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民間金融的崛起,民間借貸活動如火如荼,由此引發(fā)的違法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借貸型詐騙與民間借貸糾紛有一定相似之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區(qū)分二者的重要界限。本文圍繞一起真實案例,探討借貸型詐騙主觀目的的認定思路及標準,以期對類似案件的正確處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詐騙犯罪 借貸糾紛 主觀目的
作者簡介:王璽玉,北京市密云區(qū)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25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系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區(qū)域經理。2011年至2012年間,犯罪嫌疑人丁某某以個人進行“墊資解押”業(yè)務為由,向程某某等人借款,并將部分借款用于開展相關業(yè)務。因盈利較少和需定期支付高額借款利息,逐漸導致資不抵債。
2013年至2016年間,犯罪嫌疑人丁某某隱瞞個人經濟狀況惡化的實情,虛構“墊資解押”急需資金等事由,并承諾保本付息,連續(xù)向多人騙取借款,后將借款主要用于支付先前借款本息及個人消費,致使祝某某等12人損失人民幣228萬余元。
二、主要問題
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的行為是否構成詐騙罪?如果構成詐騙罪,詐騙數(shù)額如何認定?
三、分析意見
(一)分歧意見
本案發(fā)生后,對于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何種犯罪,存在不同認識。
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借款目的是為了償還前期債務和開展二手房業(yè)務,而非肆意揮霍或用于違法犯罪活動,其借錢時雖然沒有告知債權人真實用途,但這只表明其是采用欺詐方法借錢,并不等于為了非法占有。因此,本案性質屬于民間借貸糾紛,丁某某僅應承擔償還借款的民事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在已欠有巨額債務的情況下,隱瞞真相、虛構事實,連續(xù)向多人借款,客觀上根本沒有償還能力,致使他人財產遭受巨額損失。丁某某不過是“披著民間借貸的面紗”實施詐騙,其行為完全符合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評析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下面將從主觀目的與犯罪數(shù)額兩個方面展開論證。
1.詐騙故意的認定
根據(jù)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詐騙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非法占有作為一種主觀目的,看不見、摸不著,在司法實踐中有兩種認定方法:一是直接證明,即根據(jù)行為人的自身供述內容加以證明。該種方法過于倚重行為人的口供,實踐中并不能得到普遍運用。行為人往往懷有避重就輕、逃脫罪責的僥幸心理,不會主動供認其行為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即便行為人自愿認罪,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詐騙犯罪行為人還有較易翻供的特點。二是間接證明,即根據(jù)行為人的行為方式以及其他客觀事實加以推定?!靶淌峦贫ǖ姆蓪嵸|在于改變傳統(tǒng)的、一般意義上用證據(jù)直接證明犯罪事實的做法,當不存在直接證據(jù)或僅憑直接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待證事實時,通過間接事實與待證事實之間的常態(tài)聯(lián)系進行推理,從而得出推定事實為真的結論?!?需要注意,實踐中若運用該種方法定案,必須加強對客觀性證據(jù)的收集和審查,對行為人所提辯解要認真核實,避免做出片面推定。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丁某某辯稱,其與眾被害人之間是正常的借貸關系,并向絕大多數(shù)被害人出具了借條。但是根據(jù)查明的諸多客觀事實,足以認定丁某某“騙錢還債”的故意明顯,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首先,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借款時已然資不抵債。丁某某的收入包括兩部分:一是工資收入,二是“墊資解押”獲利。同事及下屬證實,丁某某初期曾通過為客戶“墊資解押”賺取一定好處費,但之后并未持續(xù)開展此業(yè)務。丁某某的支出包括三部分:一是支付先前借款本息,二是購買住房及個人消費,三是發(fā)放高利貸。丁某某辯稱對外放貸幾百萬元,因未能及時收回造成資金鏈斷裂,但其無法提供借貸人員的具體信息和相關憑證。因此,丁某某的辯解缺乏證據(jù)支持。比對收支情況后可以認定,其借款時的財務狀況屬于入不敷出、收不抵支。
