(xiàn)實意義?!膶W思想的主要傾向,是緣情說。緣情說從兩個方面發(fā)展,一是走向娛樂消遣,因此追求輕艷;一是雖亦用消遣,而著重于追求真情抒發(fā),追求內(nèi)心感情的細膩表達和意境的細美深廣?!盵15]280

南唐詩歌也不例外,君臣雅集、賞花宴飲、詩酒唱和十分普遍,使其詩歌具有明顯的娛樂色彩,情感表達高雅細膩。再加上,儒士所追求的“道”,在現(xiàn)實中被踐踏拋棄,所剩無幾的時候,為了安頓心靈,文士們或遁身于隱,或溺身于情,或醉心于酒,詩歌內(nèi)容轉(zhuǎn)向于描繪閑適的生活,從容的心態(tài)及優(yōu)美的山水,借以沉溺于一己私情之中,忘卻現(xiàn)實的悲哀。如此種種,在徐鉉詩作與詩論中也有所反映,如:

人之所以靈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之深、思之遠,郁積乎中,不可以言盡者,則發(fā)為詩,詩之貴于時久也?!苛汲矫谰?,登高送遠,適莫不存于心府,勢利不及于笑談,含毫授簡,唱予和汝。其性淡,故略淫靡之態(tài);其思深,故多清苦之詞。大雅之士,何以過此?[14]188-189

——卷二一《蕭庶子詩序》

鼓天下之動者在乎風,通天下之情者在乎言。形于風,可以言者,其惟詩乎。[14]185

——卷二一《文獻太子詩集序》

古人云:詩者,志之所之也。故君子有志于道,無位于時,不得伸于事業(yè),乃發(fā)而為詩詠。南陽鄧君,少而從吏,服勤靡監(jiān)。時命不偶,淹翔末涂。養(yǎng)心浩然,不以為慊,遇事造景,輒以吟詠自怡?;诹卟患?,終始無累,至于皓首,未見慍容。家貧晏然,惟詩稿盈篋?!?嗟乎!士君子樂道自娛,貞節(jié)沒齒,斯可矣,悠悠世利,曾何足云!子其勖之,無易爾守。[14]199

——卷二二《鄧生詩序》

詩之旨遠矣,詩之用大矣,先王所以通政教、察風俗,故有采詩之官、陳詩之職,物情上達,王澤下流。及斯道之不行也,猶足以吟詠情性,黼藻其身,非茍而已矣。若夫嘉言麗句,音韻天成,非徒積學所能,蓋有神助者也。[14]189

——卷二一《成氏詩集序》

徐鉉論文注重情的成分,他認為詩歌是郁積于胸的情思的外化,情思的發(fā)生又是因外物的感發(fā)而成,這是對陸機“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16]566的繼承。君子有志而不能申,則以詩歌來抒泄其憤、遣興怡神、陶冶性靈,達到樂道自娛、安頓心靈的目的,這也是對“詩可以群,可以怨”與“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盵17]47的發(fā)揮。

作為學識淵博,溫文爾雅的儒雅之士,徐鉉的“怨情”大多是個人情懷,抒發(fā)方式是含蓄而內(nèi)斂的,目的是自適無悶。這與韓愈的“不平則鳴”有很大的不同,也與西蜀花間諸人只注重香奩閨情迥異,正如羅根澤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徐鉉)所謂的情不一定是性愛之情,而是人情、物情之情,是在調(diào)和當時的艷情的提倡與反對?!盵18]483自適無悶的創(chuàng)作心境與對“情”范圍的開拓,對有宋一代詩歌創(chuàng)作都有積極的影響。

徐鉉論詩之用,雖重儒家政教,強調(diào)移風易俗,但在儒道式微之世,也強調(diào)詩歌“吟詠情性,黼藻其身”,這看似矛盾,其實是身處亂世想有所作為,最終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反映。儒士的社會責任,在殘酷現(xiàn)實的震顫下,逐漸遁失為一己的悲歡離合,徐鉉也很難獨立于世外。由“通政教、察風俗”內(nèi)斂到“猶足以吟詠情性,黼藻其身”與白居易由“上以裨教化,舒之濟萬民”轉(zhuǎn)向“下可理性情,卷之善一身”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學習白居易也轉(zhuǎn)向“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nèi),隨感遇而形于嘆詠”的感傷詩作及其“或退公獨處,或移病閑居,知足保和,吟詠情性”的閑適詩作與“親朋合散之際”的雜律詩上來。徐鉉集中有感而發(fā)的作品比比皆是,有對君主的忠心,有對家國的憂愁,有對百姓的關(guān)切,有對親友的思念等等,至于君臣侍宴應(yīng)制、同僚詩酒宴樂唱和之類的作品則要占去總數(shù)的近六成。

三、詩美標準:格高氣逸與自然成文齊芳

在詩歌藝術(shù)上,徐鉉主張“格高氣逸,詞約義微,音韻調(diào)暢,華采繁縟”[14]196。徐鉉贊成詩文要寫得格調(diào)高逸,言辭簡約含蓄、富艷流暢,又極具音樂美。同時,徐鉉推崇自然成文的寫作狀態(tài),反對人為刻意雕琢。他在《文獻太子詩集序》中說:

鼓天下之動者在乎風,通天下之情者存乎言。形于風,可以言者,其惟詩乎?…… 體有古今,理無用舍。夫機神肇于天性,感發(fā)由于自然。被之管弦,故音韻不可不和;形于蹈厲,故章句不可不節(jié)?!璠14]185-186

