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華
“文學素養(yǎng)”是多數(shù)教師耳熟能詳?shù)囊粋€術語,在生活中不時能聽見,在雜志上和網(wǎng)上時不時的能看見,但是要問什么是“文學素養(yǎng)”,我卻不知如何回答。這一術語的一個關鍵詞是“素養(yǎng)”,通過綜合詞典和新課標的闡釋,可以把“文學素養(yǎng)”詮釋為:學生在文學方面的知識與積累,閱讀文學作品的方法、情感體驗,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等。
教師只有明確了文學素養(yǎng)的含義,才能談如何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而且要多種方法并用。在諸種方法中,我認為讀、思、記、活動是幾種重要的方法。下面以教讀《珍珠鳥》為例,來說說我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一些體驗。
一、在美讀中感知文學
一篇文學作品包括語言、背景材料、思想內(nèi)容、文體風格等要素。這些都蘊含在作品中,
只要仔細地讀,就能有所收獲。古人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白x”的關鍵是興趣和方法,切忌枯燥的簡單地讀。我在指導學生“讀”時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1.用導入激趣
據(jù)教育學家們的調(diào)查,對學習有直接興趣的學生還不到百分之十,多數(shù)學生都是在“被迫”的狀態(tài)下學習,這就是大多數(shù)學生一聽說放假就歡天喜地的原因。如果老是處于被迫狀態(tài),學生是學不好的,而且是很累的。要讓學生自覺地學、輕松地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激趣。在讓學生讀書前,也切莫忘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教讀《珍珠鳥》時,我用了下面的激趣方法:
(老師深情地朗誦)“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畫家用畫筆描摹鳥形,文學家用文筆吟詠鳥情,音樂家用音符頌揚鳥鳴。在古詩詞中,描寫鳥的詩句比比皆是,“千山鳥飛絕,萬途人蹤滅”,“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鳥不但是一道風景,而且是人類生活的組成部分,在陶淵明的筆下,人與鳥共同構成和諧的生活圖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边@首詩中,歸林的鳥與歸隱的人共同構成了一幅青山隱居圖。在詩人的筆下,鳥不只是大自然的點綴,而且是有情有意的動物。杜甫在《三絕句》中寫到:“門外鸕鶿去不回,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痹娙伺c鸕鶿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了信任,進而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鳥是人類的朋友,但人卻不是鳥的朋友。在人的眼中,鳥只是玩偶、點綴、食物、換取錢財?shù)奈锲?。他們用槍打,用彈弓彈,用網(wǎng)繩捕,使鳥兒在人面前成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于是便有了一個成語,叫做——“驚弓之鳥”(讓學生答出)?!绑@弓之鳥”是鳥對人類的控訴,是鳥兒無聲的哀求。今天在講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時代,“驚弓之鳥”是人與自然之間一大敗筆,是人類留下的一大遺憾。
不過,好在作家馮冀才為我們找回了一點遺憾,鳥兒與他相依相伴,竟能飛到他的肩上睡覺。他是用的什么訣竅讓鳥兒把他當作朋友的呢?
這樣大氣磅礡的導入提振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興趣,有了興趣,接下來的事就迎刃而解了。
2.用多種方式讀。
讓學生讀書盡量要用多種方式,不然學生就會生厭。要自讀,分角色讀,賽讀,品讀,齊讀。這一課適合用賽讀和品讀的方式。先用賽讀,把全文分成幾個部分,抽幾名自愿者進行比賽,老師作為參賽者之一也參加比賽。比賽完后評出最佳朗讀手。學生對比賽很重視,選手會投入更多的情感和思維,對聽者當然會產(chǎn)生更多更深的影響。無形中較好的完成了對課文的初步感知。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品讀,讀出內(nèi)容,讀出情感,讀出思想,讀出自己,讀出作者。好作品是讀出來的,聽一遍技藝高超的朗讀,對課文的內(nèi)容與情感等便有了較深的感觸與領會,增強學生對文學的感知體驗。
二、在說寫中體驗文學
文學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寫作,一位同士說過“只有寫你才會寫”,我對這句話深表贊同,只有寫作才能生成寫作能力,優(yōu)秀作家和其他藝術家都是經(jīng)過刻苦練習練出來的,“練”是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必要途徑。練也是一種非??嗟牟钍?,學生大多一聽說作文就叫苦,有的甚至還有“作文恐懼癥”,如何讓學生輕松作文就成了語文老師面對的重要課題。
說和寫都是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方式,有共通的地方,兩者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根據(jù)我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說和片斷作文一般不反感,因此要盡量讓學生多作口頭作文和寫片斷作文。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些小巧有趣的說寫練習,有助于化解學生的作文困難。比如,學了《珍珠鳥》后,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練習,穿插在教學的過程中:
1、給馮冀才先生發(fā)一份短信,表達你對他的贊賞。
2、揣摩文中小鳥的心理活動,從小鳥的角度說出或寫出對主人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小鳥的角度對主人說幾句話。
三、在思考中領悟升華文學
文學素養(yǎng)要上升到一個高度,必須要有理性的探索和思考,優(yōu)秀的作家往往是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思想家的三位一體。思考貫穿在文學教學過程的始終,思考語言、思考布局結構、思考作者的態(tài)度、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還可以思考作品的缺陷,從哪些方面去改進會更好等。
四、在背誦和競賽中積累文學
現(xiàn)在很少有人主張背誦了,至少是在公開的場合,但是我認為背誦仍是文學積累的重要途徑。所謂積累,不過是知識和經(jīng)驗在大腦中的存儲,要存儲便要經(jīng)過“輸入”的過程,“輸入”的方式可以是活動式的、體驗式的、情感式的、背誦式的等。現(xiàn)在多主張前三種輸入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不知不覺就記住知識、生成能力。筆者不反對這一觀點,并極力主張和推廣這一作法,但是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僅僅靠活動、體驗和情感來記住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配以專門的背誦。背誦的內(nèi)容可以是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段落等。
我的作法是讓學生每天用默寫的方式寫一篇小字,一是為了練字,二是為了增加語文積累。寫的內(nèi)容一半是課內(nèi)的,也可以是課外的。課內(nèi)的有古詩詞,要求背誦的課文等,課外的每半個月?lián)Q一種,比如這半個月背寫名人名言,下半個月背寫成語,再下個月背寫優(yōu)美詞句等。兩個星期開展一次積累競賽,這半個月小字練寫的什么就競賽什么。優(yōu)秀的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nèi)競寫出了兩千多字的名言或成語,讓我大感欣慰和感動。需要再次提示的是:寫小字不能用抄的方式,那樣沒什么用,一定要用默寫,為此老師需要隨時抽查督促。學生對競賽興趣很濃,為了獲獎,他們往往會煥發(fā)出意相想不到的熱情。
五、以課本為本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以課本為本,聽說讀寫都要以課本為依據(jù),不能舍本求末。要充分利用課堂,盡量不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