其次,犯罪嫌疑人丁某某使用了欺騙手段。丁某某負債累累,這是其在借款之前的財務狀況,但因急需資金填補日漸擴張的“借款黑洞”,丁某某隱瞞個人真實情況,虛構為客戶“墊資解押”等事由,并以高額利息作為誘餌,向多位被害人借得巨額資金,用于償還借款本息及個人消費。被害人均表示,如果知道丁某某的負債情況及其借款的真實用途,肯定不會向其出借資金??梢姡缓θ藢Χ∧衬程摌嫷氖聦嵭乓詾檎?,系在“錯誤認識”之下對各自財產作出了“錯誤處分”。
再次,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對借款的處置方式屬于“拆東墻補西墻”。丁某某用在后借款支付在前借款的本金和高額利息,表面上看似乎一直在履行還款義務,實質上卻是通過部分債務形式上的償還來拖延問題敗露的時間。況且,這種借貸方式決定了丁某某根本無法將資金集中于經營。根據(jù)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丁某某借款對象皆為同事、朋友,因缺乏社會性特征不構成集資詐騙罪,但在主觀目的的認定上可以參照上述司法解釋精神。
最后,犯罪嫌疑人丁某某事后態(tài)度消極,且已喪失償還能力。案發(fā)前丁某某一度銷聲匿跡,與被害人切斷聯(lián)系。在被害人紛紛報案后,丁某某被迫向公安機關投案。經工作,丁某某名下銀行賬戶僅有少量存款,其名下房屋也已重復辦理抵押借款,追贓挽損幾無可能。
綜上,犯罪嫌疑人丁某某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丁某某多次陳述其內心想法是“過一天算一天”、“硬著頭皮往下借”,對其而言,雖然沒有直接占有借款并予以揮霍,但早已認識到不可能償還借款本息。丁某某為了填補急劇擴大的“借款黑洞”,任憑損失不斷降臨到各被害人身上??梢?,將借款用于償還借款本息還是用于個人揮霍,區(qū)別僅在于處分方式,但二者導致的后果是一致的,即借款無法歸還。因此,丁某某行為的本質就是詐騙。endprint
2.詐騙數(shù)額的認定
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詐騙數(shù)額如何認定。丁某某向他人借款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非法占有目的”形成時間的劃定是計算詐騙數(shù)額的決定性問題。難以推定丁某某于2011年借錢之初就產生了詐騙故意,但隨著資金狀況惡化,借款規(guī)模不斷擴大,其主觀方面亦隨之發(fā)生轉化。丁某某供認“從2013年上半年開始,我以生意周轉、墊資解押等名義,陸續(xù)跟不少人借了很多錢,這些錢主要就是在借款人之間來回倒騰,用后面的借款還前面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結合其本人收支情況、與他人資金往來情況可以認定:自2013年上半年起,丁某某越來越認識到不可能“起死回生”,向別人借款的用途就是“補窟窿”,其主觀上就產生了“非法占有目的”,距離案發(fā)時間越近,“非法占有目的”越明顯。因此,計算詐騙數(shù)額的起止時間為2013年上半年至案發(fā)。
但是,丁某某與部分被害人之間資金往來異常復雜,涉及數(shù)個賬戶、來回穿插,而且存在現(xiàn)金交易沒有憑證、利息滾動計入本金等情形,難以查明借、還款真實情況,基于“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則,相關事實無法認定。
對于資金往來清晰的祝某某等12人,案發(fā)前返還的利息是否從本金中扣除,又存在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丁某某已付利息屬于犯罪成本,計算詐騙數(shù)額時不應扣除。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jù)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的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據(jù)此,被害人的合法利息應予保護,但非法高息不予保護,應當將被害人所取得的超出同期銀行利息4倍的部分折抵未還本金。第三種意見認為,案發(fā)前丁某某已付利息應當從本金中扣除,不認定為詐騙數(shù)額。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丁某某將所騙部分錢款以利息的名義返還被害人,其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該部分錢款的故意,不能將此認定為犯罪成本。此外,刑事被害人與民事債權人所承擔的風險不同,刑事被害人為貪圖高息而草率信任丁某某,詐騙犯罪在雙方“互動”之中得以實現(xiàn),刑事被害人理應承擔任何利息均得不到保護的較高風險。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向祝某某等12人借款238萬余元,扣除案發(fā)前已付利息9萬余元,最終認定詐騙數(shù)額為228萬余元。
注釋:
張艷麗.如何界定與證明票據(jù)詐騙罪之“非法占有”.檢察日報.2011年6月29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