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無論何種形式的園林都是以養(yǎng)生健體為根本,引導人們回歸自然,找到原本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國園林以江南為最,江南園林又以蘇州為最。陜西關中盆地作為人類最早的理想居住地,只因東西狹長難以發(fā)現,唯有楊凌和武功作為壓縮版,也需要用心體味。提出了探尋中國園林源頭的關鍵在于將蘇州園林與關中盆地進行有效對接,以便讓中國園林這顆大樹脈絡清晰,旨在明確現代園林的發(fā)展趨勢,最終讓人民大眾受益。
關鍵詞:農耕文明;中國園林;蘇州園林;關中盆地;武功古城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8)03-0005-05
1 引言
隨著量變累積引起質變規(guī)律在富貴園林行業(yè)的最終顯現,叩問園林根本目的、追索園林活水源頭,成為越來越多的園林工作者的研究課題。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源地的陜西.不僅文王之囿最負盛名,私家園林更是輝煌盛極;既是陜西園林之開端,也是中國園林之肇始。作為陜西涇陽人的筆者,多次南下流連在蘇州的小橋流水,編著《中國園林經典景觀特色分析》。而作為浙江金華人的俞孔堅.卻深入在陜西追逐關中盆地作為理想風水模式的魅力,出版《景觀:文化、生態(tài)與感知》論文集。在受到啟發(fā)之余,先是以楊凌示范區(qū)和武功古鎮(zhèn)為例,進行傳統(tǒng)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yè)耦合發(fā)展研究;接著進行武功古鎮(zhèn)農耕大地規(guī)劃設計時,終于追尋到中國四大名亭之首的望歸亭;2017年“五一”又帶領學生在蘇州進行為期10d的天堂游學時,與資深導游的暢談才讓人茅塞頓開。蘇州原住居民的祖先是陜西人(周太王長子,有秦伯廟佐證),就是由于對關中盆地理想生活模式根深蒂固的基因記憶.才有對園林孜孜不倦的追求;加之江南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有利因素,才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記憶。將蘇州園林與關中盆地聯系起來既是高檔住宅的延伸(花園),大自然的高度濃縮提煉(山水畫再現);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琴棋書畫詩劍酒茶),還是示范教育優(yōu)秀子女的地方(環(huán)境教育);更是參佛、悟道、讀經的地方(信仰教育)。不僅是生活的地方(研究生活學問),更是面對死亡的地方(精神永恒)。在明確了園林的本質功能之時,探尋中國園林源頭的路徑就日漸清晰。
2 中國園林三朵花:山水夢想、心靈花園
中國園林以豐富多彩的建筑類型、因地制宜的造園形式、底蘊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和志向高遠的精神追求,數千年來始終保持著統(tǒng)一持續(xù)的文明古國形態(tài),在世界三大造園風格中獨樹一幟,號稱“世界園林之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以前所未有的復興盛況,得到世界愈來愈多人士的青睞。
2.1 獨步宅第園林之經典,江南私家園林
私家園林作為情感的寄托和宅第園林的獨特形式,供休閑、娛樂、待客和讀書之用,多建于市井之中,雖規(guī)模較小,但充滿書卷之氣,是我國園林的先鋒范例,其影響滲透到各種類型和流派。①常取內向形式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周圍環(huán)境較為閉塞,能夠借景就顯得尤為重要。②建筑布局采用曲折靈活的方式,以廳堂為構圖中心,周圍穿插亭廊軒榭等,注重疏密對比,一般尺度較小,內外空間連通、滲透。③以池潭、瀑布、溪澗等諸多方式理水,與山緊密聯系,講究北山南水、源于西北山間、匯于南北山麓和出于東南方向。④筑山理石,早期以聚土成山和橫向列布為主,晚期以疊石成峰和豎向疊掇為主。⑤植物造景模擬大自然,綜合采用詩格、畫理與比德兼?zhèn)涞呐渲眯问?,以植物蘊涵的豐富文化創(chuàng)設園林意境。⑥色彩常比較樸素、淡雅,青瓦、栗柱和白粉墻,給人以幽雅寧靜的感覺。⑦注重返璞歸真的匾額、楹聯,以聚友賞景、淡書論畫為題,追求吟風弄月的氛圍,表現寧靜致遠的意境。
