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綜述

2018-02-23 12:01楊春宇馬蘇彥
蒲松齡研究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醒世姻緣傳綜述

楊春宇 馬蘇彥

摘要:《醒世姻緣傳》作為明末清初的一部大小說,不僅受到文學研究者的青睞,其所涉及的方言、詞法、句式等語言領(lǐng)域的問題亦備受學界關(guān)注,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績。表現(xiàn)為:個案研究逐漸細化,詞義研究趨于穩(wěn)定,詞類、句法系統(tǒng)化研究初步彰顯等。這些成果對該書作者里居考釋及近代漢語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雖然該書語言研究成果不斷,但在深度、廣度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方言詞匯釋義工作仍需深入探索,對個案問題的研究亦應放在斷代史的層面宏觀比較分析與檢驗,對作者里居問題可聚焦集中力量突破。

關(guān)鍵詞:醒世姻緣傳; 語言研究; 綜述

中圖分類號:I207.37? ? 文獻標識碼:A

《醒世姻緣傳》為明末清初“西周生”所著,是17世紀重要的一部極具地域色彩的長篇白話小說。其“東方土音”特點突出,語言過渡性特點鮮明,是研究近代漢語與方言的珍貴語料,因此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是極其必要的。

《醒世姻緣傳》的研究工作起步較早,清人楊復吉曾揣度《醒世姻緣傳》的作者為蒲松齡,在20世紀30年代,胡適先生也曾對《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提出見解,認為作者“西周生”必為蒲氏,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并未受到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直到20世紀80年代,學界才逐漸重視《醒世姻緣傳》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田璞的《〈醒世姻緣傳〉為蒲松齡所作說質(zhì)疑》(1985) [1] 是第一篇行文中涉及語言學知識的文章。楊春宇《〈多大點孩子,看提留吊了似的頂脖揪〉などからの分析について——〈醒世姻縁傳〉に関する語彙研究の考察と管見》(2004) [2] 曾初步從釋義討論、語源探索、同音假借詞分析、關(guān)連標點修正、難解詞匯探索等幾方面梳理了至2003年以前中日學者有關(guān)《醒世姻緣傳》語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通過陸淡安、黃肅秋、白維國、李申、太田辰夫、香坂順一、有田忠弘、閻紅生(日)、植田均、地藏堂貞二等研究,深化了《醒世姻緣傳》在中國近代漢語研究和方言研究的文本意義和學術(shù)價值。推動了《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的長足發(fā)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至2018年,在國內(nèi)重要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的有關(guān)《醒世姻緣傳》語言學研究論文有219篇,其中核心期刊32篇,博士論文5篇,碩士論文36篇,涉及詞典5部。雖然數(shù)量不及《紅樓夢》《金瓶梅》等,但發(fā)展勢頭強勁。博碩論文數(shù)量逐年增加,可見《醒世姻緣傳》研究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國外(以日本為主)重要學術(shù)網(wǎng)站上發(fā)表的有關(guān)《醒世姻緣傳》的論文約49篇,其中有關(guān)語言學方面的論文38篇,占全部文獻的77.6%。從國內(nèi)外對《醒世姻緣傳》的研究狀況上看,從語言學角度出版的專著主要有5部,其中徐復嶺的《〈醒世姻緣傳〉作者和語言考論》(1993) [3] 是唯一一部從語音、詞匯、語法等多個角度全方面研究《醒世姻緣傳》中語言現(xiàn)象的專著,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因《醒世姻緣傳》流傳至今版本較多,本論從研究的視角出發(fā),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黃肅秋校注版《醒世姻緣傳》為依據(jù),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2018年以前國內(nèi)外有關(guān)語言研究成果進行梳理。

一、《醒世姻緣傳》語音研究

《醒世姻緣傳》語音部分的研究成果相較于詞匯、語法等方面數(shù)量較少,但常常與作者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學者們更傾向于從語音的研究來窺探《醒世姻緣傳》作者的真實面貌,在《醒世姻緣傳》作者問題上較為有影響力的幾個學說分別為:“蒲松齡說”“非蒲松齡說”“章丘人說”“河南人說”“諸城人說”“賈鳧西說”“集體創(chuàng)作說”等,在語音研究方面,主要有“非蒲松齡說”“蒲松齡說”及其他說法。

(一)漢語史與方言史

在漢語史層面,學者們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語音現(xiàn)象放在漢語語音歷史變化的角度去對比分析,進而反映《醒世姻緣傳》中語言的特點及語音的變化規(guī)律。如李無未的《〈醒世姻緣傳〉詩詞用韻考》(1989) [4] 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口語詩謠、詞三者用韻交相比較,認為“近體詩用韻大體上是遵守《廣韻》韻系的,但未免脫離當時的語音實際。認為舊韻系殘存于詩詞創(chuàng)作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書本語音現(xiàn)象,也是促成它與實際語音相脫節(jié)的重要因素?!背酥?,還有學者針對《醒世姻緣傳》中的某一個字的研究,探索該字在整個漢語語音史的發(fā)展變化情況。

