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東晉高崧夫婦墓志的史學(xué)價值與藝術(shù)價值

2018-03-31 13:17:04潘彬彬
社科縱橫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都尉謝氏晉書

潘彬彬 邵 磊

(南京市博物總館 江蘇 南京 210001)

南京師范大學(xué)仙林校區(qū)內(nèi)有一塊“仙鶴觀六朝墓地——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文物保護標志碑,此處為東晉高崧家族墓址所在。墓共三座,墓主分別為高崧及夫人謝氏、父高悝夫婦、子高耆夫婦。高崧,東晉名臣,累遷侍中;其父高悝,至丹陽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子高耆,官至散騎常侍。高崧家族墓呈“品”字形分布,系磚筑結(jié)構(gòu),磚室長均在7米以上,墓室高達3米余,分“凸”字形穹窿頂和券頂兩種類型,由封門墻、甬道和墓室等組成。隨葬品豐富且精美,共出土金、銀、銅、鐵、玉石、玻璃、琥珀、水晶、漆木、云母、陶瓷等各類遺物三百余件,制作精美,引人注目。

一、東晉高崧家族概述

《晉書·高崧傳》[1]卷七十一有對高悝、高崧事跡的專門記載。“高崧字茂琰,廣陵人也?!睎|晉時廣陵郡(今揚州)屬于徐州?!稌x書·地理志(下)》卷十五云:“漢又分置東??ぃ你羲疄榕?,改薛為魯,分沛置楚國,以東陽屬吳國。景帝改吳為江都,武帝分沛、東陽置臨淮郡,改江都為廣陵。及置十三州,以其地為徐州,統(tǒng)楚國及東海、瑯邪、臨淮、廣陵四郡?!逼漭牼辰裣喈斀窠K、安徽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以東,泗陽、寶應(yīng)、灌南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地區(qū)。[2]這同墓志記載相一致,也說明高崧家族世代居住于南方地區(qū)。父親高悝,早年喪父,侍奉母親以孝聞名。他13歲那年遇到了饑荒,自己連糠菜都吃不上,但把最好吃的都留給母親。他撫育自己年幼的弟弟也是以友愛著稱。

高崧年輕時熱愛學(xué)習(xí),精通史書。小時候,司空何充夸獎他聰明。何充主政揚州,安排高崧?lián)沃鞑荆涌粗馗哚?。此后,高崧轉(zhuǎn)任驃騎主簿,又被推舉為秀才,授太學(xué)博士之位,后因父親的喪事而辭去官職。當初,高悝因為納妾而遭遇訴訟被貶退,等到高悝去世,高崧就到廷尉處自請囚禁,為父申訴冤屈,并停喪五年不下葬,上了幾十篇表疏?;实蹜z惜他的孝心,于是下詔說:“高悝擔任大臣的職位,因違背法令被貶退,案子早已判定。現(xiàn)在他的兒子高崧不停地申請重審,只能依順他,恢復(fù)高悝爵位并允許承襲?!币驗檫@件事情,高崧備受稱贊,官拜中書郎、黃門侍郎。

高悝寓居江州時,江州刺史華軼授予高悝西曹書佐的職位。華軼兵敗后,高悝將華軼的兒子藏匿了一年時間,趕上天下大赦才讓他出來。晉元帝贊許高悝的德行,寬恕了高悝,并讓他出任參軍之職,其后一直擔任朝廷的高級官職。

簡文帝(司馬昱,即位前為輔政大臣)執(zhí)政時,安排高崧?lián)螕彳娝抉R。當時桓溫專權(quán),率軍北伐,大軍駐扎在武昌,簡文帝很是擔心。高崧說:“您應(yīng)該致信桓溫,向他說明厲害得失,他自己就應(yīng)該率軍返回了。如果他不這樣做,就整率六軍人馬出征,對立或和順由此可以分辨。假如桓溫有其它想法,就祭旗出兵討伐他?!庇谑歉哚戮妥聛硖嫠抉R昱起草書信說:“賊寇發(fā)難,應(yīng)該平定,有時機,應(yīng)該承接。這確實是為國家著想的長謀遠慮,奪取天下的宏圖大略。能夠弘揚光大這種時運的人,除了足下還能有誰!但因此興師動眾,重要的是應(yīng)該以雄厚的實力為根本。輾轉(zhuǎn)運輸?shù)钠D難,正是古人最頭疼的事,不能從一開始就認為它容易而不加以認真地考慮……您宜乎先考慮使國家安寧,然后再圖謀外部的戰(zhàn)事,以使帝王的基業(yè)興隆昌盛,道義弘揚彰著,這就是我對閣下的期望。一點真誠的想法,怎能再顧慮疑忌而不坦誠盡言呢!”桓溫見信后率軍返回原來鎮(zhèn)守的地方。

