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
你知道嗎?孕育萬物的大地母親有一件非常神奇的“衣裳”。它不僅可以四季常新,還免洗免熨,穿多久都不會損壞??茖W(xué)家將大地這件神奇的“寶衣”命名為地衣,并把它歸屬于植物類。說是植物,其實地衣并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只是由真菌和藻類構(gòu)成的共生體。
三款“寶衣”亮亮相
地衣家族龐大,一門就約有25000多種。如果單從外貌形狀區(qū)分,大致可以分為殼狀地衣、葉狀地衣與枝狀地衣三類。先說殼狀地衣,別看它外表長得好像貝殼一樣,單薄脆弱得仿佛一碰就會碎掉,其實這家伙極其強大堅韌。它一旦附著在其他物體上,就會緊緊貼附,細須甚至能伸入基質(zhì)內(nèi)部縫隙,不費九牛二虎之力,根本別想把它剝離下來。在這一點上,葉狀地衣就與殼狀地衣剛好相反。它們的外表好像一片片葉子,總是以假根或者臍松松垮垮地掛在基質(zhì)表面,隨便一拉就能輕易剝離,可以算是地衣界最沒原則的家伙了。而枝狀地衣,單從外表上看就與前兩類地衣完全不同。它們不是以一種依附寄生的狀態(tài)示人,只是根部附著在基質(zhì)上,其他部分就像樹枝一樣懸掛在樹干之間,不仔細看,很可能會把它們視為普通的樹枝。
堅強并快樂著
雖然地衣們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但居住的環(huán)境大同小異。多數(shù)地衣是喜光的,需要新鮮空氣。因此,大城市及工業(yè)區(qū)很少有地衣生長。地衣的耐旱性很強,能在巖石、沙漠或樹皮上等其他植物不能存活的地方生長。不像那些嬌弱珍貴的植物,只能在陽光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才能存活,地衣們反而更喜歡挑戰(zhàn)極限環(huán)境,遠到極地赤道,險到荒山峻嶺,處處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海拔越高,氣候越寒冷,地衣們的顏色也就越鮮艷豐富?;揖v色的、淡褐色的、乳黃色的、淡藍色的、遠遠望去,就像一塊五彩斑斕的調(diào)色板。
地衣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每年頂多只能長出可憐的幾毫米。遇到干旱少雨的季節(jié),還會立刻進入假死狀態(tài)。但是,只要稍微給一點點水分,它們又會迅速復(fù)活。
不僅如此,地衣本身還會分泌出一種叫地衣酸的物質(zhì),可以將堅硬的巖石腐蝕掉,讓巖石表面慢慢發(fā)生龜裂破碎,形成一層薄薄的土壤層。這樣一來,其他植物就可以在上面安家落戶了。所以說,有地衣在的地方,就不可能出現(xiàn)貧瘠的荒原。
小地衣,大作用
說了這么多,如果你以為地衣只能用來“穿”,那可就錯了。不同種類的地衣對大氣污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以地衣可以用作為大氣污染的指示植物。比如,有枝狀地衣正常生長的地方就是無硫氧化物污染的清潔區(qū),只有殼狀地衣生長的地方則是硫氧化物輕度污染區(qū),沒有任何地衣存活的地方嘛,還是快點撤離吧,那里已經(jīng)被硫氧化物嚴重污染了。
地衣還可以用來提取工業(yè)原料,并進一步制成染料、香料等。我們身上穿的漂亮衣服,還有媽媽平時用的香水,都可能有地衣的成分。另外,從地衣酸里提取的抗生素在醫(yī)療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貢獻。
一些地衣還可以用來食用,像生長在北極苔原地帶的地衣群落,就是喂養(yǎng)馴鹿的主要飼料。中國和日本特產(chǎn)的石耳則被美食家們視為稀有的山珍,味道非常鮮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