在方言史層面,學者們著重研究《醒世姻緣傳》中的語音系統(tǒng),將明末清初山東方音與現(xiàn)代山東方音及東北方音相對照,描摹兩者之間的繼承、變化關(guān)系。如邸宏香在《〈醒世姻緣傳〉語音研究》(2005) [5] 一文中對《醒世姻緣傳》語音系統(tǒng)的聲類、韻類、調(diào)類進行分析,考證三者的變化特點及規(guī)律,得出《醒世姻緣傳》中的語音現(xiàn)象與今天的山東方音是一脈相承的,并且語音特點又在很大程度上與今天的東北方音相一致這一特點。在方言史的角度研究《醒世姻緣傳》的語音問題,不僅可以了解山東方音的歷史發(fā)展,而且對于探討現(xiàn)今山東方音與東北方音的關(guān)系,以及東北方言的來源都具有重要意義。除與其他地區(qū)方言對照外,學者們還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某一類字的研究來探求《醒世姻緣傳》這本書中的方音特點,如閻紅生在《試論〈醒世姻縁傳〉語言的幾個問題》(1996) [6] 中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以同音為首要條件的兩種借字進行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借字與本字原來并不同音,而且由相異到相同,可能隱含著重大的語音變化,如清濁不分,疑母與微母、影母合流,收-n與收-ng的韻部混淆,入聲字與其他聲類的字混淆等。但因發(fā)現(xiàn)例證太少,只能說存在這些現(xiàn)象,要揭示《醒世姻緣傳》的語音系統(tǒng),還需深入調(diào)查,尋找大量例證。”

(二)方言與作者里居考證問題

圍繞作者問題,學者們從《醒世姻緣傳》的方音特點入手,將蒲松齡的方音與《醒世姻緣傳》的語音特點相對照,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如田璞在《〈醒世姻緣傳〉為蒲松齡所作說質(zhì)疑》(1985)一文中除將蒲松齡所作的《江生》與《醒世姻緣傳》中的情節(jié)相比較外,還從《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方言土語入手,與蒲氏俚曲相對照,認為“從方言土語的運用斷定《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必是蒲松齡,令人難以信服。”與田璞觀點相反,王衍軍在2001年及2004年相繼發(fā)表《從次濁入聲字的歸屬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2001) [7] 及《〈醒世姻緣傳〉的方音特點試析》(2004) [8] 兩篇文章,也從語音角度對作者問題進行考釋,并從《醒世姻緣傳》的方音特點出發(fā),通過對次濁入聲字歸屬問題的研究,認為“相比于賈鳧西,蒲松齡的方言更符合《醒世姻緣傳》中次濁入聲字歸入去聲的語音特點”,并與《聊齋俚曲集》方言特點相比較,發(fā)現(xiàn)兩書方言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尤其是中古入聲字的歸派正體現(xiàn)了冀魯官話區(qū)的方音特點。因此認為《醒世姻緣傳》作者應為蒲松齡。除對蒲松齡說持肯定或否定意見之外,還有許多學者通過對語音的研究來縮小作者范圍。如邸宏香在《從語音基礎(chǔ)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2010) [9] 一文中對《醒世姻緣傳》中語音特點進行辨析,確定“《醒世姻緣傳》的語音基礎(chǔ)是以兗州、濟寧、鄒城為中心的魯西南地區(qū)。確定作者即使不是山東人,也應該長期生活在山東,熟悉山東特別是魯西南一帶的地理、風俗和語言。”路廣在《山東地區(qū)“給”音調(diào)查與〈醒世姻緣傳〉作者問題》(2012) [10] 中對山東地區(qū)授予詞“給”的多種讀音進行語言調(diào)查,認為“《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應該主要生活在“”音分布區(qū)域內(nèi)。蒲松齡、章丘人處于“己”音區(qū)域內(nèi),皆有可能是《醒世姻緣傳》作者,而丁耀亢和賈鳧西不處于這個區(qū)域內(nèi),為其作者的可能性不大?!?/p>

二、《醒世姻緣傳》詞匯研究

學界對《醒世姻緣傳》的研究多側(cè)重于考釋疑難詞匯的意義,及對《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詞書中有關(guān)詞義解釋的缺漏、失誤等不足的現(xiàn)象進行補充和訂正。在詞匯研究領(lǐng)域,是基于漢語史及其方言探源關(guān)系兩個層面進行的。

(一)漢語史層面

相對于詞匯的單純釋義及彌補缺失,漢語史層面的研究更側(cè)重于說明某一類型詞匯由古至今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以及方言詞匯與現(xiàn)代漢語詞匯之間相互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黃悅在《〈醒世姻緣傳〉親屬稱謂研究》(2012) [11] 一文中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各類親屬稱謂進行歸納整理,將《醒世姻緣傳》中的親屬稱謂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親屬稱謂相對照,發(fā)現(xiàn)親屬稱謂系統(tǒng)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其語義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但有18個核心親屬稱謂是自古以來就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變化不大的。張文文在《〈醒世姻緣傳〉同素異序詞及其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分析》(2013) [12] 中考察了《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90組同素異序詞,并通過與現(xiàn)代漢語的比較,分析其演變情況。此外,還有針對某一個詞的分析,如石亮亮在《〈醒世姻緣傳〉の“情管”現(xiàn)代方言の“情管”に関する考察》(2017) [13] 中對“情管”一詞進行研究,分析其在《醒世姻緣傳》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用法和意義,探討了兩者在語感方面的差異。隨后,分別考察了“情管”一詞在《醒世姻緣傳》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進一步闡明了“情管”一詞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二)方言探源關(guān)系

