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暉
近年來,國內“文學地理學”的研究風生水起。在這一領域,很多學者“拓荒圈地”又勤奮開墾,取得累累碩果。作為晚輩后學,實在經不起這份“誘惑”,于2013年冬,我也開始悄悄關注“文學”與“地理”的關系。彼時,楊義先生提出的“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他強調文學研究應接上“地氣”;曾大興教授以大量的實證性分析,深刻論述了地理對文學之影響,成為該領域研究的佼佼者和領銜人。受諸位前輩學術思想的啟發(fā),愚以為文學創(chuàng)作并非作家天馬行空般地思緒馳騁,它隱性地建立在一定的時空場域中,有自身的地理維度。在此,借本期“自由談”的主題,站在文學邊緣的我,也來聊聊文學的“地氣”和“地緣”性,所言未必深刻,因興趣催發(fā),雖誠惶,心亦坦然。
古人云:“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庇捎谌祟惻c土地的天然親緣性,必然賦予文學與地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人生于天地之間,要吸收陽光雨露,汲取天地之精華,離不開“地氣”的滋養(yǎng)。那么,何為“地氣”?我們經常把“天氣”掛在嘴邊,刮風、下雨、升溫和降溫都叫“天氣”,對“地氣”卻很難說清楚。從物理學的角度而言,地氣是大地的能量場;從地理學的層面講,地氣是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從玄學的理論看,地氣是土地山川所賦的靈氣,為自然之本色??梢?,“地氣”跟地理環(huán)境有同構的關系?!疤鞖庀陆担貧馍向v,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禮記·月令》),說明“地氣”具有一種“營養(yǎng)”的效力,能影響草木的生長。同理,“地氣”也能影響到人的性情發(fā)展。有學者指出“大漠秋風歷練出北方人的豪爽俠骨,江南春雨滋潤著南方人的婉約柔腸”,說明人的性情因“地氣”不同而差異較大;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南方陽氣舒散,人情寬緩和柔”,而 “北方陰氣堅急,故人剛猛”。其實,人的生命總在一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展開和延續(xù),地域的自然色調和人文精神無形之中會沉淀在每個人身上,就像陽光雨露潤物無聲,卻能量無窮。
我始終認為,每位作家的生命原色里,都或多或少攜帶著地域的自然圖譜和人文基因。文學創(chuàng)作同樣要吸收山川湖海所賦的靈氣,這種“靈氣”就是自然界中的飛動之音、鋪排之色、展開之形、涌動之香和靜穆之美。它們往往成為作家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最終升華為一道道文學景觀,讓讀者流連忘返。比如,有人喜歡“疏影橫斜水清淺”的靜穆之美,有人愛看“半江瑟瑟半江紅”的鋪排之色,還有人愛聽“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動感之音,也有人向往“閑看中庭梔子花”的悠閑,去細細品味自然界的涌動之香。這些抒寫“地氣”的詩句之所以具有穿透人心的藝術魅力,難道不是因為作者汲取了天地之靈氣嗎?
此外,我們還強調,文學創(chuàng)作要接地氣。所謂“接地氣”,就是要腳踏實地,遵循自然規(guī)律。文學是作家心靈空間的回聲,自然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總會刺激他們的生理感官,再作用于他們的心靈世界,并一定程度影響他們的精神氣場和審美情趣,由此形成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地理氣候和自然環(huán)境能賦予某些藝術形式一種地方色彩,如藏族民歌洋溢著高山雪峰的遼遠,蒙古舞蹈影射出廣闊草原的蒼茫,江南小調卻別具水鄉(xiāng)澤國的韻味。馬克思曾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自然環(huán)境的差別會導致人類生活模式的地域差異,生活模式的不同又必然導致人的價值觀念、生命意識和精神氣質的不同。因此,從環(huán)境影響論上講,作家的精神氣質與地氣之間,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馬致遠感慨“斷腸人在天涯”的孤獨,陳子昂產生“獨愴然而涕下”的惆悵,杜甫抒發(fā)“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感傷,他們心境的真實寫照,其實分別與“夕陽西下”、“天地之悠悠”和“風急天高”的地氣有內在關聯。從這個角度而言,文人的精神氣質和創(chuàng)作風格無不浸染著“地氣”的光影、色調和風貌。作家只要把藝術的觸角伸向大自然,遵循自然的律動與節(jié)拍,感受大地的聲色與芬芳,他們創(chuàng)作的文思就會汩汩而來。因為“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地氣”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容易激發(fā)文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提升他們的審美境界?!暗巧絼t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睂嶋H上反映出主體審美經驗與“地氣”的交融狀態(tài)。生活于大地之上的任何作家,在接受地氣滋養(yǎng)的同時,也要以敏銳的藝術嗅覺去觸摸大地的律動,正所謂“蓋山川風土者,詩人情性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則靈,得其靈脈則秀,得其風陵則厚”,就在此。
