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2 )
“敬”作為一種修身的工夫早在先秦就已經(jīng)受到儒家的廣泛關(guān)注了,但直到二程特別是小程子程頤,才更深入而系統(tǒng)地探討了“敬”之工夫的內(nèi)涵。在二程之前,“敬”并未成為一種獨立的道德修養(yǎng)工夫。程頤通過對經(jīng)典的注釋和闡發(fā),完整地勾勒出一套系統(tǒng)完備的“主敬”理論,使“敬”獲得了獨立的意義,并且內(nèi)涵得到了重大的深化,由此成為宋明理學(xué)中最重要的修身工夫之一。
先秦的眾多儒家經(jīng)典都有涉及“敬”的思想,對其進行系統(tǒng)研究具有重大的價值,但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指明程頤對其進行的繼承與發(fā)展,因而只對其中重要典籍中的相關(guān)思想進行整體上的考察。牟宗三先生曾指出:“宋明儒以六百年之長期,費如許之言詞,其所宗者只不過是《論》、《孟》、《中庸》、《易傳》與《大學(xué)》而已?!盵1]31這五部書確實是宋明理學(xué)家所依據(jù)的最重要的先秦經(jīng)典。我們先摘引其中關(guān)于“敬”的代表性用法并進行簡單的考察,便可見二程,特別是程頤對“敬”的發(fā)展。
《大學(xué)》有“為人臣,止于敬”[2]5?!吨杏埂酚小熬雌渌?,愛其所親”[2]27,“敬大臣也”[2]29,“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2]39。《論語》有“敬事而信”[2]49,“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2]56“臨之以莊,則敬”[2]58,“其事上也敬”[2]79,“居敬而行簡”[2]83,“敬鬼神而遠之”[2]8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2]134,“執(zhí)事敬”[2]146,“修己以敬”[2]159。《孟子》有“父子主恩,君臣主敬”[2]242,“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2]277,“敬人者,人恒敬之”[2]298,“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2]353。《周易》有“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3]341,“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3]342,“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3]348,“敬之無咎”[3]415。
從上面所引的五部經(jīng)典關(guān)于“敬”的代表性用法來看,籠統(tǒng)而言,“敬”都是一種有對象的心理活動,并且對象主要是外在的經(jīng)驗對象,主要包括“人”與“事”兩類。因此“敬”表明的乃是人在面對外在的人或事時,內(nèi)心抱有一種恭敬之心,或者懷有一種認真謹慎的態(tài)度?!熬慈恕敝饕ǔ紝?、子對父母、人民對統(tǒng)治者的恭敬、尊敬、敬愛之心;“敬事”除了要求認真謹慎地處理一般事務(wù)之外,在祭祀時、面對鬼神時更要有恭敬之心。這種“敬”具有功利的效果,如認真謹慎就有利于更妥善地處理各種事物,也能夠避免外在的災(zāi)禍等等。但是其本身同時也是一種道德活動,懷有敬的態(tài)度就有一種道德價值。由于儒家更強調(diào)“反求諸己”,使得他們更加注重的是行為本身的道德價值而非功利結(jié)果,功利結(jié)果具有偶然性和外在性,不能完全由自己決定,而道德則完全取決于自我。
但總而言之,在這些先秦典籍中,“敬”主要還是一種對象性的心理活動。這種活動伴隨著主體與客體相接觸、交感而生發(fā),指向的是外在的事物。雖然孟子強調(diào)了“恭敬之心”是內(nèi)在于人的,但是這種心理活動還是要在某種現(xiàn)實的對象性活動中才會表現(xiàn)出來。
由于“敬”一定關(guān)聯(lián)著外在對象,外在對象是敬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這便對敬具有一種制約作用,因此其作為修身工夫便缺乏充分的獨立性。而二程(特別是程頤)將“敬”建立為具有獨立意義的修身工夫,首先要做的便是把這種“對象性”活動的“敬”改造成“非對象性”活動的工夫。“非對象性”意味著“敬”不指向外在對象,因而能夠獨立于外在對象,成為一種即便在不與外物接觸時人都能主動運用的修身工夫。
