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中共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委黨校,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使人民有幸福感、獲得感,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1]?;鶎邮屈h治國理政的基礎,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fā)揮著戰(zhàn)斗堡壘作用。因此,研究基層組織黨建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探索基層組織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基層組織發(fā)揮著堅實的基礎性作用。充分肯定并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地位,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典型特征。黨章明文規(guī)定,企業(yè)、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qū)、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鶎狱h組織與中國共產黨相伴共存,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便設置了黨的基層組織——“小組”;中國革命過程是黨的建設不斷發(fā)展成熟壯大的過程,三灣改編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明確了黨在軍隊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并最終在古田會議上形成定制,成為建黨建軍的基本原則制度,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基層組織黨建傳統(tǒng)得到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八大提出,基層黨組織是黨與群眾聯系的紐帶;黨的十一大強調,“黨的基層組織要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歷次黨代會均重視基層黨組織的發(fā)展建設,尤其是十四大以來,日益凸顯基層黨建工作的地位,其戰(zhàn)斗堡壘作用不斷鞏固和延伸。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2]。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利益主體逐漸趨于多元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利益訴求也逐漸多樣化、個性化,傳統(tǒng)的社會治理方式已不能滿足這一需求,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為此,建設和諧社會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基層治理尤為迫切,這些都迫切呼喚基層黨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唯有切實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凝聚人心、促進發(fā)展、服務群眾、促進和諧中的作用,才能推進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將共建共治共享落到實處。
人民觀點是黨的基本觀點,黨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堅信人民是歷史的推動者和創(chuàng)造者。作為中國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助力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從勝利走向勝利?;鶎又卫砟哿藦V大干部群眾的智慧結晶,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石,同時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參考,一定意義上講,基層治理能力的大小決定了國家治理水平的高低。改革開放四十年使國家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幸福,民族復興的也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及,同時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也呈現多元化、精細化特點,新矛盾新困難給黨的事業(yè)提出了新要求,基層尤其是廣大農村發(fā)展相對滯后,一定意義上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短板,切實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極為迫切。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諸多因素中,基層黨組織的公共領導力水平是關鍵。
部分基層黨組織公共領導力不強,致使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一定程度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雖然黨員隊伍基數較大,但素質參差不齊、社會治理觀念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足,一些黨員政治意識和業(yè)務能力不強,甚至存在個別黨員家長作風嚴重的現象。另外,不斷推陳出新注入新鮮血液是一個基層組織持續(xù)保持生命活力的必要條件,也是更好發(fā)揮社會治理職能的關鍵?,F階段基層組織黨員尤其是農村黨員老齡化較為突出,文化水平有限,使得在信息高度發(fā)展的基層治理中作用發(fā)揮缺位,突破這一瓶頸,提高基層組織吸引力使更多高學歷人才投身基層治理,以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基層組織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鶎狱h組織對吸引人才缺乏競爭力是基層社會治理水平較低的又一制約壁壘,原因體現在:一是在過去少部分黨員干部的貪腐行為已經影響公眾對黨組織的印象,傷害了黨組織和黨員的正面形象;二是個別社會精英認為國有國法、黨有黨紀,如果加入黨組織,相對于非黨員來講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其言行必須嚴格遵守黨組織的紀律。
黨組織在社會團體中的嵌入力度不夠。國家與地方和社會的緊密聯系是實現更優(yōu)治理的重要因素。要實現黨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和先鋒作用,加強黨組織與社會的聯系極其必要,而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黨組織緊密嵌入社會。然而,從基層治理實踐和相關調研來看,一方面,黨組織和黨員在非公社會團體中的覆蓋面很?。涣硪环矫?,非公社會團體中那些有入黨意愿的雇員普遍反映找不到黨組織,不知道如何入黨。從這兩方面可以看出,基層黨組織跟社會的聯系、基層黨組織在社會團體中的嵌入力度明顯不夠。究其根本,既有基層黨建自身動力和主觀能動性不足的因素,也有黨建方式囿于陳舊、難與非公社會團體的發(fā)展需求相結合的原因。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誕生于中國長期革命實踐,并在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得到充分檢驗,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應用,也為黨的組織、政治生活正常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新時期黨的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從嚴管黨治黨必須從黨的政治生活管起嚴起,從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抓起。