學者們注重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方言詞語進行考釋及訂正,并將其放在方言史的角度探索詞義變化和規(guī)律。張鴻魁在《〈醒世姻緣傳〉語詞補注》(1992) [14] 一文中參照《廣韻》《集韻》考求本字本義,并對照《韻略匯通》參看近世常用俗字形、詞義的發(fā)展,補充與糾正了《醒世姻緣傳》中一些具有魯西特色詞語的詞義。張?zhí)?、師為公、馮春田、王澤鵬等人都在對詞語釋義的同時考察其在方言變化過程中的演變規(guī)律。除單純的釋義外,學者們還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詞匯的研究,探索某一地區(qū)方言詞的來源。如李無未、劉富華、禹平在《〈醒世姻緣傳〉與吉林方言詞語探源》(2000) [15] 一文中就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一些土語與現(xiàn)今吉林的方言詞語做對比,認為“盡管兩者之間的時空跨越很大,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詞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沒有什么變化”,探索出吉林方言詞語與昔日的山東話之間有著較近親緣關(guān)系這一特點。除了與吉林方言作對照,學者們還將《醒世姻緣傳》中的詞匯與山西、西北地區(qū)的方言聯(lián)系,如雷漢卿的《西北方言詞語在近代俗語詞考釋中的價值略論——以〈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和〈聊齋俚曲集〉為例》(2005) [16] 和曹瑞芳的《山西方言所見〈醒世姻緣傳〉詞語選釋》(2005) [17] 學者們將不同地區(qū)方言相比較,試圖尋找某些方言詞的起源與變化過程。將《醒世姻緣傳》中的詞匯放在漢語方言史的角度來考究,這些研究不僅拓寬了研究范圍,而且有助于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醒世姻緣傳》方言詞嬗變的軌跡,為后期方言史的整理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

三、《醒世姻緣傳》語法研究

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兩部分,《醒世姻緣傳》語法研究主要圍繞詞法和句法兩方面進行。在語法研究方面,因《醒世姻緣傳》語言的獨特性,各家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帶有方言色彩的詞法與句法,但就整體而言非方言成分占研究主體,本文在論述時從詞法與句法兩個角度來梳理。

(一)詞法研究

1.動詞

在動詞研究方面,對《醒世姻緣傳》動詞研究主要是以分類研究為主,重點是對動詞重疊形式的研究。于亞楠、秦存鋼、賀衛(wèi)國、周永研和大島吉郎,都以動詞重疊為研究對象,對其格式特點、語法意義、句法功能做出探析,指出《醒世姻緣傳》在動詞重疊的歷史發(fā)展演變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張曉玲、溫靜、王敏對動詞細化分類,分別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行為動詞、趨向動詞進行研究。

2.形容詞

對《醒世姻緣傳》中形容詞的研究,重點以形容詞重疊式為主,如高小紅在《〈醒世姻緣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研究》(2009) [18] 中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形容詞重疊形式的語法形式、句法功能、語法意義、修辭功能的描寫和對其重疊格式發(fā)展演變過程的研究,對《醒世姻緣傳》在形容詞重疊這種語法形式的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定位。與此相似的還有植田均的《現(xiàn)代方言に継承されている〈醒世姻縁傳〉中の複音節(jié)形容詞》(2006)。[19]

3.量詞

量詞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不同類型量詞進行分類描寫,研究《醒世姻緣傳》中量詞的使用特點及其變化規(guī)律。丁敏在對《醒世姻緣傳》名量詞與動量詞研究時運用動態(tài)的描寫方法,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基礎(chǔ),對量詞與名詞、動詞之間的搭配規(guī)律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清時期量詞的語義特點及使用情況。徐慧文對《醒世姻緣傳》所涉及的時間量詞、專用量詞、動量詞、同形量詞進行分析研究,運用歷時比較與動態(tài)描寫的方法分別對不同類型量詞分類討論,例如在《〈醒世姻緣傳〉同形量詞研究》(2009) [20] 中對《醒世姻緣傳》的138個同形量詞做了窮盡式考察,將它與同期的《兒女英雄傳》《金瓶梅》等作品橫向?qū)Ρ龋同F(xiàn)代漢語縱向比較,總結(jié)出同形量詞的語義特征及主要格式。在《〈醒世姻緣傳〉方言量詞研究》(2006) [21] 一文中分析了《醒世姻緣傳》中方言量詞分布情況,將《醒世姻緣傳》中具有方言色彩的26個專用量詞和28個臨時量詞進行描寫,并對書中量詞的“兒化”“子化”現(xiàn)象加以總結(jié)。

4.代詞

在內(nèi)容上,人稱代詞研究是代詞研究的重點,運用對比方法能進一步突出其演變規(guī)律。崔蘭霞在研究《醒世姻緣傳》人稱代詞時將其分為第一、第二、第三人稱逐一考察,并與當代臨清方言中人稱代詞的使用分別做了簡單對比。同時,龍周莉、程志兵、徐復嶺也運用了相同的方法對《醒世姻緣傳》中的代詞進行論述。

