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越 叔貴峰
【摘要】馬克思唯物史中所蘊含的“自由”理論向度是在現實歷史邏輯確立的前提下,對德國古典哲學“積極自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在其唯物史觀闡述中,將“自由”的邏輯向度不僅看作是其建構人類歷史規(guī)律的“立法”原則,且將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作為現實根據在自身建立起來,同時也構成了人類按照自己頒布的“歷史法則”去完成自我解放的行動的歷史前提。
【關鍵詞】馬克思唯物史觀 積極自由 自由與必然 人為自身立法
【中圖分類號】B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2.013
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中對于“自由”一直存在著“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區(qū)分的理論維度,且將“積極自由”視為真正的自由,而對于自由的“積極”理解深刻地影響著馬克思,并體現在馬克思的唯物歷史之中。然而,多年來國內學界關于馬克思“自由”思想的研究很少對自由的雙重理論內涵進行嚴格的區(qū)分和明確的辨析,特別是沒有充分挖掘馬克思“自由”內涵中所蘊含的積極邏輯向度以及其包含著的超越旨趣,結果將“自由”解讀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主觀任意?;诖?,本文試圖通過對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分析來考察馬克思運用“積極自由”進行理論建構的內在邏輯,并以此來印證馬克思詮釋自由內涵的全面性和其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積極自由”理論的時代價值。
德國古典哲學自由觀是對近代西方理性主義自由思想的繼承,其思想內核直接源于盧梭。在盧梭看來,“自由”有兩種基本內涵:一種是感性層面的、受本能和欲望驅使的“任意”自由;另一種則是理性或道德層面的自由,是出自于建構人類共同體的需要而被要求全體社會成員所遵循的后天“法則”,即按照自我頒布的法則去行動才是真正的自由。盧梭將其定位為“唯有服從人們自己為自己所規(guī)定的法律,才是自由”。[1]可以說,盧梭對于“自由”理解范式深深地影響了康德并進而成為德國古典哲學詮釋自由內涵的基本原則??档聦ⅰ胺e極自由”作為其倫理學的理論“基石”,從而建立起道德形而上學??档抡J為,人類所有的道德律令都是后天基于實踐理性而自我頒布起來的,所謂道德就是人們無條件地按照自我頒布的道德法則去行動,這才是真正的“善”?!岸兇獾那冶旧韺嵺`的理性的這種自己立法則是積極理解的自由?!盵2]這樣,康德便將盧梭的“自由”按照“人為自身立法”的內涵在道德領域之中完成了倫理學的理論建構,“無條件地依據道德法則去行動”成為“自由”的真正的積極內涵。黑格爾運用辯證法打破了康德“物自體”的壁壘而將整個宇宙統(tǒng)攝在思辨理性之下,“自由”的內涵也由實踐理性的道德立法原則擴充為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存在論原則。
黑格爾在《邏輯學》中對于自由的內涵進行了思辨哲學意義上的解讀,自由并不排斥“必然”,而是將“必然”作為內容包含在自身之中,從而獲得了其存在和發(fā)展的內在“根據”,然后再以“必然”為根據在現實中將其實現出來,從而達到“按照自我頒布的法則去行動”的真正自由?!白杂墒且员厝恍詾槠淝疤?,并且把必然性作為得到揚棄的東西,包含到了自身之內?!盵3]在《歷史哲學》中,黑格爾深刻地闡釋了“任意自由”“主觀自由”和“理念自由”之間的辯證關系。黑格爾堅決反對按照本能和欲望去行動的“任意”自由,這只能視為人類在“自由”的認知上表現出來的天真和不成熟;也反對康德將“自由意志”視為真正的自由,因為這種“任意自由”只能被視為自由的主觀形式,而真正的自由要建立在有實質內容的主體根據之上,自己要明確地知道自己根據什么可以實現自由,從而避免由于意志自由而導致的自由的任意性;同樣,僅把“自由”歸為人的天然權利仍然是無現實內容的空洞理念。黑格爾認為人類的真正的“自由”應該將人類感性中的“欲望”和“激情”視為走向自由過程中所需要克服和超越的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其內容最終應該在人類社會的普遍精神中由法律和道德的客觀法則建立起來,人類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去行動就是人類現實自由的完成和實現?!爱斘覀兂姓J它為法律,并且把它當做我們自己存在的實體來服從它,我們就是自由的?!盵4]這樣,“自由”概念的內涵經由德國古典哲學的充分發(fā)展之后已經提升到辯證思維的認識水平之上,原本包含在“自由”內涵之中的消極性、任意性、抽象性和空洞性被克服和排除了,而積極性、根據性、具體性和現實性則成為了辯證自由觀的主旨和指向。馬克思是站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理論思維高度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通往現實自由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追蹤馬克思唯物史觀中存在的“自由”向度,揭秘包含在歷史“必然”之中的“自由”指向,應該成為我們研究和理解馬克思唯物史觀所不可缺少的理論參照系。
