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蓮
【摘要】 高中語文教學不僅擔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使命,同時還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道德修養(yǎng)、民族精神以及價值觀念的歷史責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德育,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德育滲透,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德育 滲透 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1-030-01
0
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文內涵和道德精神,學生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和文化胸襟等都會受到教學資源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滲透德育,從而提高學生辨別是非黑白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最終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重要作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資源,使學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積極健康美好的情感。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有著教育意義的優(yōu)秀文章,不僅體裁多樣、內容豐富,而且也能給學生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同樣蘊含著具有引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的作用。高中生的價值觀還不成熟,雖然對事物有著一定的認知,但仍不成熟,而且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文化的多元化也容易給學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沖擊和不良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對學生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成績,德育教育常常被忽視,這既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不符合新課程理念。因而,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養(yǎng)成看清人生方向和辨別是非黑白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不僅能夠增強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通過閱讀更好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從而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高中教材中的閱讀篇目都是有著教育意義和蘊含著情感態(tài)度的優(yōu)秀作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教學資源,進行德育滲透。
在閱讀中滲透德育,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身心特點精心的進行教學設計,將文章中最為關鍵、最具德育作用的內容挖掘出來,讓學生進行探討,獲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我很重要》這一篇目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判斷,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問題討論:1.文中作者每次說的“我很重要”,心理感受有什么變化嗎?2.在文中,作者為何說“我很重要”?3.文中所寫的“我很重要”只是指珍愛生命嗎?有沒有蘊含著更多的情感態(tài)度?前兩個問題是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最后一個問題則是引導學生去形成自己的對生命、責任、愛的認識,在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和意義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二)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
寫作是需要學生真摯情感的表達,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都能體現(xiàn)學生的價值觀,在寫作中,教師常常說你們要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寫作為學生的思維拓展和表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教師德育滲透提供了機會。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教師注重的知識寫作技巧的傳授,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更不要說有效的德育教育了。
在寫作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在話題“珍惜時間”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曲,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迅速的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還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如果讓學生以“珍惜時間”為話題進行寫作,學生大多會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入手,得出要珍惜時間、時間寶貴的感悟,這種情感是真實的,但并不是豐富的,而通過歌曲導入則會讓學生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珍惜時間也要愛自己的父母,學會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等。學生在歌曲賞析或者視頻賞析中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三)在課外實踐中進行滲透德育
課堂上的語文教學畢竟受到時空的限制,因此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德育滲透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進行德育滲透,通過組織、安排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將德育滲透在課外實踐中。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語文興趣小組,組織演講比賽、作文比賽、詩歌朗誦會以及讀書交流會等;也可以針對當前社會中的各種焦點新聞與熱點問題組織學生辯論;組織學生觀看包含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電影,然后寫影評。通過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不但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使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與思想水平。
總之,將德育教育有效的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承擔起重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重視學生情感的豐富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 參 考 文 獻 ]
[1]王興盛.試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J].現(xiàn)代閱讀,2012,(5).
[2]孫培忠.淺論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J].文教資料,2010(24).
[3]羅麗華.對我國高中語文教材德育功能的思考與建議[J].考試周刊,2009(9).
[4]黃云龍.教育在于喚醒學生追求真善美——談語文教學中的理想教育[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11,(3).
[5]孫紅.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J].成功(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