他們的這一努力在南宋就已經(jīng)被注意到了,《朱子語類》中即記載:“程子說得如此親切了,近世程沙隨猶非之,以為圣賢無單獨說‘敬’字時,只是敬親,敬君,敬長,方著個‘敬’字。全不成說話!圣人說‘修己以敬’,曰‘敬而無失’,曰‘圣敬日躋’,何嘗不單獨說來!若說有君、有親、有長時用敬,則無君親、無長之時,將不敬乎?都不思量,只是信口胡說!”[4]朱子口中的程沙隨雖然意在否定二程,但是他確實注意到了二程論“敬”與先秦儒家不同。他指出先秦儒家都不單獨把“敬”作為獨立的工夫,而是一定要說“敬親”“敬長”之類。這其中的差異正如上文所說,是對象性的工夫與非對象性的工夫的差別,雖然程沙隨沒有用這樣的概念進行區(qū)分,但是明顯也看出了其中存在的巨大差別。而朱子站在維護二程道統(tǒng)地位的立場,自然要反駁程沙隨這種論調(diào),但從學(xué)術(shù)史的角度來說,程沙隨的看法或許更為客觀。
事實上,在《論語》和《易傳》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非對象性”的傾向,這自然引起了程頤的注意?!墩撜Z》中的“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2]83以及“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2]159這兩條中的“敬”在文本中都沒有說明具體的對象,似乎可以視為非對象性的修身工夫。正如程頤對第一條進行的解釋:“居敬則自然簡?!雍喍泻啞?,則似乎簡矣,然乃所以不簡。蓋先有心于簡,則多卻一簡矣。居敬則心中無物,是乃簡也?!盵5]294他認為“居敬”是“心中無物”,因此自然“簡”而不必多此一舉再“居簡”了。這種“心中無物”的解釋正體現(xiàn)了程頤把“敬”理解為不涉及對象的一種非對象性的工夫。
但是《論語》本來就十分簡約,文本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這里的“居敬”“修己以敬”雖然在文本中沒有具體對象,但是很有可能只是對象在語境中有所省略,并不見得“敬”已經(jīng)成為非對象性的工夫了。這一點我們只要考察二程以前的相關(guān)注解就會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
對第一條的“居敬”,《論語注疏》中,何晏注:“孔說:居身敬肅,臨下寬略,則可?!毙蠒m正義曰:“言若居身敬肅,而行寬略以臨其下民,不亦可乎?言其可也。”[6]77在兩人的解釋中,“居敬”被解釋為“居身敬肅”了,原本看似可能是非對象性活動的概念,就被實指為對象性活動的概念了?!熬础钡膶ο蟪蔀椤吧怼?,意即以“敬”的態(tài)度去治身,“敬”指向的是自己的生活與行為方式。第二條的“修己以敬”,《論語注疏》中,何晏注:“孔曰:敬其身?!毙蠒m正義曰:“言君子當(dāng)敬其身也。”[6]231同樣,在這一條中“敬”的對象也被指為“身”。
可見,無論是魏晉的何晏還是宋初的邢昺,他們都依然把《論語》中的“敬”當(dāng)作一種對象性的活動,這種解釋與上引程頤“居敬則心中無物”的解釋具有天壤之別。因此,《論語》中看似具有非對象性意義的“敬”,也許確實只是因為其文本簡約與模糊而已,程頤之前的那些解釋,可能才更貼切《論語》之本義。
程頤似乎也是自覺到了《論語》這幾條的模糊性與不可靠性,因此他對此僅僅是略加談及,并未將之作為他新理論的基礎(chǔ)。而在《易傳》中,則有另一處明顯具有非對象性傾向的說法?!独ぁ分段难浴吩唬骸爸逼湔?,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盵3]333“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這一句被二程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就是他們論敬最重要的經(jīng)典基礎(chǔ)。從大程開始,他們就反復(fù)地引用這一句并進行了解釋。這一句優(yōu)于《論語》中兩句的地方,可以說在于其非對象性更明顯、更明確,并且其文義更完備,義理更清晰。
但在二程以前,對這句話中“敬”的理解仍然為對象性的,孔穎達說:“言君子用敬以直內(nèi),內(nèi)謂心也,用此恭敬以直內(nèi)心?!?[3]333“用此恭敬以直內(nèi)心”一句,阮元刻本《十三經(jīng)注疏》作“用此恭敬以直內(nèi)理”(參見《十三經(jīng)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頁)。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點校本《周易注疏》與此相同(參見《周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第37頁)。然而《宋本周易注疏》與四庫全書本《周易注疏》皆作“心”而不作“理”(參見《宋本周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22頁;《周易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第533頁)。統(tǒng)觀上下文,作“心”于義較長。他依然把“敬”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認為以“敬”的方式去“直”“內(nèi)心”,“內(nèi)心”成為了“敬”的對象。