5.副詞

從研究內(nèi)容上看,不同學者以不同類型的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表意功能及使用特征。如朱琳琳在《〈醒世姻緣傳〉中的程度副詞》(2012) [22] 一文中將《醒世姻緣傳》中的程度副詞分為表強度、表弱度、表比較度三類,并選取該書中的部分程度副詞作為對象進行描寫說明。另外,邱姍姍、葉建軍、劉蕾和王群都通過對某一類副詞描寫,深入探究其特點。除分類研究外,還有學者從漢語史的角度對《醒世姻緣傳》中的副詞進行整體把握,如植田均在《現(xiàn)代方言に継承された〈醒世姻縁傳〉中の副詞》(2006) [23] 中例舉了《醒世姻緣傳》中幾個典型的副詞,將它們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中意義相對照,從而反映其繼承關(guān)系以及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6.介詞

介詞方面的研究采用整體概括與分類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如:艾爾麗在《〈醒世姻緣傳〉介詞研究》(2000) [24] 一文中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介詞分為七類,對這七類介詞的用法和語法意義進行描寫,并運用共時和歷時的研究方法,討論它們的用法及語法意義。在分類研究方面,路廣在《〈醒世姻緣傳〉中的介詞“從”、“打”、“齊”》(2003) [25] 一文中以“從”“打”“齊”這三種介詞作為研究對象,對它們各自的用法進行比較分析,突出這三者之間的異同。

7.連詞

對《醒世姻緣傳》連詞的研究多側(cè)重于對轉(zhuǎn)折連詞的研究。如:邵妍對《醒世姻緣傳》中的轉(zhuǎn)折連詞進行判斷與分類,選取幾個轉(zhuǎn)折連詞作了較為詳盡地描寫與分析,總結(jié)出這一時期轉(zhuǎn)折連詞的發(fā)展特征,發(fā)現(xiàn)近代漢語轉(zhuǎn)折連詞的形成與語法化的過程存在一致性這一特點。此外,還有學者對《醒世姻緣傳》中的一系列方言連詞進行考察,宋青將《醒世姻緣傳》中沿用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中方言連詞的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中方言連詞的用法相對照,顯示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并比較兩者在使用方面的異同,對明末清初山東方言連詞的特點進行了總結(jié)。

8.助詞

助詞研究方面,在整體研究的基礎(chǔ)上側(cè)重于針對某一個助詞的探究。如:岳立靜在《〈醒世姻緣傳〉助詞研究》(2006) [26] 一文中對《醒世姻緣傳》中的助詞根據(jù)近代漢語助詞的一般分類標準,將助詞分為四種類型,并逐一對其分析描寫,探究山東中西部方言助詞系統(tǒng)的發(fā)展特點。除此之外,岳立靜對《醒世姻緣傳》助詞研究時還著重探究了“可”和“將”的語法功能,通過描寫其分布特征、功能等特點,總結(jié)出助詞“可”和“將”在近代漢語中的特點。

9.語氣詞

在語氣詞研究方面,學者們將語氣詞分為不同類型并舉例分析,從而探究其發(fā)展變化的特點。如王愛香在《〈醒世姻緣傳〉語氣詞研究》(2003) [27] 一文中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將《醒世姻緣傳》中的語氣詞分為四類,并分別研究其在《醒世姻緣傳》中的特點,體現(xiàn)近代語氣詞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發(fā)展變化,以及語氣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變化情況。李映忠在《〈醒世姻緣傳〉語氣詞研究》(2005) [28] 一文中總結(jié)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這一基礎(chǔ)上通過對比、統(tǒng)計的方法,對《醒世姻緣傳》中語氣詞存在的語言用法做了初步的分析。

除了單純對《醒世姻緣傳》中的詞法進行研究外,學者們還將詞法研究與作者研究相結(jié)合,其中涉及到的主要觀點為 “非蒲松齡說”。如張樹錚、孫韻珩在《〈醒世姻緣傳〉和〈聊齋理曲集〉語法特點的差異》(2005) [29] 一文中通過對《醒世姻緣傳》和《聊齋理曲集》兩部作品中的賓語與補語的位置、助詞“可”和“著”、代詞“包”、人稱代詞、“的”的特殊用法,這些語法現(xiàn)象進行比較,指出兩書作者不可能相同,同時也反映出明末清初山東方言不同區(qū)域的一些語法現(xiàn)象。持相同觀點的有程志兵,他在《〈聊齋俚曲集〉與〈醒世姻緣傳〉人稱代詞的差異——兼談兩書的作者問題》(2009) [30] 中將其與《聊齋俚曲集》的人稱代詞對比,分析兩書人稱代詞數(shù)量、用法、頻率的差異,得出《醒世姻緣傳》的作者不是蒲松齡。與此觀點相同的還有劉鈞杰,他在《從言語特征看蒲松齡跟〈醒世姻緣傳〉的關(guān)系》(1988) [31]一文中運用語言學的方法,對《聊齋理曲集》和《醒世姻緣傳》中5項用詞差異進行比較,初步得出蒲松齡不是《醒世姻緣傳》作者這樣一個結(jié)論。

《醒世姻緣傳》這部作品在研究漢語詞法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對詞法的發(fā)展演變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就需要深入研究《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缎咽酪鼍墏鳌愤@部作品不僅為近代漢語詞法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也為后代研究現(xiàn)代漢語的詞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句法研究

