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生
(貴州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張潮(1650—?,字山來,號心齋,別署心齋居士,安徽歙縣人)的《幽夢影》是一本別致典雅的小品文著作。林語堂在《張潮的警句》一文中對它做了這樣的評價:“這是一部文藝的格言集,這一類的集子在中國很多,可是沒有一部可和張潮自己所寫的比擬?!笨梢哉f,在中國明清文學史乃至整個傳統(tǒng)文學史上,《幽夢影》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著作。
隨著商品經(jīng)濟與世俗文化的發(fā)展,到了晚明,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精致典雅、雅俗共賞的小品文興盛起來。明清以來,涌現(xiàn)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小品文著作,如《呻吟語》《菜根譚》《小窗幽記》《圍爐夜話》等。因此,世人經(jīng)常將《幽夢影》與這些著作相提并論,甚至歸為一類。但在筆者看來,它們的精神色彩是非常不一樣的?!渡胍髡Z》《菜根譚》《小窗幽記》和《圍爐夜話》等都以宋明理學為精神骨架,并雜采道佛思想來總結人生與規(guī)勸世人,可以說,它們的精神是倫理精神。而《幽夢影》則與它們大異其趣,因為它所展示的生活是一種審美的生活。
近代丹麥哲人索倫·克爾凱郭爾認為,個體人的生存意義與生活方式存在三種基本模式:審美的生活方式、道德的生活方式和宗教的生活方式。對于那些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中國傳統(tǒng)讀書人來講,道德生活方式毫無疑問是最好的,也是最高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們向往的這種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科舉考試、進仕為官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對于那些科考或者仕途不如意的儒生來說,道德的生活方式可望而不可及。他們與其痛苦地糾纏于這種生活理想,不如要么選擇宗教的生活方式,學佛修道;要么選擇審美的生活方式,吟詩作賦,悠游山水,鑒賞品味,生活在美的精神境界之中??疾鞆埑钡娜松芍m然他出身于書香門第,天資聰穎,但在學四書五經(jīng)、走科舉八股的道路上并不順利。科舉上,張潮最終僅得到了歲貢生的資格;仕途上,也只取得了翰林孔目這樣的九品芝麻官。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坎坷、挫折與磨難多不勝舉,甚至于被人誣陷,不幸入獄。追求道德生活方式的張潮遍體鱗傷,最后,他選擇了審美的生活方式,走上了審美人生的道路,這一點可以從《幽夢影》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來。書中的審美范圍非常廣泛,諸如修身養(yǎng)性、為人立品、山水園林、音樂聲音、讀書收藏、詩文創(chuàng)造、花月美人、飲酒品茶、書畫器玩、佛家禪悅,等等。
張潮說:“情必近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盵1]“癡”與“趣”正是審美精神最純粹和最熱烈的情感特征。在《幽夢影》里,張潮將對美的癡情、對趣的玩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對美的無限熱愛、細細欣賞與執(zhí)著追求,正是奇書《幽夢影》的魂與靈。
《幽夢影》里的“美”品類繁多、豐富多彩,書中有自然之美、讀書之美、藝術之美、交際之美、道德之美、哲學宗教之美。這些美讓人沉醉,令人向往,邀人欣賞。如張潮所說:“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tài),皆無可名狀,無可執(zhí)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2]
中國古人對自然美的喜愛是眾所周知的,“忘情于自然,陶然于山水,逍遙于宇內(nèi)”,是中國人的一種理想生活境界?!队膲粲啊分袑ψ匀幻赖拿枋鍪亲疃嗟模彩亲顬榫实?。張潮運用多種審美方式,細細地品味著自然之美。例如:
看:“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3]“玩月之法,皎潔則宜仰觀,朦朧則宜俯視?!盵4]
聽:“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世耳?!盵5]“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盵6]“水之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泉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聽松濤聲,有秋葉聲,有波浪聲;雨之聲有二:有梧葉、荷葉上聲,有承檐溜竹筒之聲。”[7]
想:“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工、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莼鱸以季鷹為知己,蕉以懷素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處宗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盵8]“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盵9]“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盵10]
品:“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如姜芥?!盵11]
