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薇
摘要:近年來在經(jīng)濟與科技的帶動下,影視業(yè)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并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影視劇的表達內(nèi)涵以及對社會的影響,且當今影視劇多半映射了現(xiàn)實社會關系。由古川雄輝及未來穗香主演的日本電視劇《一吻定情》是由漫畫家多田薰的漫畫作品改編而來的。該劇劇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內(nèi)容新穎、臺詞簡單直白卻也引人入勝并被多個國家翻拍,廣受好評。與傳統(tǒng)日本現(xiàn)實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內(nèi)”不同的是,劇中男女主婚后過著互相尊重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中通過社會人類學上的社會結構進行比較分析俗稱:縱向人際關系[1]這一點,國內(nèi)李盼盼有相同觀點。
關鍵詞:影視劇 多田薰 《一吻定情》 日本社會 縱向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23-0072-02
一、多田薰簡介
多田薰為日本聞名的漫畫家;1960年出生于大阪府寢屋川市;1999年去世,享年38歲。影視劇《一吻定情》便是由她的著名代表作品《淘氣小親親》改編而來。翻拍的動畫片版也十分受人們歡迎。1985年5月,多田薰與搖滾樂團“PRESENCE”成員中的西川茂結婚,在整理搬家物品過程中,頭部不幸撞到大理石桌,18天后腦溢血不幸辭世,去世時長篇作品《淘氣小親親》尚未完結。1977年以《琴美的未婚夫》取得第三屆新人長篇漫畫賞佳作;1977年以30P的《吻的代價》初度在雜志上露面,處女作就在讀者問卷調(diào)查中得了第一名。[2]原著《淘氣小親親》便是多田熏和西川茂的戀愛史的翻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多田熏老師便是劇中的女主人公;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西川茂即是劇中的男主人公。[3]
二、人際關系與縱向人際關系區(qū)別
人際關系可分三個方面。第一,人際關系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心理關系的溝通與交流;第二,人際關系由認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行為構成;第三,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在縱向人際關系當中有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工作群體中的上下級關系,等等;前者是以血緣為紐帶,心理相容的程度較高,即使有矛盾,彼此也能容易和解和諒解;但是后者涉及群體成員對群體目標和情緒的認同,涉及領導人的領導方式、工作作風、威信、工作業(yè)績,與群體成員的溝通情況,對群體成員的態(tài)度和責任感,對群體成員物質(zhì)與精神生活需要的滿足程度等問題。[4]
日本的人際關系是以地區(qū)內(nèi)或者是組織內(nèi)的小團體意識形態(tài)而建立的,并且團體內(nèi)部的工作人員人員十分團結,而組織內(nèi)部卻是資歷等級能力非常嚴格的人際關系;用功能人員組織性形容更為貼切。且在日本社會中,人盡其才,盡職盡責,行襯其為,并且各部人員是團結協(xié)作的社會關系,彼此尊重注重合力而非個人能力。在日本社會關系中個人能力并不關鍵,認可度與團結才是最主要的。而影視劇《一吻定情》中所顯現(xiàn)的關系有:夫妻關系,怙恃與后代的關系,事情群體中上下級關系;便是縱向人際關系。
三、臺詞及劇情下的社會地位關系(縱向人際關系)
在日本影視劇作品中,正在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即通過臺詞和劇情去體現(xiàn)人和人之間的地位關系,且這也正是當今日本的社會文化的一種縮影。正如影視電視劇在《一吻定情》中所演繹的那樣,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nèi),在學校中互相團結,在工作中各司其職。例如臺詞:“媽媽飯做好了沒?”“爸爸路上小心,我在家等你回來哦?!痹谌毡旧钪械拿恳粋€問候、每一次接觸中都必須明確兩者之間社會地位的性質(zhì)和程度。每當一個人向另一個人說“請”“吃”或“坐”的時候,都必須按對方與本身親疏程度、職位地位來使用不同的詞匯。例如:兩個陌生人碰面,首先需要確定二人之間相對的地位高下,然后再決定用什么樣的方式說話。優(yōu)異的日本影視劇和中日題材的影視作品,都能反映出現(xiàn)今日本社會的人際關系及其社會文化。
除了言語以外,縱向人際關系與社會聯(lián)系還需要通過一些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彼此地位高低的認同,并且這些動作都是有具體的規(guī)矩與慣例的。舉個例子:當?shù)匚槐容^低的人員面對地位比較高的人員時,除了必須用“敬語”外,還需要伴有一定的鞠躬或者跪拜姿勢?!兑晃嵌ㄇ椤分小扒僮优c老師交流時就會做鞠躬行禮儀式”表明,在日本人際關系與社會聯(lián)系中等級與服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吻定情》中“每當在江直樹家中用餐時,就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家中父母最先食用,之后才是晚輩食用”。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的等級式道義社會,以層層的恩義為城墻維持著國家與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大家不再是個體的人,而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有機組成體。在日本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社會工作與交往中,每個人都需要按照自己的輩分、性別、年齡以及階層來決定著自己的一言一行。而且一旦超越品級系統(tǒng),無論是上層貴族還是基層布衣,都要遭到嚴厲的賞罰。正如電視劇《一吻定情》中演繹的那樣,“琴子因在上課期間偷看江直樹而被懲罰操場跑步”,在學校學生一旦逾越做一個學生不該做的事,便要受到懲罰;在工作里,一旦有醫(yī)生逾越做違背醫(yī)生道德的事,便會受到其他人的譴責,“琴子在醫(yī)院工作卻遲到而被上司懲罰”。只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地在社會中生活和工作,才會在人際交往中感到安全和希望。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象征,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在日語中一句話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其含義都可以是一樣的,但是它們的表現(xiàn)影響卻是完全不一樣。而且措辭人與措辭的關系也并不相同。即使是在自我表現(xiàn)的時候也不能通過用事實本身來表達。在日本影視劇《一吻定情》劇情中當男女主人公與朋友說話交往時就有體現(xiàn)。
