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燕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基礎的教學手段,也是教師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思維反應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幾乎在所有教學中都被用到。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進行提問的設計,又要進行合理的運用。提問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揚質(zhì)疑的精神。
每個教師都進行課堂提問,然而對課堂提問進行深入研究的卻不多,提問也是一門藝術(shù),如果教師運用得好,能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最大程度地挖掘?qū)W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提問也是一種教學情境,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動語文教學進程,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對知識充滿了探究的欲望,從而有更利于新課的導入,提升教學效果。
比如在進行《松鼠》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大家見過松鼠嗎?”大部分學生表示沒見過。教師再問:“大家見過松鼠的照片沒?”學生都回答見過,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guān)松鼠的照片:“好看嗎?”“好看?!薄斑€想看嗎?”“想?!薄罢掌瑳]有了,不過教材中有描述,大家一起來找找吧。”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不僅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順利地導入了新課,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活躍了教學氣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找準突破口,進行問題障礙的設置,引起學生的心理沖突,讓學生形成強烈的探究矛盾心理,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順利地掌握教學中的知識。比如在進行《觀滄?!方虒W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置問題:“曹操歷來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代表,大家認為這樣的說法對嗎?并說明理由?!边@樣設置問題并不是讓學生去思考曹操究竟是能臣還是奸雄,而是為了制造矛盾沖突,有意地隱藏了曹操文學家的身份,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范圍。在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后,教師繼續(xù)設置問題:“曹操在文學上的造詣也是比較高的,與其兒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這樣說來,大家感覺曹操是不是文學家?”通過矛盾沖突的問題設置,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觀滄海》的鑒賞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不能按照一貫的思維,用一種方式提問,這樣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教師應該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巧妙的設置,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在進行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提問:“愚公準備移山的時候有多少歲了?”這就沒有直接對“且”字進行提問,而是通過問學生愚公的年齡,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回旋到“且”字上面,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行課堂曲問,可以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達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教學目的。教師通過對教材的研究,進行巧妙的問題設計,讓學生在思考上多進行一些曲折,避免學生對問題的直接分析,讓學生進行思維的跳躍和升華,同時,學生在思考的整個過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掌握文章的重點知識。
問題鏈式的提問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教師從教學內(nèi)容中找一個切入點,從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步加深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對課文進行深入的學習。比如在進行《春》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設計:“文中對春天是怎樣描寫的,一共描繪了幾幅春天的畫卷?”“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語言有什么特點?”等。通過追問,可以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和意義。通過教學問題鏈的提問,可以不斷地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嚴謹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知識性、趣味性以及啟發(fā)性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進入學習的高效狀態(tài)。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可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改善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勤于思考,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效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