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去年秋季,我回到母校協(xié)同中心小學工作,擔任五年級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滿腔熱情地期待能一帆風順地收獲教育的喜悅,但是這個期待很快變成迷茫,如入陰霾,差點讓我迷失方向。
事情是這樣的,班上有位叫旭的學生,開學才兩周就和同班同學磊鬧矛盾,大打出手。之前同事好心提醒我,旭在學?!昂蘸沼忻?,脾氣暴躁,性格古怪,惹急了甚至會自殘,家長拿他也沒辦法,弄出點事來還會賴著老師,找學校麻煩,以前老師們只好盡量忍讓著他。
但我覺得不可思議,怎么能這樣慣著學生?我決定好好“收拾”這個學生。就像以往一樣,我先來個“下馬威”,嚴厲地批評教育了旭一番,然后讓他寫檢討。結果旭回到教室就把他的作業(yè)本全撕了,上課不聽講,擾亂課堂紀律。
這怎么能行呢?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再次嚴厲地批評他,他竟然用拳頭狠狠砸墻,十分狂躁??磥恚襾碛驳倪€真不行。事后我反思,嚴厲教育方式也許不適合他,我要“甘拜下風”了,于是就采取緩和的教育方式。我主動接近,處處留意他,和他交流,多給他表現(xiàn)機會,表揚他。他安靜了一段時間,我也省心了不少。
可是好景不長,他總想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聽課就聽,脾氣來了什么都不干,我行我素,擾亂秩序。更嚴重的是,在課間,旭和六年級的四個學生又打架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一聽血壓立馬升上來,急忙和六年級彭老師跑去處理。我弄清事件緣由,確定錯在旭。彭老師教育他,沒想到竟遭到旭的攻擊。
以前我從沒遇到過這樣“頑固不化”的學生,花精力地去教導他,他卻軟硬都不吃。我很困惑,不知道該怎么去轉變他了,覺得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情緒低落。我一氣之下打電話讓他的父母把他領回家教育。
晚上我把事情經過和心中的困惑、苦惱告訴了校長。校長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對有個性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二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旭竟然沒有到校。我聯(lián)系家長,家長說他已經上學。我的心突然一緊,認識到粗放式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帶來嚴重后果。我立刻沿著他上學的路尋找,最后在路旁的一棵大樹下發(fā)現(xiàn)了他。
只見他臉上青紫,眼神里充滿著倔強與怨恨,很明顯他被家長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我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暴躁叛逆也許與他的家庭粗暴教育有關,也與老師對他的另眼相待有關,讓他的內心缺乏平等的關愛。想到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無能,我主動向他道歉,說自己沒有盡到一個老師的本分,沒有關愛他,請求他的原諒。
他感覺很意外,抬頭睜大眼睛看我。在我的勸說下,他到我的宿舍,我?guī)退逑茨樕系挠偾啵可纤幘?,這時我看到他的眼睛濕潤了。此后,我常找他談心,在生活上關心他,樹立他的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他在學習上的興趣。后來老師們發(fā)現(xiàn)旭改變了許多,不像以往那樣惹事了,見了老師能主動問好,他的臉上常常是笑容滿面。
看到他的進步,我內心的陰霾也終于一掃而光,如沐春風,心中一片溫暖。看來教育方式很重要,要真正了解學生個性和家庭教育情況,不能隨便把在校教育的責任轉嫁給家長。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有了愛才有了教育,有了愛才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了愛才能撥開我們心中的陰霾,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見到藍天白云。
(作者單位:南漳縣武安鎮(zhèn)協(xié)同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陳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