在句法研究方面,“把”字句與“被”字句研究成果較多,其研究內(nèi)容涉及“把”字句“被”字句的結(jié)構(gòu)形式,功能用法等方面。柳青在《〈醒世姻緣傳〉“把”字類處置式研究》(2010) [32] 一文中通過對“把”字類處置式窮盡式分析歸類,對《醒世姻緣傳》中“把”字句的句法、語義、語用等方面做出分析,從而建立對《醒世姻緣傳》“把”字類處置式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類似的文章還有很多,如曹思海在《〈醒世姻緣傳〉“被”字研究》(2010) [33] 中不僅從句法、語義、語用等方面做出分析,同時還闡釋了“把”“被”同現(xiàn)句的結(jié)構(gòu)類型及其出現(xiàn)的原因,并歸納總結(jié)其使用特點。此外,還有許多學者從其他的角度研究《醒世姻緣傳》句式特征,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對“比”字句、“給”字句、存現(xiàn)句、比較句、反問句等句式的研究。這些句型的研究種類繁多并各具特色,值得進一步深入挖掘。

除“把”字句與“被”字句外,學者們還著重研究《醒世姻緣傳》中方言的句式結(jié)構(gòu)問題,將《醒世姻緣傳》中方言句式結(jié)構(gòu)的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句式結(jié)構(gòu)用法相對照,從而反映近代漢語向現(xiàn)代漢語轉(zhuǎn)變時期山東方言的歷史面貌。曹大為在《〈醒世姻緣傳〉中的兩種山東方言結(jié)構(gòu)》(2000) [34] 一文中,對書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VNv和VN-v結(jié)構(gòu)在結(jié)構(gòu)構(gòu)成、表達功能與語法功能方面進行分析,描繪這兩種結(jié)構(gòu)的使用特點及其異同。類似的文章還有很多,馮春田、岳立靜與崔山佳從《醒世姻緣傳》的句式結(jié)構(gòu)角度出發(fā),通過與現(xiàn)代山東方言的句式結(jié)構(gòu)相對照,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山東方言的演變規(guī)律。隨著研究的推進,學者們對句式結(jié)構(gòu)的研究也在不斷細化,如魏金光則是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家去”一方言詞進行分析,分析帶有已成詞“家去”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及未成詞“家”“去”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研究其成詞規(guī)律。

此外,在句法研究方面,學者們將《醒世姻緣傳》中的句法研究與作者問題結(jié)合,通過對句法的研究進而考證《醒世姻緣傳》作者身份。在句法方面研究主要有“非蒲松齡說”“其他說”等。在“非蒲松齡說”方面,如劉玥在《從處置式比較〈看醒世姻緣傳〉非蒲松齡所作》(2010) [35] 中從句法的層面進行探討,通過對處置式的窮盡式考察,將口語性較強的《聊齋俚曲集》與《醒世姻緣傳》比較,認為西周生非蒲松齡。在“其他說”方面,李焱、池靜蓮在《從差比句的比較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2003) [36] 一文中,比較《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續(xù)金瓶梅》三部作品的差比句,通過數(shù)據(jù)量化分析,并結(jié)合漢語發(fā)展史和山東方言的現(xiàn)狀,認為“在行文風格上這三部作品存在著較大差異,《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應該是一位長期生活在魯東或魯中的山東人?!?/p>

對《醒世姻緣傳》句式的研究,不僅對我們分析把握近代漢語句式向現(xiàn)代漢語句式過渡的特點有所啟示,對于研究句子結(jié)構(gòu)發(fā)展的演變規(guī)律也同樣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還可以考釋作者問題,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相關(guān)時期的小說研究也提供參考和借鑒。

四、《醒世姻緣傳》語言與文化研究

除單純地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研究外,還有不少學者在研究語言問題的同時還將其內(nèi)在社會文化現(xiàn)象揭示出來,為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研究提供更好的背景支持。

(一)稱謂關(guān)系

學者們從《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社會稱謂入手,通過對社會稱謂的分類、歸納與整理揭示明清時期各個階級內(nèi)部之間的關(guān)系。如賈嬌燕在《〈醒世姻緣傳〉社會稱謂研究》(2008) [37] 一文中以《醒世姻緣傳》中的社會稱謂詞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詳盡地分類描寫,在對語言事實進行求證,填補研究空白的同時,還多角度地顯示《醒世姻緣傳》中社會稱謂所蘊涵的歷史、文化、民俗等因素。與此相同的,還有賈嬌燕的《從〈醒世姻緣傳〉職業(yè)稱謂看明清平民階層》(2008) [38] ,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職業(yè)稱謂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側(cè)面揭示了明清平民階層的總體狀況和不同類型。還有從親屬稱謂詞入手的,如王姝茵的《〈醒世姻縁伝〉の非親族への親族呼稱語についての考察:“大嫂”と“奶奶”を例として》(2017) [39] 等。

(二)婚俗關(guān)系

學者們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具有特色的方言詞的研究,從而窺探明末清初時期的風土民情。如魏紅在《從〈醒世姻緣傳〉方言詞看明清山東婚嫁禮俗》(2007) [40] 中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與嫁娶有關(guān)的方言詞進行歸納整理,通過這些方言詞來顯示明末清初時期婚俗的特點,并揭示現(xiàn)代山東婚俗文化的來源和演變。從方言史的角度將語言與文化相結(jié)合,可以更加細致深入地揭示明末清初這一時期所存在的風俗文化現(xiàn)象,為后續(xù)《醒世姻緣傳》語言學及文學方面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除稱謂關(guān)系與婚俗關(guān)系外,個別學者還對《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服飾詞語、隱語、諧音等語言現(xiàn)象進行研究,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文本語料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并結(jié)合國俗語義學、民俗語言學等研究方法,探析語料背后的習俗慣制、思維方式、民族文化等人文信息。