2.2 屹立寫意山水之極致,北方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作為帝王理政、祭祀所在,方便帝王起居、享樂之用,風格上趨于雍容華貴,規(guī)模宏大、強調對稱,景色兼收并蓄、模擬江南園林,大有“移天縮地人君懷”的味道,并能展現北方的特殊風格。①選址自由,既可包羅原山真湖,也可疊砌開鑿宛如天然的山巒湖海。②按照前宮后苑布局,前宮中軸串聯嚴整的空間序列,后苑則是靈活、外向的山水自然空間。③建筑規(guī)模與尺度較大,多為重檐甚至成組,風格端莊持重,色彩富麗堂皇。④理水以一池三山為模式,一般也是北山南水,大水面再劃分空間,形成完整水系;借用土山地形,疊石成峰、置石成組。⑤植物采用自然式種植,多用松柏,多以叢植為主甚至成林布置,以強調某些局部地段的風貌特征。⑥色彩處理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裝飾用彩厚重,也是適應寒冷氣候。⑦多為仿景和縮景,注重障景和漏景,多用龍、鳳、象、雀等吉祥雕塑小品點綴。
2.3 開創(chuàng)經營園林之先河.嶺南商業(yè)園林
嶺南園林作為經營活動的場所.始終把商業(yè)放在第一位,把園林作為經濟的潤滑劑。雖效法于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卻能將精美靈巧與莊重華縟集于一身,融和中外特點,突出濃郁的實用商業(yè)氣息。站在嶺南商業(yè)園林的角度.對比三大園林的文化緣由,更能看出私家園林的原始特征口[3](表1)。
3 蘇州園林果鮮艷:詩意棲居、生活樣板
正如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評,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范,這些建造于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3.1 外求自然之和諧,內求深邃之意境
①從山石骨架、水系血脈、建筑五官、花木毛發(fā)和園路四肢來看蘇州園林,具有院落組合、欲揚先抑,順勢理水、隨曲就灣,堆山疊石、深邃幽靜.建筑構圖、精在體宜,游線組織、動靜結合.花木景觀、四季不同等六大特色,從宏觀整體上構成自然和諧的景觀體系。②追求深藏不露的壺中天地,體味逍遙自在的世外桃源。言不盡意、弦外有音,講究含蓄美。既受詩畫藝術的影響,又與追求自然相吻合.還符合中國文人偏重于平緩、含蓄和連貫的審美節(jié)奏。不僅表現在寓意的隱而不發(fā),又表現在景致的藏而不露,更表現在構建景致時的以點帶面、以偏概全和以少勝多的簡約凝練的造園手法。③蘇州古典園林同古代山水詩、山水畫一樣,以追求意境為本質特征,被奉為評價園林審美價值的主要標志。通過園林命名、構圖布局、建筑造型、室外裝飾、室內陳設、植物搭配、小品點綴和虛景資借等寫意方式.不僅構筑高尚的生活境界,更寄托承載人們的理想和祈盼。
3.2 蘇州園林之極致,經典特色之比對
江南園林名天下.蘇州園林名江南。蘇州園林一般位于城區(qū)近郊住宅之旁,作為日常生活起居部分的延伸和擴大。因為文人、藝人、匠人幾乎涵蓋了民間的造園活動,導致其達到了藝術成就的高峰,以下便是其極致代表(表2)。
3.3 經濟乃園林基礎,文化乃園林靈魂
現在的園林不僅是過去經濟實力的體現,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與民間藝術的傳承;現在的文化又是未來的經濟,只有今天的經濟實力才能建起明天更好的園林。①太湖及其島嶼、半島和沿湖山峰,形成山環(huán)水抱的壯麗畫面,不僅是生活與經濟的依托,也是吳越文化的發(fā)祥地。②虎丘茶園(碧螺春)、觀音泉及其山巔古塔,不僅是蘇州古城的表征,也是蘇州人民的精神向往與寄托。③蘇州刺繡有“精、細、雅、潔”的美譽,表現風景、山水、鳥獸無不精工,尤以人物見長。④蘇州檀香扇、書畫、雕塑、盆景等工藝美術琳瑯滿目,讓游客流連忘返。⑤蘇州彈詞以說、噱、彈、唱為表演手段,委婉細膩、纖柔悠緩,一波三折、蕩氣回腸,自然從容而極富韻味。⑥園林、文化、經濟、藝術與旅游密切相關,相輔相成,一旦進入良性循環(huán),可謂如虎添翼。
4 關中地枝桿粗:農耕文明、經典模式
