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陽
安樂窩,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比如說某人住處:“你那里真是一個安樂窩呀!”或諷刺某人:“你躲安樂窩里不出來了。”等等。
除了口語外,古人的詩文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個詞。宋人戴復古《訪趙東野》詩:“四山便是清涼國,一室可為安樂窩。”辛棄疾《題鶴鳴亭》:“疏簾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樂窩。”
元代汪元亨《沉醉東風·歸田》曲:“著意來尋安樂窩,擺脫了名韁利鎖?!?/p>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錦瑟》:“吾家娘子憫君厄窮,使妾送君入安樂窩,從此無災矣。”
舊時還有一聯(lián),寫什么樣“窩”才是安樂窩":
“上為父母,中為己身,下為兒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樂窩?!?/p>
對上孝順父母,中間為了自己,對下為了兒女的前途,將事情做的清正,公正,才是將一輩子的事情做完了;樹立崇高的品格,做平常的普通的事情,在別人享福之后再享福,守住安定的生活,這才是安樂知足的家。
這就是古仁者心目中的“安樂窩”的標準。
“安樂窩”雖是一個口頭俗語,但確有典出之處。
此典出《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一·邵雍》。河南輝縣百泉蘇門山,有座祠宇名“安樂窩”。洛陽天津橋南亦有一村名“安樂窩”。這兩處安樂窩的主人,就是北宋理學大師、理學奠基人之一——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詩人,生于林縣上桿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邵康村,一說生于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5歲,隨其父邵古躲戰(zhàn)亂遷居輝縣百泉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從此,在蘇門山西側山間的茅廬中讀書。
邵家生活艱難,讀書時,邵雍冬天不生爐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睡得很短。就這樣刻苦地學習了好幾年。在苦讀中他嘆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獨未及四方?!睘榇耍谧x書期間,決心行萬里路,他越過黃河、汾河、徒涉江淮、漢江平原??疾炝宋髦艿哪切┓址鈬凝R、魯、宋、鄭遺址,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游歷來增長見識,待到邵雍歸來時,他感嘆道:“道在是矣!”自此便再沒有出去游歷了。
共城(今輝縣)縣令李之才聽說邵雍孺子可教,就親訪邵氏茅廬。教邵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創(chuàng)立“先天學”體系,時人稱他為“百源先生。”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邵雍自共城遷居洛陽。邵雍初到洛陽的時候,所居房屋都是棚草做門的,難以抵擋風雨。邵雍以打柴為生,親自燒火做飯以侍奉父母。雖然日子窮苦、一無所有,但邵雍卻怡然而自得其樂。前宰相富弼、司馬光、著名詩詞家呂公著等退居洛陽,敬重邵雍,常常與之一起從游。
嘉祐七年(1062年),邵雍移居王拱辰、富弼和司馬光等人出資為其在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置辦的園宅。從此邵雍在園地上自耕自種,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并為自宅起名為“安樂窩”,并自號為“安樂先生”。
春秋農(nóng)閑時節(jié),邵雍常出城游歷、風雨天常不出門,出門常乘一小車,讓人拉著,隨意而行。士大夫家對邵雍的車輪聲都非常熟悉,爭相迎候,連小孩子、老人和那些仆人、衙役們都會歡愉的說“我家先生來到了?!?/p>
司馬光以邵雍為兄,他二人高尚品德為周圍鄉(xiāng)鄰所仰慕。父親訓斥兒子,哥哥教育弟弟時往往說:“你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馬先生、邵先生會知道的。”
宋仁宗嘉祐時,皇帝下詔求散失的賢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薦應詔,任命他為將作監(jiān)主簿,下詔再推舉有杰出才能的人,補任潁州團練推官,都堅決推辭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還是稱病不赴任。
邵雍洛陽住了三十多年,公元1077年,邵雍患病垂危期間,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將死去時,大家在外廳共同商議他的喪葬事宜,邵雍都可以聽到那些商議的話語,就召喚他兒子邵伯溫到跟前交代說:“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應當從于先祖的墳地,一切從簡?!?/p>
邵雍去世而簡葬了,終年六十七歲,追贈他秘書省著作郎。元祐時又賜予他謚號康節(jié)。
程顥所做的墓銘志里稱邵雍的學問純正統(tǒng)一而不雜亂,就邵雍所達到的境界,可以說是安且成矣。邵雍所著書有《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詩有《伊川擊壤集》。
邵雍一生作詩三千余首,大部分收于入《伊川擊壤集》中。邵雍的詩,最著名的是一首啟蒙詩:
《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除此之外,《水滸傳》的開卷詩,也是引用的邵雍詩: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臺奏管弦。
人樂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
此詩題目是《觀盛化吟》,原詩有兩首,此為第一首。原詩是:“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見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山川。尋常巷陌猶簪紱,取次園亭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鶯花無害日高眠。”引用時稍作文字上的改動,可能只是為了通俗,讓人易懂?!督鹋疂G》中保留了這首開場詩,但“人樂太平”改為了“天下太平”。金批曰:好詩!一部大書詩起詩結,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結。
輝縣百泉“安樂窩”祠宇始建于明成化六年,后屢被毀,清道光十年輝縣知縣周際華將百泉湖西北之桃園改為邵夫子祠。此即新安樂窩,至今保存完好。
洛陽原安樂窩,北宋末年已遺棄民間。金代大定初年改為“九貞觀”,明景泰年間河南知府虞遷璽曾重修,清道光六年,洛河漲水被淹而毀。道光十九年移址擴建,地址在今安樂窩村內洛陽至龍門公路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