在歷史觀上,馬克思和黑格爾之間的區(qū)別并不在于他們是否承認歷史存在著具有必然性的規(guī)律,而在于決定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是存在于人類歷史之外的“絕對精神”,還是根植于人類歷史之中的物質生產實踐。當將歷史的規(guī)律視為外在于人類現實生活的某個精神實體時,人類主體不過是被動地聽從命令的“執(zhí)行者”,自由便被排隊在人類歷史的“必然性”之外;而將歷史規(guī)律視為人類社會自身在歷史發(fā)展中生成的結果時,則人類主體就成為歷史規(guī)律的締造者,“人為自身立法”的自由向度才能成為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展開并形成歷史自我發(fā)展的內在根據。因此,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對于德國古典哲學唯心史觀的批判式超越恰恰在于將人類歷史所包含的必然性規(guī)律理解為人類主體活動的自我創(chuàng)造,并且將主體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確立為產生歷史必然性的物質基礎。對此馬克思曾明確地指出:“迄今為止的一切歷史不是完全忽視了歷史的這一現實基礎,就是把它僅僅看成與歷史進程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附帶因素。”[5]所以說,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之所以成為“唯物主義歷史觀”,并不僅僅在于其存在著規(guī)律性、必然性、物質性以及現實性等這些外在特征,更為重要是的是其唯物史建構中包含著“積極自由”內涵的理論向度。
按照“積極自由”的邏輯向度來審視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其中大體上包括以下三個基本規(guī)定:其一,人類具有實踐活動能力的主體性是為人類歷史自我“立法”的能動性前提。馬克思認為人類真正的歷史是為了滿足人自身需要而進行的物質生產活動的歷史,人類用于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性不是思維和理性,而是人類改造物質世界的生產實踐。實踐主體性不僅僅能動地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歷史,而且也在人類歷史的生產實踐中建立起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內容根據。如此,唯物史觀才完全超越“上帝”“絕對精神”等決定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歷史宿命論”,具有實踐主體性的勞動群眾成為了人類歷史的真正“立法者”和主宰歷史發(fā)展的真正“主人”,唯物史觀因此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群眾史觀。“哲學家們在不再屈從于分工的個人身上看到了他們名之為‘人的那種理想,他們把我們所闡述的整個發(fā)展過程看做是‘人的發(fā)展過程,從而把‘人強加于迄今每一歷史階段中所存在的個人,并把‘人描述成歷史的動力?!盵6]其二,人們通過物質生產活動將歷史發(fā)展的“根據”建立在自身之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構成了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內在動力,人們要按照歷史“根據”的客觀要求去行動才能推動歷史發(fā)展,也就是人們要主動地調整或變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因此,馬克思唯物史觀中人們的行動是按照自身建立的“法則”去行動,是在“積極自由”的邏輯向度中來理解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呈現出來的歷史主體性,即人們在主動地變革生產關系中所具有的能動性、否定性和革命性。其三,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發(fā)展構成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根據,人類歷史進展無非就是將存在于其中的必然性根據通過“歷史表象”在現實中實現出來,而歷史發(fā)展的終極指向和最高階段則是歷史“根據”的完全實現,生產方式達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處于絕對和諧發(fā)展的無矛盾狀態(tài),也就是對于包含在歷史之中的必然性的完全超越,這便是唯物史中建立在歷史“必然性”之上的歷史“自由性”的全面展開階段,人類歷史就會由受物質生產必然性支配的“此岸”進展到全面自由和終極解放的“彼岸”聯(lián)合體?!霸谶@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fā)展,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盵7]