關中盆地以蜿蜒起伏的秦嶺龍脈為背景,以秦嶺北麓和多級黃土高塬構成東西狹長的帶狀盆地,從西向東包括寶雞、楊凌、咸陽、西安、渭南以及潼關,并以渭河為軸線將其串聯為一體。既是陜西最為富庶的地帶,又是掩埋帝王的黃土,更是人類生活的最佳居住模式地,這就是陜西人不愿離開故土的根源之所在。
4.1 盆地風水理想化,農耕記憶難釋懷
盆地作為一種具有明確邊界、相對穩(wěn)定而又利于防御的景觀,對家園意識、后嗣道德、內源需求導向的自力型經濟的發(fā)展,都有促進作用。從文化生態(tài)意義上講,陜西人對以周文化發(fā)展中心的關中盆地尤為重視。長期的盆地生活造成了對居住地風水的講求,遵循一個高度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四神獸模式: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并成為畢生追求向往的居住環(huán)境和景觀理想[2]。關中盆地背倚西南、南及東南一側的秦嶺山地,半月形的秦嶺山脈及兩側相鄰山脈呈環(huán)抱之勢,前臨渭河平原,西北側為黃土高原,使整個空間成為一種閉合狀態(tài)。還有多條河流從四周山地及高原流入盆地并匯入黃河進入華北平原,從而形成了多個與外界聯系的豁口和走廊,正是“理想風水模式”的原型[3]。農耕文化包括耕作、民俗、信仰、建筑、習慣、生活生產和經濟交流模式等,都有其社會發(fā)展階段的適應性。當鄉(xiāng)土村落與古鎮(zhèn)風情將成為遙遠的記憶,人們開始走進鄉(xiāng)土追尋理想中“詩意的柄居”,尋求恢復性治療和創(chuàng)造與自然聯系的本原方法,希冀在鄉(xiāng)土傳統(tǒng)中尋求心靈的慰藉[4]。
4.2 鄉(xiāng)村旅游經典化,自然農耕再升華
面對農耕文化的日漸淡出和舊有的居住模式日漸難尋,全國性的鄉(xiāng)村旅游日益火爆,因為激發(fā)了人們尋找一種內心真實又難以捉摸的“基因記憶、胃口記憶和肢體記憶”。以陜西關中地區(qū)為例,禮泉縣袁家村是以唐昭陵山麓的田園風光及其光輝創(chuàng)業(yè)史而讓游人流連,建房及室內裝修用的是真材實料;興平市馬嵬驛是以塬邊溝壑中風情驛站取勝,注重腳下景觀細節(jié),讓游人近距離觸摸黃土高原風情;周至縣沙沙河是以最親近的觸摸河流而發(fā)出沙沙的響聲而令游人陶醉.周圍大樹林帶景觀作為背景;涇陽縣龍泉山莊依托麥秸溝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以“龍泉富源”為賣點,全方位業(yè)態(tài),加之區(qū)位優(yōu)勢,才讓游人火爆。
4.3 關中風情民俗化,農耕標志更經典
風情表達就是把關中的民房建筑、風味小吃、手工作坊和農家風情集于一體,既保留了民族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又具有時代氣息。以扶風旅游文化產業(yè)新區(qū)“一鎮(zhèn)二園”為例,從宏觀空間布局來看,包括規(guī)則軸線式·西府古鎮(zhèn)與鼎盛西府、錯落庭院式·國風民俗休閑園和綜合田園式·關中風情園;從微觀細節(jié)表達來看,注重功能優(yōu)先·環(huán)境同步、地域景觀·繁簡同構和演藝展示·現場加工。農耕標志性景觀的營造,一是依托農林水牧進行種植、養(yǎng)殖,營造自然清新、有機循環(huá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二是通過實物、雕塑、建筑裝飾、景觀小品、室外家具等多種形式,將民俗文化盡可能形象地表達出來;三是對廣泛的民俗文化內容進行篩選,選擇適合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內涵,并進行深度挖掘;四是農耕過程、加工制作盡可能現場實作,演藝形式盡可能豐富多彩,以能讓游客自覺參與最好;五是通過生態(tài)環(huán)境、旅游景觀、文化內涵和展示演義,與游客在某一環(huán)節(jié)產生共鳴,從而接受認可,并在以后有機會時行動。最終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體驗當地居民的群體特性的各種感受,并在自然輕松中獲得樂趣[5]。
5
楊凌示范葉茂盛:現代農業(yè)、田園典范
楊凌區(qū)因隋文帝楊堅陵墓在此而得名,經過十多年,從西北小鎮(zhèn)發(fā)展成為全國人民所熟知的農業(yè)硅谷。作為攻克“三農”難題、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試驗基地,不僅承擔著科技示范、產業(yè)示范的基本職能,還承擔著農村與農業(yè)文化建沒示范的職能。
