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遠
親情,在詞典上解釋為“親人之間的情義”。其實,這樣的解釋有點多余。稍有人生閱歷者,小到三歲孩童,大到耄耋老人,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關于“親情”的獨特解讀碼。紅黃黑綠白,酸甜苦辣咸,有色彩也有滋味。
如果把親情比作樂章,它一定是復調的;如果把親情比作數學,它一定是多解的。
而在中國,親情又常常與“團聚”這個詞語相互纏繞,并不容分說地指向一個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中秋,比如春節(jié)。
2016年2月,某都市報客戶端聯合“今日頭條”推出過一組“春節(jié)親情大數據”,將2015年刷屏率高、傳播廣泛的幾對熱詞進行對比,結果“老爸”打敗“小鮮肉”,閱讀量高達15億次;“常回家看看”6296萬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4860萬次;“媽媽的味道”2570萬次,而代表高級餐廳和外賣的“米其林餐廳”1260.7萬次。與這樣的親情大數據互鑒,是中華大地一年比一年更洶涌的春節(jié)返鄉(xiāng)潮。
當本期《當代人》與您見面,相信,您不是走在通往春節(jié)的路上,便是剛剛告別春節(jié)回歸日常。關于親情的五滋六味,也一定因為這個春節(jié)而在您的心頭更強烈地起伏洶涌?!拔蠢夏€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此時,吟詠韋莊,當然不是因了韋莊式的愁怨。但“似直而迂”“欲說還休”的情狀終歸是有一些的。穿越媒體所發(fā)布的一組組被提純的數據,在更幽微、更細密的情感地帶,是一種無以言說的“失重感”?;蛘呦喾?,像河中渡船,像高樓電梯,忽然間出現“過載”“超重”。也許這種感覺只在白駒過隙的瞬間,也許它會像影子一樣追隨著你度過一些個月明之夜,然后才慢慢消遁。
是被親情撫慰,還是被親情所累?我們嘗試把這種情感的“失重”或“超重”,命名為親情“爆表”現象,并且仿照媒體大數據分析的思路,把它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詞語,比如回家指數、走親戚指數、紅包指數、被關心指數、被請托指數……請跟著我們的話題,悄悄審視一番:今年春節(jié),你的親情指數“爆表”了嗎?(“爆表”一詞,原初指儀表指針超過儀表所能指示的上限??陀^,中性,無貶義,存善意。本文引用,采納其原初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