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孔隙是巖石中未被固體充填的部分,自然界的中巖石都含有一定量的孔隙??紫犊梢杂绊憥r石的多種物理性質(zhì),特別是孔隙提供了碳氫化合物的儲存空間,是形成油氣藏的必要條件。不同性質(zhì)的巖石其孔隙度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沉積巖的孔隙度最高。深入研究巖石的孔隙結(jié)構特征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油氣層的產(chǎn)能和提高油氣采收率。
關鍵詞:巖石 孔隙 儲層
中圖分類號:TU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b)-0053-02
1 什么是孔隙
盡管巖石看起來堅硬又致密,但在顯微鏡下觀察巖石時,可以看到絕大多數(shù)巖石都發(fā)育大量的孔隙。從材料力學來看,巖石是一種天然的多孔材料。巖石內(nèi)部有大量形態(tài)各異、不同大小和成因的空隙,這些空隙就稱為巖石的孔隙。巖石中的孔隙對巖石各個方面的物理性質(zhì)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例如:隨著孔隙的增多,巖石的強度可能會下降,流體更容易通過巖石;更重要的是巖石孔隙的多少,決定了巖石儲存流體的能力。廣義的孔隙是指巖石中未被固體物質(zhì)充填的空間部分,即儲集空間,有人亦稱其為空隙,包括各種類型的孔隙(狹義的)、裂縫和溶洞。其中狹義的孔隙是指巖石中顆粒(晶粒)間、顆粒(晶粒)內(nèi)和填隙物內(nèi)的空隙。自然界中所有的巖石或多或少都具有孔隙。
2 巖石中孔隙的類型
巖石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孔隙,根據(jù)不同的方案可以將孔隙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成因來講主要可以分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縫。原生孔隙指沉積物沉積后,成巖作用之前或同時所形成的孔隙,形狀規(guī)則,大小相近,分布均勻。次生孔隙指成巖作用后,各種流體可能會增強巖石的總孔隙度,作用可能包含溶蝕、重結(jié)晶等。裂縫指成巖作用或構造作用下形成的孔隙。
按照孔隙的大小又可以分為大孔、介孔和微孔。大孔是指直徑大于50nm的孔;介孔是指直徑大于2nm且小于50nm的孔;微孔是指直徑小于2nm的孔,圖1,圖2所示[1]。
在石油天然氣勘探中分為有效孔隙和無效孔隙。有效孔隙的孔隙間互相連通,流體在自然條件下可在其中流動的孔隙空間。無效孔隙指巖石中那些孤立而互不連通的孔隙及微毛細管孔隙。在石油天然氣開采中,只有相互連通的孔隙才具有實際生產(chǎn)意義[2]。而那些孤立的互不連通的孔隙,油氣無法運移到其中的空間,即使其中儲存有一定量的油氣,一般也不能被開采出來,所以這類孔隙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稱為無效孔隙。
3 絕對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巖石中未被碎屑物質(zhì)或填隙物充填的空間與巖石總體積之比,稱為巖石的絕對孔隙度??紫抖仁潜碚鲙r石的孔隙部分的物理量,定義為孔隙的體積與巖石總體積的比率,用百分數(shù)表示為0%~100%之間,可用下式表示:
(1)
式中,φt為總孔隙度(%),無量綱量;為巖石總孔隙體積,cm3;Vr為巖石總體積,cm3。有效孔隙度指的是能夠容納流體的孔隙的體積與巖石總體積的比率,這個數(shù)值在應用上更有意義。將開放孔所占體積與巖石總體積的比值定義為有效孔隙度,可用下式表示:
(2)
式中,φe為有效孔隙度(%),無量綱量;為有效孔隙體積,cm3;Vr為巖石總體積,cm3。
顯然,同一巖石樣品的有效孔隙度小于其總孔隙度。在實際生產(chǎn)中,一般是使用巖石的有效孔隙度。作為油氣儲集巖的有效孔隙度一般在5-30%之間,最常見者為10-25%[3]。
不同類型巖石的孔隙度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我們見到的巖石按照成因分類可以分為三大類: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簡單來說,火成巖是由熔巖或巖漿冷卻后凝固而成的巖石。沉積巖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巖石的風化產(chǎn)物和一些火山噴發(fā)物,經(jīng)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變質(zhì)巖是原巖受到熱和壓力的作用,改變其內(nèi)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形成的巖石。相對來說火成巖往往具有低孔隙度,而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則具有較高的孔隙度。由于大部分火成巖在高溫高壓下形成,花崗巖和玄武巖等火成巖的孔隙空間非常有限。然而,在冷卻過程中,某些火成巖顆粒會收縮而導致開裂。如花崗巖的孔隙度在0.4%~1.5%之間。但像砂巖這樣的沉積巖具有較高孔隙度,因為沙粒不能很緊密的挨在一起,所以砂巖可以有高達20%的孔隙度。這意味著只有80%是堅硬的巖石,20%是含有石油、天然氣或水的開放空間。因此,即使我們?nèi)粘I钪懈惺艿缴皫r非常堅硬,看起來非常致密,它實際上非常像海綿(是非常堅硬,不可壓縮的海綿)。在沙粒之間,存在足夠的空間儲存像石油或天然氣這樣的流體。
4 結(jié)語
看似堅硬致密的巖石中的孔隙在現(xiàn)代石油天然氣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21世紀以來,頁巖氣的迅猛發(fā)展促進了一大批研究孔隙與孔隙結(jié)構的新方法和技術,使得對泥頁巖中的孔隙結(jié)構和類型有了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Guo H, He R, Jia W, et al.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within the oil window in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18(91):279-296.
[2] 陳杰,周改英,趙喜亮,等.儲層巖石孔隙結(jié)構特征研究方法綜述[J]. 特種油氣藏,2005(4): 11-14.
[3] 紀友亮. 油氣儲層地質(zhì)學[M]. 東營: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16: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