二、高崧夫婦墓志的史學(xué)價值與藝術(shù)價值

經(jīng)專家考證,高崧家族墓不僅形制完整典型,又因為墓主身份顯要,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金銀器等隨葬品,對研究六朝時期喪葬習(xí)俗、玉器面貌、佩玉制度、金銀器制作工藝、書法藝術(shù)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jù)。在琳瑯滿目的出土文物中,高崧及夫人謝氏的墓志內(nèi)容豐富多彩,為研究墓主時代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從文字內(nèi)容方面看,墓志瘞埋于墓內(nèi),記載墓主生平、埋葬等情況,是墓葬斷代、確定墓主身份的直接證物;從文字藝術(shù)方面看,東晉墓志書法上承曹魏西晉之風(fēng),下啟南朝變革之韻,成為六朝墓志發(fā)展變革的開端。

(一)證史補史

值得注意的是,高崧夫婦墓中出土的兩方墓志,不僅為后世確定墓葬年代提供了確鑿證據(jù),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可同文獻記載相對應(yīng),起到證史補史的作用。

高崧墓志中有:“晉故侍中騎都尉建昌伯廣陵高崧,泰和元年八月廿二日薨,十一月十二日窆?!?/p>

夫人謝氏墓志中有:“鎮(zhèn)西長史騎都尉建昌伯廣陵高崧夫人會稽謝氏,永和十一年十二月七日薨,十二年三月二十四窆?!?/p>

泰(太)和為東晉廢帝(海西公)司馬奕年號,元年為公元366年;永和為晉穆帝司馬聃年號,十一年為公元355年。我們由此可知謝氏當逝于高崧之前,高崧死后與夫人合葬于此。史書中記載高崧“后以公事免,卒于家”,不知其卒于何時,今墓志所見薨于泰和元年(公元366年)可以彌補史料之不足。

從《晉書·高崧傳》中我們可知高崧歷任揚州主簿、驃騎主簿,被推舉為州秀才,擔任過太學(xué)博士,后升為中書郎、黃門侍郎、撫軍司馬,最后官至侍中。而從墓志中我們知道,高崧歷任鎮(zhèn)西長史、騎都尉和侍中,除了侍中外,鎮(zhèn)西長史和騎都尉均不見于史書。鎮(zhèn)西長史,《晉書·職官志》載有:“驃騎已下以及諸大將軍不開府非持節(jié)都督者,品秩第二,其祿與特進同。置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薄稌x書·孝宗穆帝紀》卷八記載,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冬十月,進豫州刺史謝尚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馬頭?!鄙皆辏ü?57年),“夏五月庚午,鎮(zhèn)西將軍謝尚卒?!庇纱丝芍杂篮褪荒晔轮辽皆晡逶?,鎮(zhèn)西將軍一職由謝尚擔任,高崧應(yīng)當為永和十月之后擔任謝尚的鎮(zhèn)西長史,正于高崧夫人謝氏墓志上所載相符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簡報中認為鎮(zhèn)西指的是鎮(zhèn)西將軍謝尚,高崧當為鎮(zhèn)西將軍謝尚的長史,這應(yīng)該是正確的。又據(jù)《宋書·百官志(下)》:“謁者,殿中監(jiān),諸卿尹丞,太子傅詹事率丞,諸軍長史、司馬六百石者,諸府參軍,戎蠻府長史,司馬,公府掾,屬,太子洗馬,舍人,食官令,諸縣令六百石者。右第七品?!备哚氯温毜逆?zhèn)西長史應(yīng)為七品官。