5.1 兩園一會共同體,創(chuàng)新示范成亮點
①楊凌現代農業(yè)示范園:以工廠化育苗館、夢幻花卉館、超級菜園、西部特色館、無土栽培館、現代農業(yè)創(chuàng)意館、南方果樹館和盆景館等八個展館形式,展示現代農業(yè)新成果和新品種,及現代生物技術、環(huán)境調控技術、施肥灌溉技術、無土栽培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通過經營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探索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新模式,成為農業(yè)高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和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樣板。②楊凌農業(yè)博覽園:利用豐富的標本、實物、文物、模型、室外植物以及多種現代化展示手段,展現了動物、昆蟲、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農業(yè)科技歷史,是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觀賞性于一體的農業(yè)科技知識大觀園。③楊凌農業(yè)博覽會:每年秋季(11月5日至9日)舉辦,被譽為中國農業(yè)科技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圍繞農村發(fā)展、農民增收和農業(yè)現代化的要求,設有高新技術館、實用技術館、國際館3個室內展館和農業(yè)機械展區(qū)、現代農業(yè)示范園區(qū)2個室外展區(qū)。
5.2 現代農莊集合群,綜合休閑產業(yè)鏈
以楊凌現代農莊集合群的形式,為游客提供游覽觀賞、采摘品嘗和休閑度假的系列服務。①種植生產類:包括君度·唯爾葡萄莊園、金山牡丹莊園、1301海棠莊園和大馬士革玫瑰莊園等。例如大馬士革玫瑰莊園以創(chuàng)建玫瑰休閑文化為主題,將種植采摘、休閑觀光、創(chuàng)意攝影、書畫采風、科普教育和玫瑰加工體驗融為一體。②養(yǎng)殖生產類:包括快活林莊園、野豬林·劉家莊園、天鑫小糊兔樂園等。例如快活林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散養(yǎng)雞),以雞文化為主題,讓游客享受自然、生態(tài)養(yǎng)殖帶來的樂趣。③科技創(chuàng)新類:例如霖科“移動”農莊以移動示范種植為創(chuàng)意,秦陽木藝盆景園以崖柏木雕、盆景藝術為主題,景卉中草藥養(yǎng)生園慢享生活、精品化健康養(yǎng)生為核心。④綜合休閑類:例如楊凌花溪花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以蘭文化為主題.通過靜態(tài)、動態(tài)和心靈養(yǎng)生,享受世外桃源的隱修生活;美好一生農園植入草莓花語文化,深入拓展農業(yè)功能,開發(fā)系列副產品;美庭快樂農場以臺灣美食為特色,打造集有機種植、科學研發(fā)、教育培訓、特色體驗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觀光體驗農場;尚特梅斯莊園以浪漫、愜意和自由為主題,打造最真實的歐式風情莊園。
5.3 田園村莊蟠龍谷,美麗鄉(xiāng)村新典范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其本質不僅是村莊建設一個美麗的外表,更在于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及文化道德素質,貴在解決好人與白然、社會的相互關系,而“民富村強”始終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核心[6]。①企業(yè)試點啟示:陜西盛森源韋河虎龍踞灣生態(tài)苗圃位于韋河轉彎的五級臺階區(qū)域,不僅是育苗的理想之地,更具備獨有的地貌景觀構架,因而觸發(fā)“龍盤虎踞”之靈感。