五、《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比較法

比較方法是研究漢語方言常見的研究方法,《醒世姻緣傳》方言研究主要包括方言與方言比較,方言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

1.方言與方言比較

在漢語方言的研究中,將不同地區(qū)的方言進行比較,是窺探方言之間內(nèi)部聯(lián)系的重要方法。如李無未、劉富華、禹平在《〈醒世姻緣傳〉與吉林方言詞語探源》(2000)一文中將《醒世姻緣傳》中所用的“土語”與今吉林方言詞語進行對照,進而探究出吉林話與昔日山東話之間存在著的難以割斷的近親緣關(guān)系。秦存鋼在《〈醒世姻緣傳〉方言詞語注釋辨正》(2003) [41] 中以魚臺方言詞為參照,對黃肅秋先生的注釋作出補充辨正,為進一步研究《醒世姻緣傳》使用哪一類的方言土語提供材料,也為山東方言的分區(qū)在詞匯上提供依據(jù)。王澤鵬在《〈醒世姻緣傳〉的詞語注釋問題》(2005) [42] 一文中將《醒世姻緣傳》詞語注釋中認為存在的問題,結(jié)合具體語境與現(xiàn)代方言重新探究其真實詞義,進而準確地注釋方言詞語。此外,還有曹瑞芳、王晉桃、王恩建、賀衛(wèi)國、董淑慧等人,運用方言與方言之間的比較,研究方言之間的關(guān)系及方言詞語的補釋問題。

2.方言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

除了方言與方言之間的比較研究以外,還有是采用方言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的方法,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使用特點及含義,彌補《醒世姻緣傳》中釋詞不準確,缺漏的情況。鄭東珍在《〈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給”引例、釋義補正——以〈醒世姻緣傳〉語料為例》(2007) [43] 一文中,將現(xiàn)代詞典中已有“給”字的用法與《醒世姻緣傳》中“給”字用法相對照,總結(jié)出以上三本現(xiàn)代詞典中對“給”的意義漏釋的情況。此外,還有雷漢卿、王育信、周志鋒等人都通過方言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之間的對照,進而補釋詞典中未收錄的義項。

(二)分類描寫法

分類描寫法是對目標整體細致分類分析的方法,是研究詞法句法重要的方法。例如艾爾麗在《〈醒世姻緣傳〉介詞研究》(2000)一文中以介詞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語法意義將其分為七類,進而對近代漢語介詞的發(fā)展變化情況作出總結(jié)。于此相同的還有王群,他在《〈醒世姻緣傳〉副詞研究》(2001) [44] 一文中將語法意義相同或相關(guān)的副詞歸為一類,共分析了27組副詞,對副詞的詞匯特點從詞形和構(gòu)詞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此外,還有丁敏、朱琳琳、邱姍姍等人都是通過分類描寫法對《醒世姻緣傳》中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分析。

六、《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的特點

(一)詞義研究趨于穩(wěn)定

自對《醒世姻緣傳》語言學問題研究開始,《醒世姻緣傳》方言詞釋義問題一直受到諸多學者的重視。在1981年版黃肅秋先生校注本注釋基礎(chǔ)上,許多學者參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詞書,對其中缺漏以及注釋不準確的地方進行補充與修訂,如張?zhí)?、雷漢卿、李濤賢、洪帥等都從方言詞義的角度對方言詞進行考釋。近些年,對方言詞義的考釋研究逐漸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但是對于諸如“除的家”“步戲”等個別方言詞的釋義與發(fā)掘仍然有待深入。

(二)詞類、句法系統(tǒng)化研究初步彰顯

詞法系統(tǒng)的研究總體上表現(xiàn)為研究內(nèi)容更加深入,學者們在已有研究的各類詞性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對各類詞性進行細化,將細化的內(nèi)容作為研究專題,根據(jù)其所涉及的語法意義進一步分類,做出窮盡式地考察與詳盡地分析。如徐慧文在《〈醒世姻緣傳〉量詞研究》(2005) [45] 的基礎(chǔ)上將量詞細化為時間量詞、專有量詞、動量詞與同形量詞,并進行逐一地考察分析,試圖總結(jié)出各類量詞的特點及其變化規(guī)律。

句法系統(tǒng)的研究相較于詞法研究更側(cè)重于整體鋪開,《醒世姻緣傳》的句法研究分類較多,各類句式層出不窮,如對“得”字句、“把”字句、“被”字句等句式的分析。對句法的全面描寫可以直觀地揭示不同類型句式的特點,為后期全面研究《醒世姻緣傳》的句法問題打下基礎(chǔ)。

其中,對于方言詞法、句法的研究卻僅為詞義研究的十分之一,方言語法研究方興未艾,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多新領(lǐng)域值得深入探索,因而應加強對方言語法的重視,促進方言研究均衡發(fā)展。

