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梅
作為一名普通一線老師,在追求教育理想的過程中,有困惑,有倦怠,有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期待著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出現(xiàn),期待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出現(xiàn),期待一個又一個家長能配合我們教育好學生……結果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更多的是一個人的自演自唱,我待學生如初戀,學生虐我千百遍。而在遍體鱗傷之后才醒悟:教育路上的前行,更需要一個人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手捧《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這本書,當夜晚的燈光在散發(fā)著墨香的紙上一點一點散開的時候,從王維審老師的文字中,我清楚了內心困惑與迷茫的根源。書中的文字與我的內心不時地碰撞、共振,令我豁然開朗。自己在工作中的種種困惑,盡管書中沒有明確告知解決方案,卻指明了方向。王維審老師寫這本書真正的目的,就是讓老師們通過反思、閱讀、寫作,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人在前行的路上,應該怎樣才能真正飛翔?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那就是:給學生成長以引領,讓自己的精神成長。
閱讀,增加心靈的寬度
在閱讀《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的過程中,王維審老師對教育亂象的反思,對教育美好未來的追求,深深地打動了我。正如文中所說:“我們要少一些‘有用與‘無用的粗暴取舍,少一些過程的急功近利,讓自己身上多一些教育的詩意與從容,多一些生活的動力與活力,讓自己在教育的過程中多一份詩情與美好?!?/p>
閱讀就是找尋教育的詩意與從容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經(jīng)典,尤其是閱讀教育經(jīng)典,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蕩滌,幫助自己成長;讓自己的心漸漸地靜下來,沉下來,去做有靈魂的教育,有未來的教育,有情懷的教育。
教育的路上,總有一些難題困擾著自己,但如果只是困惑著,而不去想辦法解決,困擾就會越積越多,變成難以承受之重。教師除了要在實際的教育中多一份思考,更應該通過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和思路。雖然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以理解之處,但一旦越過了那些鴻溝,就會進入新的境界。正如書中所講:“沒有傘的孩子,只有自己成長,自己奔跑,追溯所有的成功者。有機遇當然好,沒有機遇也要自己去努力,因為機會總是屬于有準備的人。他們之所以成功,或許就是因為在最為灰暗的生活里不是選擇放棄而是選擇了努力,努力,再努力。其實,面對人生的劣勢,努力是最好選擇。就像奮力游動的鯊魚一樣,讓生命的殘缺逼自己強壯、強大。因為,你的努力,終將成就最好的你?!?/p>
努力沒有那么難,只不過需要堅持。眼前還是翻動的書頁,里面有我追求的足跡。
寫作,突破內心的自我
寫作,通常被認為是作家的事情,許多教師也以此為理由,逃避寫作。確實,老師每天忙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還有一大堆事務要處理,很難靜下心來寫作。但如果要追求專業(yè)成長和精神成長,寫作確是老師的必修課。葉圣陶先生早就提倡教師寫作,他說:“語文教師教學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jīng)常動動筆,就能更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
正如在《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中,王維審老師所說:“寫作是理性認識的展示。教師寫作,不是單純的才情展示,不是寫作技巧的簡單炫耀,不是華麗語言的簡單拼湊,而是對自己的教育實踐不斷梳理、提煉、反思、總結的過程?!?/p>
于是,從班級小事寫起,捕捉班級管理中的細微處,去記錄,去修正,去感悟……自己漸漸不再茫然,不再困惑。正是在寫的過程,讓我感受到了教育活動獨有的味道和含義。寫下教育活動的點滴,就是回味的過程,它讓我觸摸到教育的真諦,更感受到了教師職業(yè)的幸福和偉大。它讓我發(fā)現(xiàn),寫作,不僅是作家的專利,更應該是教師成長的一塊墊腳石,多鋪一塊就會站得更高一些。
通過寫作,還去掉了我身上的一些俗氣,擺正了自己的心態(tài),讓我不再畫地為牢,孕育了我的教育思想,讓自己的心靈飛翔。
反思,給成長插上翅膀
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處理班級瑣事——老師的日常工作重復、機械、千頭萬緒,不少老師疲于應付,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麻木,甚至渾渾噩噩。曾經(jīng),我也在這種狀態(tài)中迷失,也被粗糲的現(xiàn)實漸漸磨碎了理想,而把教師這一職業(yè)當成養(yǎng)家糊口的工具,忘掉了初心。
但我讀到《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這本書時,又讓我在紅塵的角落,回望那個曾經(jīng)激情飛揚的自己?,F(xiàn)在的自己不是我想要的自己,心中的那個自己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不停地叩問心靈。我不能沉淪,我要努力擺脫平庸,追求卓越,哪怕前路崎嶇坎坷,我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我要像一本書中所說:“我需要做的,就是讓心中的那個自己慢慢爬上豆蔓,一直不停地努力,一直爬到豆蔓伸到云端的上面,再撥開云朵看看下面生活的自己?!?/p>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點醒了我,讓我不再迷茫。我知道我的起點不高,甚至落在別人的后面,但我可以在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且記錄,即使沒有人看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也要努力成長,相信上天不會辜負認真對待自己的人;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綠意盎然地站在大地上,伴著風雨成長。
十年來,我一直都在努力,為了心中那個最好的自己,為了給孩子做出榜樣。在前行的路上,我一直努力成長為自己心中的模樣。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把一個個孩子看成心中播下的一粒粒種子,留住那些最初的簡單與純粹,悉心播撒陽光與雨露,然后交給時間與歲月,靜候每一個生命自然與美好的成長。這,或許就是我真正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豫苑文風》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