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恒星的生命并不是無限長的,最終都會變成其它天體。比如在大約50億年之后,我們熟悉的太陽將從恒星變成紅巨星。但是宇宙中有些天體如果不管它,就可能真的一直存在下去,比如恒星演化到最后能夠形成的白矮星和中子星。
但黑洞是非?!疤亓ⅹ毿小钡囊环N。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的黑洞主要有兩類。一是質量在幾倍到幾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基本上都是大質量恒星演化到最后的結果。另一是差不多每一個星系中心都有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在百萬到百億倍太陽質量之間。根據目前的理解,它們的未來只有一個方向:宏觀黑洞會繼續(xù)吞噬能夠遇到的任何物質和能量,長得越來越大;然而在體積越來越大的同時,它們的平均密度會越來越小,也就是說它們會變得越來越虛胖。
1974年,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黑洞的輻射理論,即霍金輻射。根據這個理論,黑洞會通過霍金輻射損失一部分質量和能量。雖然霍金輻射會讓它們“冒汗”,但是消耗的量遠遠比不上它們貪吃的量,所以也就根本無法減肥。目前,不管是霍金的標準黑洞蒸發(fā)理論還是修改的理論都還沒有得到觀測或者實驗的驗證,所以我們既不知道量子黑洞是否存在,也不知道量子黑洞最后的結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