在日本,人們并不會將“自我”放在一個較重要的位置,因為日本人身處于一個不明確個體的地方;如此說來,或許我們可以說,在日本,人們的個體舉動不是自我依賴長處的意識,并且也不是依賴某些社會固定的理論依據(jù)。日本人在社會中需要自我調(diào)和與他人調(diào)和,在與他人來往相處時才會加倍便利。并且這與其他國家的社會交流方式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因此,在日本不重視自我的社會人際關系,更加強調(diào)他人協(xié)調(diào),并且依照縱向人際關系在社會中與他人交往;有一點好處就在于在日本,日本人的社會人際關系可以靈活運用,這也為日本人對待人際關系時能更好地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一個好方法。[5]
四、日本縱向人際關系對社會的影響
盡人皆知,在日本社會中,團體內(nèi)部“序列”的意義龐大。并且日本集團從政府機關到企業(yè)到地域聯(lián)合體,都是對內(nèi)部上下關系給予相當重視,“縱式社會”也成為了日本社會的特色之一。[6]總的來說,日本縱向人際關系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具體體現(xiàn)在工作中與生活中,可以分為兩種:好處與壞處。好處是在工作中日本人們可以不重視個人利益但卻必須重視公司利益,舍小家顧大家,并且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計較自己的得與失。在工作中大家團結協(xié)作,互利共贏,各司其職,共同建設一個溫馨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并且不會參與到利益紛爭中去。電視劇《一吻定情》劇情中男女主人公便是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工作,工作積極向上,不會唯利是圖。壞處是工作環(huán)境等級分明,大家都因等級原因而不能自由地向上級反饋工作問題以及建議,不利于社會的進步以及各部門人員工作的發(fā)展。
在日本社會生活中,禮儀是非常被看重的。無論是在家庭用餐時還是社會聚會時,禮儀永遠不會被忘記。這種情況既給日本人民彼此之間帶來尊重也成了社會生活中的一大難題。同樣的,日本縱向人際關系既給日本人民的生活帶來好處也帶來了壞處。好處是在人與人之間交往與溝通時,地位低的人都能放下面子向地位高的人行鞠躬或者跪拜之禮。弊端是施禮的同時也拉開了心理的距離。這樣不益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來往同樣也會更加生疏?,F(xiàn)階段日本處于少子化階段,縱向人際關系的影響加劇了少子化這種情況。在日本,家庭生活當中因為等級之間的差別進而導致夫妻之間不能和睦相處,并且近幾年由于日本少子化情況的加劇,開始逐漸接納其他國家的移民,但是由于日本縱向人際關系的原因,以及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的原因,日本男子與移民人員的婚姻情況并不樂觀。在日本,由于受傳統(tǒng)思想“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影響,日本女子逐漸開始打破這種思想,并且她們開始婚后上班,要求男女地位平等。在電視劇《一吻定情》的劇情中就有表達,女主人公在與男主人公婚后商量解決上班問題,初步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思想。但是,相反,受縱向人際關系的影響,在日本家庭內(nèi)部的問題會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在親朋好友間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同樣受日本縱向人際關系影響,在日本等級與服從觀念根深蒂固,這對于親朋好友之間的相處是存在很大的影響的。例如:日本電視劇《一吻定情》劇情中親朋好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少之又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yè)與家庭在忙碌,除了男女主人公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溝通外,并沒有其他家庭的參與,可見日本縱向人際關系對日本人民的生活影響之大。
教育家贊科夫說:“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要看師生間的關系如何?!比穗H關系,這關系看似是講授以外的題目,實際上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講授的教學質(zhì)量和結果。[7]縱向人際關系這看似是心理學方面的問題,但卻是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生學習的成績,甚至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以及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影響教學的主要縱向人際關系有三種,它們分別是師生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的關系。首先介紹師生彼此之間的關系,它們是指在學校這一媒介下彼此之間達成教與學的關系,并且老師與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監(jiān)督,相互學習。老師負責教書育人,學生負責讀書寫字。并且在教與學這一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會更加信任,關系會更加親密。其次來介紹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的關系,是指在學校以及老師這一媒介下,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結成互相關愛、互幫互助的伙伴。但是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因為其中思想的不成熟、情緒的不穩(wěn)定,極可能受到外界各種情況的干擾,從而影響到進修。最后是學生、家長彼此之間的關系。