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224400)
劉春霞
Phonics是以英語為母語地區(qū),在閱讀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它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發(fā)音上的感知,從而達到“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的效果。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Phonics在語音教學中運用的三種方法。
漢語拼音對輔音字母發(fā)音影響深遠,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已經(jīng)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教師應抓住這個優(yōu)勢,在單詞教學中巧妙運用漢語拼音來幫助學生感知音標,幫助學生提升單詞拼讀能力。
例如,教學中的小口訣:p/p/p (拼音) 有氣無聲[p] [p] [p],b/b/b(拼音)有氣無聲[b] [b] [b]。在起初“有氣無聲”的漢語提示下,學生就能感知到字母B在英語單詞拼讀中自動轉化為[b]。通過深入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與漢語拼音直接產(chǎn)生直觀聯(lián)系的讀音有“t-[t]/d-[d]/k-[k]/ g-[g] /f-[f]/v-[v] /s-[s]/z-[z] /m-[m] /n- [n]/l-[l] /w-[w] /r-[r]/h-[h]”。因此,在教學語音時,教師最好能編寫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口訣幫助學生感知和記憶,讓語音在每一次的英語教學中能夠慢慢地滲透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中。
教師可以元音字母的正遷移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鼓勵學生開口去讀、去嘗試,從而使英語拼讀變得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1.見字發(fā)音,建立元音字母的拼音體系
教師要分析學生英語語音的學習狀況,達到熟練認知,采用滲透的方式,讓學生感知并嘗試讓學生建立元音的拼音體系,學習如何看單詞拼讀音,見字知音,提高學生的單詞拼讀能力。
2.見字發(fā)音,在嘗試中提高拼音能力
(1)落單的元音單詞,各個都發(fā)音。
根據(jù)字母和聲音的關系,可以把元音段分為“單成音”和“多成音”。首先,多成音是在多字母元音段內(nèi),每一個字母都發(fā)音,有不同的字母分擔不同的因素。簡而言之就是每一個元音字母都發(fā)音。如boy,toy,lion,now,gray,opera等,讓學生體會到單詞發(fā)音是可以看字母讀的,根據(jù)單詞中的英文字母可以嘗試直接讀出其發(fā)音,一個字母發(fā)一個音,特別是針對陌生的新授單詞,教師可讓學生嘗試主動去猜、主動去拼,不斷地嘗試也是提高學生拼音能力的過程。
(2)成雙的元音猜半邊音。
“單成音”可分為單字母或多字母。首先,最簡單的是單字母發(fā)單音,如hat,name,hot,big,home等。其次,比較復雜的是多字母的單音,如room,book,great,green,coat等,其中都是發(fā)一個字母的音,以great為例,學生可能會猜測[greit]讀a的音或[gri:t]讀e的音,大部分時候能夠猜得準,就像在漢字中遇到不會的字讀半邊音的道理差不多。
然而,在多字母的單成音中有一些作為一個整體讀一個元音,如far中的“ar”,turn中的“ur”,bird中的“ir”,bread中的“ea”等。所以在新授單詞時,教師要注意元音組合發(fā)音,積累學生對元音組合的敏感度。利用理性的積累,加上感性的猜測,可以提高學生見字讀音的英語拼音能力,由此幫助學生擺脫英語死記硬背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Sound time板塊的自信心。
繞口令這一練習活動旨在練習特定的語音,用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游戲。適當編排的繞口令是一種目的性明確、富有趣味且較有針對性的練習材料。例如,關于文具的教學中,教師編了一個簡單的繞口令“A pink pencil is in a purple pencil case”,讓學生體會字母“p”的發(fā)音[p],為了讓學生再體會字母“g”的發(fā)音[g],教師又編了“A big pig is in a green bag”這個繞口令。教師要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這些繞口令,同時在編寫繞口令時要先明確繞口令的訓練目的,利用學生學過的詞匯編一些例子,并要求學生反復、連續(xù)、有節(jié)奏地進行朗讀,然后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再加快速度。這種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字母的發(fā)音加以運用的繞口令,能夠使學生有效掌握Sound time板塊的學習。
總之,英語語音學習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發(fā)音能力更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因此,教師要想讓語音教學真正從枯燥中擺脫出來,就要讓學生有“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的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靈活運用Phonics多思考、多發(fā)現(xiàn)、多總結、多學習,促使學生有效進行英語語音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