所以,古往今來,那些接“地氣”、寫自然山水的作品,更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往往經久不衰。無論“楊柳岸曉風殘月”式的淺淺低吟,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式的高亢之歌,或者“湖光秋月兩相和”般的恬淡之美,詩歌只要沾染了“地氣”,浸染了山川湖海的光影,無形之中就蕩漾著一股靈氣。人是大地之子,一生始終被環(huán)境所包圍,默默接受地氣的恩澤和滋養(yǎng)。文學離不開人,也離不開土地,有著深刻的“地緣”性。
那么,何為文學的“地緣”呢?我認為,文學的“地緣”是指文學與地理之間的諸多聯系,它們相互親近,彼此滋養(yǎng),演繹著千古不變的“人—地”情感和神話。陳寅恪曾說:“中國詩雖短,卻包括時間、人事、地理三點?!边@說明“地理”乃中國詩歌的一個基本特質。其實,在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中,幾乎任何文學樣式都有對地理的抒寫,與地理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英國人文地理學家邁克·克朗認為,小說的世界由視野和地平線組成,能提供形式不同、甚至很有價值的地理知識。然而,誰也不可否認,“文學中包含著大量地方感受和地方描述”。從這個角度而言,文學具有一定的地理學屬性和認知地理的價值功能,它的“地緣”含量可大呢。
中國古代文史不分家,就有很多典籍涉及到地理書寫,表現出鮮明的人文地理色彩?!渡胶=洝酚涊d了一些山川和物產內容,《尚書》的“禹貢”將全國劃分為“九州”,《史記》的“貨殖列傳”刻寫各地的風土人情,《漢書》專設“地理志”欄目,等等,實則是文學與地理的“聯姻”。還有一些地理探險和旅行游記之類的作品,如《水經注》、《大唐西域記》、《夢溪筆談》、《徐霞客游記》等,語言清麗,文筆暢達,既有地理學意義,又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对娊洝泛汀冻o》作為我國文學源頭上的藝術高峰,分別“代表著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兩個詩性智慧系統(tǒng)”,也與地理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實,中國古典詩詞的地理景觀抒寫,比比皆是,簡直可以信手拈來?!叭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現了獨特的山地氣候景象,“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描述了塞北的惡劣氣象,“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再現了高山峽谷落盡于平原的地貌景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純粹的地理景觀一旦納入了詩人的視野,就沾上文學的魂魄,其人文內涵便油然而生。正所謂“景以文名,文因景傳”,文學與地理之間彼此呼應、彼此成就。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文學對地理的呈現就是簡單的“照鏡子”。任何地理景觀最后能統(tǒng)攝于文人的筆端,被賦予“精、氣、神”的靈秀之韻,是由于作者的主觀選擇、藝術想象與心靈錘煉的結果?!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原本是水鄉(xiāng)常見的落日圖景,經過詩人的藝術加工,卻顯得惟妙惟肖。詩中的“落霞”、“孤鶩”、“秋水”和“天地”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充滿了動感和靈氣。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也不是對地理之景的簡單再現。此時,清幽的高林、蒼翠的山色和悅耳的鳥鳴,分明是作者“禪心”的詩性反映,還有那明澈如鏡的清潭,又分明是澄明之境的詩學隱喻。此刻此景,詩人似乎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消除了一切世俗的雜念,幡然領略到忘情世俗的意境??梢?,文人筆下的地理景觀,并非自然原色與空洞之物,往往浸透了他情感的汁液和思想的精華。
不過,從更深的層次講,文學的“地緣”性不僅僅表現為地理景觀的文學抒寫,還表現在文學流派的地域色彩、文人群體的地理遷徙,甚至文學版圖的地理運動等更宏觀的聯系上。在“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和“靖康之亂”三個歷史時期,中國古代文人群體分別發(fā)生過三次重要的南遷現象,古代文學版圖也表現出從中國西北部向東南方向運動的狀態(tài)。而且,基于古代文學中心自西向東、由北向南的歷史位移趨勢。20世紀初葉,中國現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版圖也展開了一種“自北向東”的位移態(tài)勢,延續(xù)了明清文學以蘇杭東南沿海為創(chuàng)作主區(qū)的板塊特征,江浙作家群構成了創(chuàng)作的核心力量。直到1940年代,在戰(zhàn)爭的籠罩下,現代作家地理遷移的態(tài)勢加劇與分化,文學中心徹底被瓦解,形成了國統(tǒng)區(qū)、解放區(qū)和淪陷區(qū)三大文學版圖。此外,很多文學流派也與地域有不解之緣。從古代的“江西詩派”、“公安派”、“桐城派”到現代的“京派”、“海派”,再到當代的“山藥蛋派”和“荷花淀派”,等等,這些文學流派都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凡此種種,無不印證,文學分明有很深的“地緣”性。
總而言之,地理是文學發(fā)展的堅實土壤。文學的“地氣”與“地緣”問題,其實就是文學與地理的關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