(三)重視歷史比較研究

《醒世姻緣傳》本是研究近代漢語與山東方言彌足珍貴的語料,因此,學者們對《醒世姻緣傳》的研究在共時分析的基礎(chǔ)上,更加重視運用歷時的比較方法。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與現(xiàn)代漢語及方言進行對照,對漢語史的發(fā)展過程進行梳理,歸納出某一語言現(xiàn)象由近代漢語向現(xiàn)代漢語發(fā)展的過程,并將其放在斷代史的角度進行研究,為近代漢語的演變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這對宏觀地把握語言的發(fā)展脈絡(luò)也是極其必要的。為突出《醒世姻緣傳》在漢語史上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會將《醒世姻緣傳》與《紅樓夢》《金瓶梅》《聊齋俚曲集》等時代相近的文學作品相比較,將《醒世姻緣傳》放在宏觀的背景下研究,通過對幾部作品的共時或歷時比較,突出明清時期語言的變化特點及其演變規(guī)律。除此之外,通過作品與作品的比較,能找出行文風格、語言運用上存在的差異,這也為《醒世姻緣傳》作者及成書年代等問題的探究提供了重要的參照。

(四)個案研究逐漸細化

《醒世姻緣傳》語法研究與以往的系統(tǒng)性研究相比逐漸細化,研究的內(nèi)容更加深入具體。例如詞法研究方面,由只針對連詞、副詞等某一大類詞法的研究,逐漸細化為詞法中某一小類的專題研究。如朱琳琳在《〈醒世姻緣傳〉中的程度副詞》(2012)一文中針對程度副詞這一對象進行描寫說明,并將《醒世姻緣傳》中的程度副詞繼續(xù)細分為三小類,探求每一小類內(nèi)部相互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除此之外,還有只針對某一詞或字來研究某一詞法特點,如路廣在《〈醒世姻緣傳〉中的介詞“從”、“打”、“齊”》(2003)一文中對介詞的“從”“打”“齊”進行探究,根據(jù)這三種介詞使用上的相似與差異之處勾畫出其語法化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岳立靜、徐慧文、劉蕾、王桂龍等人都立足于某一具體細化的領(lǐng)域去研究《醒世姻緣傳》的相關(guān)語法問題。

(五)作者里居與證據(jù)

方言史方面的研究注重在某一點上的深入,如對作者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將《醒世姻緣傳》中出現(xiàn)的方言土語與當今山東、山西、吉林等地區(qū)的方言土語相對照,不僅能夠反映該方言的起源變化等過程,通過方言土語等問題的探索還會側(cè)面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及《醒世姻緣傳》作者里居等。雖然對《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學界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通過對方言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醒世姻緣傳》的作者范圍一直在逐漸縮小。因此,能夠看出,通過語言研究來揭示《醒世姻緣傳》的一系列背景問題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途徑。

(六)展示世情小說的文本價值

在對《醒世姻緣傳》文本研究時還會將其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通過對《醒世姻緣傳》方言詞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明末清初那一時期的文化傳統(tǒng)及風土民情,反映當時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及整個社會的面貌,深化作品研究之義和社會認識價值。在解決《醒世姻緣傳》語言學問題的同時增加文學色彩,這為全面研究《醒世姻緣傳》提供了堅定的基礎(chǔ)。

七、不足與展望

總體來說,雖然《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數(shù)量在逐年增多,在漢語史研究方面注重整體鋪開,在某些方面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研究的趨勢,一些個案研究亦有所深入,但仍需進一步推進:

1.圍繞作者里居問題從語音、詞匯、語法、文化等方面仍需齊頭并進,互相提供語言學方面的內(nèi)外證參照,進而形成有機的綜觀整合性證據(jù);

2.以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文本出現(xiàn)的難解方言詞匯的釋義工作、語音、語法研究仍需進一步加強,以夯實文本語言研究的基礎(chǔ);

3.圍繞詞類、詞法、句法的個案問題,應結(jié)合作品的成書年代和文本語境,放在斷代史的層面上宏觀地加以比較分析和檢驗,進一步彰顯《醒世姻緣傳》的文本價值和其在近代漢語發(fā)展史中的研究意義;

4.針對日文譯本《醒世姻緣傳》還匱乏語言釋義與對照研究,從文本傳播的層面上,進一步強化文本語言的跨文化研究與世界意義,也是對這部大小說進行語言研究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田璞.《醒世姻緣傳》為蒲松齡所作說質(zhì)疑[J].殷都學刊,1985,(4).

[2]楊春宇.「多大點孩子,看提留吊了似的頂脖揪」などからの分析について——『醒世姻縁傳』? に関する語彙研究の考察と管見[J].日本:中國語研究,2004,(46).

[3]徐復嶺.《醒世姻緣傳》作者和語言考論[M].濟南:齊魯書社,1993.

[4]李無未.《醒世姻緣傳》詩詞用韻考[J].東疆學刊,1989,(4).

[5]邸宏香.《醒世姻緣傳》語音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6]閻紅生.試論《醒世姻縁傳》語言的幾個問題[J].日本:北陸大學紀要,1996,(20).

[7]王衍軍.從次濁入聲字的歸屬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J].蒲松齡研究,2001,(2).

[8]王衍軍.《醒世姻緣傳》的方音特點試析[J].古漢語研究,2004,(2).

[9]邸宏香.從語音基礎(chǔ)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3).

[10]路廣.山東地區(qū)“給”音調(diào)查與《醒世姻緣傳》作者問題[J].古漢語研究,2012,(3).

[11]黃悅.《醒世姻緣傳》親屬稱謂研究[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2]張文文.《醒世姻緣傳》同素異序詞及其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分析[J].漢字文化,2013,(1).