騎都尉,三都尉之一,漢武帝始置,屬虛職。兩漢均置,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無定員。晉以后歷代沿置?!端螘ぐ俟僦荆ㄏ拢肪硭氖d:“晉武帝亦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都尉,而奉朝請焉。元帝為晉王,以參軍為奉車都尉,掾、屬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為騎都尉,皆奉朝請。后省奉車、騎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永初已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三都尉并漢武帝置。孝建初,奉朝請省。駙馬都尉、三都尉秩比二千石?!彬T都尉乃為奉朝請,不是特設(shè)官職,沒有定員。又云:“尚書丞,郎,治書侍御史,侍御史,三都尉,博士,撫軍以上及持節(jié)都督領(lǐng)護長史,司馬,公府從事中郎將,廷尉正,監(jiān),評,秘書著作丞,郎,王國公三卿,師,友,文學(xué),諸縣署令千石者,太子門大夫,殿中將軍,司馬督,雜號護軍,闕內(nèi)侯。右第六品。”可見高崧的騎都尉也應(yīng)為六品官。

墓志所講高崧所任侍中,為其擔任的最高官職,秩二千石,第三品官。侍中是魏晉時掌握實權(quán)的重臣,《晉書·職官志》卷二十四:“魏晉以來置四人,別加官者則非數(shù)。掌儐贊威儀,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駕,正直侍中負璽陪乘,不帶劍,余皆騎從。御登殿,與散騎常侍對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薄端螘ぐ俟僦荆ㄉ希肪硭氖仓v到:“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應(yīng)對獻替。法駕出,則正直一人負璽陪乘。殿內(nèi)門下眾事皆掌之?!庇种v到:“侍中,散騎常侍,尚書令,仆射,尚書,中書監(jiān),令,秘書監(jiān),諸征、鎮(zhèn)至龍驤將軍,光祿大夫,諸卿,尹,太子二傅,大長秋,太子詹事,領(lǐng)、護軍,縣侯。右第三品。”可見高崧的地位是比較顯赫的。

高崧夫人謝氏為會稽人(今浙江紹興),謝家為當?shù)氐拿T望族。史書雖未對謝氏有所記載,但其應(yīng)屬于會稽謝氏家族一員無疑??脊藕唸笠蔡岬搅藭x氏的諸多人物,在此不再贅述。

考古簡報中所述的M6墓主為高悝夫婦,M2墓主為高崧夫婦,M3墓主為高耆夫婦。M6居后居右,M2和M3居前居左。根據(jù)六朝時期族葬的排葬制度,尊者在右的慣例[3]應(yīng)該是正確的。墓志中所講高崧爵位“建昌伯”,當襲自其父高悝。丹楊尹作為京都建康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地位十分重要。丹楊郡作為京都所在,其長官稱作尹。光祿大夫當為朝中高官所加贈,《晉書·職官志》講到:“光祿大夫假銀章青綬者,品秩第三,位在金紫將軍下,諸卿上。漢時所置無定員,多以為拜假赗贈之使,及監(jiān)護喪事。魏氏已來,轉(zhuǎn)復(fù)優(yōu)重,不復(fù)以為使命之官。其諸公告老者,皆家拜此位;及在朝顯職,復(fù)用加之,及晉受命,仍舊不改,復(fù)以為優(yōu)崇之制。而諸公遜位,不復(fù)加之,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祿。其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內(nèi)外之職加此者,前后甚眾。由是或因得開府,或進加金章紫綬,又復(fù)以為禮贈之位?!?/p>

《晉書·高崧傳》講到其子高耆“官至散騎常侍”,散騎常侍,本秦官也。《晉書·職官志》云:“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規(guī)諫,不典事,貂榼插右,騎而散從,至?xí)x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為中常侍,后遂止。常為顯職。”《宋書·百官志》載有:“散騎常侍,四人。掌侍左右。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并乘輿車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并為加官。漢東京初省散騎,而中常侍因用宦者。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于中常侍,謂之散騎常侍,始以孟達補之。久次者為祭酒散騎常侍,秩比二千石?!庇忠郧拔乃?,散騎常侍官品為第三品,秩二千石。由此可知其同侍中同級,為皇帝近侍高官。