同時,徐鉉論詩重“精誠”、重“天成”,詩歌還要有感而發(fā),不可為文造情,矯糅造作。他在《蕭庶子詩序》說“人之所以靈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之深、思之遠,郁積乎中,不可以言盡者,則發(fā)為詩,詩之貴于時久矣。雖復觀風之政闕,遒人之職廢,文質(zhì)異體,正變殊途,然而精誠中感,靡由于外獎,英華挺發(fā),必自于天成?!盵14]188只有發(fā)自天機靈性的詩作,才會英華挺發(fā),異代流芳。

徐鉉的直抒胸襟、率意而成,與元白的“率意放辭”有明顯相通之處。但徐鉉畢竟是飽學之士,更深知后世學白者失之粗疏的弊病,因而也注重詩歌的含蓄蘊藉,以達到“取譬小而其指大,故禽魚草木無所遺;連類近而及物遠,故容貌俯仰無所隱?!盵14]186的境界,即詩歌要以小指大,以近喻遠,借眼見之物,傳言外之理,做到典雅含蓄。

徐鉉認為詩才是上天賦予的,非積學所能至。語言要清麗,用韻要自然。他說:“若夫嘉言麗句,音韻天成,非徒積學所能,蓋有神助者也?!盵14]189徐鉉精通音韻,詩作以近體為多,對仗工穩(wěn),音韻和諧,形成清麗流暢之美。

追求清麗流暢是五代文學的共性,儒道式微,政權(quán)跌宕,折斷了許多文人正常的人生軌跡,使他們從傳統(tǒng)的儒家政治責任中解放出來,或情愿或無奈地走向純文學的創(chuàng)作殿堂。這是對晚唐以來崇尚苦吟雕琢,取境荒僻瘦硬之風的反撥,也是對南唐宗白詩風過于淺切的補救。徐鉉詩論中的“矛盾”與不足,在白居易身上也存在。徐鉉過于強調(diào)自然為文,反對必要的細琢以至流于粗疏。因而,晁公武評價其作品時說:“凡有撰述,常不喜預(yù)作,有欲從其求文者,必戒臨事即來請,往往執(zhí)筆立就,未嘗沉思?!盵19]1860

結(jié)語

身處亂世的徐鉉,既是詩文成就頗高的一代文臣,也是堅守儒教“以儒術(shù)名一時”的儒學名臣。他對崇道明教的堅持,對緣情自適的肯定,對自然成文、清麗流暢詩風的推崇,對“格高氣逸,詞約義微,音韻調(diào)暢,華采繁縟”形式美的肯定等等對五代宋初詩壇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此外,他還是把五代宗白詩風攜入北宋的第一人。

[1] 張興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2] 陳師錫.五代史記序[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歐陽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 陸游.南唐書[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文[M].成都:巴蜀書社,1988.

[6] 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7] 金傳道.徐鉉三次貶官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100.

[8]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編.全宋詩(第一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9]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0] 徐鉉.徐騎省集[M]//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6.

[11] 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2]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宋文(第三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3] 金傳道.論徐鉉的文學觀[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1):26-29.

[14]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宋文(第二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5]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3.

[16] 劉勰.增定文心雕龍校注[M].楊明照,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17] 鐘嶸.詩品集注[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8]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9] 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

OnXu-Xuan’sConfucianismPersistenceinSelf-PreservationandhisPoeticThought

WANG Guo-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Chuzhou 233100, Anhui,China)

Abstract:Xu-Xuan is a famous Zong-Bai poet in both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Song Dynasty, and also a famous Confucian official. All these make his poetic thought attach importance to both the poetry and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function of poetry, he praise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poetry, and also advocated to express personal feelings. In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poetry, he required the poems to be elegant and naturally written. His poetic though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early Song Dynasty. In addition, he was the first man who brought the Five Dynasties Zong-Bai poems in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etus for the rise of Bai-Ti poetry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Keywords:Xu-Xuan; Confucianism; life; poetic thought

【中圖分類號】B222

A

1672-4860(2018)03-0016-5

2018-02-24

汪國林(1978-),男,安徽青陽人,副教授,文學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本文系安徽省2014年度高校優(yōu)秀青年人才支持項目與安徽科技學院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基金項目(AKZDXK2015C07)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生平儒學
傅忠誠教授生平
試論揚雄《法言》對儒學的發(fā)展
周禮與儒學的機理
論楊衒之的生平仕履與史家意識
儒學交流在路上
“曲圣”魏良輔生平考述
經(jīng)學還是子學?——對政治儒學復興之路的一些思考
曾鞏生平
從“三不主義”管窺吳佩孚的儒學情懷
潑盡水墨是生平
大田县| 锡林浩特市| 大悟县| 漳州市| 贡觉县| 五原县| 永嘉县| 鲁甸县| 莫力| 天祝| 屏东市| 呼玛县| 乌海市| 黄骅市| 永丰县| 灵璧县| 沧源| 司法| 曲麻莱县| 尚义县| 汉阴县| 南川市| 周宁县| 阿尔山市| 长武县| 额尔古纳市| 大姚县| 乌拉特后旗| 安西县| 鱼台县| 洛南县| 东丽区| 藁城市| 专栏| 秦皇岛市| 诸城市| 望城县| 成都市| 临朐县| 孟连|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