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蓮
不知怎的,我突然萌生出去另一個地方安靜過個周末的念想,給自己一次短暫旅行,讓身心得以紓解。說走就走,陽春三月的一個雙休日,我簡單打理,雙肩背包,來到江南一個千年古鎮(zhèn)滸灣,獨享兩日的靜謐美好時光。
江南潤雨如酥,山青水秀,滋養(yǎng)出諸多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我來到的這個小鎮(zhèn),叫做滸灣鎮(zhèn),地處江西金溪境內(nèi),東與才子之鄉(xiāng)撫州一水相連,西與交通樞紐鷹潭相接,素有“雞鳴三縣”之雅稱,美麗的撫河緩緩地流過,清澈綿長而從容,撫河河水至此拐了個弧形大彎,也許這也是名字的由來,她猶如一塊天堂遺落于人間的一方凈土,人居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幽靜、恬淡、水甘。山,蔥翠欲滴;水,碧波蕩漾。古鎮(zhèn)神韻,讓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又仿佛走進明清時代的街巷。
在一個周末,我來到了千年古鎮(zhèn)滸灣,小鎮(zhèn)很小,但很別致、古樸、典雅、靜謐。青磚黛瓦,小橋流水,留有千年歲月印痕的青石板巷道磨得光滑锃亮,錯落有致的房屋建筑,顯示出小鎮(zhèn)的沉寂、樸實。清清的河水繞鎮(zhèn)而流,不疾不徐,就像小鎮(zhèn)里的人一樣悠閑,或靜坐于門前,或低聲細語、緩緩踱步,仿佛怕驚擾了小鎮(zhèn)的安寧。房屋是古老的,墻皮剝落殘損的不在少數(shù),因為年代久遠,原本白色的墻面歷經(jīng)風雨洗濯形成不規(guī)則的黑白圖案,隨處可見房屋上的瓦片青苔滋生,這些青苔看似卑微,卻又柔韌,恰好縫補了屋頂?shù)目p隙,和青磚石墻交輝相映,渾然一體,一起走過風雨,一起見證歲月。
既然是古鎮(zhèn),橋是少不了的,有三十六座之多,皆是清一色的石板橋,或方形、或拱狀、或圓型。古樹也是少不了的,河道兩邊、院落巷尾綠樹成蔭、郁郁蔥蔥,有的樹齡已有千年,樹軀斑駁開裂,而樹冠高聳萬丈,見證著古鎮(zhèn)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沿著老街一路前行,我們來到了洪府大院,據(jù)說洪府大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是滸灣古鎮(zhèn)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宅院,也是古鎮(zhèn)里的主要景點之一。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顯得樸實素雅,住宅大門門楣、屋檐、雨檐及屋內(nèi)墻壁、門柱、窗欞、天花板等都是手工雕繪裝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絲絲點點沉淀在這雕花彩繪中,令人嘆為觀止。洪家因是滸灣大戶,房屋高低自是講究,整體院落前高后低,這樣出門的時候就要向上邁步,寓意著步步高升,前程無量。
參觀完洪府大院,跨過一座石拱橋,我們來到了油面坊,滸灣油面是江南的一大特產(chǎn),古為貢品,現(xiàn)稱龍須貢面。以優(yōu)質(zhì)面粉、茶油、薯粉、食鹽等原料精制而成,細如游絲,爽而不膩,滑而不糊,口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走到作坊,一位穿著靚藍色布衣的老人穿行于木架旁,原先短粗的油面,只見老師傅扣住面條底端,緩緩地使用巧勁一拉,根根面條搖曳著身姿瞬間變得又細又長,老人平靜的看了看我,沖我笑了笑,滿是皺紋的臉浸潤著安寧的神情,然后輕輕地點燃一桿旱煙,捧一杯清茗,和著隱隱約約飄逸的濃郁油脂芳香,悠閑地和我們拉起了家常。
既然是為了散心,古鎮(zhèn)兩天,我索性把自己當作小鎮(zhèn)的臨時居民,并不刻意去考證當?shù)貧v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兩天里,我按照自己的作息時間起居,什么都不想,沿著小鎮(zhèn)大小胡同隨意走走停停,閑情自在,每天一醒來,手就拿起相機隨意拍照,好不愜逸。這兩天的天氣也格外給力,在這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三月,溫暖的陽光照射過來,古鎮(zhèn)像是涂了一層金邊,絢麗奪目,石橋、老屋、樹木還有陸續(xù)而來的游人皆倒影在碧波蕩漾的水里,如詩如畫。而午后夕陽下的古鎮(zhèn)則像一位褪去妝容的女子,顯出樸素的本色美,清麗而又優(yōu)雅。
到底是古鎮(zhèn),生活一群純樸、勤勞、從容、淡定的人們,他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粗茶淡飯,榮辱不沾,用善良、溫柔和智慧編織著人生順其自然的淡然色彩。古鎮(zhèn)是安靜的,生活在這里的人,他們有一顆恬淡之心,滿足于那種平靜如水安居閑適的日子。
在當今這個忙碌、喧囂的社會,難得能有這么一個地方,讓自己放慢腳步,享受悠閑舒逸的慢生活,呼吸著純凈空氣,感受原始風光,沒有工作和生活的煩惱,隨心所欲,與大自然交融,做最真實的自己,讓心靈守護這一絲寧靜和淡定,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