這種解釋遭到了二程的明確反對,特別是大程直接進行了批評:“‘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nèi),則便不直矣。行仁義豈有直乎?”[5]120大程認為孔穎達的說法正是“以敬直內(nèi)”,這就如同孟子所謂“行仁義”而非“由仁義行”,牟宗三先生指出:“敬是直通‘於穆不已’之仁體而自內(nèi)發(fā),亦如仁義之由中出,并非是外在的東西而可以假借襲取也。不是拿外在的敬去直吾人之內(nèi)部,若如此,便直不起,至少其直亦是偶然,并無稱體而發(fā)的必然性?!盵1]243牟先生的分析精當(dāng)?shù)貐^(qū)分了兩者的差別。大程否定了孔穎達的解釋,便把“敬”的非對象性的特點凸顯出來了,即“敬”在此并非一種指向特定對象的工夫。通過他的闡發(fā),已經(jīng)初步確立了“敬”之工夫的獨立意義了。
然而,大程論敬雖然多,但言語過于圓融,對主敬工夫缺乏細致分析和具體討論,事實上,他常常把“誠”與“敬”混在一起說,正如陳來指出:“他說的敬近于誠的意義?!盵7]因此,真正把“敬”確立為獨立修身工夫的人是程頤,程頤不但明確化了“敬”的非對象性意義,也具體討論了敬之工夫的內(nèi)涵*程顥還有另一著名的說法:“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xué)?!?參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60頁)這也清楚地表明了程顥論“敬”的非對象性的特點,敬并不是敬于寫字,不是專注此心于寫字,而是非對象性的一種精神收斂,這種工夫就是進學(xué)的工夫。此外還有“敬須和樂,只是中心沒事也?!?參見《二程集》第31頁)也表明了這種非對象性。然而程顥雖然心中很明確這種“敬”的特點,但是并不如程頤對“敬”的工夫有具體的討論。。
對于《易傳》“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的解釋,二程立場相同,都認為不能把敬作為一個直內(nèi)的手段,但是程頤對這一句的具體理解卻不與程顥相同,《周易程氏傳》對此解釋:“直言其正也,方言其義也。君子主敬以直其內(nèi),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nèi)直,義形而外方。義形于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徳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徳不孤也?!盵8]程頤提出君子在修身方面需要著力的工夫是“主敬”和“守義”。而“敬立而內(nèi)直,義形而外方”,即能夠做到“主敬”的工夫,內(nèi)心自然能正直;道義能夠付諸實踐,外在自然就端方?!皟?nèi)直”和“外方”是用力于“敬”“義”所自然能達到的效果。因而雖然在“敬”能夠?qū)е隆皟?nèi)直”效果的角度上,和孔穎達的說法相似,但根本的區(qū)別在于“敬”不以“內(nèi)”為對象,“主敬”不是“直內(nèi)”的手段。
簡言之,按照孔穎達的疏,著力點在于“直”,“敬”只是所依據(jù)的一種方式;按照程頤,著力點在“敬”,“直”只是所達到的一種效用。他又說“敬義既立,其徳盛矣”,這里完全就只提“敬”而不再說“內(nèi)”了,這里認為能夠做到主敬,便是“德盛”。至此,“敬”之工夫的獨立意義昭然若揭。整段注文清楚地表明“敬”不是以“內(nèi)”為對象,“敬”是非對象性的活動,具有獨立的意義。
事實上,從《二程遺書》來考察程頤對“敬”之概念的運用,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時候他使用的“敬”都不作為對象性活動的概念了,只有偶爾在對經(jīng)典的解釋和日常談話時提到的“敬”才是對象性活動的概念。程頤的這種改造,使得“敬”由原本受外在事物制約的非獨立性、相對性和偶然性的問題得到克服,變成了具有獨立性、絕對性和必然性的道德修身活動。由此,這種工夫就能完全操之在己,人的主體能動性得到了張揚,自覺修身成圣的意義也獲得了彰顯。
程頤不但賦予了“敬”非對象性的新義,還以此來統(tǒng)合原本對象性的敬?!抖踢z書》中記載:“且如恭敬,幣之未將也恭敬,雖因幣帛威儀而后發(fā)見于外,然須心有此恭敬,然后著見。若心無恭敬,何以能爾。所謂德者得也,須是得于己,然后謂之德也。(原注:幣之未將之時,已有恭敬,非因幣帛而后有恭敬也。)”[5]206又有“問:‘“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狈狡湮闯鲩T、未使民時,如何?’曰:‘此“儼若思”之時也。當(dāng)出門時,其敬如此,未出門時可知也。且見乎外者,出乎中者也。使民出門者,事也。非因是事上方有此敬,蓋素敬也?!盵5]184-185