②鄉(xiāng)鎮(zhèn)龍線初探:對杜寨、黎張溝、陳家溝、官村、周李、蔣寨和孟寨7個村進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規(guī)劃,提出“蟠龍橫臥七彩珠”方案,形成美麗鄉(xiāng)村的龍頭、龍頸、前爪、龍腹、后爪、龍背和龍尾系列景觀。③全區(qū)龍面調研:對楊村、大寨、五泉等20個村進行系統(tǒng)調研,起于善慶寺,結于臥龍寺。龍頭躋頂善慶寺,五村環(huán)繞川云關;龍頸桃源夏家溝,武楊路穿曹新莊;左前摳爪崔家溝,右前摁爪馬家溝;挺胸黎陳腹中官,龍背蔣寨彩云間;右后刨爪周李村,左后蹬爪帥家村;龍尾摔在馬超嶺,回環(huán)椒生名臥龍。④原先村莊建設大多選擇背山面水的風水寶地,塬邊的黃土窯洞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考慮到地質災害和水電的供應需求,才搬在塬邊成片居住?,F在又在先人曾經居住過的風水之地,架橋修路、防治災害,建造更為豪華的窯洞別墅,結合農業(yè)生產并盡可能地綠化美化周邊環(huán)境,滿足人們尋找世外桃源的基因需求,這就是鄉(xiāng)村文化的本質所在[7]。
6 武功古城深根藏:金龜戲水、農耕源頭
武功古城因縣得名、以山而名、源自封禪,乃取“止戈為武”、“久久為功”之意。如果說關中盆地為中華民族黃河流域園林文化典范,猶如巨壺天地,成為人類農耕文明生活模式之源,那么武功古城就是關中盆地的縮影,如同壺中桃源。楊凌“農科城”作為攻克三農難題和展示中國農業(yè)現代化的一個窗口。這既是華夏農耕祖先的科學選擇,也是武功古城乃農耕源頭的佐證,更是武功與楊凌聯手開發(fā)農耕文化之大勢所趨[8]。
6.1 農耕發(fā)祥之源頭,兩府文化交匯地
①帝嚳之子姬棄以劃時代的偉大創(chuàng)舉,試種五谷于水豐地沃的中亭長川,設臺教民稼穡于炎黃孕生的漆水河畔。被堯帝拜為農師,舜帝賜號為后稷;封土于邰,在漆水河岸邊的東塬之上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邦國,有鄭家坡遺址為史證。②古城位居秦川腹地,首當西周之際東來西人周原門戶,是東周初年秦人與戎人激烈爭奪之地,為堯舜時代中國市場貿易最早發(fā)端之處,屬漢唐絲路南道東起西行第一節(jié)點。民間對關中地區(qū)以漆水為界劃分東府與西府,加之原來岐塬周韻文化和咸陽秦風文化的不同影響,使人們產生了性格理念、生活習俗、處事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異。③古城處在東西府文化交匯之地,毓秀鐘靈、炳史垂青,歷久彌新、光大傳統(tǒng)。姜螈母儀文化,相夫教子、千秋效仿;后稷農耕文化,教民稼穡、開啟農耕;蘇武愛國文化,百經磨難、民族忠魂;唐宗感恩文化,建寺筑塔、倡導孝道;康海戲志文化,藐視權貴、規(guī)范秦聲;蘇蕙詩錦文化,得詩萬千、技藝絕頂。
6.2 四象五行之布局,金龜載城之寓意
古城整體印象為:一川兩塬三河蜿蜒若隱若現,游龍飛舞沿溪緩行壺中桃源;阡陌交通層層梯田錯落有致,背山面水隔河相望悠悠古城??芍^:一川托起(米糧川),兩塬作屏(東西兩塬),三水環(huán)繞(漆、沮、淖),四神相擁,五峰朝拱(小華山、鳳崗山、稷山、香山、客山)。①四象者即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為模式的“風水”,實際表示人的生活選址以求吉祥為寓意。古城坐西向東,負陰抱陽,左有漆水為青龍,右有絲路為白虎,前有灘地作朱雀,后有稷山作玄武,自然形成四神之美。②五行者即金木水火土之方位布局,是對中原地區(qū)五時氣象自然遞遷與異常氣候相互制約的認識。古城周邊四座廟祠和城中的城隍廟:東水一風調雨順龍王廟,西木一五谷豐登后稷祠,南金一固若金湯關帝廟,北火一敬而遠之火神廟,中土一平安吉祥城隍廟。③古城取形四靈,借龜之壽,以圖固基守恒。其周長三里二百二十步、護城河深九尺,城墻順勢為近似六邊形,開啟五座城門,自然順勢布局九街十八巷。站立高阜、俯瞰古城,頭目足尾俱有、五臟六腑齊全,龜頭朝向漆水,譽之“金龜戲水”,形制別具、妙趣橫生。
6.3 大地景觀作彩屏,六極七臺八景串
