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慢
【摘 要】目的:探討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治療路徑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82例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均分為分析組、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分析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結果:分析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10.4±2.2)明顯短于對照組(14.9±1.8),分析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93.5±1.1)顯著高于對照組(78.7±2.6),兩組之間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質護理干預應用于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治療路徑中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可大力推廣。
【關鍵詞】 優(yōu)質護理;單純房室間隔缺損;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74-02
房室間隔缺損屬于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由于患者的房、室水平均出現分流并且常常與房室瓣合并發(fā)生返流,使得患者的肺血管發(fā)生病變[1],該現象一般出現較早,需要得到盡早的救治,以免出現器質性的肺動脈高壓而無法手術,增加了患者的健康風險[2]。本文通過對82例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比傳統(tǒng)護理方式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8年4月接受的82例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患者進行分析,按照擲篩子的方式將患者均分為分析組、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6-15歲,平均年齡(9.4±1.8)歲;分析組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7-15歲,平均年齡(10.1±1.3)歲;兩組患者病史、年齡、性別等基礎信息相近(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具體方法為: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每日定時的監(jiān)測,保持患者的病房環(huán)境潔凈干燥,室內通風, 床單被罩干凈,定時更換,給予患者每日的基礎飲食,按時提供藥物等護理方法。
分析組提供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⑴心理干預:大多數患者在面對疾病時易出現焦慮、不安、憂心的不良心態(tài),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相關的心理疏導與安慰,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指導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醫(yī)生,多向患者介紹成功治愈案例對患者進行精神鼓勵,邀請患者家屬參與到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給予患者有效的家庭支持,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多關心,多鼓勵,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⑵健康宣講:先大致了解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再根據患者實際的掌握情況、文化程度等情況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為患者詳細講解在患病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發(fā)病原因、治療手段、后果影響等知識,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⑶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飲食方案,要保證患者每日的營養(yǎng)所需,盡量以清淡為主,易消化,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保證健康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⑷自測護理: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監(jiān)測,幫助患者正確識別自身病情的變化,隨時向醫(yī)生反饋,以便使病情得到及時的監(jiān)控和治療。
1.3 結果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的病情,跟蹤記錄患者的治療過程,詳細統(tǒng)計患者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跟蹤記錄,統(tǒng)計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并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識調查表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進行評分,滿分百分,分數越高指示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實驗數據,計數數據的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計量數據的均數比較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對比分析
經護理后,分析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10.4±2.2)明顯短于對照組(14.9±1.8),分析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93.5±1.1)顯著高于對照組(78.7±2.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與體會
房室間隔缺損(簡稱AVSD),又名心內膜墊缺損或者房室通道畸形,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因為原發(fā)孔型房間隔缺損和室間隔流入道或者二尖瓣、三尖瓣缺損、膜部缺損所產生的單一或者多種缺損組合的心臟疾病[3],AVSD是Down氏綜合癥中最為常見的畸形現象[4]。在AVSD的治療過程中,施以一定的護理措施通常會提升臨床療效,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臨床關注和應用,該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與臨床路徑相結合能夠使護理的流程以及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到優(yōu)化[5]。
本文通過對82例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比傳統(tǒng)護理方式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得出,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傳統(tǒng)護理干預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顯著高于傳統(tǒng)護理干預的患者。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干預應用于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治療路徑中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并增加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臨床應用價值顯著、有效,可加大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治療路徑中的應用程度。
參考文獻
[1] 鄧小寧,沈碧強,葉愛霞,王小仁.臨床支持中心工作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29):178-180.
[2] 周潔.論優(yōu)質護理溝通在臨床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29):55+58.
[3] 文春瑾.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心內科護理工作中的運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4):294+298.
[4] 王芳,陳霞.優(yōu)質護理在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治療路徑中的應用[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6):65-66.
[5] 張素麗.彩色多普勒對單純房、室間隔缺損患者的肺動脈壓力分析[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