第一條中的討論涉及《孟子》,孟子的“恭敬”乃是待人時的恭敬之心,是一種對象性的“敬”。而程頤則指出這種“敬”是“因幣帛威儀而后發(fā)見于外”的,也即只是具體情境中的一種表現(xiàn)。而這種恭敬之所以能夠表現(xiàn)出來,乃是因為此心有一種不涉及任何具體對象的本有之“敬”作為其根源。因而在面對具體的對象和情境時,便能夠表現(xiàn)為具體的恭敬。這里實際上就是把非對象性的“敬”視為更高一層、更內(nèi)在一層的“敬”,這正是具體的對象性的“敬”能夠產(chǎn)生的基礎(chǔ)。第二條中亦然,《論語》所論也是處事待人時的對象性的“敬”,而程頤也認為其背后還有更高一層的非對象性的“敬”,因此說“且見乎外者,出乎中者也?!贝诵哪軌虮S写吮居兄?“素敬”),遇事自然能夠表現(xiàn)出合理的恭敬之心,這種恭敬不是遇事時才突然產(chǎn)生的,而是基于本有之敬而發(fā)見于外的。
在這兩段中,程頤實際上以體用的關(guān)系來看待他提出的非對象性的“敬”與一般的恭敬之心,認為非對象性的“敬”乃是對象性的“敬”的根本,從而也揭示出“主敬”在修身工夫中的優(yōu)先性。
在古代,中國哲學(xué)家受到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影響故較少直接創(chuàng)作,而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往往借助于“以述代作”“寓作于述”的方式,因此只有仔細體會他們對經(jīng)典的闡釋,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文正是基于程頤對經(jīng)典文本的解釋,來解釋他如何改造和發(fā)展“敬”的概念的。
通過上文可見程頤確實改造和發(fā)展了“敬”的觀念,以下討論程頤“主敬”工夫的具體內(nèi)涵,說明何為非對象性的敬。
儒家的修身工夫,一方面既要使人能夠趨于道德境界,另一方面也要為人提供自足和樂的精神支撐。理學(xué)家認為二者是一體兩面的,在他們的眼中,圣人不但是最高道德人格的體現(xiàn),也具有最高的精神愉悅。這一特點在濂溪提出“孔顏樂處”時就已經(jīng)深刻地揭示出來了。而學(xué)者之不樂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思慮的紛擾,程頤便指出:“學(xué)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靜,此則天下公病?!盵5]147而如何面對這種思慮紛擾,便成為二程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他們基于儒家的立場,不可能選擇佛教逃避山林的方法避免與世相接,而強調(diào)一定要處事接物。他們認為佛教的修身工夫是“屏事不問”,是一種“靜”的工夫,這種工夫不考慮義理對錯,僅僅從自我清靜安適出發(fā)來逃避外物引發(fā)的各種煩惱,因此他們認為這就是一種“自私”?;趯@種“靜”的反對,二程認為有必要提出儒家立場的工夫以超越釋老的工夫,而“敬”正是他們探索的結(jié)果。程頤說:“才說靜,便入于釋氏之說也。不用靜字,只用敬字。才說著靜字,便是忘也?!盵5]189又說:“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亦難為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為主?敬而已矣?!盵5]168-169對于“靜”和“敬”的差別,二程認為“靜”是“忘”,是企圖通過逃避和否定外物以求內(nèi)心平靜。然而人的生存不可能不與外物打交道, 因此,“敬”雖然也不執(zhí)著于外物上, 但并不逃避與否定外物。由此,通過“敬”的工夫,人一方面能保持不被外物牽引,達致心靈的平和;另一方面又能正視外在事物,以入世的態(tài)度進行道德實踐。由此就既能夠克服思慮紛擾,也能夠保證實踐具有道德性。
與二程同時的張?zhí)祆骱退抉R光都曾患于思慮紛擾,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張?zhí)祆鲌猿忠簧洗菜X就不思考任何問題[5]53,司馬光則通過口念“中”字來避免紛擾[5]25。二程對兩人都進行了批評,認為張?zhí)扃髂耸且砸环N強制把捉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意識,這種方式雖然當(dāng)下能夠控制自己不思慮,但是這種強制把捉也是一種刻意的心理活動,這本身也已經(jīng)是一種思慮了,因此不能真正讓自己免于思慮紛擾。司馬光的方法是念一個“中”字,這也是通過讓心理活動寄寓在某個對象之上,以壓制其他的思慮。兩者的特點都是一種對象性的工夫,這是根本無濟于事的。
