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涵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峨莊中學,山東 淄博)
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發(fā)布,其中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過去的14篇增加到了72篇。學習和背誦古詩文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中小學老師和家長們的熱議。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不禁會問,背了那么多文章有沒有用?有用的話又體現在哪里?國家領導人告訴我們:“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的?!惫旁娢膶W習,就得背誦名篇佳作,讓學生從中汲取營養(yǎng),真正注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打上中國底色。
著名作家梁衡說:“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樣,只有肚子里滾瓜爛熟地裝上幾十篇范文,才能循規(guī)為圓,依矩為方,進而方圓自如,為其所用。韓愈每寫文章文章之前,都要將司馬遷的文章拿出來重讀一遍,為的是借一口氣?!薄安灰驴?,多背一些經典作品,這會增加你的文學基因,終身受用無窮?!逼鋵?,梁衡寫《晉祠》,就是先讀一讀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向古人借一口“氣”。
經學大師顧炎武、戴震能夠將十三經全文背誦,甚至連“注”都能背誦下來。章太炎、陳寅恪、馮友蘭、錢鐘書、錢穆等大師,也背下了大量的經典。鄭振鐸背誦《左傳》,巴金背誦《古文觀止》,茅盾背誦《紅樓夢》,丘成桐背誦秦漢、六朝的古文,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佳話。背誦不僅能豐富涵養(yǎng),也能滋養(yǎng)心靈、涵養(yǎng)氣質、修養(yǎng)品格、濡養(yǎng)襟抱。古文經典可擇其精華,下決心背過十幾篇或二三十長段,為自己的精神成長打下堅實的底子,可以終生受益。《桃花源記》《出師表》《岳陽樓記》《小石潭記》《醉翁亭記》都是千古美文,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思想上都給人以深刻啟迪。
當下的狀況是師生能靜下心來讀古文的少了,愿意背的就更少了,似乎都有了“百度依賴癥”。輕輕一搜,便可上窮碧落、下入黃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電腦一關,就陷入了兩處茫茫皆不見,手忙腳亂心發(fā)慌的煩惱中。電腦永遠取代不了人腦,它只能輔助人腦。只有用心記下來的,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的一部分。國畫大師范曾先生每天五點起床,誦讀古詩文兩小時,幾十年如一日。八十歲的他能七分半鐘一字不落、一句不錯地背誦全篇2476個字的《離騷》。這除了因家學淵源打下的“童子功”,更重要的是朝斯夕斯、念茲在茲的執(zhí)著和孜孜矻矻、霜晨雨夜的辛勞背誦。即使在病魔纏身的晚年,毛主席還能背誦庾信《枯樹賦》的大部分章節(jié)。它能激發(fā)起偉大的心靈對生命的興發(fā)感動,抒發(fā)出對波瀾壯闊一生的無限感慨。在河北衛(wèi)視《中華好詩詞》節(jié)目上,8歲的小才女在范曾先生的鼓勵下,3個月內背誦出《離騷》全文,一字不落,聲情并茂,博得全場觀眾喝彩。普通觀眾且不用說,就是中文系畢業(yè)的大學生能有幾個可以全文背誦呢?已故臺灣文化大師李敖先生語妙天下,除了善讀書外,也是要把書中重要的部分背下來,經常復習。收藏大家馬未都自從16歲如癡如醉地讀完《紅樓夢》,至今仍能大段地背誦其中的段落。網上有很多視頻公開課和名家講座,我們往往被專家、學者們旁征博引、咳唾珠玉的才華所傾倒,被他們博觀約取、厚積薄發(fā)的風采所折服,被他們博雅的氣質和風范所吸引。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靠一本《教材全解》學不好文言文,做百十篇小文段也寫不出好文章。從詞匯、句子、章節(jié)到全文,首先憑借注釋和詞典,了解領會大意,在此基礎上反復默讀和朗誦,通過這樣持久的努力,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我在講《岳陽樓記》的時候,先讓學生反復聽趙忠祥老師的朗誦錄音,邊聽邊默記,很快就有學生能全文背誦了。只要小組中有“一枝獨秀”了,那離全班“百花齊放”也就不遠了。課堂上經常通過限時背誦、背誦接力、默寫比賽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肚子里裝的東西多了,才配得上腹有詩書氣自華。初中學生記憶力尚好,理解能力也有了顯著的增強。如果能大段或者整篇的背誦經典文言文,不但對他們語文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背過了的東西不一定能有深刻的理解,但是當量的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發(fā)生質的飛躍,生命的興發(fā)感動會噴薄而出?!氨彻Α辈皇且怀幌Φ氖?,也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的是循序漸進、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一篇文章學完了,不僅僅是記住了幾個實詞、虛詞,記住了幾個特殊句式,更重要的是能否朗朗背誦。背誦能激活內存,能舉一反三,能活學活用。《中國詩詞大會》上高中生和北大才女“飛花令”上的對決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每一個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fā)的積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發(fā)起的一項調查(2035人參與)顯示,對于小時候背誦古詩文的經歷,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覺得受用。不能讓背誦成為學生的負擔,有了興趣,不僅不覺得累,反而會享受背誦的快感。讓經典在學生的記憶中深深扎根,構建起自己的精神空間不僅能為修學儲能打下基礎,更為他們的精神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