但是學生、家長分別與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相比,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并且學生與家長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教師與家長彼此之間的關系,均會對學生在講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教師的講授教學造成必然的影響。[8]在日本電視劇《一吻定情》的劇情中就有演繹,男主人公是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雖然外表看似冷酷,但是內(nèi)心卻十分的善良大度,并且在學校期間與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都特別好,這與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有著分不開的聯(lián)系的??梢娨粋€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之大。
教育人際關系的調(diào)節(jié)總共分為三種。分別是: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關系的調(diào)節(jié),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關系的調(diào)節(jié),家長與老師、學生彼此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調(diào)節(jié)。
第一,介紹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關系的調(diào)節(jié)。首先教學中,最佳的老師與學生之間信息交流情況是,一位負責傳道授業(yè)的人以及一位負責學會尊師重道的人,并且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的相處交流應該保持輕松、愉快、平和的氣氛以及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最終能夠達到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相互信任、尊重的交流模式,進而能夠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尤其是教師,在維系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的關系上更要多投入情感,要學會自我總結以及自我批評,并且要做到換位思索。努力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樣學生會就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轉(zhuǎn)變?yōu)橄矚g一個曾經(jīng)厭惡的學科。老師也會因為喜愛學生而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學中去。在實踐教學中,老師與學生關系和諧的課堂,充滿飽漲的激情與幸福的笑聲,學生會更加興致盎然;若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冷淡的講堂,老師授課的效果會較差,學生也會昏昏欲睡。總而言之,在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中,老師要做到課堂上的嚴師,課堂下的小伙伴;進修時的監(jiān)督者。[9]
第二,介紹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關系的調(diào)節(jié)。老師在班級管理以及教育教學中,可以采取安排學習興趣小組的辦法。并且老師在教學管理中,也應該仔細察看,認真記錄并且做總結,正視小組對每一位學生的影響和感化,進而增強學生的群體歸屬感、認同感。同樣,老師也可以把“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補”作為調(diào)整學生小組構建的基本原則。[10]
第三,介紹家長與老師、學生彼此之間人際關系調(diào)理。老師和家長都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所共鳴,并且也要加強彼此之間溝通和合作。家長與老師彼此之間應該勤于溝通,互相協(xié)助以調(diào)節(jié)關系;老師與家長都應該高度重視人際關系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并且一定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并給予學生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問題的幫助,教會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例如要教學生敢于認可本身毛病、學會攻訐、保護別人自負、制止辯論、增強來往密切聯(lián)系等。[11]綜上所述,人際關系是老師、學生以及家長相互之間在教學活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慢慢的成為講授教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直接影響著老師和學生教育教學的成效。因此,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日本電視劇《一吻定情》的劇情中就演繹出這樣的老師、學生以及家長彼此之間的人際交往模式,而且初步證明效果非常的好。
參考文獻:
[1]李盼盼.外國文學縱向社會的人際關系——與中國比較[J].文學評論,2018(5).
[2]360搜索[OL].https://baike.so.com/doc/2953006-3115452.html.
[3]百度[OL].tieba.baidu.com/p/2354000105.
[4]林從德.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袁弈秋.日本人的自我認知與人際關系[J].華人時刊旬刊,2014.
[6]黃嗦咪.日本“縱式社會”的人際關系[J].安徽文學,2014.
[7]郭璐璐.論人際關系對教學的影響[J].科學與財富2015.
[8]任旭斌.試談教學過程中師生人際關系的內(nèi)涵與特點[J].山東教育科研,2000.
[9]楊雪梅.城市小學生的孤獨感及其與師生關系的相關研究[J].教育探索,2005.
[10]蘇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11]劉海英.試論教學中的師生人際關系[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1(7).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