程頤在面對呂大臨提出思慮紛擾的問題時指出:“此正如破屋中御寇,東面一人來未遂得,西面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后,驅(qū)遂不暇。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又如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5]8“昔呂與叔嘗問為思慮紛擾,某答以但為心無主,若主于敬,則自然不紛擾。譬如以一壺水投于水中,壺中既實,雖江湖之水,不能入矣。”*[5]191對主敬的狀態(tài)程頤有“有主則實”和“有主則虛”(參見《二程集》第169頁)兩種說法,兩者并非矛盾,實際上只是程頤闡明的角度不同?!坝兄鲃t實”是從水入壺的比喻來看的,壺中既實,則外來的水不能入,如同此心有所“主”因而是“實”的,外來的思慮紛擾就不會來進入其中?!坝兄鲃t虛”是從此心中有無思慮來說的,此心中能“無適”,就沒有各種思慮與其對象存于其中,因此是“虛”的,如果此心充滿雜多的念慮,就是“實”的,就會產(chǎn)生思慮紛擾。程頤主張用“主敬”的方式來克治思慮紛擾,認為如果心中無主,就如同“破屋中御寇”,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賊時,此心根本無暇應(yīng)對,只能疲于奔命。這表明如果用一般克制思慮的方式,也即當(dāng)一種念慮要生出時,便用此心去克制它,那另一種念慮又將生出,如此則只是徒勞損耗精神。這種方式,其實就是一種對象性的活動,這種活動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象上,而對象是繁多而瞬息萬變的,用有限的精力去面對無限的外物,必然不能解決問題。
因此,只有通過非對象性的工夫修養(yǎng)自身,不追逐于外在的事物,以不變應(yīng)萬變,才能根本覺解思慮紛擾。而程頤便提出了“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的方法,也即“主一”的工夫。程頤說:“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則既不之東,又不之西,如是則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則只是內(nèi)。存此,則自然天理明?!盵5]149所謂“主一”,是一種內(nèi)心專注、醒覺、自覺的狀態(tài)。這種專注是非對象性的,既非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外在對象,否則便會流于“東西”“彼此”了;也非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種思維對象的“一”之上,否則也變成了對象性的活動了。這里的“一”,是形容此心通過保持專注醒覺而達到精粹無雜的“純一”狀態(tài),“主一”不是“主于一”(以“一”為對象),而是“主而一”(“一”形容此心精純)。
程頤又說:“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但存此涵養(yǎng),久之自然天理明?!盵5]169這就更加清楚地表明了“一”不是對象,而是形容此心之精純。而“無適”正是此心不執(zhí)著于事物、不指向?qū)ο蟮囊馑?,這種情況就是“一”的狀態(tài)。
然而光說這種“主一”,畢竟也有些難以把握,于是程頤用更簡單的方式表明了如何能“主一”。他說:“惟是動容貌、整思慮,則自然生敬?!盵5]149“儼然正其衣冠,尊其膽視,其中自有個敬處?!盵5]185這些提法絕不是說“敬”或者“主一”就是外在容貌衣冠的整齊嚴肅。程頤說:“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盵5]170表明這種方法只是進行“主敬”的一項基礎(chǔ)工夫和下手處。一個人若要時刻保持整齊嚴肅,必然要求此心時時處于醒覺的狀態(tài)中,才能夠時時檢點自己。由此訓(xùn)練自己時時保持此心警覺,就是做主敬工夫的方式。程頤甚至還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主于一也……敬其心,乃至不接視聽,此學(xué)者之事也?!盵5]154這就是從訓(xùn)練自己保持專注避免外界干擾以至于“不聽不聞”來指導(dǎo)學(xué)者了。事實上,這只是由于直接進行“主敬”“主一”對初學(xué)者來說難以把握,于是程頤便從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指點人,我們不能將其理解為“主一”本身。
上文討論了“敬(主一)”的內(nèi)涵,但是,為何通過“敬(主一)”而能夠“自是無非僻之奸”“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能夠不受思慮紛擾呢?為何能夠達到“存此,則自然天理明”呢?這些問題,我們只有將此工夫放在程頤整個思想體系中才能明白。