實施川塬并舉、秀山麗水靚城,全面建成中華農耕文明體驗地:①農耕大地景觀:一條水軸在蜿蜒,自然舞動帶兩塬;兩岸濕地串南北,鳥語蛙鳴人流連。阡陌川道彩云間,五彩生態(tài)安家園;菜園綠色有機菜,采摘品賞在田園。半塬油菜盡眼簾.錯落美化土坎邊;塬邊林帶為背景,壺中天地更突顯。一河帶出農都湖,湖邊街區(qū)人如煙;商業(yè)會館加茶館,秦腔戲臺喉破天。大愛舞動漆水河,人文生態(tài)武功塬;點線面體時空壺,三秦縮影體驗地。大地綠化成群落,美化視角在規(guī)模;農田彩化起生機,田園香化養(yǎng)生樂[9]。②“六個極致”特色:后稷教民稼穡華夏農耕第一人,獨佩王冠的天下城隍廟之首,被魯迅稱之為中國第一好人的蘇武之墓,全國四大名亭之首望歸亭,按四象五行布設的金龜戲水古城,被武則天稱之為“才情之妙、超今邁古”蘇蕙的《璇璣圖》。③在東西兩塬的塬邊凸顯位置,交叉布設七處觀景臺,使古鎮(zhèn)(塔)、新區(qū)(閣)、河流、農田、塬立面與眾多景點,相互交織構成立體網絡景觀。④在原有武功八景中,除了姜塬古墓小華山、教稼臺封后稷官、蘇武節(jié)碑龍門傳和上閣鐘聲響九天之四大人文景點之外,其余與漆水河生態(tài)景觀相關的景點,多少都給游人留下遺憾。重新打造“新八景”:姜螈秀冢,教稼名臺,蘇武節(jié)碑,胡燕朝塔,美陽雄關,漆水湖光,上閣鐘聲。
7 結語
站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重角度俯瞰園林,既是隨心營造的美麗廳堂,使其充滿歡快的氛圍;又是心系天下眾生的神仙,修身養(yǎng)性、去除內心雜念的地方;還是人類追求理想的居住環(huán)境,是人人向往的夢中桃花源。中國園林源頭的探尋,如果脫離農耕文化這一養(yǎng)身健體的根本(圖1),不僅尋找的囿(狩獵)、臺(祭祀)和苑(花木鳥獸)難免偏頗,也很難以真正明白園林的本質功能。在梳理中國園林這棵大樹脈絡的基礎上,旨在明確現代園林的發(fā)展趨勢:一是天人合一的終極趨勢——生態(tài)自然化,二是突破經營的感性趨勢——景觀細節(jié)化,三是造就精品的理性趨勢——文脈主題化,四是最接地氣的必然趨勢——大地園林化[10]。生態(tài)自然化是共識,但需要足夠的面積,對用地日漸緊張的大中城市來講越來越難。景觀細節(jié)化是出于造價和經營的考慮,將許多大眾因門票而擋在園外。對中國這一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國來講,文化建園是必然的,只是還需要有一個逐漸提升文化品位的漫長過程。把目光轉向廣闊天地的鄉(xiāng)村旅游和庭院居住風水,最貼近大眾、最擁有底氣.也將實現中國夢真正落到了實處。
參考文獻:
[1]陳 祺,劉粉蓮.中國同林經典景觀特色分析[M].北京:化學工 業(yè)出版社,2012;1~21.
[2]袁雪雯.農耕文化在在中國景觀設計中的價值[J].蘇州工藝美術 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3):39~40.
[3]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tài)與感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8~ 29,99.
[4]文化挖掘.農耕文化主題園建設理念[J].北京農業(yè),2014( 14):26-29.
[5]陳 佳,陳 祺.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表達的探究[J].綠色科 技,2016(7):10~13,16
[6]張壬午.倡導生態(tài)農業(yè)建設美麗鄉(xiāng)村[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13(1):5~9.
[7]藺林田,陳 祺,周 博.楊陵區(qū)蟠龍谷田同村莊規(guī)劃建設調研 [J].綠色科技,2016(7):69-72
[8]裴紅波,陳祺,方大鳳.傳統(tǒng)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yè)耦合發(fā)展研究 [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6(8):287~290.
[9]陳 祺,劉錦鋒,李 森,等.武功古鎮(zhèn)農耕大地景觀規(guī)劃設計特 色探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5(13):227~230.
[10]陳 祺.現代園林的發(fā)展趨勢[J].現代園林,2015(9):67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