馬克思在唯物史觀的理論建構中,將人對改造世界的實踐主體性和能動性作為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客觀物質力量,從而使唯物史觀在“唯物”的基礎之上具有了“積極自由”的邏輯向度,這便成功地解決了人類自由和生產必然、實踐本質對象化和勞動異化、個體發(fā)展與歷史發(fā)展之間的內在矛盾,實現了“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tǒng)一”[8]。從“積極自由”的視角去審視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人類歷史就會由任意發(fā)展的“自在”歷史進入了按照自身法則去演進的“自為”歷史,由被動地執(zhí)行外在某種“命令”宿命的歷史轉變成為了主動地按照“自我命令”去行動的積極歷史。因此,“積極自由”的理論向度構成了馬克思建構唯物史的實質和核心,同時也是我們全面理解和把握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重要理論維度。
唯物史觀在馬克思一生的哲學創(chuàng)造中具有極高的理論地位,它曾被恩格斯贊譽為馬克思給人類做出偉大貢獻的“兩大發(fā)現”之一。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將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視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科學發(fā)現”,將唯物史觀中揭示的“歷史規(guī)律”等同于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規(guī)律”,進而將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理解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歷史科學”。我們知道,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是以客觀規(guī)律的“必然”性為基礎,自然規(guī)律是存在于自然萬物之中固有的先天規(guī)定,實際上它是與人類任何主體活動無關的自在存在。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中建構的“歷史規(guī)律”則不然,“歷史規(guī)律”不是先天的和既定的客觀法則,而是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物質生產活動中確立起來并包含于自身歷史之中的。沒有人類進行物質生產的主體活動,就沒有生產力的主體生成和客觀發(fā)展,人們也不可能在生產過程中結成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這樣,建立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發(fā)展之上的歷史規(guī)律就自然失去了產生前提和存在的基礎。因此,唯物史觀中的“歷史規(guī)律”是人類實踐主體從事生產實踐的“后天”產物,是人類通過生產實踐為自身歷史發(fā)展“立法”的結果,其“歷史規(guī)律”的必然性中包含著“積極自由”的立法向度。自然規(guī)律只具有客觀的合規(guī)律性,而唯物史觀則是主—客體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9]。這樣看來,馬克思唯物史觀“科學性”或“真理性”應該以“積極自由”的邏輯向度為根據,而絕非以自然科學中的“必然”標準為尺度。
“自由”自盧梭以來就包含著積極的“立法自由”和消極的“任意自由”兩種基本內涵,在此,我們只考察了馬克思唯物史觀中包含的“積極自由”向度,意在揭示馬克思在唯物史觀中對于“積極自由”的實踐論運用和歷史觀的邏輯建構。誠然,馬克思在其文獻中也曾經在“任意”的意義上使用過“自由”概念,如反對書報檢查制度的“出版自由”、反對林木盜竊法的“階級自由”以及反對異化的“勞動自由”等,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只是說明馬克思對于自由“消極”內涵的理解。因此,我們在研究和考察馬克思自由觀時要注意區(qū)分,不能用“任意自由”替代“積極自由”,更不能將“任意自由”視為馬克思對于自由理解的全部。
[1][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6頁。
[2][德]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頁。
[3][德]黑格爾:《邏輯學》,梁志學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8頁。
[4][德]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第37頁。
[5][6]][8][9][德]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582、187、187頁。
[7][德]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7頁。
責 編/馬冰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