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慶
(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獨李鎮(zhèn)中學 陜西 咸陽 713811)
前言:曾有一位教育家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筆者認為,要將語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使學生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陶冶其情操。
入秋以來,雨水特別多。這不,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今天講的是《老山界》,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以聲襯靜”的寫法。
我先進行背誦抽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同學們背得很流利。
我因勢利導:“同學們,這一段文字很優(yōu)美,它寫出了深夜山谷里怎樣的特點?”
“很熱鬧。因為很多戰(zhàn)士都凍醒了,圍著火堆在談話。所以說‘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波濤在澎湃’?!焙芏鄬W生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不對。戰(zhàn)士們是在談話,但是在‘小聲地談著話’,而且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除此之外,就是寂靜’,這段話就應寫的是山谷里很靜。”馬上有幾名學生反對。
“既然很安靜,就應該一點聲音都沒有,為什么會聽到那么多聲音呢?”
“是啊!怎么既說‘寂靜’又說‘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呢?”
很快,學生們就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寫的是山谷里寂靜,一派認為寫的是山谷里喧鬧。爭論了一會兒,同學們見我不說話,又都把目光停在了我身上。
我也一下子為難了,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呢,還是再引導一番。
課堂一下靜極了,只聽見窗外“嘩嘩……”的雨聲。雨聲?我的腦海里閃過一道火花。
“好,現(xiàn)在請男生放聲自由朗讀這段話,女生認真聽。”
學生們雖然不理解我的做法,但男生馬上扯開喉嚨讀了起來。
接著,我又示意他們停下來。問女生:“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
“吵死了?!薄皬埨趤y讀一氣?!薄?/p>
“好,現(xiàn)在請全班安靜1分鐘,仔細聽。你們又聽到了什么?”
“下雨的聲音?!?/p>
那剛才男生讀課文的時候,你們聽見雨聲了嗎?為什么會這樣呢?想一想吧?!?/p>
“噢!我知道了。男生讀課文時,教室里很吵,現(xiàn)在男生不讀了,教室里就靜下來了,所以就聽見,窗外的雨聲?!币粋€學生站起來說。
“對,越是安靜的時候,越能聽見一些細微的聲響。這種通過寫聲響來表現(xiàn)寂靜的寫法叫‘以聲襯靜’。也就是說,寫耳朵里聽到的那么多聲音,其實是為了反襯周圍的安靜?!蔽以诤诎迳蠈懴隆耙月曇r靜”四個字。
“哦,我明白了?!贝蠖鄶?shù)同學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同學們再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過那些類似的現(xiàn)象?”
“我知道??荚嚂r,考場上很靜,只聽見‘沙沙沙’的寫字聲。”
“我也有過類似經(jīng)歷。晚上大概十點鐘左右,人們都睡覺以后,如果你還沒睡,就會感覺到屋外蛐蛐的叫聲特別響?!?/p>
……
顯然,一個恰當?shù)那榫匙屗械膶W生茅塞頓開。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列舉了許多古詩文中“以聲襯靜”的名句,還總結出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巧妙運用“以聲襯靜”的寫法。
直到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
后記:大自然是知識的海洋,生活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教師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生動教材。教師應以課外實踐為載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稑藴省分赋?“溝通課堂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大自然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贝笞匀痪褪菍W生學習語文的一片天地,學生由學校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xiàn)。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貫穿生活教學,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保證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