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到了,元宵節(jié)也就不遠了。元宵佳節(jié),湯圓自然是家家戶戶的必備美食。吃慣了豆沙餡、芝麻餡、肉餡的湯圓,今天我們來換換花樣吧!
這是一款泰國風味的湯圓,顏色明艷,很有熱帶風情。因為元宵前后沒有當季芒果,我用了南瓜代替。
食材:椰漿125毫升,南瓜200克,糯米粉200克,溫水140毫升,白糖80克。
做法:
1.南瓜洗凈,去皮去籽,切塊,蒸熟。
2.將蒸熟的南瓜塊放入攪拌機,加入椰漿和白糖,打成南瓜汁,備用。
3.將糯米粉和溫水混合,揉成面團。
4.取面團做成小圓子。
5.鍋里水燒開,放入湯圓煮至浮起即可關(guān)火。
6.取一容器,舀入適量南瓜汁,再放入幾粒小圓子,香甜的椰香南瓜湯圓就做好啦。
Tips:
●如果想吃熱款的,可以將打南瓜汁這步放到后面做,這樣就可以利用剛剛蒸熟的南瓜的余溫讓南瓜汁也變得暖暖的。
●做小圓子的活兒,孩子都很喜歡,可以帶上他們一起做。
這款甜品是我在景德鎮(zhèn)吃到的,不過店家放的是傳統(tǒng)的白色小湯圓,我把它改良了一下,將白色小湯圓換成了自己做的紅薯芋圓,這樣,整碗甜品的口感就變得更豐富了!
食材:紅薯200克,木薯淀粉100克,紅豆200克,砂糖30克,紅糖200克,干桂花少許。
做法:
1.紅豆提前浸泡2小時,然后與紅糖、2倍的水一起放入高壓鍋,上汽后再小火煮1小時,至紅豆完全軟爛,備用。
2.紅薯去皮、切塊,蒸熟,趁熱取出拌入砂糖后壓成細膩的紅薯泥。
3.在紅薯泥里拌入木薯淀粉,混合后揉成干濕適度的面團,揉勻。
4.取一小份面團,搓成圓柱長條,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5.湯鍋內(nèi)加水燒開,放入芋圓燒至浮起,開小火再煮3分鐘左右。
6.舀一碗紅豆湯,加入煮好的芋圓,再撒上一點干桂花,即可上桌。
Tips:
●如果家里沒有高壓鍋,那就用普通鍋來煮紅豆,小火多煮一會兒,煮至紅豆完全軟爛即可。
這款湯圓的外皮是用木薯淀粉做的,所以煮好后外皮是透明的,餡兒用彩色的來點綴,端上桌一定能讓寶貝眼前一亮!
食材:木薯淀粉200克,紫薯餡、抹茶餡、糖桂花各適量。
做法:
1.將木薯淀粉放在干凈的碗內(nèi),慢慢加入開水,一邊攪拌一邊加水,成團即可。
2.將面團揉勻,蓋上碗,餳20分鐘左右。
3.揉勻餡料。紫薯餡用的是熟紫薯加煉乳,抹茶餡用的蕓豆泥加抹茶粉。
4.取一小塊面團,捏薄后包入餡料,收口,搓圓。
5.湯圓逐一包好后,放在盤內(nèi)備用。
6.鍋中水燒開后,放入湯圓,輕輕攪動,防止黏底。
7.湯圓煮至浮起后,轉(zhuǎn)中火,加一小碗水降溫,繼續(xù)煮。
8.當湯圓再次浮起,并且透出里面的顏色時,關(guān)火再燜5~6分鐘,湯圓就煮好了。
9.盛出的湯圓可以根據(jù)口味加少許糖桂花。
Tips:
●加水攪拌木薯淀粉時,一定要用沸水,加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加太多水。
●五彩的餡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建議用天然食材,不要用色素哦!
●湯圓外皮的厚薄與煮熟的時間相關(guān),請爸爸媽媽注意了,湯圓外皮的厚薄要適中。
這是一款浙南一帶常吃的點心。我和孩子們在朋友家吃過一次,就從此愛上了,Q彈甜糯,外面的豆粉有股焦香味,混合在一起,吃起來特別香,即使涼了,也一樣好吃!
食材:水磨糯米粉200克、熱水140克、熟豆粉100克、紅糖50克。
做法:
1.在糯米粉中加入適量熱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
2.豆粉中加入紅糖,一起拌勻。
3.一邊鍋中燒開水,一邊將面團分成小份,搓成圓子。待水開后,圓子下鍋,等圓子浮起就可以撈起來了。
4.撈出的圓子趁熱放進混合好紅糖的豆粉里,讓圓子在豆粉里滾上幾圈,身上均勻地裹上豆粉即可。
Tips:
●和面時,加熱水的時候可以先用筷子攪拌,然后趁熱和成團,這是圓子能否做成功的關(guān)鍵。
●拌勻豆粉和紅糖的時候,要盡量壓碎紅糖塊,讓糖與豆粉充分拌勻。
作者簡介:
項秀琪,網(wǎng)名“優(yōu)媽美食”,國家高級營養(yǎng)師,美食達人,旅游達人,更是三千金的媽媽,喜歡把美食化繁為簡,然后融入濃濃愛心。沒錯,做飯用心最重要。
微信公眾號:youmame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