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覓
摘要:明代才女葉小鸞,被清代詞學家王昶譽為“明代閨閣第一人”。她的詩詞婉雅靈秀,宛然有超逸蕭散的林下之風;而她又性高曠,厭繁華,愛煙霞,通禪理,詩詞清幽出塵,呈現(xiàn)出獨有的審美特色。本文擬從前期、中期、后期三個時期來簡要分析并總結(jié)葉小鸞的詩詞審美特色。
關鍵詞:葉小鸞;詩詞;審美特色
在明代尤其是晚明時期,女性文學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其中比較典型的,有吳江沈氏與葉氏,也即葉小鸞家及其外祖家。葉小鸞是葉氏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被贊:“分湖諸葉,葉葉爭輝,連枝競艷,幼最娥眉。”
葉小鸞幼而奇慧,初學詩詞即卓然成家。她4歲通《離騷》,10歲作對句,12歲便工詩,善詞,能琴、棋、畫。逝世時她還不到17歲,留下《返生香》集,收錄詩103首、偈1首、詞90首、曲1首、擬連珠9首、序1篇、偈2篇。本文擬對葉小鸞的詩詞審美特色從前期、中期、后期等三個階段略加闡述。
前期:清新雋麗,語出天然
葉小鸞十二歲那年,父親葉紹袁被授南京武學教授,全家遷居南京。有一日晨起梳妝,她寫下了一首詩《春日曉妝》:“攬鏡曉風清,雙蛾豈畫成。簪花初欲罷,柳外正鶯聲?!?/p>
這是葉小鸞所作下的第一首詩。這首詩清雋生動,渾然天成,就如她筆下的鶯聲一般輕圓流麗。詩寫的是攬鏡自照,鏡子中少女清麗絕俗,一雙細眉就像精心畫成的一樣,鬢旁的花兒和少女容顏相互映襯,更顯得麗色照人。這首詩并未用典,天真爛漫,透出少女青春活波的本真狀態(tài)。
葉小鸞寫詩作詞,都是清新靈俏,輕柔細膩,既不矯揉做作,也不堆砌典故,并無半點脂粉氣息,在《蝶戀花·蘭花》詞中,葉小鸞就曾說道:“自道全無脂粉氣”,這是說眼前的蘭花,也是說自己,以及自己的文風:
碧玉裁成瓊作蕊,馥郁清香,長向風前倚。楚畹當年思帝子,紫莖綠葉娟娟美。
自道全無脂粉氣,笑煞春風,紅白勻桃李。幽谷芳菲誰得比,猗猗獨寄琴聲里。
中期:靈秀清雅,含蓄韻致
平常葉小鸞活動的范圍,主要是午夢堂內(nèi)。午夢堂內(nèi)遍種花草,小鸞在詩詞中幾乎將這些花草全部吟詠到了。惜花即是惜己,寫花也是寫人。
葉小鸞極愛梅花,她曾作有十首七絕梅花詩,這里試引其一、其二:
仙質(zhì)亭亭分外新,欹煙不語半含顰。凍云寒月如相識,雪里無春卻恨春。
堪笑西園桃李花,強將脂粉媚春華。疏香獨對枝梢月,深院朦朧瘦影斜。
葉小鸞的梅花詩,清遠文雋,毫無稚子之聲與脂粉氣息,靈氣橫溢,清新雅致。其中也化用了不少前人名句,并加入了自己獨有的冷艷孤清的氣質(zhì),如“疏香獨對枝梢月,深院朦朧瘦影斜”,便是點化宋代詩人林逋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在葉小鸞其他詩詞里面,她也嫻熟運用各種植物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心境。一切景語皆情語,小鸞另有《菩薩蠻·春日》一首:
輕煙一抹連天碧,簾前規(guī)月和煙白。翠竹落梅疏,相憐雪霽初。博山香欲燼,風透紗窗冷。四望寂寥寥,閑階花影搖。
這首詞里,葉小鸞幾乎每個詞句都運用了一個輕柔雋美的意象,整首詞透出一種空靈的美。輕煙連天碧,簾前月皎潔,翠竹輕擺,落梅疏疏,博山爐中的沉香漸漸燃盡,綠紗窗里透進來一縷細細的涼意。四望空廖,臺階上花影在輕輕搖曳。雖然沒有一個字說自己的孤獨寂寥,但悵惘之意卻在這些意象之中呼之欲出,含蓄蘊藉。
后期:哀艷纏綿,飄渺夢幻
作為一位初長成的小少女,葉小鸞天性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但是敏感的她也感覺到生命中美好的一切就如同春光般易逝而難以挽留,她在詞中曾經(jīng)有過感嘆:“流水年華容易老,秋月春花,總是知多少”。相對于一般的青春少女來說,葉小鸞少了一份無憂無慮,多了一份早慧的憂愁。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日:“葉小鸞詞筆哀艷,不減朱淑真。求諸明代作者,尤不易覯也?!闭J為她的詞筆哀艷,勝過朱淑真。
葉小鸞性高曠,厭繁華,愛煙霞,通禪理。而她也的確具有“世外仙姝”的色彩。她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喚之出庭,方出,否則,默默與琴書為伴而已”,“不分寒暑,靜坐北窗下,臨書學畫或讀書”。《眾香詞》中也謂其“以婉孌之年懷高散之韻、紫水芙蓉之詠,半屬神仙”。據(jù)統(tǒng)計,葉小鸞的詩詞含有佛道思想的有30多首,寫夢的也有30多首,游仙的有29首。
在出嫁之前,小鸞病倒了。這個時候,她滿腹心事無從訴說,更加想念兩位姐姐,秋風瑟瑟,黃昏蕭蕭,葉小鸞獨自在疏香閣中坐著,思念著兩位姐姐,她寫下了一首《秋暮獨坐有感憶兩姊》:
蕭條暝色起寒煙,獨聽哀鴻倍愴然。木葉盡從風里落,云山都向雨中連。
自憐華發(fā)盈雙鬢,無奈浮生促百年。何日與君尋大道,草堂相對共談玄。
全詩寂寥蕭瑟,滄桑不已,她正是琦年玉貌,卻自言“自憐華發(fā)盈雙鬢”,感嘆“無奈浮生促百年”,可以想象得到她對姐妹的思念之深,對自己命運之擔憂。不久,小鸞病亡,這時離她的出嫁之日只有五天。
參考文獻:
[1]葉紹袁原編,冀勤輯校.午夢堂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趙雪沛.明末清初女詞人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蔡靜平.少女身世可堪憐——明末才女葉小鸞的生死之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1).
[4]邱爽.論葉小鸞詞作的藝術風格及成因[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8).
[5]王曉霞.略論葉小鸞詩詞的美學特征[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7).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