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蔡明序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體檢者連續(xù)4年血脂隨年齡變化規(guī)律及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方法選取連續(xù)4年體檢的434例健康體檢者。使用問卷調(diào)查一般情況,體檢獲得腰圍(WC),體質(zhì)指數(shù)(BMI)及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等指標。以2013年為準,依年齡分四組,≤39歲者,40~49歲者,50~59歲者,≥60歲者,觀察四組血脂隨年齡等的變化,并分析WC、FPG等與血脂的關系。結果(1)重復測量一般線性模型及方差分析得出TC、LDL-C、HDL-C隨年齡增加升高,40歲以后升高明顯,短期內(nèi)HDL-c變化可能稍有降低。(2)TC、LDL-C水平,40~49歲男性高于女性,50歲以后女性明顯升高,超過男性。(3)線性回歸分析年齡分別進入了TC、LDL-C、HDL-C的回歸方程,WC和FPG進入了TC的回歸方程。結論(1)TC、LDL、HDL隨年齡增長升高。(2)年齡大于40歲人群,特別是絕經(jīng)后女性,應作為高血脂防范的重點人群。
[關鍵詞]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年齡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血脂異常發(fā)生率逐年增長。血脂異常與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關系密切。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和鄉(xiāng)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了解人群的血脂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報告了434例健康體檢者連續(xù)4年的血脂變化,以探討血脂隨年齡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他影響因素,為健康體檢者提供血脂篩查的指導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至2016年連續(xù)4年在我院體檢的年齡在20~80歲者作為調(diào)查對象。使用問卷調(diào)查被檢人群吸煙、飲酒等一般情況并進行體格檢查,排除內(nèi)分泌疾?。ㄌ悄虿?、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功能改變、生長激素缺乏、Cushing綜合征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腎疾病及服用調(diào)脂藥及類固醇藥者。共有434人入選,平均年齡(48.06±12.43)歲,其中男262人占60.37%,女172人占39.63%。以2013年為準,依據(jù)年齡分組,≤39歲者(n=118),40~49歲者(n=120),50~59歲者(n=134),≥60歲者(n=62),共分為四組。
1.2標本采集:留取空腹8~12小時靜脈血,室溫下3小時內(nèi)送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v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v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 glucose,F(xiàn)PG)、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Urea)的水平。
1.3判斷標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依據(jù)WHO和實用內(nèi)科學等標準。吸煙:平均每日吸煙5支以上。飲酒:折合乙醇量男性≥40mg/d,女性≥20mg/d,乙醇量(g)換算公式=飲酒量(ml)×乙醇含量(%)×0.8。高脂飲食:平均每日攝入肉類75g以上,或蛋類每周大于4個,或食用煎炸食品每周5~7次,或食用奶油糕點每周5~7次。運動:平均每周3次以上,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以上。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重復度量一般線性模型及方差分析組間及組內(nèi)血脂的變化,兩兩比較用LDS檢驗,應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各因素與血脂的關系。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年齡組的一般情況及臨床資料:見表1。吸煙、飲酒、高脂飲食率各年齡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運動率40~49歲組和50~59歲組較≤39歲組和≥60歲組低,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組間比較,40歲以下組較低,其他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WC組間比較有差異,≤39歲組腰圍較小,≥60歲組腰圍明顯增加。FPG在40歲以上各組較≤39歲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0~49歲組Cre水平較≤39歲低,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60歲組Cre水平較40~49歲和50~59歲組明顯增高。Urea水平50~59歲組和≥60歲組較≤39歲和40~49歲組增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不同年齡組間及不同年份間血脂水平的變化情況:見表2,應用重復度量一般線性模型及方差分析組間及組內(nèi)血脂水平的變化,得出:(1)TC水平隨年齡增加升高,~39歲組與其他3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年份間即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變化為先增高、再降低,后又增高。(2)LDL-C水平隨年齡增加升高,~39歲組與其他3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年份間即組內(nèi)比較變化不明顯。(3)TG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年齡不相關,組內(nèi)變化也不明顯。(4)HDL-C水平組間與組內(nèi)有交互作用,年齡組間有變化,年齡越大,HDL-C值越大,~39歲組與其他3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短期內(nèi)連續(xù)4年即組內(nèi)變化是逐年降低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不同年齡不同性別間TC、LDL水平的變化情況:見圖1。應用重復度量一般線性模型分析,結果表明男性TC、LDL-C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增加,40~49歲達高峰,49歲以后持續(xù)高值,女性TC、LDL-C水平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40~49歲TC、LDL-C水平男性高于女性,50歲以后女性TC、LDL-C水平繼續(xù)升高,超過男性。
2.4血脂水平和其它因素的相關性分析:見表3。根據(jù)2013年體檢數(shù)據(jù),運用線性回歸方法分析年齡、吸煙、性別、飲酒、運動、高脂飲食、BMI、WC、Urea、Cre、UA、FPG等因素對血脂的影響。結果表明年齡增長、吸煙是TC、LDL-C升高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加,HDL-C呈增高趨勢。高TG血癥的危險因素有WC和FPG。
3討論
本研究結果TC、LDL-C水平隨年齡增長呈升高趨勢,總體上看,40歲以后TC、LDL明顯升高,男性40~49歲達高峰,50~59持續(xù)高值,60歲以后稍有下降,女性60歲以后仍繼續(xù)增高。40~49歲TC、LDL水平男性明顯高于女性,50歲以后女性TC、LDL水平超過男性。結果表明對健康體檢者,特別是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后女性進行血脂監(jiān)測是必要的,及時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及時進行干預,以降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驗的結果印證了指南中倡導的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后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血脂檢查的必要性。
與以往研究結果不同,本文未發(fā)現(xiàn)TG水平與年齡變化相關。本研究在相關分析中證實TG與WC、FPG正相關,得出TG更容易受肥胖和血糖的影響,即更容易受飲食、生活習慣等的影響,隨年齡的變化不明顯。所以對不同年齡階層群體,都應該通過改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來控制TG的水平。
盡管Turku隊列研究顯示老年人群HDL-C隨年齡增加而升高,F(xiàn)ramingham子隊列10年隨訪結果顯示中年人HDL-C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但HDL-C與年齡的關系目前還沒有定論。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HDL-C隨年齡增長呈升高趨勢,40歲以后HDL-C明顯升高。年齡組間比較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均得出HDL-C隨年齡增高而升高,但年份組內(nèi)比較HDL-C水平逐年下降,短期內(nèi)的這種下降可能因觀察年數(shù)短、研究對象較少造成了誤差。HDL-C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關系還待大樣本、長期隨訪實驗結果的進一步證實。
研究顯示血脂水平和吸煙、飲酒、膳食結構、運動等因素關系密切。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中青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缺乏運動等發(fā)生率較高。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了血脂升高,高TC、LDL-C又作為心血管病獨立危險因素,增加了中青年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近年的臨床干預試驗表明,恰當?shù)纳罘绞礁淖儗Χ鄶?shù)血脂異常者能起到與降脂藥相近似的治療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特別對中青年人。雖然中青年人心腦血管患病率較老年人低,但對中青年人群,進行異常生活方式的干預對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極為重要。
綜上所述,11C、LDL水平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特別是中年男性和絕經(jīng)后女性,應作為血脂篩查的重點人群。中年男性和絕經(jīng)后女性應每年檢查一次血脂。青年人群也應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做血脂篩查。血脂變化特別是TC、LDL水平變化可能是年齡增長的一個自然生理變化,了解這個自然變化規(guī)律有助于我們對血脂的干預,以降低心血管病風險,規(guī)律的探尋有待更大樣本量的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