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市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
閱讀既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又是使用語言的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量的多少。葉先生說:“教是為了用不著教”,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自身的能力是現(xiàn)在小學語文綜合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目的。
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手段不斷更新,容量大、亮點多、節(jié)奏快、追求新異。然而,本質(zhì)上真正促進學生言語發(fā)展,真正達到課堂閱讀教學有時效的很少。不少的課堂實際上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這說明當前語文教學的現(xiàn)形與應有形態(tài)之間存在剪刀差。閱讀現(xiàn)狀表明變味的閱讀教學依然存在:“聽說讀寫”顧此失彼,探究即活動,活動即探究;另外,主體性和主導性傻傻分不清楚,共性和個性的關(guān)系模糊不明,積累、感悟和分析、訓練的關(guān)系亂成一團,教師角色轉(zhuǎn)換,對語文教育目標認識,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目標上的問題等等,千瘡百孔,導致語文教學低效能,青少年拿大把的時光跟它在賭明天。
少年兒童階段的閱讀其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這個時代的閱讀其實能影響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因此,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其實是對閱讀能力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性的考核,那么,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在兒童時代的教育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果和其語文水平成正比例關(guān)系。
1.忽視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2.當前應試教育制度影響和約束小學閱讀教學;
3.語文課堂教學偏離語文課程的母語教學本位目標;
4.語文教學本身的復雜性和教學規(guī)律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
5.閱讀教學內(nèi)涵空泛,華而不實;
6.教學空間封閉;
7.閱讀興趣淡薄。
1.更新閱讀教學理念,營造寬松的閱讀氛圍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統(tǒng)一的全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注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的定位,讓閱讀呈現(xiàn)開放、對話、個性的特點,突破原有的封閉狀態(tài),營造動態(tài)、自由、主動、多元的閱讀氛圍給學生。這樣的環(huán)境會讓學生回歸本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作用,對學習盛滿熱情。
2.把握閱讀靈魂,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讀是閱讀的立身之本。張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其實是學生閱讀的結(jié)果體現(xiàn),有所感悟和語言積累則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因此,無論是教學生閱讀也好,還是閱讀教學也罷,必須讓學生認真讀,潛心讀,有感受的讀。相同的閱讀材料不同的學生讀會有不同的感受,體驗和感悟,教師要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不做復雜的分析,而是讓其多讀書,有層次的讀書,當然,學而不思不行,不但如此,還要教其多思考,多與他人進行交流并且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悟。
3.加強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
如《難忘的一天》課文初讀后,我便有了疑問,問學生:“文中主人公我最難忘的一天是哪一天?我為什么難忘那一天”,學生很快從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來回答我。在分析某篇文章段落大意時,可以先找出段落的中心語句,如果沒有加以概括即可,讀懂本段大意,然后進行理解和文章大意概括。閱讀的同時,教師又要幫助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詞,不明白的句子,加以組詞,造句,給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加深課文內(nèi)容理解和運用,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只有掌握了閱讀技巧,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閱讀等各項能力才能隨著閱讀能力步步上升,得到真正的提高,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語文知識整體素養(yǎng)。
語文學習本身就考察學生的情商,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注意:(1)以情感人,引起共鳴;(2)巧設(shè)問題,啟發(fā)討論;(3)借助情景,導情入文。
只有將各項能力綜合起來培養(yǎng),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起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边@種種事實實踐足以說明閱讀的重要性,換言之,閱讀可以成為當今時代孩子們最喜愛的事,那么我們何不順藤摸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下成長,是語文教學一直以來的追求,也是小學階段閱讀教學所尊崇的教學宗旨。
參考文獻:
[1]陳麗莉.閱讀教學:文本與心靈的橋梁[J].閱讀與鑒賞,2011,(10).
[2]陳玉琴.關(guān)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