程頤認為,在對象性的工夫中,心是追隨在外物上的,所以必然隨著與外物的交接而不斷產(chǎn)生紛擾的思慮。而要超脫出與外物相對的被動境地,就要采取非對象性的工夫,也即“主敬”“主一”。這種工夫要求此心不追逐于任何事物上,不執(zhí)著于對象,而是保持一種專注警覺的精純心境。這種心境的特點,其實正與“未發(fā)”相一致?!拔窗l(fā)”乃是一種“思慮未萌,事物未至”[9]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與通過主敬達到的“一”是相同的?!抖踢z書》記載程頤與蘇季明的討論:“或曰:‘先生于喜怒哀樂未發(fā)之前下動字,下靜字?’曰:‘謂之靜則可,然靜中須有物始得,這里便是難處。學(xué)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能敬則自知此矣?!蛟唬骸春我杂霉??’曰:‘莫若主一?!盵5]201-202直接談“未發(fā)”對于一般人來說是難以領(lǐng)會的,程頤認為可以先理會“敬”,做“主敬”的工夫,通過涵養(yǎng)就能夠自然明白此境界。也即,“主敬”是把握和領(lǐng)會“未發(fā)”的工夫。程頤甚至說過:“君子之學(xué),在于意必固我既亡之后,而復(fù)于喜怒哀樂未發(fā)之前,則學(xué)之至也?!盵5]317主敬可以說正是一種克服“意必固我”的方式,而由此所要達致的境界,則是一種“未發(fā)”的心境。由此,一方面,此心便能超脫出與對象交接而產(chǎn)生的紛擾之中,能夠達到心寧的安定。另一方面,程頤認為“心本善,發(fā)于思慮,則有善有不善”[5]204,“惡”乃是“已發(fā)”后才產(chǎn)生的,此時此心尚未受外物的干擾,也就沒有物欲,因而“惡”也無從產(chǎn)生,于是此心保持有一種純善的本然狀態(tài)。這其實就是“自然天理明”,所謂“明”,乃“彰明”之義,此心純?nèi)恢票隳苷颜脽o遺,這也便是“未發(fā)”作為“天下之大本”之義。
然而,“主敬”并非程頤工夫論的完結(jié),他說:“敬只是涵養(yǎng)一事。必有事焉,須當(dāng)集義。只知用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若只守一個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盵5]206這就清楚表明了“敬”的工夫主要在于“持己”,僅僅靠“敬”對于完整的道德實踐來說尚不夠的,因為“善”還未真正在現(xiàn)實的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說“都無事”。要真正成就道德,還應(yīng)當(dāng)“集義”,應(yīng)當(dāng)真正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道德實踐。而“集義”關(guān)涉著“格物窮理”,這就涉及到其他的工夫,此處不能詳談了。
通過以上論述,可見程頤的“主敬”思想對先秦以來儒家的“敬”論有著重大的改造。他把原有的對象性的“敬”改造成非對象性的“敬”,這種改造凸顯了“敬”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深化了這一工夫的理論內(nèi)涵。而“主敬”的具體涵義則是“主一”,即不執(zhí)著于對象,而是保持內(nèi)心的醒覺專注,便能夠達致“天下之大本”的“未發(fā)”狀態(tài),由此為實踐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程頤曾說:“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xué)則在致知?!盵5]188“主敬”只是他修身思想的一部分,必須配合“致知”才能充分展現(xiàn)其作用。但是他對“敬”的工夫的論述具有鮮明的特點并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因此對其獨立進行探究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文雖然未能從整體上探究程頤的修身思想,但希望通過對他“主敬”思想的探討,能夠?qū)Ω钊氲匮芯科涔し蛘撚兴妗?/p>
[1]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 王弼,韓康伯,孔穎達,等.周易注疏[M]//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
[4] 黎靖德.朱子語類: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6:207-208.
[5] 程顥,程頤.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1.
[6] 何晏,邢昺.論語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7] 陳來.宋明理學(xué)[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1:114.
[8] 程頤.周易程氏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1:19.
[9] 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3528.