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民
楔片鍵琴(clavichord)是一種體型小、構(gòu)造簡單的鍵盤樂器,它與羽管鍵琴和維基娜琴相比,更接近于這幾種鍵盤樂器的祖先——一種叫psaltery的古代齊特琴類的弦樂器。如果我們稍加想象,在psaltery的基礎上加一個由鍵盤控制的擊弦裝置,就很有可能產(chǎn)生出類似楔片鍵琴的音響效果。配圖是意大利佛羅倫薩晚期哥特風格的畫家莫納科(Lorenzo Monaco,1370-1425)描繪圣經(jīng)人物大衛(wèi)王的一幅作品。因傳說中的大衛(wèi)王起家于一名樂手,畫家便用流行于中世紀的psaltery這件樂器來強化人物的特征。大約也就是在這一畫作產(chǎn)生一百年之后,楔片鍵琴這樣以鍵盤控制擊弦裝置的樂器(專家認定最早提到這種樂器的文獻是1502年)便出現(xiàn)了。
楔片鍵琴起源于中世紀末,流行于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直到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及北歐地區(qū);歐洲南部的西班牙等地區(qū)到了十九世紀下半葉仍在使用這種樂器。在用途方面,由于聲音弱小,楔片鍵琴一般都是為人們自娛或是初學者練習,另外還有作曲家將其作為寫作工具來使用。但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是,由于楔片鍵琴的發(fā)聲原理是由手指擊鍵而直接啟動敲擊琴弦的金屬楔片(見上圖實物),而不是像羽管鍵琴那樣彈奏力度受羽管撥弦裝置的制約,因此它的彈奏者對音響的強弱有較大幅度的控制,這使得樂器的表現(xiàn)力要強于結(jié)構(gòu)更復雜、聲音更響亮但音量平均的羽管鍵琴。事實上,J.S.巴赫和他的兒子C.P.E.巴赫都有史料記載他們對楔片鍵琴的喜愛。其中J.S.巴赫在1723年創(chuàng)作的主要用于教學的二聲部和三聲部的《創(chuàng)意曲》在題頭就特別指出,要以“宛如歌唱的方式來彈奏”而作為練習的最高目的。這一點,在當時的羽管鍵琴、維基娜琴以及管風琴等其他種類的鍵盤樂器上都很難達到。
楔片鍵琴的柔弱特點也常為畫家們用以描述一些獨處、幽靜的場面。這在荷蘭的風俗畫作品中常有體現(xiàn)。
得奧(Gerrit Dou,1613-1675)是荷蘭黃金時代中“萊頓精細畫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風俗畫以精細、逼真而著稱。他本人是倫勃朗的學生,在萊頓也有一批精細派的追隨者,他自己的學生就包括前文提到過的米利斯和梅特蘇。通過《楔片鍵琴旁的婦人》,畫家精心繪制了充滿濃重心態(tài)情緒的畫面:婦人雙手在鍵盤上彈奏,目光卻朝向觀者,半撩開的掛毯似乎暗示了觀者向屋內(nèi)窺視的舉動;婦人的目光除了對觀者窺視的驚訝之外,更帶有渴望陪伴的期待。這一點,畫家提供了不少經(jīng)過縝密設計和描繪的細節(jié),包括屋頂所吊的沒有鳥的鳥籠,左下角空著的帶有坐墊的坐椅,赫然顯目并似乎在等待演奏者的一把維奧爾琴,還有樂譜以及一支木制豎笛等等。這種“期待中的獨奏者”在當時荷蘭風俗畫鼎盛時期是藝術(shù)家們喜愛的題材,這一點,從上篇有關(guān)維基娜琴部分中弗米爾的《維基娜琴旁的少女》一例中也可見到。
《楔片鍵琴旁的婦人》一畫中明顯是一種小規(guī)模、便攜式的鍵盤樂器,楔片擊弦的柔弱樂音與獨處、幽靜的畫面也非常吻合。與維基娜琴篇中的兩例維基娜琴畫面相比,這里楔片鍵琴與桌面不像維基娜琴那樣配套而制,更顯示了樂器便攜、隨置的性質(zhì)。雖說樂器規(guī)模小,但也延承了當時的慣例,琴蓋上加有彩繪。另外值得說明的是,《楔片鍵琴旁的婦人》畫中樂器上的黑白鍵安排是自然音(C音、D音等)為黑鍵,變化音(升C音,降E音等)則為白鍵,這與現(xiàn)代鋼琴的黑白鍵功能正好相反。這種黑白鍵設置的情況在當時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包括十八世紀的早期鋼琴)鍵盤樂器中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
