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陶瑞峰
(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吉林132012)
廣義的共享空間(sharing space)是指任何空間中供給公眾,共同使用的空間。狹義的共享空間是由美國建筑師約翰·波特曼根據(jù)人對環(huán)境的心理反應創(chuàng)造出來的建筑空間,最終廣泛的引入酒店中進行使用,前期具體是酒店的中庭空間,后期衍生出了更多的功能。但其最基本的功能始終改變無多,終是滿足人們對環(huán)境的不同要求,并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更多交往,也為酒店空間本身增添了使用價值和空間趣味。
民宿作為新興的酒店住宿空間,在形式上區(qū)別于傳統(tǒng)酒店空間的關鍵在于,民宿不僅為住宿者提供了人文與地域的文化內容,同時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與溝通環(huán)節(jié)。因此,對于把握好民宿中共享空間的設計內容,因地制宜的使用地域元素和地方裝飾材料,給住宿者帶來直觀、“接地氣”的空間感知效果。
民宿的設計風格受當?shù)匚幕绊?,裝飾材料和裝飾色彩與地域文化聯(lián)系密切,民宿共享空間設計更應該遵循這種法則,通過變換處理各種設計要素,創(chuàng)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共享空間,滿足住宿者的使用需求、精神需求、現(xiàn)代技術需求以及,同時符合地區(qū)特點和地域風格要求。
民宿發(fā)展至今,可以說是“參差不齊的獨特”。民宿與傳統(tǒng)酒店的本質差異在于,民宿不僅提供住處,還提供簡單的飯食,民宿經營者與住宿者也是多元的,住宿者之間得關系也是多元的。人的互動使被動的豐富了空間的功能,也因此在民宿中,共享空間是其核心內容。
空間的十大構成要素,包括墻、地、頂?shù)龋诿袼薰蚕砜臻g中進行處理時,方式更加靈活。例如“溪地99度假別墅”中,采用集裝箱的建筑形式,建造13棟別墅。其中共享空間包括露天酒吧、特色餐廳以及咖啡館等等環(huán)保、清新、活力,動靜結合、內外兼具,賦予了空間新的形象。
民宿因地域環(huán)境而生,因地域文化得以發(fā)展。民宿的地域性是最根本的,民宿空間中的色彩要素與地域文化和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民宿空間中的色彩不僅要符合一般的色彩規(guī)律,同時結合住宿者的大部分需求還要中和人們的情緒和心理。民宿所在地若群山環(huán)繞、蒼松翠竹、玫瑰萬朵,自然的色彩可以被帶進民宿內。而若是在少數(shù)民族中,傳統(tǒng)的五彩織布、動物的皮毛,這些色彩均可以作為色彩要素走進民宿空間。在民宿“LaCaSa”中,室外的共享空間十分純粹,黑瓦白墻黃木青竹,不僅構建了中式的靜謐,同時將地域的特點一一展現(xiàn)出來,協(xié)調且優(yōu)雅。而在西藏等地區(qū)的民宿,由于受到宗教文化的感染,很多時候會加入金碧輝煌的色調與粗放的背景,一起制造出絢麗璀璨,熱情奪目的氛圍,給人留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象。
人們喜歡自然,設計者們常常將室外光和室內光一起應用,同時將室外的光引入室內,這樣不僅節(jié)能環(huán)保,空間也更開放、干凈而明亮。而且。而旅游者在住宿時,本身也需要親近自然。而有時,對共享空間做出隔斷的處理,讓明暗有所呼應,能夠讓重點得到凸顯。所以在民宿設計,尤其是共享空間設計中,將光影進行合理的變換非常關鍵。例如民宿“翠玉木竹塢”,將部分共享空間置于廊與天臺,頂部做透明鋼化玻璃處理,內部做各個功能的設施,仿佛一個小型廣場,人們可以共同分享空間,同時對空間感知到被大自然包裹的愜意,增添了空間的生機。
地域環(huán)境和地域文化影響人的審美感知。民宿設計中的裝飾要素是形成風格的主要內容。在裝飾時加入地方特有的石材、天然木材,節(jié)約成本,地域性得到了體現(xiàn),同時對意境的營造也起到了不少作用?!昂菽缮骄訄D客?!敝校卯?shù)氐氖^砌做外墻和園門,院內鋪石階,拾階而上,途徑共享空間,數(shù)米之高的木書架,有萬卷藏書,木質桌椅,木質懸梁,開闊高大,對空間感知古色古香,層次分明。木質的淡雅和石階的閑趣,地域性的裝飾材料,使地域文化有了歸屬感,也映射了當?shù)厣詈竦奈幕滋N。
如果說空間要素劃分空間、色彩調動人們的情緒、光影增加空間的生機、裝飾提升空間的質感,那么綠化就是唯一一個可以改善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要素。移花栽木進入室內,美化環(huán)境愉悅身心。綠化、小品也創(chuàng)造了意境。日本民宿中,會在庭院布枯山水,庭院好似能騰空一縷青云般詩情畫意。而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差異巨大,綠化綠植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例如云南昆明的民宿,一年四季常有各類鮮花及其制品做為綠化的要素進入共享空間,對空間感知能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
旅游業(yè)的興起,回歸自然的內心驅使,使民宿成為住宿空間中最獨特的一隅。對民宿中共享空間的設計要素進行梳理,明確了設計時的理念與宗旨,并對共享空間的多元功能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對民宿設計也能帶來一些理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