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香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方法 將2016年1月—2018年2月作為該次研究時間段,從中選擇5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時期50名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孕婦分別實施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同時對其進行耐糖量實驗檢測,組間對比兩組孕婦情況并實施分析探究。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普遍較高,各個時間點數值比較均和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觀察組患者第3小時血糖水平為(9.02±2.34)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1±1.25)mmol/L;此外觀察組妊娠期糖耐量減低發(fā)生率為22.00%,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為28.00%,均高于對照組的4.00%和6.00%,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更高,因此對該類患者應加強干預和健康指導,以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妊娠期糖尿?。伙L險性
[中圖分類號] R711.75;R714.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a)-0027-03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成年女性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病發(fā)主要是因為內分泌系統(tǒng)和代謝生理功能的異常而導致,作為一種復雜性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可對女性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故而臨床需要及時對該類患者展開有效的干預和治療。目前臨床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主要以控制其體重、藥物降低其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促進其排卵、恢復其正常月經水平為方案,雖然可對患者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詳細的病理機制和治療方法仍需進一步分析完善[1]。而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會對患者的內分泌產生嚴重影響,故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孕、痤瘡、月經失調等現象,若未及時干預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異糖尿病為主要表現的代謝功能紊亂現象,因此臨床仍需加強探討,為相關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思路。該次研究在2016年1月—2018年2月之間展開該次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目的在于總結經驗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現將該次研究詳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5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入選患者的年齡為22~39歲,平均年齡為(31.26±2.14)歲,其中48例患者已婚、2例患者未婚;選擇同時期50名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31.81±2.08)歲,其中47名孕婦已婚、3名孕婦未婚。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診斷標準為:①患者的卵巢呈現多囊性改變特征,其卵巢體積出現明顯增大,卵巢的周圍分布有12個以上的回聲暗區(qū)信號,其回聲暗區(qū)直徑在2~9 mm之間;②對患者實施血清檢查,可獲得促黃體生成激素物質(LH),患者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含量狀態(tài)超過2個血清睪物質含量水平;③患者存在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現象,伴隨痤瘡、不孕、肥胖等相關特點,同時患者的排卵稀少或基本無排卵。
兩組患者的排除標準為:①排除合并糖尿病家族史患者;②排除多胎妊娠患者;③排除既往有流產史的患者;④排除孕前已經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或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⑤該次研究前已經對患者或家屬說明了研究概況,入選者均表示知情且同意參加該次研究。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和婚姻狀態(tài)等基本情況均相近(P>0.05),因此組間可做統(tǒng)計學對比。
1.2 方法
對兩組孕婦分別實施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同時對其進行耐糖量實驗檢測。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方法:在孕24~28周對患者進行耐糖試驗,即指導患者保持8~12 h的空腹,在其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液樣本,并置于無菌試管內進行血糖濃度的檢測和記錄;選擇75.00 g的普通討糖溶液指導患者口服,同時在服用后的第1、2、3小時分別對其抽取靜脈血液,并檢測對于血糖濃度[2]。若實驗中2項或2項以上均存在異常則可將患者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1.3 觀察指標
組間對比兩組孕婦情況并實施分析探究,包括其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的測定結果,并按照時間點將其空腹血糖水平、第1小時血糖水平、第2小時血糖水平、第3小時血糖水平分別作出記錄,組間整理并實施對比[3];此外觀察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的確診例數,按照組別對其比例進行統(tǒng)計并實施對比,同時統(tǒng)計兩組患者妊娠期糖耐量減低現象所占例數,統(tǒng)計其比例后實施組間對比。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作為該次數據處理軟件,使用(x±s)表示,研究中計量資料,并應用t實施檢驗;使用[n(%)]該次研究中計數資料,并采用χ2實施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普遍較高,各個時間點數值比較均和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其組間對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減低比例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減低比例均較高,且和對照組比較均存在顯著差異,其組間對比詳細情況見表2。
3 討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孕齡期女性中十分常見,因為該病是一種由多因素導致的內分泌代謝系統(tǒng)紊亂癥狀,病發(fā)后患者可出現顯著的高雄激素血癥和持續(xù)性無排卵現象,這對于已婚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家庭和諧會產生嚴重影響;且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會導致患者伴隨存在痤瘡、多毛、肥胖、月經不調等相關癥狀,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而臨床相關研究均已經證實,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個顯著的危險因素,其在女性群體中發(fā)病可加大其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率,危害患者健康。故而臨床認為應該基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危險性,對其相關情況展開全面的評估和分析,以期為有關研究的開展提供參考,進而使得孕齡期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和保障[5]。
該次研究以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健康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展開了詳細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普遍較高,各個時間點數值比較均和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觀察組患者第3小時血糖水平為(9.02±2.34)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1±1.25)mmol/L;此外觀察組妊娠期糖耐量減低發(fā)生率為22.00%,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為28.00%,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高于正常孕婦,其機制可能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本身會導致人體內的脂肪含量高于正常人群,而脂肪含量對于人體胰島素物質的產生數量和敏感性會產生影響,已經得到臨床多數研究的公認,即說明人體內的脂肪含量較高,其機體會出現自我調節(jié)現象,使得胰島素物質的實際合成數量增加,在這一現象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高胰島素血癥,或者出現生理性胰島素抵抗增加現象,這對于患者機體內胰島素抵抗傾向會產生強化和誘導作用,對患者持續(xù)產生相關刺激,則加大了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生率[6]。而針對人體實施糖耐量實驗,可從較為客觀的角度反映人體糖代謝狀態(tài),在糖耐量實驗結果明顯異常的情況下,往往預示著該類人群更容易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現象[7]。因為胰島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生理和病理基礎,伴隨存在胰島素抵抗的情況下則可作為耐糖量實驗結果異常和糖尿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持續(xù)的胰島素抵抗現象則會導致人體胰島β細胞的基礎功能不斷衰退,在此過程中糖耐量實驗結果往往會進一步表現出異?,F象,預示著人體從生理階段向病理階段進行過渡。而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從極大程度上驗證了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風險性[8];因此臨床應該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實施各項檢查,尤其在孕育前后應該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增長并注意日常低鹽低脂飲食,此外需合理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有關運動,進而減少糖尿病發(fā)生的風險[9]。
綜上所述,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性更高,而通過相關的血糖水平檢測,可發(fā)現其血糖普遍高于健康孕婦,因此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應加強血糖檢測和相關健康指導干預,以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對患者產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蘆笛,白伶俐.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不良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10):69-72.
[2] 沙建偉.二甲雙胍治療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 19(24):33-34.
[3] 王江平.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69-70.
[4] 張金榮,趙遠.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產結局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6):388-390.
[5] 鄭曉雅,任偉,張素華,等.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妊娠相關性暴發(fā)性1型糖尿病1例診斷及治療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6(11):1195-1197.
[6] 陳軍,羅英,周正琴.孕中、晚期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 11(2):245-249.
[7] 趙曉苗,李琳,陳曉莉,等.伴有高雄激素血癥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患有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升高[J].生殖與避孕,2017,9(12):969-974.
[8] 黃睿淳,蔡慧華,何援利.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婦女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影響及安全性評價[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7,6(5):396-398.
[9] 張荔,戴詠梅.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孕早中期體重增加與妊娠期糖尿病的關系[J].江蘇醫(yī)藥,2017,43(14):1044-1045.
(收稿日期: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