《晉書·謝安傳》卷七十九載:“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將發(fā)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戲之曰:‘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何!’安甚有愧色?!薄督祵嶄洝穂4]也有相同的記載:“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將發(fā)新亭,朝士咸祖送,中丞高崧戲之曰:‘卿屢違詔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若蒼生何!今蒼生亦將如安石何!’安有慚色。”《世說新語·排調(diào)二十五》[5]云:“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后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fā)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謝笑而不答?!边@里的高靈當為高崧。高崧傳中有關(guān)和謝氏家族記載還有:“是時謝萬為豫州都督,疲于親賓相送,方臥在室。崧徑造之,謂曰:‘卿令疆理西藩,何以為政?’萬粗陳其意。崧便為敘刑政之要數(shù)百言。萬遂起坐,呼崧小字曰:‘阿酃!故有才具邪!’”這一切都顯示了高崧同謝氏家族的密切關(guān)系,再聯(lián)系其早年做過謝尚的鎮(zhèn)西長史,不難理解其同謝氏家族在站于一條戰(zhàn)線、協(xié)助簡文帝對抗桓溫的做法了。

(二)書法藝術(shù)

高崧墓志的傳主高崧與享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的《蘭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大體生活于同一時代,屬于同一社會階層。而相較于其他東晉墓志,高崧墓志的志文看起來似乎已有不少楷書的意味,有的字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楷書十分相近。高崧及其夫人謝氏墓志,皆為雙刀陰刻于長方形青灰大磚之上,刻工精湛,書法俊秀,雖說志文中不少字體已經(jīng)具備楷書筆意,但多數(shù)字如“晉”、“侍”、“騎”、“尉”、“建”、“泰”、“元”、“年”、“薨”、“廿”等,其結(jié)字體態(tài)仍是作典型的平劃寬結(jié)的隸書體態(tài),從骨子里來說,其實是與東晉初年的《謝鯤墓志》一脈相承的?!吨x鯤墓志》志文的撇、捺之筆的收筆呈明顯的向上翻挑之勢,但長橫的起筆已經(jīng)不再呈現(xiàn)波折,而是斜截如楷書用筆,在字形結(jié)構(gòu)方面也顯得有些松散。至于高崧及夫人謝氏墓志志文中一些看似楷書的筆畫形態(tài),也還需要結(jié)合曹魏、西晉時期隸書的用筆特征來加以辨析,如志文中的多處豎鉤、折鉤筆觸,皆屬隸式的平鉤;再如“晉”、“元”、“年”、“十”、“廿”等字的長橫,其收筆處的尖峰向上,看似楷書的頓按,其實是為了表示隸書橫畫的挑筆;“侍”、“伯”等字的首撇方頭銳尾,在漢魏隸書中也早有此種寫法;“故”、“尉”、“廣”、“陵”、“泰”等字,長撇的收筆,皆為按筆后挑出,這也都是隸書的寫法。綜上所述,可知高崧及夫人謝氏墓志的志文盡管頗夾雜了楷書的用筆,但從全篇來看,書刻的基本筆調(diào)仍然是典型的隸書而非楷書,所以應(yīng)歸之于隸書體。

漢末三國時期,以鐘繇、梁鵠等為代表的地位甚高的名流書法家,對于署匾題榜、書丹碑碣,未嘗不是樂意從事的美差,如師宜官曾書《耿求碑》,韋誕甚至包攬了漢、魏宮館寶器的題寫之務(wù)。[6]漢魏時期的另一位書法名家鐘繇擅三體書:“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xué)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wù)咭?。三法皆世人所善?!盵6]但隨著往來相聞的尺牘書問日漸成為士大夫出身的清流書家們展現(xiàn)德、爵、藝三種身份的重要內(nèi)容,通常受人役使而為的公文書法在高門士族心目中的地位遂一落千丈。當然,魏晉士大夫尚書心態(tài)的這一變化,更為直接的誘因可能還與以書法知名的韋誕書題凌云臺榜之事不無關(guān)系。魏明帝時,“起凌云臺,誤先訂榜而未題。以籠盛誕,轆轤長絙引之,使就榜書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擲其筆,比下焚之。仍誡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6]。韋誕僅是因為擅長此種行用于莊重場合的公文書體,竟招致被盛入籠筐,懸于距地二十五丈的空中題榜,畏高且不談,便是眾目睽睽之下任人觀看,也不免有辱斯文,難怪韋誕要遷怒于自己擅長的公文書體,并遺誡子孫“絕此楷法”了。

