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寒
棲居水鄉(xiāng),林入漢唐,慵度流光。以素手揭開風(fēng)華錦繡,以真意照見暗沉傳奇。
災(zāi)難始于龍朔二年。
這一年,曾被武則天那首《如意娘》感動至極的唐高宗,終于隱隱發(fā)覺,她的野心遠不止于后宮之主。于是,唐高宗將廢后詔書的草擬搬上日程,這一重任就交給了當(dāng)時的御用文人上官儀。
宮中密布著武后的眼線,風(fēng)吹草動很快被發(fā)覺。上官儀和其子上官庭芝為此送命,家中女眷則收入掖廷為婢。其中還有出生不久的稚子——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從未見過家族的鼎盛輝煌,只是在宮中漫長而寂寞的日子里,偶然聽母親將那些關(guān)乎生死榮辱的往事如蜻蜒點水般一筆帶過。更多時候,母親教她讀書識字,說是打發(fā)時間也好,說是希望她借助才華走出逆境也罷,總之,尚且年幼的她已顯露出驚人的資質(zhì),非但能吟詩作文,更靈敏非凡,明達吏事。
儀鳳二年,武則天召見了上官婉兒。她出口成章,對答如流。武后狠辣卻惜才,便免去她奴婢的身份,將她帶在身邊,命她執(zhí)掌宮中誥命。森嚴的皇家護衛(wèi)不可能讓她有機會報血海深仇,近身侍奉更需小心翼翼才能免蹈先人的覆轍。
那些年,上官婉兒創(chuàng)作了大量雍容華貴的應(yīng)制詩,那些詩句和她有感而發(fā)的佳句迥然相異。
她寫“勢如連璧友,心似嗅蘭人”。離開了喧囂的宴會,她不必再寫粉飾盛世的華章,只愿在寥落萬千又波譎云詭的宮廷里覓得玉質(zhì)蘭心的朋友??上?,夙愿遲遲沒有達成。
神龍政變中,武則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兒見證了她拱手讓出江山時的落魄,那時上官婉兒還有一絲復(fù)仇的快感,但從此便失去了蔭庇。如藤繞樹,她只有另覓嘉木。于是,在中宗李顯復(fù)辟后,她做了他的昭容,是九嬪之首,依舊掌管詔令。加上她與皇后韋氏、安樂公主來往密切,一時間地位更加顯赫尊貴。除了為祖父和父親平反外,她還廣召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多次奏請圣上賜宴游樂,為盛唐文壇再添薪火。
可是,綺宴終有一散。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對姑侄在朝中的聲望越來越高,上官婉兒為求自保,不得不寄于太平公主籬下。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后,始終對上官婉兒和韋后的關(guān)系心存芥蒂,為保江山大業(yè),一劍取其性命。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边@是上官婉兒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彩書怨》,歷來為人推崇。忖度尾聯(lián),不難發(fā)現(xiàn),她從未經(jīng)歷真正的愛情,從小痛失親情,友情又全部構(gòu)筑于利益之上。深宮禁院中,她只是一朵孤云。才華對于這樣的人生來說是種負累,只能使她更加敏感地接受一場場毫無征兆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