畫中的維奧爾琴與弗米爾的《維基娜琴旁的少女》中的樂器相似,外形有著維奧爾琴的特征,并且從觀者的視角可以看到有三只弦軸,可見是一件多于四根弦(很可能是六根弦)的樂器。但有一個與弗米爾作品中樂器的明顯區(qū)別是,得奧作品中的維奧爾琴的音孔既非“C”孔也非提琴類的“f”孔,而是兩者間的一種混合物。這樣的音孔在十七世紀低音的維奧爾琴上也屬常見。畫中的圓桌上還有一支木制豎笛(recorder),是與維奧爾琴同時流行的木管樂器。它與維奧爾琴的命運相似,到后來歐洲管弦樂隊定型之后,便逐漸在樂壇上消失了。
得奧的這一幅作品可以說是《楔片鍵琴旁的婦人》的姊妹篇。根據(jù)倫敦杜威肖像館的介紹,這兩幅作品早在1665年就在由得奧贊助人組織的一個被稱為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在世畫家的個展”中同時展出,然而在此后的三百五十多年中,這一對“姊妹篇”再也沒有同時在一起出現(xiàn)過,直到最近杜威肖像館借來了這幅私人收藏的《彈楔片鍵琴的少女》,它才終于能與該館收藏的《楔片鍵琴旁的婦人》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后再次同時展出?!稄椥ㄆI琴的少女》最近一次在私人收藏家間易手是2012年1月,當時售價為三百三十三萬美元。在歷史上,這部作品也被認為是一件大師的名作。荷蘭畫家Andraan de Lelie在1795年的油畫作品《楊茲的畫廊》(The Art Gallery of Jan Gildemeester Jansz)中,就在“畫廊”的顯要位置再現(xiàn)了得奧的這部作品。
與得奧前一例獨處和安靜的畫面不同,《彈楔片鍵琴的少女》將女主角拉向前景,取人物的四分之三部分,而在背景增加了一個隔屋的場景:一群男女在一起飲酒作樂。少女彈琴是為取悅于這群男女,還是力求在喧囂中取靜?藝術(shù)家并沒有指明。少女手下的這個楔片鍵琴與《楔片鍵琴旁的婦人》中有幾處不同:這件樂器沒有頂蓋,這樣就缺少了琴蓋彩繪所帶有的那份優(yōu)雅,樂器整體的尺寸按照與彈奏者人體比例來推測,似乎也稍小于得奧前一幅作品中的楔片鍵琴?!稄椥ㄆI琴的少女》畫中鍵盤的黑鍵是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變化音,白鍵是自然音——十七、十八世紀鍵盤樂器中的“白鍵”時常會用木質(zhì)的原色,并不都是人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鋼琴鍵上的白色鑲片。此外,兩部畫作中的樂器還有一個不同點:這幅畫中的鍵盤凸出于樂器的主體,而前一例的鍵盤是縮進的,占用琴箱的一部分。
雖說在當今,鋼琴作為一種鍵盤樂器,在中外的音樂廳和家庭音樂生活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但回眸三百多年前,在鋼琴于1700年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誕生之前,歐洲卻有多種與鋼琴有著本質(zhì)性不同的鍵盤樂器在樂人和民眾中廣為流行。對這些樂器的了解,也應該是我們對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了解的一部分,本系列中的數(shù)位荷蘭風俗畫大師的作品正好使我們透過他們的藝術(shù)視角,來了解十七世紀中葉之后大約二十五年的歷史截面。與此同時,這些基本知識也可以讓我們避免對西方早期鍵盤樂器由無知而造成誤解,比如說目前在民間和學術(shù)界廣泛誤用“古鋼琴”一詞來命名這些早期鍵盤樂器。試想,如果我們沒有關(guān)于中國古代樂器“瑟”的基本知識,而將其統(tǒng)稱為“古”古箏,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