[13]石亮亮.『醒世姻緣傳』の“情管”と現(xiàn)代方言の“情管”に関する考察[D].日本:熊本大學社會文化研究,2017,(15).

[14]張鴻魁.《醒世姻緣傳》語詞補注[J].蒲松齡研究,1992,(3).

[15]李無未,劉富華,禹平.《醒世姻緣傳》與吉林方言詞語探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2).

[16]雷漢卿.西北方言詞語在近代俗語詞考釋中的價值略論——以《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和《聊齋俚曲集》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3).

[17]曹瑞芳.山西方言所見《醒世姻緣傳》詞語選釋[J].長治學院學報,2005,(6).

[18]高小紅.《醒世姻緣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19]植田均.現(xiàn)代方言に殘存する『醒世姻縁傳』中の語?。?)[J].日本:奈良産業(yè)大學紀要,2002,(18).

[20]徐慧文.《醒世姻緣傳》同形量詞研究[J].濱州學院學報,2009,(1).

[21]徐慧文.《醒世姻緣傳》方言量詞研究[J].濱州學院學報,2006,(1).

[22]朱琳琳.《醒世姻緣傳》中的程度副詞[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6).

[23]植田均.現(xiàn)代方言に継承された『醒世姻縁傳』中の副詞[J].日本:奈良産業(yè)大學『産業(yè)と経済』,2006,(21).

[24]艾爾麗.《醒世姻緣傳》介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25]路廣.《醒世姻緣傳》中的介詞“從”“打”“齊”[J].泰山學院學報,2003,(5).

[26]岳立靜.《醒世姻緣傳》助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27]王愛香.《醒世姻緣傳》語氣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28]李映忠.《醒世姻緣傳》語氣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9]張樹錚,孫韻珩.《醒世姻緣傳》和《聊齋俚曲集》語法特點的差異[J].古漢語研究,2005,(4).

[30]程志兵.《聊齋俚曲集》與《醒世姻緣傳》人稱代詞的差異——兼談兩書的作者問題[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31]劉鈞杰.從言語特征看蒲松齡跟《醒世姻緣傳》的關(guān)系[J].語文研究,1988,(4).

[32]柳青.《醒世姻緣傳》“把”字類處置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3]曹思海.《醒世姻緣傳》“被”字結(jié)構(gòu)研究[J].語文學刊,2010,(7).

[34]曹大為.《醒世姻緣傳》中的兩種山東方言結(jié)構(gòu)[J].蒲松齡研究,2000,(Z1).

[35]劉玥.從處置式比較看《醒世姻緣傳》非蒲松齡所作[J].蒲松齡研究,2010,(1).

[36]李焱,池靜蓮.從差比句的比較看《醒世姻緣傳》的作者[J].龍巖師專學報,2003,(4).

[37]賈嬌燕.《醒世姻緣傳》社會稱謂研究[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38]賈嬌燕.從《醒世姻緣傳》職業(yè)稱謂看明清平民階層[J].東岳論叢,2008,(6).

[39]王姝茵.『醒世姻縁伝』の非親族への親族呼稱語についての考察:“大嫂”と“奶奶”を例として[D].日本:熊本大學社會文化研究,2017,(15).

[40]魏紅.從《醒世姻緣傳》方言詞看明清山東婚嫁禮俗[J].民俗研究,2007,(2).

[41]秦存鋼.《醒世姻緣傳》方言詞語注釋辨正[J].泰山學院學報,2003,(5).

[42]王澤鵬.《醒世姻緣傳》的詞語注釋問題[J].南開語言學刊,2005,(1).

[43]鄭東珍.《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給”引例、釋義補正——以《醒世姻緣傳》語料為例[J].文教資料,2007,(27).

[44]王群.《醒世姻緣傳》副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45]徐慧文.《醒世姻緣傳》量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A Survey of Xingshi Yinyuan Zhuan's language Studies

YANG Chun-yu? MA Su-yan

(School of Literature,Liaoning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As a theory of size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the Xingshi Yinyuan Zhuan is not only favored by literary researchers,but also concerned b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dialects,lexical expressions,sentence patterns, and so on,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case study gradually refines,the word meaning research tends to be stable,the part of speech,the syntactic systematization research and so on.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the authors address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modern Chinese.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language research in this book are continuous,it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terms of depth and breadth,the interpretation of dialect vocabulary still needs to be deeply explored,and the case study should also be put into macroscopic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est at the level of the history of dynasties. The problem of the authors address can focus on breakthrough.

Key words: Xingshi Yinyuan Zhuan; Language study; summarize

猜你喜歡
醒世姻緣傳綜述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近代顯示技術(shù)綜述
淺談《醒世姻緣傳》名詞性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綜述
襄城县| 满城县| 大悟县| 馆陶县| 明星| 都江堰市| 湘阴县| 安阳县| 丰城市| 奉化市| 长子县| 西盟| 海晏县| 大姚县| 抚远县| 民权县| 五家渠市| 长顺县| 马关县| 贵南县| 和硕县| 衡阳县| 临高县| 平远县| 雷山县| 瓮安县| 太康县| 古蔺县| 卫辉市| 长兴县| 顺平县| 德格县| 鄂托克前旗| 民县| 历史| 沅江市| 古浪县| 三明市| 泉州市| 花垣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