韋誕遺誡流風(fēng)所延,當以東晉王獻之不甘役使而拒題皇宮太極殿為極至,時“(東晉)太元中,新起太極殿。(謝)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凌云榜未題,而匠者誤訂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凳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小弟,宜絕此法?!I之揣知其趣,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菜觳槐??!盵7]

宮室宗廟之題榜尚且堅辭不為,碑碣書丹并傳秘書、教小學(xué)之役,曷能為之?《顏氏家訓(xùn)·雜藝第十九》載南方高門士族如吏部尚書王褒之流入關(guān)后,盡管頗受寵遇,但亦不免入鄉(xiāng)隨俗,以致“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嘗悔恨曰:‘假使吾不知書,可不至今焉?’”王褒的抱恨之情也映襯出東晉南朝士大夫出身的名流書法家,不屑為人役使作碑志之類的銘石書之實。從存世實物來看,魏晉以迄南朝時期,從事銘石書等公文書體書寫活動的,大多是“與木土之匠同科”的身份較低的書吏所為[8],可見漢族士大夫?qū)τ阢懯瘯裙臅w的輕視。

綜上所述,可知以高崧及夫人謝氏墓志的字體是否楷書,來驗證“書圣”王羲之《蘭亭序》的真?zhèn)危鋵嵅]有什么特別的意義。不過,此種所謂“沾染”了楷書用筆的隸書的出現(xiàn),其大的背景表明了楷書在當時社會使用的普遍性,人們普遍有了楷書的意識,另一方面又愈加疏于隸法,遂導(dǎo)致筆下的隸書體夾雜了楷書的筆意,這一情形的發(fā)生正反映了隸書在東晉中期以后急劇衰落的趨勢,這應(yīng)當是高崧及夫人謝氏墓志書法藝術(shù)的價值所在。

[1][唐]房玄齡等撰.晉書[M].中華書局,1974.

[2]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M].1982.

[3]李蔚然.論南京地區(qū)六朝墓地選擇和排葬規(guī)律[J].考古,1983(4).

[4](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M].中華書局,1986.

[5](南朝宋)劉義慶撰,里望譯注.世說新語[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6](劉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A].(唐)張彥遠撰.法書要錄(卷一)[C].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

[7]晉書.王羲之傳附子獻之傳[M].中華書局標點本。

[8]邵磊.南朝墓志書人身份辨析[J].蘇州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6(2).

猜你喜歡
都尉謝氏晉書
嵇紹重禮
文學(xué)倫理學(xué)批評視域下的《謝氏南征記》
聞雞起舞
宋朝駙馬都尉研究1
兩漢三國時期丹陽都尉考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東吳尚方鏡銘中的尚方與都尉
大眾考古(2017年9期)2018-01-16 18:44:32
《東山再起》
紅巖春秋(2017年8期)2017-09-01 04:47:22
謝氏宗親對珠璣巷情有獨鐘
源流(2016年12期)2017-06-05 09:47:34
“駙馬”一詞從哪來?
枕戈
高州市| 杨浦区| 高青县| 宾阳县| 民县| 安吉县| 宣化县| 平南县| 乌兰县| 怀宁县| 古蔺县| 白山市| 名山县| 墨脱县| 隆尧县| 新余市| 蓬安县| 罗田县| 孟州市| 宜黄县| 菏泽市| 冷水江市| 宝丰县| 平乐县| 田阳县| 济阳县| 龙井市| 阿拉善左旗| 嘉兴市| 陇西县| 舒城县| 米林县| 富阳市| 奎屯市| 乐安县| 襄汾县| 遂昌县| 罗山县| 马关县| 米脂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