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蔣潔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期,研究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初中語文是核心素養(yǎng)旗幟下的先鋒隊,作文展示的是學生語文學科的整體素養(yǎng),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外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學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這樣思維越來越細密,情感越來越細膩,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對初中作文的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使教師達到幸福教作文,學生快樂寫作文的新愿景。
關鍵詞:課堂作文;文章構思;生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庇纱丝梢姡魑?,正是學生以語文學習力為經、生活成長力為緯而編織成的生活圖景。習作的意義也在于用文字傳播的方式,將學生的認識、思考、感悟和情感傳達出來,進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從這一點出發(fā),寫作就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在日常課堂作文教學中,我一直在探索、否定、發(fā)現(xiàn)、總結、實踐……循環(huán)往復,也一直不停地向名師學習,渴望尋求一個寫作的新路徑,漸漸地,在學習反思中看到了一絲絲光亮……
一、課堂作文——山重水復疑無路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新課改以來,很多人熱衷于從“人文性”方面對作文教學發(fā)表見解,卻對“如何有效地寫作”避而不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也難以求“解”。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一學期完成8篇習作,教材一般是六個單元,每單元設置一次寫作訓練,教師在實際操作時,問題就出來了:訓練學生能力上有沒有梯度性?作文題目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怎樣指導學生的寫作?怎樣快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學設計如何安排?……這一直以來成了令一線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語文教師感覺無本可依,作文教學隨意性大。不過,我們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卻也只是“百花齊放”,老師各有各招,費了很多神,花了很多時間,學生卻還是提起寫作文就頭疼。
溫儒敏老師指出:“‘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每次都突出一點,給予方法,又照顧全面。”一線教師一直在尋求一本能夠指導學生寫作的“校本教材”,直到2017年部編本教材的使用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例如,七年級上冊,作文訓練是這樣安排的:從“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學會記事”“寫人要抓住特點”“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到“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每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緊扣單元課文,思路循序漸進,我們的課堂也有本可依了。
“部編本”語文教材旨在努力建構適合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體系,內容主題上,“積極健康地學習和生活”理念一線貫穿整個作文板塊,使學生可以走進教材學“前輩”,走出教材“過日子”,敘述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日常生活,從而吐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展示不同的生活情境,感悟生活,獲得成長。
二、“見招拆招”——猶抱琵琶半遮面
生活需要七色光,人的成長需要五谷雜糧,作文教學決不能單打獨斗,閱讀寫作不分家。課文既是范,也是本,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好課例,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好素材,更是及時點撥學生寫作技巧的好作文。
記得學習莫懷戚的《散步》這篇敘事散文時,目標是“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讓學生學習此課的目的只是要傳承一種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體會一家三代人濃濃的親情。這次教學,我在和學生探討這篇文章寫作目的前提下,進一步尋找了一些寫作上的技巧。
首先閱讀文章要理清思路,把握文章構思,《散步》的構思就很實用:交代清事件的六要素,散步的原因—經過—結果—升華主旨,有沖突,有人物描寫。其實初中生寫作文很多都是圍繞自己的生活圈:學校、家庭、社會,寫感悟最深的經歷,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散步》就是選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用情趣盎然、含義豐富的語言展示了一個家庭真實的生活場景,與學生口味相投,能夠使讀者入情入境。
本文與學生的生活情境非常相似,還有很多方面也值得借鑒,如精練的人物描寫,小家伙的語言,“摸摸”“蹲”“背”幾個動詞,極富畫面感,意在言外的、生動詩意的環(huán)境描寫,回環(huán)復沓的句式等,可以讓學生及時進行句子仿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照葫蘆畫瓢寫一篇,形似也行,能夠選好有價值的素材,立意深刻,神似就更好了。
好文章耐讀,好作文要會仿寫,仿著仿著就有了味道,寫著寫著就寫出了意境。余映潮老師曾經說過:“訓練加積累,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睂τ趯W生來講,訓練和積累,又何嘗不是學習語文、進行寫作的法寶呢?
三、厚積薄發(fā)——為有源頭活水來
黃厚江老師說:“文章是高樓,素材是磚瓦和泥沙。但一幢大樓,僅僅有磚瓦泥沙是不行的。不要說造大樓,造一間小房子都不行。還有許多更為重要的東西。”這些更為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就是思想文化的沉淀,是生活的積累、情感的積累。作文,正是學生以語文學習能力為經、生活成長經歷為緯而編織成的生活圖景。
生活積累,就是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據(jù)為己有”,使之成為寫作的材料、寫作的源頭、寫作的動力、寫作的靈感。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河師大附中的任云峰老師,他解讀了當“語文老班”的幸福密碼,讓我對寫作訓練、寫作素材的積累,有了新的認識,幫我解決了學生習作千篇一律、素材蒼白無味的難題。他以班主任為圓心,以與學生共同的校園生活為半徑,畫圓,一個大大的圓中填滿了初中三年難忘而美好的記憶。
初中生習作就是要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真,就是真實、鮮活的素材;善,就是傳達正能量;美,就是提升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獲得高雅的生活情趣。從學生入校到“初三的沖刺告白”,每一個切入點都是學生寫作訓練的契機:集體生日會,訓練學生寫人記事;給同學的點贊,教會學生寫頒獎詞;課前兩分鐘演講,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傳遞正能量;以小組為單位定時分批制作以感恩、奮斗、責任、夢想等為主題手抄報,為議論文積累素材;制作名著閱讀手抄報,群文閱讀手抄報,積累寫作技巧;初三沖刺階段,寫學生致中考后自己的信、致父母的信以及家長致孩子的信,做好家、校、學生與家長的心靈溝通,讓靈動的文字發(fā)揮正能量、傳遞真情。一情一景,一事一文,即情即景,不打寫作的旗幟,卻也是時時處處在寫作,看似不刻意實是有意而為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真實情感的流露,自然也能出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狈磸徒庾x任云峰老師的“幸福密碼”,我深刻地認識到:生活是素材積累的源泉。面對異彩紛呈的生活,為什么有的學生寫作還是千篇一律呢?原因在于,他們缺少生活意識,對生活抱一種無關痛癢的態(tài)度。所以,再鮮活、再豐富的生活對他來說也是無意義的,因為他們平時沒有為自己“積累”,寫文章就不能融入自己的思想。想來,還是語文老師不能及時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和體會生活。所以說,學生不但需要勤思精練,還要把寫作納入自己的生活指標,更重要的是老師要能“錦囊相助”。
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睂懽髑Ч攀?,積累知人意。積累從哪里來?當然只能從生活中來,只能從閱讀中來。生活的積累離不開閱讀的底蘊,幸福充實的生活從閱讀中來,還要到閱讀中去。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史;一個學生的寫作力,就是這個學生的成長力。一個學生的習作,是他成長的軌跡,是他生活的縮影,是他內在的心聲,是他智慧和情感的結晶,也是當代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作為語文老師,解讀幸福作文的密碼,探尋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需要我們首先要有學習力、反思力,學生才能更具成長力!
參考文獻:
[1]俞毅.初中作文教學的困境及其出路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9.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is the key period of studentsdevelopment, and the study of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is the vanguard under the banner of core literacy. Writing shows the overall literacy of studentsChinese subject, and it is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studentscore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students learn to observe life and discover the beauty of life. In this way, their think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delicate and their emotions become more and more delicate, thus forming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omposition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so that teachers can achieve a new vision of teaching composition happily and students can write composition happily.
Key words:class complsition;paper studies;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