民主集中制是黨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最大制度優(yōu)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為組織生活的基本遵循,在革命建設實踐中起到壓倉石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反映、體現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利益與愿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制定和執(zhí)行的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歷史反復告誡我們:黨的建設、黨的事業(yè)與民主集中制辯證統(tǒng)一,相輔相成。民主集中制堅持得好壞,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勝衰。只有更好地堅持民主集中制,黨的風氣才能純正,黨的肌體才能健康充滿活力,黨的事業(yè)才會有勃勃生機;反之,民主集中制得不到貫徹執(zhí)行,黨內腐敗就會滋生,矛盾就會凸顯,黨的事業(yè)就會受挫。民主集中制是黨保持先進的力量源泉,也為凝聚人民共識、形成建設合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維護核心,堅持黨的堅強領導,也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民主集中制。
堅持民主集中制,就要客觀看待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性,不能厚此薄彼,單純地強調民主或集中,要堅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強調集體意志又尊重個人意愿的表達,使集中以民主為基礎、民主以集中為指導。任何割裂二者之間聯系的認識和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在社會治理中這種現象造成的后果往往使決策偏頗,甚至“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集中是民主的價值所在,是民主得以實現的支撐,只有民主而沒有集中,只會導致大家都在爭吵的無政府狀態(tài),這種極端民主化毫無辦事效率可言。堅持民主集中制,黨心得以凝聚,勃勃生機才能托底,黨的決策部署在基層落根發(fā)芽、開花結果才能得到保障。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3],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總目標,是新時代適應歷史發(fā)展做出的戰(zhàn)略選擇。這一主流價值觀是黨和人民群眾之間達成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重要紐帶,是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的重要橋梁。為這一大局服好務是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也是基層治理體制得以不斷完善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更好發(fā)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新的基層黨建新要求。
民眾是任何一個政黨生存、發(fā)展、壯大所依賴的基礎,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史是一部信任群眾、動員群眾、依賴群眾、服務群眾的斗爭史,黨成長和穩(wěn)固執(zhí)政根基在人民,黨發(fā)展壯大的力量源泉亦在人民。習近平強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盵4]科學闡釋了黨和人民群眾存在內在統(tǒng)一性,黨的事業(yè)就是人民的事業(yè),堅持人民立場,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避免簡單的命令式和碎片化治理行為,設身處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有助于提高黨的公信力,更有利于凝聚民心,匯集實現基層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廣泛力量。
社會治理應以群眾標準作為最高的標準遵循。群眾標準就是堅持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和擁護作為黨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是人民立場之源。毛澤東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5]為民服務,時刻解決群眾遇到的現實矛盾問題,時刻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毛澤東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能不能在人民群眾生活中見效、是否對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幫助,是黨的工作質量到底如何的標尺?!白厝招邪巳f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盵6]毛澤東始終將老百姓的疾苦掛在心上,當聽聞在舊時代人們一籌莫展的血吸蟲病得到控制時,毛澤東無比興奮,深感欣慰。習近平繼承了這一觀點,并結合新時代特征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他指出:“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7]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工匠精神是人民群眾實踐的基本特征,人民群眾不斷創(chuàng)新的實踐活動也推動了社會進步,創(chuàng)造了社會價值,同時社會價值也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得到不斷檢驗和發(fā)展。要把人民群眾滿意與否、擁護與否、支持與否、贊成與否、高興與否、答應與否,作為黨的工作是否正確、是否到位的最高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伸到末端,落到實處。
同時,切實樹牢為民服務的工作觀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是破解當前社會治理動力不足、活力欠缺的迫切需要。利益訴求多元化、精細化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深層次的挑戰(zhàn)?!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發(fā)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時代最強音。基層黨組織應強化問題意識,善于解決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方面的突出問題,不斷拓展工作涉及面。不斷探索優(yōu)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精細化需求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使權力合理下放,充分調動群眾共建共治的積極性,真正使發(fā)展為全民共享,民眾心更平、氣更順、更具包容心和社會公德心,社會也更加和諧。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群眾性政黨的優(yōu)勢所在,也使得黨在當前的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中時刻保持與各類社會群體和組織最為緊密的感情紐帶和利益聯系,使黨成為社會治理格局中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
