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福堂
一
云開 霧散 一粒樹籽
從松開的鳥鳴聲中落下
石縫的胎盤 最窄的故鄉(xiāng)
拼足全力 吮吸瘦骨嶙峋的地氣
懸崖峭壁的命
立錐之地 不在琉璃瓦與翹檐上
二
饑餓的時候
填充飛沙走石 電閃雷鳴
搖搖晃晃 跌跌撞撞
左肩是天 右肩是地
挑風(fēng) 擔(dān)雨 跨溝 越壑
一步步 山路十八彎
崎嶇石徑粗糲 堅(jiān)硬
是滿腳掌搓起的繭
三
路遇行將倒斃之客
漫山枝丫遞上饑腸轆轆的攙扶
崖畔野果 是救命藥丸
一串一串 串起七級浮屠
而大雪封山 多少的爪印
凝凍成毫無血色的冰掛
那一處洼地的窩棚
讓氣若游絲的蹤跡復(fù)蘇了驛站
四
有人打造山寺
有人修筑蟻穴
手心手背都是肉
該挖則挖 該鏟則鏟
割去 舍去 從不喊疼
五
貧瘠的土壤
籽粒再癟瘦 也是金黃的
它有尊稱 叫玉米
而進(jìn)山朝拜的人
胸前碧綠的玉墜 墜向哪里
無從知曉
六
碎石 瘦土 十年九旱
蓬蓬簇簇 荊棘叢生
難有成材之木
只能配作拐杖
是殘疾 老弱 缺憾的支撐
它和另一種“杖”是同音
但 走的不是一條路
七
有把大山起成黎明的
有把旭日嗜成落日的
有扒土覓食的
有重口掠吃的
腸子 人人都有
有的盤在了氣喘吁吁的山路上
有的搭在了別人隆起的背脊上
有的時常內(nèi)斂 糾結(jié)
有的任其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