一些人把讀書作為實用的工具、進士的手段,但張潮讓讀書非功利化。讀書是他的一大愛好,他曾說過“讀書最樂”[12]。在《幽夢影》里,讀書的樂趣被總結為一些別致的讀書經(jīng)驗。如“讀經(jīng)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盵13]“經(jīng)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盵14]“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三五)“文章是有字句之錦繡,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游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盵15]“先讀經(jīng),后讀史,則論事不謬于圣賢;既讀史,復讀經(jīng),則觀書不徒為章句。”[16]
中國儒家重視社會交際,以儒家倫理作為交際的根本原則,強調(diào)交際必須符合道德規(guī)范。但張潮則重視交際過程中的美,其曾說:“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第八品)“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jīng)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17]
讀《幽夢影》可發(fā)現(xiàn)張潮非常喜歡園林與盆景等人造的自然美,對此,他也有深刻的體會和獨特的見解。如“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筑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18]“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內(nèi)之石宜巧?!盵19]
道德并非干癟的條條框框,它是人性之美的升華,道德美是一種崇高的精神,這種美既剛強偉岸,又感動人心。對于道德的楷模,張潮是這樣評價的:“圣賢者,天地之替身?!盵20]關于“善人”的理解,他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說:“何謂善人?無損于世者,則謂之善人;何謂惡人?有害于世者,則謂之惡人?!盵21]道德是立身之本,但他要給予美的補充:“立品,須發(fā)乎宋人之道學;涉世,須參以晉代之風流?!盵22]“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盵23]
對于深奧難懂的哲學和高深莫測的宗教,張潮也以美為原則來尋求理解。他認為哲學、宗教之所以可愛,是因為它們以愛和美為最終目的。他這樣品評道教和佛教:“尋樂境,乃學仙;避苦趣,乃學佛。佛家所謂‘極樂世界’者,蓋謂眾苦之所不到也?!盵24]“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強漸近自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清虛有何渣滓!”[25]
《幽夢影》的“美”豐富多彩、精彩絕倫,書中既描述了許許多多的感性美,但又不乏體現(xiàn)道德精神的行為美和理解宇宙人生的理性美。
克爾凱郭爾對審美精神與審美生活做過非常深刻和準確地思想透視和批判。王齊把這些思想進行了概括:“審美生命形態(tài)的首要特點便是‘直接性’,也就是說,審美者與生活之間沒有絲毫距離,他們只生活在‘當下’‘瞬間’,扎根于生活的洪流之中,他們的生活就是以其敏銳的觸角和感受能力去捕捉生活帶給他們的各種感受。正因為如此,審美者的生活樣態(tài)呈現(xiàn)出零散的、非連貫的特點,而審美者也不可能固定成一個特定的形象,我們能夠直接看到的只是審美生命形態(tài)的各種‘直接性’的表現(xiàn),具體言之就是各種‘心情’(Stemning;mood),它們是審美者在與‘生活世界’直接接觸或發(fā)生碰撞之時所產(chǎn)生的結果。……作為‘直接性’的人,審美者絕非渾渾噩噩之輩,他們敏銳、多情、感受力極強,珍視自己的‘心情’和人生感受。”[26]可以說,審美生活具有直接性、感受性、瞬間性、有限性、短暫性和虛無性。
縱觀《幽夢影》一書,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此書的內(nèi)容零落散亂、不成系統(tǒng),且都是一些審美經(jīng)驗和美的事物。讀此書時,人們感受到的只是作者作為一個審美者在各種情景之中產(chǎn)生的不同質態(tài)的美感,其實這恰好印證了克爾凱郭爾關于審美生活具有直接性,是一種“心情”和“感受”的理論。
對于審美生活的直接性、感受性和瞬間性,本文第二部分實際上已經(jīng)做了非常詳細地展示,而對于審美生活的有限性、短暫性和虛無性,《幽夢影》中也存在著一些感喟,如“為月憂云,為書憂,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27],這段話道出了“美的事物”及其“美”都是非常脆弱和有限的,所以才會非常“憂慮”和“擔心”。如“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易遲上。”[28]“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日有蚊,三恨月臺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薛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盵29]這種“恨”的情緒實際上也是對美及審美生活有限性和短暫性的喟嘆。再如,“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游;無花月則已,有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已,有則必當愛慕憐惜”[30],這段話隱隱約約道出了美的有限性和虛無性。
綜上所述,《幽夢影》不僅是一部能夠幫助人們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審美修養(yǎng)、體驗審美生活的經(jīng)典著作,而且張潮對審美生活的憂慮與喟嘆,也讓人們對生活多了一層反思和自覺,甚至成為人們思考審美生活與倫理生活、宗教生活關系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