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是凝聚社會共識,匯集社會精英、“筑巢引鳳”的基本條件,也是基層社會治理有力推進的關鍵因素。應加大上級黨組織對基層組織的幫扶力度,積極探索基層組織黨建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組織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制度優(yōu)勢,指導幫帶黨員成長成才,使其生活上有依托,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有奔頭。持續(xù)用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堅決糾正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加強黨員自身建設,錘煉純潔的黨員隊伍。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鼓勵引導基層黨員發(fā)聲,匯集社會治理集體智慧。以豐富精準幫帶困難黨員方式,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切實使廣大黨員感情上認同,標準上看齊,行動上緊跟,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此贏得群眾的信任,拉近黨群之間距離,爭取群眾在社會治理活動中的廣泛參與。
同時,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嵌入,加大對社會精英的政治吸納,引導黨員更好組織群眾,更好服務改革,補齊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短板弱項。首先,強化量體裁衣,針對不同區(qū)域、不同組織和不同行業(yè)的具體特征建立基層黨組織,拓展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使社會精英找得到組織,打牢黨的政治功能的組織基礎,實現“努力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的黨建目標。其次,注重分類指導,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社會團體的機密結合,使二者結構上同步、文化生活上同調,互促互進,不斷豐富黨建活動方式,提高社會組織的經營管理效率,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方式,回應群眾多元化的文化思想需求,使群眾需求與黨組織建設同頻同調,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再次,要撲得下身子,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嵌入社會組織,積極向其學習,科學統(tǒng)籌實現更好的政治領導,實現二者共贏的發(fā)展局面,以此提高基層治理水平,使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基層得以實現。
基層黨建要引領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必須依據社會治理的原則和目標,不斷進行理念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對多元治理格局中其他治理主體的服務、教育和動員作用,把他們所掌握的治理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并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愿?;鶎狱h組織創(chuàng)新發(fā)展應賡續(xù)傳承好優(yōu)良傳統(tǒng)。面對黨情、社情、民情的不斷變化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基層黨的建設創(chuàng)新也是刻不容緩。加強社會治理,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應軟硬件齊頭并進、協(xié)同發(fā)展。既不能單純的重視經濟,滯后黨的建設,機械發(fā)展缺乏創(chuàng)新;更不能打著創(chuàng)新的幌子徹底否定一切,尤其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黨建傳統(tǒng),如黨的組織生活、民主集中制以及“三會一課”等等。同時,治理創(chuàng)新需要黨建工作成體系、動態(tài)發(fā)展,不僅需要健全的組織生活,有法可依的領導方式,接地氣的服務內容,更需要傳承發(fā)展好黨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實現好經驗、好做法的新突破。
要善于抓住關鍵少數這一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的主要矛盾。實踐反復證明,基層黨組織書記發(fā)揮著“頭雁效應”,其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力的強弱。新時代背景下,基層事務呈現出頭緒繁瑣、關系復雜、聯系密切、協(xié)同要求高等特點,可謂“一根針千根線”,這也對基層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層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文化素質偏低、“十根手指彈鋼琴”能力欠缺、協(xié)調能力較弱的矛盾,使得“想作為、難作為、不會作為”的現象較為突出,“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創(chuàng)新乏力,社會治理中的服務能力亟待提高。要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這個“牛鼻子”,強化政治標準意識,嚴格管理與人情關懷齊頭并進,以制度做約束,以法治為保障,通過科學細化考評機制實現管好用好,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的人才基礎。
要以黨建法治化為支撐,提高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治理的現代化需要法治化作為保障,其核心是依法治權?;鶎又卫韯?chuàng)新的核心是推進治理法治化,將法治潛移默化為廣大黨員的思想認同和行為自覺,以提高社會治理的科學化水平。不能假借創(chuàng)新的名義違犯法制,更不能為所欲為、搞權大于法,要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框架下,積極創(chuàng)新,勇于作為。以法治匡扶規(guī)范基層黨組織權力運行,提高黨員干部依法謀事、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服務能力,強化群眾監(jiān)督,完善常態(tài)化問責機制,是基層黨組織法治化建設的關鍵。
[1][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
[2]盛若蔚,孟祥夫.謀遠固本強基石——各地抓基層打基礎強化農村黨建紀實[N].人民日報,2015-11-21.
[4]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6-19.
[5]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麓山子.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
[7]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