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青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化實施,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本文根據(jù)當今初中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教學目標,提出了對于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一些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策略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不斷運用,并取得了較為豐厚的成果。但是,由于不同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同,一些教師對語文知識以及字詞過分重視,從而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細讀文本的體驗和方法。細讀文本就是以課文文本為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對文本思想內容以及思想感情的解讀,使學生體會到文本的深厚底蘊和文學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誦讀文本,體會文本的深層內涵
閱讀教學要以讀作為基礎,朗讀是細讀文本的前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反復的閱讀,在課上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將自身情感和作者情感進行融匯代入,從而做到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實際教學中,任課教師還要注意對課堂氛圍的營造。感情氛圍的營造可以通過自身有感情地朗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文本的中心思想和深厚韻味。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表達文本人物的喜怒哀樂的情感態(tài)度和文本的情感起伏。
例如,在對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四韻》、林莉的《小巷深處》以及何其芳的《我為少男少女歌唱》等文章進行學習時,首先要指導學生對文本用心地細讀,探求作者寫作的思想感情和文本內涵。為了避免學生對這一過程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的教學內容,采用有感情朗讀的方式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也可以利用齊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這樣在增加閱讀趣味性的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從而增加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閱讀《海燕》時,教師可以進行示范,來向學生傳遞文本磅礴的氣勢和強烈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澎湃的感情,從而做到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帶來震撼和感悟。
二、深入內部,體會文本的情感意蘊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或細讀,來幫助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新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課堂閱讀氛圍,從而提升閱讀的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簡單理解,在課上對文本進行簡單處理,使學生不能很好地體會到文本本身的情感和韻味。如果課上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細讀,就可以迫使教師面對文本,從而提升教師對文本的認識,提高教學效果。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細讀,有利于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狀態(tài),使教學的重心向學生偏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細讀,還可以幫助教師對教材進行仔細的分析整理,從而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品讀。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對文本進行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增加對文本精神意蘊的理解和對文本思想的認識。
例如,在對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細讀,從而幫助學生對詩歌的韻味和詩歌的藝術魅力更好地進行理解和品味。在本文中,在作者所寫的“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一句中,作者對“現(xiàn)”字的使用,就可以凸顯出夜幕降臨時的動態(tài),而“現(xiàn)”字也更加符合夜幕降臨時的實際情況。通過這種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細讀,可以幫助學生對每一個字進行深入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設情境,將閱讀教學推向縱深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有利于把初中閱讀教學向縱深推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利用問題來進行。任課教師可以抓住文本的題目,根據(jù)題目來設計問題,層層推進,把學生引向課文的深處,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利用文本細讀,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對文本進行細致分析,可以把文本中作者滲透的情感和隱藏內容交代給學生,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和審美能力。
例如,在學習《棗核》時,本文的主題就是一個小小的棗核蘊含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對故鄉(xiāng)強烈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在課堂中,第一個問題是“‘我的美籍華人朋友為什么托‘我?guī)讉€棗核”,第二個問題是“當‘我的美籍華人朋友看到‘我?guī)У臈椇藭r為什么那么激動”,第三個問題是“‘我的美籍華人朋友為什么沒有事先告訴我棗核的用途”。通過這三個問題可以把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地交代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以及引領下,明白作者的寫作用意以及文本的中心思想。
四、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在今后對語文的學習鋪平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注意利用誦讀文本、深入文章內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方式來開展有效的教學,充分發(fā)揮文本細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